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日五三班的家长们以《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这本书中的《我不会教勇敢,但我会教害怕》为阅读素材,进行了本学期最后一次的线上读书活动。</p> 提到勇敢,你脑中浮现的画面是什么呢?是疫情的当下,逆向而行的医务工作者?是冲入火场去救人的消防员?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士兵?还是攻顶喜马拉雅山成功的登山客?勇敢还有什么样貌呢? 导读 当孩子遇到困难不敢前进时,做家长的我们往往会说,你看某人家某孩子多勇敢胆孑多大,再看你!“胆小鬼”! 其实,害怕是一种很棒的情绪,黑暗的时候害怕,它提醒你要小心看不到的危险;孤单的时候害怕,它提醒你要珍惜身边的人;面对新事物的时候害怕,它提醒你要做好迎接的准备;害怕,是一种很棒的情绪。 所谓的勇敢,不是“不哭”、不是“有什么好怕的,”而是即使知道自己很害怕,也愿意去面对。所谓的勇敢,不是不害怕风浪,而是即使害怕风浪,也会勇敢的去面对。 精彩发言 曾紫涵妈妈:其实孩子的一些品质并不是家长能够教出来的,是孩子自己面对、自己摸索出来的,比如勇敢!所以我觉得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不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不是说教,是陪伴!在孩子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可以陪伴在身边,做孩子坚强的后盾。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和处理,我想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刘烁阳爸爸:害怕会导致孩子遇到挫折时更加害怕失败,当我们真正教会孩子接受失败,孩子才能不会害怕,从害怕中成长。 周宸煜妈妈:当孩子说自己害怕的时候,他希望得到保护和认同,家长的否定和刺激,会加剧孩子的害怕心理,甚至变得自卑。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的困难,教会孩子面对挫折、面对生活的勇气与人生技能。 姚亦栩妈妈:如果因为害怕而不做,永远都怕,只有面对害怕,尽力去做,不管结果怎么样,努力就好了。 我们一向认为“害怕”是懦弱胆小的表现,是妨碍前进的负面情绪,却没想过在那踌躇不前的行为背后,其实藏着未被发掘的渴望;只是因为保护自己的本能,或者是考虑周详的谨慎,而让我们误会了孩子,也让孩子误会了自己。 当我们协助孩子将“害怕”与“不想”的情绪分开,辨认自己其实是“想要”的动机,再给予充分的时间、培养该有的能力与技巧,那么所谓的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读书笔记 结束语 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最害怕的事情。就像绘本《最害怕的事》里的加曼。他是一个6岁的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在小学前的这个暑假里,一直对上小学这件事心存担忧和害怕。整个假期一系列的经历,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一个孩子在面对自己最害怕的事情时,是怎样的一种心理过程。<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到底该如何帮助孩子去面对最害怕的事情呢?我想接纳、陪伴和充分的帮助这三点无疑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我相信,父母做好这些,给孩子一个温馨有爱的环境,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一定会坦然面对那些最害怕的事情。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明明害怕,仍然心藏慈悲,手握利剑,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