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川学琴心得录(一)

千惟书院陆冬川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对小提琴的认识</b></p> <p class="ql-block">艺术家,对艺术具有敬畏之心。</p><p class="ql-block">学艺必先知史,知道从何而来才能知道往哪里去。搞音乐也是这样。</p><p class="ql-block">学小提琴就要先搞清楚小提琴的历史。小提琴起源于意大利。外国的小提琴演奏是基于他们的歌舞节奏韵律的。</p><p class="ql-block">要多听经典乐曲。</p><p class="ql-block">要多听美声唱法的经典歌曲,有利于感悟小提琴音韵的丰富表现力。如舒伯特创作的名曲《美丽的磨坊女》是经典美声。<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声属于艺术歌曲,主要是旋律优美、韵味丰富、格调健康,虽是"阳春白雪",其内容不容易懂,其乐韵形式却是提升小提琴品味的关键。多听,可让我们的琴声脱俗,不平庸,富于艺术感。</span></p><p class="ql-block">欧洲古典音乐,我年轻时就喜欢。因为爱好小提琴,主要是听一些小提琴协奏曲。现在看来这是学习小提琴的一个不错的途径。小提琴的协奏曲数量比较少,但像贝多芬、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等音乐大师都写有小提琴协奏曲。还应多听听其他的欧洲古典音乐的小提琴小品,更利于我们小提琴的练习。协奏曲之外的不少小品,如克莱斯勒、海菲兹等小提琴演奏大师都有很多改编的小品,音乐又好,又有技巧,很值得多听听。现在有手机,也很方便多听,只要记住曲目的关键词,就可以上网搜到视听资料。但CD唱片也要听,因为音质更好,更清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学琴应先知人物掌故。</span></p><p class="ql-block">要搞清楚古今中外世界上有哪些里程碑式的小提琴家(包括小提琴教育家),尤其是近现代著名的,如演奏家如克莱斯勒、海菲茨、帕尔曼、西崎崇子、穆特等等,教师奥尔、梅纽因等等,世界上有哪些经典小提琴曲,以及有哪些著名的练习曲集。我们是中国人,还有小提琴民族化的问题,单知道外国,在国内就缺乏知音和大众的欣赏。因此,还要知道小提琴在中国流行的历史和现状。联系到哪些著名的演奏家和教育家,哪些经典曲目。人物如司徒梦岩、马思聪、谭抒真、余丽拿、何占豪、林耀基、盛中国、吕思清、直至年轻的黄蒙拉、陈曦、柴亮等等,以及中国经典的小提琴曲目。</p><p class="ql-block">否则,自娱自乐式只拉一些时行歌曲,就连小提琴的门都进不去!</p><p class="ql-block">要做到知史知现状很容易,上百度一搜全知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我为什么要学习小提琴?</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什么要演奏小提琴,为</span>什么人演奏小提琴,是学琴最根本的问题。知道了为什么目的,才知道怎样学。</p><p class="ql-block">文艺是高尚大雅的,最崇高的使命是美育,提高人民的审美水平,促进社会科学发展,并在社会发展中起领导作用。文艺要为促进科技发展而培养富于想象力、创造力、具有战略思惟能力的又红又专的人才。</p><p class="ql-block">我最看重的,是音乐的教育功能。</p><p class="ql-block">我的愿望是除周六周日办书画培训班之外,每天能在苍海公园里拉拉小提琴,让更多的游客(尤其是青少年)看到小提琴、欣赏到小提琴的琴声,以致喜欢上小提琴,实现我的美育理想。</p><p class="ql-block">当今社会不只是须要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去传播美,更是须要他们去破解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领社会审美新潮流,培育具有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杰出人才。</p><p class="ql-block">钱学森说:</p><p class="ql-block">“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小时候,我父亲就是这样对我进行教育和培养的,他让我学理科,同时又送我去学绘画和音乐。