假期疫情防控小常识——张六庄小学

红莲

<div><br></div><div><br></div> 春节将至,我们也迎来2022年的寒假。假期期间,大家要自觉增强疫情防控意识,保护自己及他人的安全。 大家要时刻注意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养成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扎堆、不聚集、少聚餐、分餐制等良好卫生习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div>科学戴口罩<br></div><div>佩戴口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br><br>1.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均应做好手卫生。<br><br>2.区分口罩正反面,不能两面戴。<br><br>3.不与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br><br>4.捏紧鼻夹,使口罩与脸颊贴合,避免漏气。<br><br>5.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应定期更换。<br><br>不建议清洗或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后使用。<br></div>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传染病除了通过飞沫传播,也会经手接触传播,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断接触到被病毒、细菌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手上的病毒、细菌可以通过手触摸口、眼、鼻进入人体。<br><br>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保持个人手部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br><br>怎样正确洗手?<br><br>洗手是减少手部细菌、病毒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正确洗手是关键。<br><br>1. 用流动水将双手淋湿。<br><br>2. 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双手。<br><br>3. 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搓洗双手至少20秒。 为什么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br><br>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量大,感染风险未知,且人与人之间难以保持1米距离,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没有有效防护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病毒传播的风险更大。 室内为什么要经常开窗通风?<br><br>室内环境密闭,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br><br>勤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br><br>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应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短于15分钟。寒冷季节开窗通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br><br><br><br>在公共场所应如何做好个人防护?<br><br>公共场所人流量大、人员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活动,如必须去,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br><br>(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哪些注意事项?<br><br>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准备好口罩、消毒湿纸巾或便携式免洗手消毒液等物品。<br><br>2.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br><br>3.在车站、机场、码头等要主动配合监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尽量减少滞留时间。<br><br>4.乘车期间,保持手卫生,尽量少碰触扶手等物体,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br><br>5.尽量使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支付方式付费。<br><br>6.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结束后,正确洗手,确保手部卫生。 为什么要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br><br>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消化道致病微生物可通过唾液污染筷子、勺子,进而污染食物,传染给其他就餐者。<br><br>1.提倡多人就餐时采用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个人使用过的餐具污染公共食物,可以有效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减少交叉感染。<br><br>2.使用公筷公勺,剩余的饭菜可以放心打包或分装,减少食物浪费。<br><br>3.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是最简单有效的卫生防病习惯,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口罩

洗手

公共场所

公勺

公筷

通风

分餐制

使用

有效

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