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一个消逝的行当——烧墨烟

高山之松

<p class="ql-block">茫茫百山祖,广袤的大地上孕育了无数的动植物,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在这个宝库中最大的一个植物群体落,恐怕要数松树。</p><p class="ql-block">松树,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处不长。在高高的山顶上,在缓缓的山坡中,在深深的谷底里,在陡峭的悬崖间,村前村后,山里山外,田头地角,没有不长松树的地方。松树之多,使家乡近乎原始的森林当中任何一种树种都无法与之匹敌。</p><p class="ql-block"> 松树之所以这么多,或许是它那不怕干旱、不怕贫瘠、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的原故。你看,在最高的山顶上,其他树种都望而却步,只有松树依然长得郁郁葱葱;在缓缓的山坡中,松树更是长得茂盛,一排一排,就像等待检阅的士兵,意气风发。在深深的谷底里,其他树种都在艰难地为了一丝阳光而奋力向上,松树却轻松地挺着它笔直的躯干,享受着阳光雨露的滋润;就连那陡峭的悬崖间,只要有一丝丝石缝,就会有松树在那里扎根,虽然它们可能为了生存而被扭曲了身躯,但绝不会失去它奋进、向上的个性。</p><p class="ql-block">松树不但坚韧挺拔、生命力特别顽强,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木材,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不是松树普通用途,而是七、八十年代我们老家人利用松精烧墨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墨烟,又名松烟、松煤。松精里面含有丰富的松油,燃烧会时留下很多黑黑的烟炱,就是墨烟。墨烟自古是制作烟墨的主要材料。根据有关史料记载,汉代之前,人们使用的墨主要来源于天然石墨,汉代以后,开始大量使用人工烧制的松烟墨。晋·卫铄《笔阵图》:“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墨烟和十年以上之鹿胶混合加工成形,便成上好之墨。古时候写字画画、印刷、油漆等等,均离不开墨,所以墨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宋代晁贯之在《墨经》中这样描述:“自昔东山之松,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品惟上上,然今不复有,今其所有者,才十余岁之松。”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写道:“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说明当时为了获取墨烟,将老一点的松树都砍了烧烟取墨,以致很多地方老的松树都被砍光而只留下小的松树,可知当时墨烟的用量是何等之大。</p><p class="ql-block">百山祖多松,但当地老百姓非常重视保护森林资源,从不砍活的松树烧烟,而是捡松精而烧取墨烟。</p><p class="ql-block">松树枯死后,其含松油丰富的部分便成为千年不烂的松精。松精,百山祖深山老林里常见的东西,当地也有叫“浓灯”、“浓精”、“精”等,除了古时候农家土灶引火之用和当灯草之外,便是烧制墨烟的上好材料。</p><p class="ql-block">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百山祖深山里有过很多座墨烟窑,据我所知,光原来的斋郎乡、合湖乡一带就有十多座,其中斋郎村就有两座,一座在百山祖东麓的土名叫大地那个地方,一座在后坑头,我父亲曾在这两座墨烟厂里干过活。