就是把科学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重要,它开拓科学创新思维。现在,我要宣传这个观点。” (见我的另一个美篇《艺术家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是负起美育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吕思清说,音乐的真谛在于人还活着,让音乐象一缕清风,抚慰着世人的心灵。</p><p class="ql-block">舞蹈要有音乐,诗书画也要有乐感。所以说,音乐是艺术的核心,没有音乐,就没有诗、书、画、歌、舞,也就没戏了。</p><p class="ql-block">我用画架用作乐谱架,将乐谱架用作画架,教画画使用,经常提醒画与乐的相互借鉴作用。</p><p class="ql-block">我要求我的学生,学艺一定要在音乐的环境下进行练习和创作,要博学加专修。古人云,修学储能,先博后渊。</p><p class="ql-block">拉小提琴有利于文化素质的提高。但<span style="font-size:18px;">比琴艺高低,最终是比谁更有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我目前正在研究生态美学,并运用于音乐书画中的具体实践进行加深理解。</p><p class="ql-block">在生态美学的理论惟度之下,对琴艺的悟道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小提琴民族化问题</b></p> <p class="ql-block">1958年创作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也是毛泽东音乐思想的产物。毛泽东与音乐工作者谈话是在1956年,要求外国音乐民族化。<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小提琴民族化的典型曲目。</span></p><p class="ql-block">央视"开讲"节目中吕思清讲到小提琴民族化,小提琴拉民族乐曲的几个问题→_→ 民族音阶、调式,滑音,抹音,等等,很值得深入研究。否则,用外国乐器(如小提琴)演奏中国民族乐曲就不好听。</p><p class="ql-block">小提琴音色比二胡优美,但国人更喜欢二胡的韵味,这是民族欣赏习惯造成的,不是我们拉小提琴的错。我们既要保持小提琴的优点,也要想办法吸收二胡民族欣赏习惯的优势。一是要拉中国乐曲,二是吸收二胡的奏法。我虽然不会拉二胡,但我的爷爷和父亲都是乡村八音乐队的乐手,我从小见惯父亲教后生辈拉二胡入门的教法,就是反复拉那个很简单的"52练习曲″(二胡5、2线音阶练习)。</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忽然想到,这个与小提琴上低音弦52线(GD)的民族音阶宫调(1,2,3,5,6)练习相似。这个简单的二胡练习曲还可以单独在G弦一条线上演奏,与马扎斯小提琴练习曲《G弦上的旋律》效果也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小提琴四线。与高音二线(AE)相比,低音(GD)二线不容易拉准、拉好,但这两线音色深沉、浑厚,更有利于表现中国风,若通过反复练习极其简单的"二胡音阶52练习曲″,拉52(GD)这两线就会比拉63(AE)演奏得更好。</p><p class="ql-block">在G弦上奏二胡52练习曲旋律。相当于练马扎斯《G弦上的旋律》,但练习简易得多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关于演奏曲目及乐谱</b></p> <p class="ql-block">吕思清能拉遍千曲,也只凭一曲《梁祝》走遍世界。我们的小乐队以及每个乐队成员,只要都有自己拿手的一两个曲目,就能立足乡村演出。</p><p class="ql-block">我曾在桂林园拉《红色娘子军》乐曲,那些锄草护树的壮年园丁,有不少能听懂,还跟着唱。问她们为何能唱,答道,小时侯听多了。只是中青少年置若惘闻,匆匆而过,没有共鸣。</p><p class="ql-block">前三十年的歌乐是非常精彩的,而且又是那么亲切而耳熟能详。但是要演奏得精彩并不容易。只能精选几首最感人的作为长期曲目去练精熟。</p><p class="ql-block">我用八开素描本制作乐谱本,觉得比较好用。</p><p class="ql-block">《梁祝》有现成的五线谱本,网购的。</p><p class="ql-block">《红色娘子军》有现成的简谱本,但五线谱本购不到,自从收藏的简谱本自己译成五线谱本。