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新年的新“希望”——202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观看札记

老巷青铜

<p class="ql-block">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第三个年头开年之际,让我们借着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希望”的主题,感受几点这场音乐盛宴给我们带来的新年新气象新希望:</p><p class="ql-block">一、举办方把今年音乐会的主题定为“希望”,可谓十分契合当下世界政经形势的发展趋势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让人们眼前一亮的是,音乐会现场坐了一千多名观众,约占全场席位的二分之一,这与去年的零观众相比,已经十分令人鼓舞了。加之整个金色大厅被维也纳的园艺师们装点得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给人们以寒冬即将过去、春天就要到来的强烈感受。</p><p class="ql-block">二、今年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家是阿根廷藉著名指挥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这是他第三次執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颇具意味的是,与去年執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意大利指挥家穆蒂一样,丹尼尔也将在今年度过他八十周岁的生日。这无疑表达了主办方对这些为欧洲古典音乐乃至世界音乐作出杰出贡献的老艺术家的致敬与美好祝福。</p><p class="ql-block">三、如果说“希望”是主办方通过音乐会想要向全世界表达的美好心愿,那么指挥家则是诠释这场音乐会全部内涵的灵魂。个人感觉,在丹尼尔的指挥棒下,无论是对斯特劳斯家族音乐作品的演绎、还是对其他非斯特劳斯家族音乐家音乐作品的展现;无论是节奏明快的波尔卡、还是优美抒情的圆舞曲,亦或铿锵有力的进行曲,都涂抹上了属于丹尼尔的乐观自信与浪漫辉煌的个人色彩。正是在这样的人设和氛围中,我们才看到了乐员脸上绽放的笑容,还有他们动情的歌唱以及俏皮的口哨声,让人眼前一亮。</p><p class="ql-block">四、常办常新的芭蕾舞也不局限于皇宫和皇家花园的场景,而是置于更加开放性的自然空间和人文环境之中,在一如既往地表达人们对美好未来、纯真爱情的礼赞与向往的同时,强调了对世界和平安宁、友好团结的热烈期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引入了全新的皇家马术表演,通过精湛的马术表演和精彩纷呈的队列变化,寄予了人们对理性秩序与和谐世界的希望与礼赞!</p><p class="ql-block">向阳写于2022年1月9日成都红楼邻舍</p> <h3>央视每年都会准时直播这场世界瞩目的音乐盛会</h3> <h3>邀请国内著名音乐人与指挥家点评和介绍音乐会</h3> <h3>央视采访今年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h3> <p class="ql-block">金色大厅鲜花锦簇,金碧辉煌,人神共聚。一场欧洲经典音乐的饕餮盛宴正在精彩上演!</p> <p class="ql-block">指挥风格优雅、精准、幽默、风趣,充满艺术家气质和魅力四射的“老顽童”性格色彩!</p> <p class="ql-block">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每一个演奏家都是终身职业演奏家!他们的演奏极致而完美!</p> <p class="ql-block">我们罕见地看到了演奏家们脸上绽放的笑容,幸运地听到了他们动情的歌唱与口哨声。</p> <p class="ql-block">不同的芭蕾故事,永远的艺术经典!</p> <p class="ql-block">典雅有序的马术队列表演,呼唤世界和平、秩序与安宁!</p> <h3>(全文完)</h3> <p class="ql-block">附音乐会曲目单:</p><p class="ql-block">1、约瑟夫·施特劳斯,《凤凰进行曲》。这是一首创作于1860年的作品,曲目采用进行曲式,曲风欢快热情充满朝气,好似一只神气的凤凰,在浩瀚蓝天中展翅翱翔,给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p><p class="ql-block">2、小约翰·施特劳斯,《凤凰展翅圆舞曲》。该曲创作于1853年,当时小约翰·施特劳斯大病初愈,在一场慈善音乐会中首演了这首曲目,借喻神话中浴火重生的凤凰,代指自己当时的身心状态。该曲旋律轻快、曲风时髦,运用了许多上升的琶音,展现了乐观阳光的心态。