</p><p class="ql-block">  墨烟窑的构造,是选择在一个30°以上坡度的山坡,底部用石块、黏土砌个燃烧松精的窑膛,叫“窑头”;窑头的上方沿山坡用黏土夯一条长约八、九十米的导烟槽,叫“烟壶”,烟壶呈正方形,约有七、八十公分见方,烟壶的顶部用茅草等建一个集烟棚,叫“大山棚”,烟壶必须有足够长,才不至于使窑头在燃烧松精时火星被气流带入大山棚而引发火灾。大山棚里有一个池,叫“墨田”或“煤田”,墨田里引进山泉水,当窑里的松精燃烧时,就会产生大量的松烟沿烟壶上升到大山棚里,并在棚里的茅草上结成烟炱,等烟炱足够多的时候,将烟炱扫落,掉进水池,进入水池的水必须是清澈无杂质之水,由于烟炱比重小,就浮在水面上,不会混入其他杂质。将水面的烟炱捞起来,经过细细的筛子再筛选,就成了商品墨烟。</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我们村里有许多村民烧过墨烟。</p><p class="ql-block">烧墨烟的时候,要经过队里的同意,并与队里签订协议,每天向队里交一块钱的“投资”,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提留款,当然这一块钱交上去是可以换算成相应的工分,到年底参加队里的分红。</p><p class="ql-block">烧墨烟的人员组成之后,大家合伙去请一个懂行的“窑师”来,在松树多的深山老林选择合适的山坡上筑起烟窑,然后分头上山去寻找松精。</p><p class="ql-block">  烧墨烟的窑,又叫墨烟厂,每一个墨烟厂都有一个完整的组织,由窑师、踏煤、代表、窑工等组成。</p><p class="ql-block">窑师就是墨烟厂的大师傅,负责建窑、烧窑、扫烟,窑建得好不好,是出烟多不多的关键,同时,等烟烧好之后,由窑师进棚扫墨烟。由于每人寻找来的松精是分开烧的,所以窑师在烟棚里多扫几下少扫几下,直接影响到墨烟的产量,侍候好了,窑师在棚里多扫几下,一、两担墨烟随便多出来;侍候不好,扫把少刷两下,给你少个一、两担也是常事,还说是你自己的松精不“浓”,不结烟。所以,烧墨烟的人都视窑师如神,除平时要从家里拿些好吃好喝的敬奉他外,到了烧窑那几天更是老祖宗一样捧着窑师,生怕得罪了这位“神明”。</p><p class="ql-block">踏煤是负责筛墨与装箱的师傅,专门负责把烧好的墨烟用一个细孔铁筛筛好装箱。烟炱扫落下来之后,就装进专用的篓子挑到筛墨棚里过筛,这是一项非常辛苦的事情,由于墨烟很轻,为了防止筛烟的过程中墨烟会被风扬走,筛烟棚要用塑料布扎得密不透风,而且墨烟既黑又细,那个年代防护设备又落后,每天几个小时墨烟筛下来,就要把整个人弄得从里到外黑不溜秋,从筛棚里一钻出来,往往除了只能看见一双眼珠子在转动之外,分不清哪是鼻哪是脸,整个人如同一块黑炭头。当然,踏煤师傅辛苦,工资也高,他的工资也跟窑师一样是依出墨量,按每担烟抽取多少计算,但比窑师又少一些而已。</p><p class="ql-block">代表,是墨烟厂里负责财务管理和对外销售的人员,工资也是从窑工所烧的墨烟收成里提取抽成。</p><p class="ql-block">大一点的窑场,除了窑师和代表外,还另设有副窑师、副代表,分别协助窑师和代表的工作,工资当然也是从窑工所烧的收成里抽取。</p><p class="ql-block">窑工,是墨烟厂里专门上山寻找松精的工人,是最辛苦的群体。</p><p class="ql-block">寻找松精是一件非常辛苦的活,专门上山找枯死的老松树或烂松树的根,或爬上又高又大的古松树,砍下上面枯死后结成松精的枝桠,然后背回窑场烧墨。</p><p class="ql-block">每烧一窑至少要烧一天一夜,一般每窑都要有几千斤的松精,没有足够的松精,窑师就不给你开窑烧烟。由于一个窑厂一般有十多个或几十个人寻找松精,因此有时候就要跑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找,然后一担担挑或一驼驼背到窑场边,所以,如果能够在相对较近的地方找到大块的松精,哪简直是捡到宝贝一样开心。