</p><p class="ql-block">乐队不拉乐曲,只会唱时行歌曲,十年不出彩!应知歌曲会很快过时,随时风飘逝,而乐曲不会。经典乐曲永流传。经典乐曲,即使你到九十岁时弹起来,都会有观众共鸣,感动得为之洒泪。</p><p class="ql-block">我们拉小提琴的,与卡拉OK的应有所不同。</p><p class="ql-block">若要像唱K那样拉那么多的时行歌曲,旋律都记不过来,谁还有时间、精力去顾及弓法?而弓法却是琴韵表现力的决定因素,如果不讲究弓法,永远只有平庸的旋律在响,旋律再精熟也是平庸,没有音乐魅力的。</p><p class="ql-block">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克莱斯勒创作的小提琴曲《中国花鼓》,短小精悍,十分动听。小提琴家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更为专业,并富于艺术感,艺术品位高。</p><p class="ql-block">这近几十年不再产生经典音乐,一是受到港澳台低俗音乐的冲击,二是放弃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因为应试教育),三是丟掉了经典戏曲(尤其是革命样板戏)的学习和传承,四是忽视了欧洲古典音乐的欣赏,五是受到商业资本的利用和误导,六是艺术界放弃了文艺表演的阵地,也下海经商去了。人民群众还有音乐吗?!</p><p class="ql-block">我们的音乐,面向工农群众,应该歌颂祖国、歌颂劳动,积极向上,富于激情。同时,也要有少量的炫技曲目,以吸引群众关注、得到群众的喝彩。从现在起,小提琴乐队应有意地抓一下练习这个方面的曲目(二胡乐队有个《赛马》经典曲目),我们乐队也要精心选备一两个类似的,以待将来出彩。</p><p class="ql-block">民间文艺中都会略带一些炫技节目去吸引群众喝彩的。如戏剧、舞狮中的打功夫,就是炫技,是必要的。</p><p class="ql-block">独奏、齐奏成熟后,再搞重奏、协奏。</p><p class="ql-block">齐奏曲目,由乐队统一专业的小提琴乐谱(不是唱歌的歌谱),标明弓法、速度和强弱变化符号的,以达到音声及拉弓的整齐均一,以达震撼效果。平时排练齐奏曲目,练到高度齐一;独奏曲目由个人自已练精熟。</p><p class="ql-block">我们也可以从《红色娘子军》主旋律乐谱中摘取小提琴齐奏片断,可得到现成的、准确的专业小提琴齐奏乐谱。</p><p class="ql-block">盼望有一天梧州能有剧团在舞台演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精彩片段。</p><p class="ql-block">对演奏曲目的研究,是第一重要的。我们要把最好的音乐拿到农村里去演奏。城里人听不懂,农村人懂!</p><p class="ql-block">选学小提琴曲目一定要经典的。有比较就有鉴别,那些杂曲是无法与经典曲目相比拟的。除了上述《红》、《梁》、《白》之外,还有《金色炉台》、《新疆之春》等。还有《大寨虎头山上抗旱歌》,集独奏、重奏、齐奏于一曲,非常和谐动听。</p><p class="ql-block">近四十年,再也没有这等品质的小提琴曲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练琴的环境</b></p> <p class="ql-block">小提琴是室内乐,环境混响对音色有很大影响。</p><p class="ql-block">用好的混响音箱扩音,可以在空旷的野外纵情拉奏,也有混响效果。</p><p class="ql-block">在住宅区练琴,左邻右舍会受到影响。公园里僻静的亭子间是练琴的好去处。我去年练琴就是在湖边玻璃盖的观景亭,那儿树木葱茏,环境干净幽雅,<span style="font-size:18px;">到玉兰花开时节,清新的空气还带着幽香。玻</span>璃盖顶会形成声音反射形成一定的混响,可以不用外加音响,直接听清楚原木声演奏效果。<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练琴时,可以仔细揣摩音色的表现力。</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我的学琴简历</b></p> <p class="ql-block">记得在78年高一《语文》中有一课书是吴伯箫的一篇散文《歌声》,同时代的乐兄们可还有印象。吴伯箫在文中说,歌声,留给人们的记忆是长久的。</p><p class="ql-block">作为六O后,可以记起六十年代末老家山村生产队社员们集体合唱的革命歌曲,如《歌唱祖国》、《我的祖国》、《英雄赞歌》、《洗衣歌》以及《毛主席语录歌》等的主旋律乐句,至今记忆犹新。