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校园生活,——重庆市张友满名校长工作室成员校“双减”工作掠影(二)

重庆市张友满名校长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编辑按:全面贯彻落实“双减”工作是当前学校的重要任务。为进一步加强各成员校间的学习与交流,让“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工作室现将庙宇小学、骡坪小学、平河小学、邓家小学等学校的具体做法与成功经验编发于后,供学习参阅与借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庙宇小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多措并举 让“双减”落地生根</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巫山县庙宇小学着眼于“学生发展、教师研训、家校协同”等方面全面发力,让“双减”落实落地、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b>  一、抓习惯培养,促学生发展</b></p><p class="ql-block"> 学校秉持“培养习惯,点燃梦想”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为抓手,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学校制定了“5-15”学生行为养成方案,引导学生从“1话、2操、3声、4姿、5项管理”五个方面15个具体任务全面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还设计了课外“3-13”实践作业,分年段、分目标引导学生从“体质、阅读、劳动”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爱阅读、爱锻炼、爱劳动”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p> <p class="ql-block">  课后延时服务除了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外,还以挖掘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乐学、善思、合作等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b>  二、抓校本研训,促教师提升</b></p><p class="ql-block"> 以教研月为契机,以“落实双减,以研提质”为主题,落实了“五个”研训活动:一是理论引领,引领教师自主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及双减政策等,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二是自查自纠,引导教师围绕现代作业观、作业训练设计、作业批改等开展自查活动,找准作业训练的问题和突破口;三是教师实践,让青年教师上好合格课,骨干教师上好展示课,党员教师上了示范课,艺术教师上好魅力课,努力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四是主题研讨,语、数教研组开展了“优化作业设计,实现减负增效”的主题活动,提高了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五是课题研究,学校以小课题研究为切入点,引领教师真研究,重过程,使教师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在“双减”政策教育背景下,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小课题在县级成功立项9个,教学论文获市级、县级等级奖10余篇,教师语文赛课获县级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b>  三、抓家校共育,聚教育合力</b></p><p class="ql-block"> 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期达到教育效果最大化。学校采取了“三进”行动:一是进学校,定期邀请家长进校园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一次家长座谈会,一次家长进课堂,一次家长共午餐,增进了彼此间的沟通交流,使家长从学校教育的观望者转为参与者;二是进社区,学校领导班子和党员教师定期深入社区,开展了“三级”宣讲活动,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促使社会形成良好的教育风气;三是进家庭,学校要求教师定期进学生家庭开展“三下访”活动,即访问“五项管理”、访问“313”实践作业,访问“亲子关系”,真正让教师、家长、学生间架起一架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能力均得到提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骡坪小学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基于“双减” 着力“双增 ” 促进“双向”</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巫山县骡坪小学本着“减负不减质,减负要提质”的原则,全面落实课后延时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p> <p class="ql-block"><b>  一、基于“双减”,解读政策入脑入心</b></p><p class="ql-block"> 针对“双减”,学校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双减工作精神要义,使全体教师明晰教育改革方向、领悟减负重大意义、统一教师育人思想,让“双减”政策深入教师内心。按照“双减”政策,对日常教学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和新目标,召开班主任“双减”工作经验交流会,分享经验、积极讨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组织教师围绕“双减”开展情况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p> <p class="ql-block"><b>  二、着力“双增”,确保“双减”扎实有效</b></p><p class="ql-block"><b> </b>一增教学实效,学校通过课堂技能竞赛、公开课、培养教研团队、专题培训等不同形式的赛课、听课、评课活动,更新理念,创新方法,加快教师专业成长,让课堂真正做到“减负提质”。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自“双减”政策落地,学校牢牢把握数量限度,时间跨度和难易程度,建立作业监管机制和作业公示制度,确保作业“优化设计”顺利实施。同时作业设计注重阅读培养,尤其低年级学生通过开展不同阅读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 二增课外活动,为让课后服务多元化,拓展学生成长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每周定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多渠道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课后服务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特长,增强学生体魄,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健康发展,实现“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任务。</p> <p class="ql-block"><b>  三、促进“双向”,助力“双减”落地生根</b> </p><p class="ql-block"> “双减”之后,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多地回归校园、回归家庭,为有效引导家长,形成家庭和学校的“双向奔赴”。骡坪小学深挖家校育人资源,打造协作育人新机制,召开家长会,开办家庭教育培训,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形成家校合力。教师家家遍访问,引导家长、孩子科学合理规划课后时间,推进课后服务高效有序开展,确保“五项管理”扎实进行。家长进校共参与,条件允许时,学校历年期末考试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监考,门岗护行也能看见家长志愿者的身影。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共同体验、共同成长。在做强学校主阵地、不断丰富内涵建设的同时,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格局,让一批服务热情高、服务能力强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家校共育,提升了课后服务的能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平河小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飞燕”启航,推“双减”提质量</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巫山县平河小学结合“飞燕”文化主题,开展七彩阳光系列活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育并举,学科融合</span>,减负提质。</p> <p class="ql-block">  一是成立“三峡石石绘艺术工作坊”将审美情趣、劳动体验、环保健康、绘画设计融会贯通,为“雏燕”高飞建平台,铺路子。</p> <p class="ql-block">  二是以“四节”为突破口,细化活动措施为每位孩子提供充足的实践素材,“展翅”机遇,让校园充满生机活力,笑声、呐喊声、欢呼声、读书声、歌声声声入耳。</p> <p class="ql-block">  三是作业减量不减质,课后延时服务与少年宫活动有机融合,彰现一草一木、一诗一画、一言一行的育人功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邓家小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落实“两加、两减、两提”</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巫山县邓家小学以“家”为文化主题,统整学校教学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双减”精神,做到“两加、两减、两提”。</p> <p class="ql-block"><b>  “两加”:加教研、加服务。</b>学校开展主题化校本教研,着眼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共性问题,把作业设计纳入教研活动内容,围绕“作业设计”开展专题研讨,让作业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学校按照“5+2”模式进行课后管理服务,确保课后两小时服务时间。</p> <p class="ql-block"><b>  “两减”:减负担、减压力。</b>学校有针对性地布置分层作业、个性作业,向学生提供高效的“靶向”练习,同时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间,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p> <p class="ql-block"><b>  “两提”:提素养、提质量。</b>学校坚持开展土家非遗文化传承特色教学工作,以“一支队伍、一个舞蹈、一幅作品、一间屋子”为设计思路,开展素养提升与特长培养相结合的模式。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校开设了扎染、土家锣鼓、连响舞等5个社团,深挖土家文化和人文内涵,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p>

双减

学生

教师

作业

学校

课后

家长

小学

开展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