有一次,我爸在大地厂烧墨烟的时候,在离窑场不远的地方找到一个千年松树根,里面含油量特别高,用我们家乡话说特别的“浓”,捎信回家叫我哥带着钢钎、锄头去挖,父子俩边挖边劈,整整挖了三天才挖出来,足足有五、六百斤重,虽然很辛苦,因能找到好的松根,离窑场又近,还是让父亲很开心,但这种机会毕竟很少。</p><p class="ql-block">松精背到窑场旁边后,再用斧头劈成适合放入窑中燃烧的小块,等收集一大堆可以烧个一天一夜的时候,就开始烧窑。</p><p class="ql-block">一窑烟烧好之后,大山棚里结了很多墨烟,窑师就进棚扫墨烟,他拿着一个长长的扫把,在大山棚里把结在棚顶和棚壁上的烟炱扫进墨田,然后用专用的箩子装好,窑工就一担担挑到筛棚里去,这时候每个窑工都会求窑师多扫几把多敲几下,尽可能地多扫一点下来,以求获得更多的收获。</p><p class="ql-block">除了大山棚里的墨烟外,烟壶里也会结烟炱,这种烟炱叫“抛墨”或“抛煤”,因烟壶是用泥土夯起来,扫抛煤的过程中会带有一些泥沙,即使最细的网筛也不可能全部清除,这种墨烟的质量就相对差一些,筛选后不能与棚墨混在一起,价格自然也相对较低。</p><p class="ql-block">窑头里的火熄灭,就要封窑冷却。完全冷却没有火星之后,打开窑门将里面的灰烬清除干净,等大山棚里的烟扫完,将一根新鲜带叶的竹尾巴系上一根长长的绳子或野藤,下面绑一块圆滚光滑的石头,窑师站在大山棚上一声“放抛煤啰!”的大声吆喝,然后将石块放进烟壶顶部,从烟壶里面滚下来,直滚到炉膛里,从炉膛中拉出来,烟壶里的墨烟就会被竹枝扫落下来,沿斜斜的烟壶被扫进炉膛,然后清理出来送进筛烟棚里过筛。</p><p class="ql-block">抛煤的多少,还取决于松精的干燥度,松精不干燥,烧起来的松烟含水分多,烟上升慢,就容易在烟壶里凝结,松精干燥,烟里的水分少,就容易上升,直接就进入到大山棚里才会凝结,所以,在烧窑之前,要将松精劈成小块,码堆起来,把松精里面的水分晾干,晾得越干燥越好。</p><p class="ql-block">墨烟筛好后,就用专用的大木箱里面放个塑料代装好,封装起来,一担担挑出山外,由代表联系当地土特产公司收购后运往各地销售,但那个年代物价很低,一担墨烟也值不了几个钱,一年辛辛苦苦下来,除了上交队里的投资外,窑师、代表、踏煤等人的抽头一抽,窑工自己也就所剩无几,能混个饱肚然后再挣点零钱贴补家用就算不错。</p><p class="ql-block">我们小的时候,村里搞农业学大寨,在佛头岙山场开大寨田,从山里挖出来的泥土往山湾里倾倒形成一个光秃秃的大斜坡,我们就在这个大斜坡上挖一条条坑,用石块垒起一个个烟窑的模形,捡来枯树枝在那里学烧墨烟,这种游戏村里与我年纪相仿的,没有几个孩子没玩过。</p><p class="ql-block">松精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历程,经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轮寻找松精烧墨烟之后,百山祖深山老林里的松精就没有以前那么多了,加上后来百山祖成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后,是禁止进入深山老林建窑烧墨烟的,从此,烧墨烟这个行业也在这里销声匿迹,当年烧过墨烟的人们,至今最年轻的也已七、八十岁,再过一定时候,恐怕再也没人知道在这深山老林里曾经存在过这么一个行档了。</p><p class="ql-block">如今,人们烧火做饭都用上了电或燃气,也就无需用松精引火,点灯更是早就成为历史,进山寻找松精的人就更少了,但一些精明时尚的人们,如庆元三山根博园的兰日山等工艺师们,则利用松精富含松油而散发出一股浓郁的香味和其晶莹剔透的材质,以及其耐腐特性,进行精雕细琢,加工成各种工艺品或茶具、杯垫等,放在抖音、淘宝等平台上销售,倍受城里人的青睐,使松精又走向了一段新的时尚之路。</p> 本文照片除封面外由兰日山老师提供,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