1968年我三岁,我已清楚地记得生产队要我父亲把祖传的八音乐器(唢呐笛子二胡月琴锣鼓镲等充公,组建生产队的社员表忠舞乐队(到1974平才归还了一部分),但父亲也成为乐队的二胡乐手,他一边把我抱在膝上一边拉二胡为跳舞队伴奏,三四岁的我不时陶气地伸小手去抓二胡线,让它发出异样的怪声。那时晚上的山冲,汽灯照亮了生产队的操场,就这样,音乐舞蹈在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种子。</p><p class="ql-block">进入七十年代初,我上小学读书了,唱歌是必修课,每周两节。直到八十年代初高中毕业,每天早上上课前都要全班唱一首后才开始上课,一直持续了十年。那时村里经常放电影,每放一部电影,就记住一首电影插曲以及电影主题乐曲,而且记忆十分牢固,如革命样板戏电影乐曲,耳熟能详。七十年代后期民间戏也热了起来,来茶调十分熟悉。婚嫁庆典时,我老爸又开始组建八音乐队了(八音乐队从1975年一直持续到新世纪初。老爸年迈了,八音乐队也就解散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最早见到小提琴是1975年,那一年我十岁。这一年县文艺队来到我们村的水库工程工地演出。一把锃亮而精美的小提琴及演奏出来优美的琴声优便吸引了我,便一直期盼着有朝一日也能拥有一把!</span></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初读中专了,流行台湾校园歌曲。</p><p class="ql-block">1983年参加工作后,接触到很多古今中外作曲家创作的歌曲和乐曲。买了磁带录放机,由于新奇,天天工余除了读小说就是听音乐了。听到了盛中国和西崎崇子演奏的巜梁祝》小提琴协奏曲,能背诵哼唱其乐谱,于是迷上了小提琴。终于在1986年用两个月工资的积蓄,在梧州中山百货大楼买了一把出口转内销准专业级的手工小提琴。</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脑子里装满了音乐,古今中外大全!新买的小提琴,也不懂得珍惜,日夜拼命拉,上海牌钢丝琴弦很快就换了几副,琴弓也拉坏了一把,也换了。但琴只响乐曲,全不得法,也毫无进步,但也没有学琴的烦恼!</p><p class="ql-block">转眼几年过去,到了九十年代,结婚生子,家庭生活、烦重的工作,让我对音乐不再兴趣了。就这样,小提琴曾一度静静地躺在琴盒里。到了新世纪初2005年,学琴的愿望突然又迸发出来。这时有了电脑网络,眼界开阔了,知道学小提琴必须从学练习曲开始。于是,我从县文化馆通过歌唱家曾子豪同志借到了原县文艺队的小提琴练习曲《开塞》、《马扎斯》,开始自学了一年多。由于练习曲是五线谱,不得以又攻习了五线谱及荏本乐理。由于工作忙,年纪又大了,便把《马扎斯》精简改偏着学。</p> <p class="ql-block">到2O14年退休后,忙于书画培训班教学,一度又放下了小提琴,直到2021年春夏疫情大半年间无事可干,就又开始苦练小提琴,一直至今。</p><p class="ql-block">现在,我已学会了各种跳弓(包括天然跳弓、控制跳弓,连跳弓,上连跳弓和下连跳弓)。小提琴最难的技法已攻克了。</p><p class="ql-block">对于其他小提琴的各种技法也已基本掌握了,如音律、音调、音准,音阶、音色(包括泛音)、节拍,各种分弓,连弓,顿弓(包括重顿弓,连顿弓),各种换把,换弦,双音,拨弦,震音(包括三种揉弦,tr,碎音,自然震音),强弱(包括渐强渐弱),速度,换调,装饰音,波音,倚音,以及涉及到的各种指法,当然还有民族奏法的滑音、抹音等等也掌握了。视奏涉及到的各种基本乐理,以及对小提琴器乐的认识,都有了。</p><p class="ql-block">下一步就是运用这所有的技法去表现《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这两部主旋律乐曲选曲,《梁祝》,《中国花鼓》这几部乐曲的音乐形象,用几年时间,练琴达到超过专业演奏的水平就可以了,其他乐曲和歌曲就不打箅再学了!</p> <p class="ql-block">1984年我18岁开始拉小提琴,</p> <p class="ql-block">2021年,我55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几点学琴心得</b></p> <p class="ql-block">(一)、练琴要有学问</p><p class="ql-block">关键是学习方法得当,进步就会非常快。就象农民学会各种复杂的竹编,不须很长时间。用农民学剪纸、学竹织、学木工、学裁缝、学打铁、学䛺板、学建砖瓦房等手艺活的方法学艺,事半功倍!