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是春节之前最为隆重的节日。为了引导学生重视中国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动手能力,东街五年级二班在腊八节开展厨艺展示活动。 </p><p class="ql-block"> 活动中学生和家长一起动手熬腊八粥,做腊八面、腊八菜,和家长一起探寻有关腊八节的来历、习俗及寓意。丰富多彩的假期活动也让学生放松身心的同时,学到了更为丰富的课外知识。</p> <h3> 🐞腊八知识小课堂🐞</h3> <h3>💐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体验劳动的乐趣。💐</h3> <p class="ql-block"> 1.表达祈求丰收吉祥的美好愿望 腊八节借“腊祭”之名,表达的却是农事劳作一年的人们对来年的一种美好祝愿。从表面来看,人们是用收获的各种农作物礼敬百神,祭祀祖先,感谢神灵赐给他们的农业果实,感谢祖先对他们生产生活的保佑,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事业发达,具有深重的迷信色彩。 </p><p class="ql-block"> 但仔细考察,这种信仰崇拜活动在迷信外衣下有其实用的目的,虚幻的功利性背后都有其直接的物质功利性。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迷信的方式具有精神安慰和心灵净化作用,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之情,是无可厚非的,要从迷信的外衣下看到那颗赤诚的心。</p> <p class="ql-block"> 2.展示庆祝农业丰收的喜悦心情 腊八节的标志性习俗腊八粥,其实也是农业丰收成果的一次大展示。正如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所说:“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p><p class="ql-block"> 这种集中反映农家粮食丰盛、应有尽有的腊八粥,确实能体现出农业大丰收的喜人景象,能体现出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满怀喜悦,能表现出人们享受幸福生活的特殊情趣。</p> <p class="ql-block"> 3.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 中国的传统节日总是内敛而含蓄的,圈子一般局限在家人之间的其乐融融,但是,腊八节似乎走出了家人的小圈子,人们通过腊八粥的馈赠与接受,建立了更广泛的情感联系。 </p><p class="ql-block"> 宋代时,每到腊八这一天,无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庶民百姓家都要熬制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加盛行。在宫廷,天子、皇后、皇子等都要向宫女侍从、文武大臣赏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粮、干果等供僧侣食用。 </p><p class="ql-block">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用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并且馈赠亲朋好友。腊八节借助土地出产的农业成果有力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和谐。</p> <p class="ql-block"> 🐥香甜软糯腊八粥🐥</p> <p class="ql-block"> 🦑绵长幽香腊八面🦑</p> <p class="ql-block"> 🐝 香脆开胃腊八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