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遇到乡土

一一

<p class="ql-block">  当腊八遇上读书,当青春遇到乡土,便有了我们的读书分享会。这是属于2022的第一份阅读的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00后的我们遇到1943年费老笔下的乡土中国,用我们青春的真诚的分享中,感受和走进费老的故园乡土情。</p> <p class="ql-block">  每一个上台分享自己的独特的阅读思考的同学,都是《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或深或浅,但都是自己珍贵的阅读痕迹。因为敢于发声,就是新时代新青年该有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今天分享的同学中超过一半的认为影响最深的章节是《差序格局》和《男女有别》,印证了最近特别有感触的教学心得:课要上得有生气,就必须要投入情绪。未来能够被学生和自己回忆起来的课,都关乎当时的情绪与力量。</p><p class="ql-block"> 《差序格局》的备课中用了相当多的生活事例来验证文中的相关概念,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自主的分享讨论。</p> <p class="ql-block">  自读章节《男女有别》和《家族》中,选取了王力宏的事件真实地分享了我自己的感受(高中时期的优质偶像男神的崩塌,是2021岁末的一个比较大的触动😓)谈到了自己对恋爱婚姻的理解,为什么众多女性内心偏向支持李靓蕾,为什么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投入自我情绪的理解也许很容易引发共鸣,虽然她们也都是十五六岁的少女</p> <p class="ql-block">  开展读书分享的准备—把感悟化为文字。在文字中留下属于这一届学生的思考。经常在文字中被这样的一两句触动,就是这样的简单实在的感悟,跟费老的初衷的一丝契合:黄军杰写的“只要生活在中国,就一定会有千万种联系在身上”;蔡凤妍写下的“似曾相识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整本书阅读中设计的日常作业,以作业任务的落实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读懂文本的形式之一对内容进行梳理。因为没有梳理,课堂上学生就不可能展开积极的阅读交流。如果梳理不充分,后续的阅读交流就只能隔靴搔痒,到不了“痛点”。熟悉文本,“梳理”内容,是综合性阅读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乡土中国》阅读成果之一—手抄报的形式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安静认真用心地去读,划一划里面的字词段落,抄一抄里面自己喜欢的句子,因为阅读成为你热爱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不是阅读需要我们,而是我们需要阅读。不要夸大阅读的方法与技巧,阅读的事实与阅读的体悟才最珍贵。</p> <p class="ql-block">  为期两周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展示分享和成果在今天的读书分享会中拉下了帷幕。但每一部经典文学作品都是一座高峰等着我们去攀登,所以我们的阅读并不应停止,在新的一年中继续踏上阅读的征程,让阅读照亮我们的高中青春岁月里。</p> <p class="ql-block">  坦率而言,这学期第一次参与的《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诸多遗憾,诸多失误,最大的一点是没有让阅读贯穿整个学期,而仅仅浓缩在两周的课程教学中,忘记了温儒敏所言的整本书阅读的初衷:</p><p class="ql-block"> 我不太主张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当然课内可以安排一些内容,比如初中的做法就是简要介绍某一种书的基本情况,激发读的兴趣,重点放在提示读这一类书的基本方法。比如介绍《西游记》,除了讲一点关于《西游记》的基本情况、以及有趣在哪里等,主要是提示如何用跳读、猜读的办法去读小说。这就等于“一书一法”。本来读书方法很多,但围绕一本书的阅读重点学习某一种适合的方法,以后学生碰到同一类书,也就会读了。这些都是提示性的,可以用很少的课内时间去实施,但整本书阅读主要是课外阅读。</p><p class="ql-block"> 高中将更明确安排“整本书阅读”,也是名著阅读,有可能还用专门的单元去落实这个任务群。但我认为基本要求和初中的名著导读是一样的,即以课外阅读为主,课内有些讲授,也主要是关于名著的基本情况,焕发阅读兴味,并提示“读这一类书的方法”。比如,怎样读长篇小说,怎样读社科著作,怎样读传记,怎样读历史,都应当在基本方法上有所交代。让学生知道不同的书是由不一样的读法的,有时还需要“签订阅读契约”——比如读小说,主要是借某一角度来大量生活,激发想象,而不能像读历史那样去“坐实”;读社科论作,要关注核心概念,以及要解决的问题,要梳理逻辑思路,就不能像读小说那样放开想象,等等。总之,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读某一类书的方法”。当然,前提还是完整地读书,主要的功夫是在课外。</p><p class="ql-block"> 有一点我觉得要注意:若要学生喜欢上“整本书阅读”,就不能太多干预,应当导向自由阅读,个性化阅读。如果“课程化”太明显,要求太多,学生还没有读,可能就兴趣减半了。如果搞得很功利,处处指向写作,甚至和考试挂钩,那就更是煞风景,败坏阅读兴味。我看社会上有些跟进新教材的名著导读一类读物,安排了很多阅读计划和规定动作,比如如何写笔记,如何做旁批,如何写读书心得之类,甚至时间都规定好了,那就会限制了读书的自由,减损了读书的乐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