</p> <p class="ql-block">  事实上,搞文化、做学术,是细火慢熬的事业,需要热,但不能太热。越是对学术热点的研究,越需要尊重学术研究内在规律,越需要热点恒做、热点深做、热点冷做,守正笃实、驰而不息、久久为功。</p> <p class="ql-block">学术无边,是长期的,是数年、十数年、数十年的,甚至是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学习;而技艺是有限的,是手头工夫,是机械记忆,是肌肉记忆,绝大多数手头活汁三日学会,甚至三分钟学会,甚至听到、看到或想到便会了。手艺活做太熟练,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自不必说,熟能生巧卖油翁、百步穿杨,坏处是养成习气、巩固毛病、形成呆板单调、审美疲劳,不思进取,吃老本不立新功。</p><p class="ql-block">中国人学艺思维有一个弱点,就是重手头功夫轻学术研究。而德国人相反。所以,相比较而言,德意志民族擅于创造精工,而我民族擅模仿乞巧。要努力改变这种状况!</p> <p class="ql-block">实践证明,没有学术理论指导的学艺,几年甚至十几年没啥长进。</p> <p class="ql-block">而学术的进步,可以让技艺跳级向前跃进。</p> <p class="ql-block">磨刀不误砍柴功。大家要好好琢磨这句警僻真言。</p> <p class="ql-block">(二)、关于成年人学琴</p> <p class="ql-block">由于近几十年学校的应试教育缺失美育环境,几近两代人得不到音乐教育,绝大多数人连基本乐理都不懂得了,能视唱演奏乐器的人已甚少,我们县城极少有能奏小提琴的人。一个小提琴小小乐队,全是白头翁!<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小提琴教育<span style="font-size:18px;">传承问题,</span>迫在眉睫!!</p><p class="ql-block">但老人学琴也成了问题。老年人可以比年轻人学得更好吗?我认为可以。老年人学琴有如下几项条件:</p><p class="ql-block">1. 读书年代有音乐课,有乐理基础,能视唱;</p><p class="ql-block">2. 生活阅力丰富,对乐曲形象感悟力强。比如《梁祝》,少年儿童就无法体会。</p><p class="ql-block">3. 学习方法多,自学能力强,综合、分析、理解能力强。</p><p class="ql-block">4. 肌肉机械记忆牢固,比如老妇的剪纸,不用眼看,手到即成。</p><p class="ql-block">5. 知识面广,政治、哲学、科学、文学,特别是姊妹艺术等文化修养,是老年人的优势。</p><p class="ql-block">6、退休老人还比年轻人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唱谱和练琴,几乎是全日制的。</p><p class="ql-block">所以,我认为一个人的琴艺高峰期在60~90之间。书画也是如此(看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最好的画是在88~92岁之间画的)。帕尔曼现己78岁,还可以出席顶级乐团演出。</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会当激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p><p class="ql-block">"星星之火,可以燎原。″</p><p class="ql-block">小提琴乐队要老壮中青少五结合才好。从前的戏班也总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小提琴乐队必须抓教育,没有教育,就后继无人,就不能永续发展,乐队就会老化掉。</p><p class="ql-block">不过,现在正在复兴,首先是学校开始抓美育了,开始大搞音乐、美术。<span style="font-size:18px;">近几十年音乐教育缺失,大众不懂音乐,群众还可以被朦骗,小提琴乐队还可以"蜀中无良将,廖化作先锋。"但由于学校开始大搞乐音教育,如果我们不进步,后浪就要把前浪淹没。</span></p><p class="ql-block">前些天,我在贵港园练琴,就又有两个带着小孩的家长来问学琴,相隔不到一个钟。</p> <p class="ql-block">帕尔曼,78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练琴点滴思考</b></p> <p class="ql-block">【1】红色娘子军操练舞交响曲是红色娘子军最爽的曲子,也是速度最快的曲子,因此也是最难练的曲子。