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安徽省书画院刘廷龙院长的新作“寒夜拾柴煮茗图”,让我着实又激动了一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刘先生将泥炉、水壶、芭蕉扇和通炉子的铁钩子等再普通不过的东西,配以“寒夜拾柴煮苦茗,东方欲晓宿鸡鸣,文房虽小助诗兴,半榻闲书翻后明”自题俚句,使得这种俗和雅得到了完美结合,给我的感觉就是“磊落从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刘先生的作品大多是贴近生活有感而发的东西,他往往用最简单的笔墨表达最为丰富的意趣,读刘先生大作,就像吃芜湖的卤水鸭子,越咂巴越有滋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刘先生认为以书入画则骨力洞达。以势入画则雄强而真力弥漫。以韵入画则丰腴雅逸。以文入画则儒风明洁气味清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很多人成名或风格形成后就不思进取了,也不敢变了,怕人们不喜欢了。刘先生则善于平中见奇敢变也善变,以至于越变越好,越变越耐品,这或许和他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的经历有关,他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胆识和勇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刘先生认为艺术共性之美是永恒的,前提是在于书画家个人综合素质全面修养,以及如何在书写过程中灵活运用和伸张前贤们所遗留下来的法度再结合,自己逐渐养成的既有共性美亦有已之独特审美习惯,而去表现的所谓书法作品。古人是把书画作品作为是圈内传阅收藏把玩的一种文化,是他们把它作为自已的情感交流和渲泄的载体,是传统文人书家一代代传承于今的,是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儒雅饱学之士皆知的如同行档内的潜规则一般的一种格高之律,不能为展览而展览,为技法而技法,否则“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刘先生认为真正的艺术家不能局限于书斋。 他每年都以一个老兵的身份,利用节假日带领三竿堂的弟子去芜湖市南陵等偏远乡镇,走访慰问部分家庭生活困难的烈军属和贫困学生家庭,体现了刘先生的一种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古人有心正则笔正之说,刘先生磊落从容之笔墨自然源于他个人的优秀品质,在和刘先生的交往中,我得到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希望不断读到刘先生让我激动的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辛丑年腊八于平心堂</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