</p><p class="ql-block">3、约瑟夫·施特劳斯,《海妖波尔卡》。这首并不太为公众熟知的波尔卡节奏舒缓,旋律悠扬,配以竖琴的拨弦,勾勒了岸边美丽却充满诱惑的女海妖的形象,让人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4、小约瑟夫·赫尔梅斯伯格,《小广告商加洛普》。加洛普意为“急驰、飞奔”,它是起源于德国的—种二拍子快速轮舞,传入法国以后改称为“加洛普”,常用于方阵舞蹈。赫尔梅斯伯格的这首加洛普同样有着快速热情的旋律,短小精悍,洋溢着一股青春的气息。</p><p class="ql-block">5、小约翰·施特劳斯,《晨报圆舞曲》。这首维也纳风格的华尔兹作于1863年,是小施特劳斯受邀为当时颇具影响力的维也纳协和新闻俱乐部的舞会所做。</p><p class="ql-block">6、爱德华·施特劳斯,《编年简史快速波尔卡》。首次亮相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它于1885年为维也纳协和新闻俱乐部的舞会所作。</p><p class="ql-block">中场休息 </p><p class="ql-block">7、小约翰·施特劳斯,《蝙蝠序曲》。这首为著名轻歌剧《蝙蝠》所做的序曲几乎涵盖了这部歌剧中所有动听的旋律。旋律轻快华丽,有着明显的喜剧色彩和维也纳圆舞曲风格。</p><p class="ql-block">8、小约翰·施特劳斯,《香槟波尔卡》。香槟往往代表着胜利、成功与庆祝的场景。这首副标题为“音乐玩笑”的波尔卡创作于1858年,全曲共贯穿了14声“砰”“砰”开香槟的清脆声音,为这首本就活泼的舞曲增添了不少热烈的氛围。</p><p class="ql-block">9、卡尔·米夏埃尔·齐雷尔,《夜晚狂欢者圆舞曲》。该曲以鼓声和欢快的进行曲开场,随后进入缓慢的3/4拍,紧接着乐手开始唱起来:“亲爱的,你在想什么?我们回家?还是我们继续呆在这,可以吗?待到天际苏醒、日光洒落,然后我们就回家,睡上一大觉。”演唱过后,管弦乐接棒继续奏响这欢快的旋律。乐手们在结尾处再次唱响这段旋律,并在口哨中结束。</p><p class="ql-block">10、小约翰·施特劳斯,《波斯进行曲》,作于1864年。此曲受到中东音乐风格的影响,带有浓郁的波斯风情。</p><p class="ql-block">11、小约翰·施特劳斯,《一千零一夜圆舞曲》。1871年,小施特劳斯在他的轻歌剧《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旋律基础上改编出了这首著名的圆舞曲。</p><p class="ql-block">12、爱德华·施特劳斯,《向布拉格致意法兰西波尔卡》。这是爱德华·施特劳斯作于1876年的一首小品。曲目不长,却别有一番稚拙憨萌的韵味。</p><p class="ql-block">13、小约瑟夫·赫尔梅斯伯格,《小精灵之舞》。这是一首为维也纳宫廷歌剧院所做的芭蕾舞音乐。开头有着强烈的门德尔松式“精灵”音乐风格。</p><p class="ql-block">14、约瑟夫·施特劳斯,《丛林中的仙女波尔卡》。该曲是以希腊神话中居住在山林水泽中的仙女为题材而写的一首法兰西波尔卡。</p><p class="ql-block">15、约瑟夫·施特劳斯,《天体乐声圆舞曲》,作于1868年。作曲家在创作时受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 "球体和谐 "思想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加演曲目</p><p class="ql-block">16、小约翰·施特劳斯,《在猎场上波尔卡》,首演于1875年。曲中可以听出许多森林中鸟儿的鸣叫声和夹杂的枪声。全曲以四声枪响作为结束,王公贵族们带着他们的战利品回去了,留下的只是小生灵们对生命的探索和思考。</p><p class="ql-block">17、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新年音乐会的压轴曲目。有“奥地利第二国歌”之称。这首乐曲的全称是“美丽的蓝色多瑙河旁圆舞曲”。曲名取自诗人卡尔·贝克的一首诗:“你多愁善感,你年轻,美丽,温顺好心肠,犹如矿中的金子闪闪发光,真情就在那儿苏醒,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香甜的鲜花吐芳,抚慰我心中的阴影和创伤,不毛的灌木丛中花儿依然开放,夜莺歌喉啭,在多瑙河旁,美丽的蓝色的多瑙河旁。”这首十分优美的圆舞曲,其创作初衷是为振奋奥普战争战败后因经济衰退而士气低迷的奥地利人民。</p><p class="ql-block">18、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茨基进行曲》。为歌颂奥地利将军、民族英雄拉德茨基而作。这不仅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而且在演奏中指挥家与听众水乳交融的鼓掌场面已成为无人不晓的惯例。每每场景热烈,把音乐会气氛推向最高潮。</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