练好这个曲子要用到快速跳弓。但若练好这个操练舞曲,练习红色娘子军主旋律乐曲其他的乐章就容易多了。练习要从难处着手,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2】按照热胀冷缩的科学原理,天寒地冻会令小提琴的材质(包括面板底板和琴弦)略为收缩而变得更为结实,音色会变得更为沉着、清脆而嘹亮。这就是北方人为什么专拣大雪天气去野外练琴的原因,他们并不傻。小提琴平时不必多练,因为练多了反而会巩固毛病,但太冷天不能不练,而是要抓住时机练琴。天寒地冻,正是练琴好时机。因为冷,让琴音质变好。为了理想,练!练!练!For the cause !</p><p class="ql-block">【3】生态美学,将不再是一门边缘学问,它将在理论和实际两个维度上进行深入研究,正在逐步成为一门显学。这就是农耕文明、生态美学的巨大威力,世人已不懂!</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对音乐的理想和追求,希望和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探讨。</p><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美学爱好者,正在研究生态美学理论。道法自然是一切艺术的根本方法,崇尚艺术表现要达到自然的状态。这个理念对于学习各类艺术都是共通的。</p><p class="ql-block">我希望我们的琴声琴韵对自然与生活的表现,达到自然感人的状态。</p><p class="ql-block">【4】再一个就是转调的问题,乐曲标定的曲调,是不能象唱歌那样因人而异随意更变的。</p><p class="ql-block">这</p><p class="ql-block">【5】小提琴音域宽,发声音色丰富。当小提琴协奏中,缺一器乐(如笛子等)时,可以用一把小提琴去发声模仿。</p><p class="ql-block">【6】可能是多年前对苏联小提琴家俾托维斯基《小提琴演奏法》的研究,让我对俄苏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兴趣。</p><p class="ql-block">【7】我的看法是拉琴的手指也不必起茧,就象军事家的手不一定要拿枪。手执鹅毛羽扇,樯橹灰飞烟灭!</p><p class="ql-block">【8】无论多快的节奏或多慢的节奏都不要怕,在我们日常的劳动中就有!无论多复杂的音乐交织,都比不上农民竹织的复杂!既然农民能学会,我们为什么不能学会?!</p><p class="ql-block">不能听信那些音乐专业人士的恐吓,只要下点苦功,复杂一点的音乐,我们也能学到手!</p><p class="ql-block">【9】 有比较才有鉴别,看了小提琴大师教练琴的课,才晓得百度上那么多教小提琴的授课水平,良莠不齐!网络上有个多芬教小提琴讲的好,直接关注要害,直得学习研究。每研究一个小问题,琴艺向前跨一大步。</p><p class="ql-block">【10】以色列顶级小提琴大师帕尔曼谈《三小时练琴计划》。我有帕尔曼小提琴大师课资料 。</p> <p class="ql-block">【11】西洋练习曲中一般都会有两三课是练习跳弓的。多练习跳弓,再拉分弓就感觉得轻松得多了。</p><p class="ql-block">就像学了解方程,就觉得加减乘除的计箅就突然简单得多了一样。学英语也是一样,起初觉得高中英语太难了,几乎令人绝望。后来干脆借着查字典直接读英语小说原著。读了几本之后,一看高中英语课文,简直是读初中英语课文的感觉。所以,我认为,取法乎上得乎中。要攻克一样东西,总体地在缩序渐进,但具体中先攻克更难的,让一般难的变得更容易。</p><p class="ql-block">如果要研究跳弓的理论,苏联的教科书讲得十分严谨。</p><p class="ql-block">【12】熟习小提琴的制作工艺,对于买琴选购、琴声音质的提高和利用、琴的保养和小维修都有很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13】曲谱网上的曲谱错讹甚多,不宜。最好是买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乐曲集最稳当。</p><p class="ql-block">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的父亲是抄谱专家,对成就吕思清成重大影响。</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不但抄谱,而且简谱与五线谱互译。好处多多。编曲比抄谱、译谱又更胜一筹。我重编了《红色娘子军》主旋律乐谱,变成了小提琴独奏曲。从几十多个乐章,我将其精简到十五个乐章。《白毛女》主旋律乐谱,我也搞了个独奏选曲。</p><p class="ql-block">这是我抄谱、译谱、编曲的几本集子→_→不多,翻来覆去都是十来首经典乐曲。通过编曲,可以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理解后的乐曲,记忆深刻而牢固得多。</p><p class="ql-block">中午和午夜,央视音乐台很多经典交响乐欣赏。我坚持细看细听。</p><p class="ql-block">【14】用小提琴模仿一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悦耳的声音,可以使乐音变得丰富多彩。如鸟鸣、泉响、松涛声、钟鼓声,锣镲声、车船呜笛、水车的吱呀声,人工鎅板有节奏的拉锯声,禽畜的叫声,等等。</p><p class="ql-block">平时多搞一下,对于体会音乐的节奏、强弱、渐强渐弱、速度引起的音色变化的体会;对各种震音(tr、碎音、揉弦音)、装饰音的感悟,都是极好的发声练习。</p><p class="ql-block">【15】每天都要首先练练空弦运弓,加进换弦练习,然后音阶练习,跳弓和顿弓分别用空弦和简单音阶练习,然后练习曲,再到经典乐曲。</p><p class="ql-block">【16】学习《白毛女》,要练好跳弓啊!如果没练一下跳弓那段,就拉不好《白毛女》。《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乐曲是芭蕾舞乐曲,很多地方一定耍用到跳弓弓法的。拉二胡不会抛弓,拉《赛马》就不到位,白扯!拉小提琴不会拉跳弓,拉《红》、《梁》、《白》乐曲就不行,白拉!</p><p class="ql-block">【17】拉小提琴,不能只学会乐曲的旋律就行了,名堂多着呢。</p> <p class="ql-block">【18】一个小乐队一定要短小精悍,而不能平平淡淡,要有几个自己长期固定的拿手曲目。一登场演出,就要有点震撼。我看,重点抓独奏与齐奏曲目。一上场独奏穿插于齐奏之间,以独奏出彩,以齐奏震撼。六七十年代多经典的齐奏曲目,选几个。我推荐两个齐奏曲目:《虎头山上抗旱歌》、《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了毛主席》。</p><p class="ql-block">【19】小提琴乐队与二胡乐队的协和问题。小提琴与二胡、古筝等民乐的不协和,主要是音律上的不协和(其次是音色上的不协和),目前小提琴多釆用十二平均律校音器校定小提琴四弦音准,而民乐乐器是用五度相生律的音阶去演奏才好听的(自觉不自觉地都按五度相生律音阶去演奏了,笛子、古琴、古筝有固定五声音阶,二胡是弦乐,也习惯五声音阶)。所以,小提琴音乐的民族化绝不是拉郎配。当然,通过双方用同音律对空弦进行校音,音律虽然协和了,协奏也好听了些,但音色仍然存在不协和。鸡犬之声相闻,但并不十分和谐。</p><p class="ql-block">【20】由于业余音乐爱好者大都没有"和声″乐理概念,对音律、音高、音准、音阶、音调、音色等基本乐理概念都是很肤浅的,要狠狠的补课!否则无法拉好小提琴。</p><p class="ql-block">由于小提琴是西洋乐器,我们多用十二平均律音阶音准(钢琴音准)作校音器,规定了GDAE四根空弦的音高是按十二平均律的音高的,因此,我们拉琴基本上都是按十二平均律去拉琴的。这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拉小提琴协奏乐曲会很动听,也很容易与钢琴协奏。若拉《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味道就变了。这时,小提琴的音律就应调整为五度相生律,将小提琴的GDAE四空弦用洞箫或古琴、古筝作为音准校音,然后去演奏,味道就不同了,会动听很多。但小提琴的无伴奏独奏,一般不需要考虑音律间题。也就是说,清奏小提琴,无论是用五度相声律、纯律还是十二平均律音阶的音高去演奏,都是可以的,只不过听起来风格上有些区别。用纯律、十二平均律演听起来更多西乐味,而五度相生律更有民乐风味。但若不是无伴奏的清奏,与其它乐器一起交响的独奏、齐奏、重奏和协奏,就有一个协和的问题。若与钢琴等以十二平均律制成键盘乐器一起演奏,就得用十二平均律才能协和;若与五度相生律制作的民族乐器(如二胡、笛子古筝等一起演奏,应用五度相生律音阶去演奏,否则不协和。是否协和,一般老百姓只能以好听与不好听的感觉去区别,而具有基本乐理知识的音乐内行人一听便知。因此,必须对音律要有认识,才能正确把握小提琴的音准。否则,就会在不同的乐器之间互相指责音不准。(音律主要为三种→_→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p><p class="ql-block">【21】小提琴乐队,若作为到农村演出的乐队,也不必求全。可仿效"十八把提琴乐队″,来一个"七八把小提琴乐队″也足够了。里面已有小提琴独奏、齐奏、二(三、四)重奏、简洁的管弦协奏,都可以搞。定几个经典乐曲为主长期精心排练,一年半载后,就能出彩。</p><p class="ql-block">【22】坚持多收看央视音乐台各大交响乐队演奏,听多了,耳朵对音乐的分辩力就更强了。</p><p class="ql-block">【23】业余小提琴爱好者应该注意加强的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1、音色方面,要注意音头音尾的虚实变化,每一分弓,有的音应音头响实音尾虚,有的音音头虚音尾响,当然也有头尾皆响实的,象奏笛子那样,滴滴哒哒。我们有时不在意体会分辩,全滴滴哒哒了。清脆却不悠扬。有时把一个乐句的所有的乐音都奏得一样的强,没有按节拍的强弱要求,奏出弱音或次强次弱音。再一个是忽视乐句的強弱变化(这个是歌谱代替乐谱的缘故,歌谱很少标有乐句的強弱变化),</p><p class="ql-block">2、韵律方面。只注重旋律的音准,不注意旋律延进的速度是多少,凭听唱片形成习惯的速度,而不在乎乐曲上标定的速度。乐曲中旋律的速度是多变的,而一首歌曲的速度一般不变,以歌谱代乐谱,就形成忽视速度的习惯了。</p><p class="ql-block">3、弓法单一。既然有上述1忽视乐音、乐句强弱变化,自然就忽视弓法的变化。是上弓还是下弓?用弓根还是中弓还是弓尖?心中无谱,就是拼命推拉弓子发音。也不管是用广阔的分弓还是顿弓、跳弓、连顿弓还是连跳弓,跳弓是天然跳弓还是人工跳弓,是在弓根跳还是弓尖跳,全不管,把好好的一首乐曲拉得平平淡淡、桔燥无味。</p><p class="ql-block">形成这些缺陷,首要是为了变化多端的演出曲目而练习那么多时行歌曲,而不是练习经典乐曲,在正版的乐曲谱上精练细磨音乐的基本技能。其实,练曲子不在多,而在精。</p><p class="ql-block">4、没有针对个别技巧加强特别训练。在一篇乐曲中常会遇到各种技巧上的难点,学习者必须时常想法集中他的力量去克股它; 与其分途忙乱,实不如有系统地去解决各种难题,奏时发生差错便是表明演奏者技巧的不足,想要弥补这种缺陷,不能只是反复练习那些困难的地方; 这样进行,时间上很不经济,最好注意究竞练成哪种技巧需要何等特殊的练习,然后找出与之有关的材料来练习,最好是在熟悉的练习曲中找到对应的技巧练习,针对性训练加强。</p><p class="ql-block">【2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练琴时要注意听音色、节奏,速度,要注意弓法,会收益良多。</p><p class="ql-block">【25】从交响乐谱到独奏乐谱必须进行编曲!要精选经典曲目的乐谱,轻拉慢练,直至精通熟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我的学习资料</b></p> <p class="ql-block">(一)书籍</p> <p class="ql-block">(二)音像</p> <p class="ql-block"><b>附: 我的美篇《艺术家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是负起美育的责任》<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2br4plpn?share_from=self&amp;amp;share_to=copy_link&amp;amp;user_id=71637317&amp;amp;uuid=3e97ced1db7fa2c7ac679054010ca03b&amp;amp;share_depth=1&amp;amp;first_share_uid=71637317&amp;amp;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amp;amp;share_user_mpuuid=558cd6d596fec23aa9784e3c4a9d30eb&amp;amp;um_rtc=ec112b915ee4b24ca977750401fd1690" target="_blank">《艺术家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是负起美育的责任》</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