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一定要得到答案,而在于探索答案过程中得到的快乐”。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对身边事物充满了好奇,而科学探究是解决这些好奇心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在学习中培养和建立我们观察、动手、总结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p> <p class="ql-block"> 科学学习不一定会让你成为科学家,但一定会让你具备科学的素养。本次的科学实践活动分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做中学”</span>和<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思中创”</span>两个部分。</p><p class="ql-block"> “做中学”——我们选择生活中容易获得的材料,然后“像科学家那样真刀真枪做研究”。</p><p class="ql-block"> “思中创”——我们选择有意思、有意义的创造性项目,体验“像工程师那样完成造物的过程”。</p> 做中学 <font color="#ed2308"><b>实验一:</b></font>漂亮的彩虹雨 <p class="ql-block">🔷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1个、小杯子4个、剃须泡沫、食用色素4瓶、滴管(勺子或注射器均可替代)、水</p> <p class="ql-block">🔷实验步骤:</p><p class="ql-block"> 1. 稀释食用色素。小杯子中装少量清水,然后往杯里滴入食用色素,搅拌均匀。</p> <p class="ql-block"> 2. 在玻璃杯里倒入2/3的清水,在杯顶挤上大量剃须泡沫,做出云朵的形状。</p> <p class="ql-block"> 3. 用滴管依次吸取有色液体滴到云朵上,看它变成彩虹雨慢慢落在杯子里。</p> <p class="ql-block">🔷解密时刻:这个实验与密度有关,因为刮胡泡沫由大量小气泡组成,密度低于水,所以是浮在上面的,跟木头密度小于水浮在水面上是一个原理。</p><p class="ql-block"> 滴入色素后,色素迅速渗过泡沫到达水面,色素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当色素到水面时,就能以较快的速度向密度更低的水中扩散,形成“彩虹雨滴”的现象。</p> <b><font color="#ed2308">实验二:</font></b>漂浮的硬币 <p class="ql-block">🔷实验材料:一次性杯子、曲别针、硬币、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验步骤:</p><p class="ql-block"> 1. 将一次性杯子装满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 用手将曲别针或硬币放到水面,观察其是否会沉入水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 将曲别针折成L状小工具,托住曲别针或硬币,再次将曲别针或硬币放入水中,观察其是否会沉入水中。</p> 🔷解密时刻:没有使用工具,曲别针或硬币在入水时难以保持平衡,水的表面张力被破坏,于是曲别针或硬币沉入水中。当使用曲别针制作的小工具时,比较利于保持平衡,水的表面张力托住了曲别针,于是就漂浮在水面。 <b><font color="#ed2308">实验三:</font></b>拉不开的两本书 <p class="ql-block">🔷实验材料:两本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验步骤:</p><p class="ql-block"> 1. 将两本书的每一页依次重叠。</p> <p class="ql-block"> 2. 然后尝试和孩子拉开它们,但你们会发现,怎么拉都拉不开。</p> 🔷解密时刻:物体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就会产生摩擦力,拉力大于摩擦力或接触面较光滑时,就能分开两个物体。当拉力小于摩擦力时,两个物体就难以分开了。 <b><font color="#ed2308">实验四:</font></b>五颜六色的娃娃菜 🔷实验材料:娃娃菜、色素、塑料杯 <p class="ql-block">🔷实验步骤:</p><p class="ql-block"> 1. 在三个杯子中分别倒入不同颜色的色素。</p> <p class="ql-block"> 2. 向杯中倒入水。</p> <p class="ql-block"> 3. 将娃娃菜菜叶放入杯中。</p> <p class="ql-block"> 4. 静置一天左右,就会发现杯子中的娃娃菜变色了。</p> 🔷解密时刻:植物是通过根部吸收水分的,叶子中有很多“管道”,“管道”半径越小,水份上升高度越大。因此可以轻松地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分,输送到叶片的各个部分,这是“毛细现象”。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毛细现象的例子,砖块吸水、毛巾吸汗、粉笔吸墨水都是常见的毛细现象。在这些物体中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着毛细管的作用。 <b><font color="#ed2308">实验五:</font></b>生气的瓶子 <p class="ql-block">🔷实验材料:塑料瓶、小苏打、白醋、气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验步骤:</p><p class="ql-block"> 1. 在塑料瓶中装入适量白醋。</p> <p class="ql-block"> 2. 在气球中装入小苏打粉末。</p> <p class="ql-block"> 3. 将气球套在塑料瓶口上。</p> <p class="ql-block"> 4. 提起气球,让气球中的小苏打粉末进入塑料瓶,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气球变大啦!</p> 🔷解密时刻:小苏打和醋发生了化学反应,放出了二氧化碳。塑料瓶中的二氧化碳把气球吹大。 <b><font color="#ed2308">实验六:</font></b>牛奶与可乐相遇 <p class="ql-block"> 有传言说,牛奶与可乐混合在一起会产生碳酸钙沉淀,如果同时喝下牛奶与可乐,就相当于喝下无数细小的结石,人就会得胃结石。真是这样吗?</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妨一起来做个简单的实验,观察牛奶与可乐混合后到底会发生什么,会不会出现类似细小石子的沉淀物。</p><p class="ql-block">🔷 实验用品:可乐、牛奶</p><p class="ql-block">🔷 实验过程:</p><p class="ql-block"> 1、取1瓶可乐,倒出约一半。</p><p class="ql-block"> 2、往可乐瓶中加入约30mL纯牛奶。(注意避免混合物从可乐瓶中溢出)</p><p class="ql-block"> 3、将混合物静置10分钟、2小时、48小时、72小时,持续观察并记录。</p> 🔷温馨提示:千万不要喝久置后的混合物。 🔷 解密时刻:牛奶与可乐混合后,一开始会产生大量的絮状沉淀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合物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牛奶与可乐混合后形成的絮状物,主要是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后沉淀下来的,这种变性之后的蛋白质本身比较松散,进入人体的消化系统后,同样能在各种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所以,同喝牛奶与可乐并不会产生结石。 <b><font color="#ed2308">实验七:</font></b>巧分胡椒粉和盐 <p class="ql-block"> 厨房里,妈妈不小心把胡椒粉和盐混在了一起,你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分开?</p><p class="ql-block">🔷 实验用品:胡椒粉、粗盐、塑料勺子、毛巾</p><p class="ql-block">🔷 实验过程:</p><p class="ql-block"> 1.把少许胡椒粉和粗盐混合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2.用毛巾充分摩擦塑料勺子,然后用勺子小心地靠近胡椒粉和粗盐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现象。</p> <br>🔷 解密时刻:我们可以观察到胡椒粉会立即跳起来粘在塑料勺子上。这是因为塑料勺子用毛巾摩擦后,带上了静电,对不带电的微小颗粒具有吸引力,所以能把颗粒极小的胡椒粉轻松地吸起来。 思中创 <b>1、鸭翼纸飞机</b> 纸飞机对同学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随便用一张纸就能很快折出一架来。你知道吗?纸飞机还有世界大赛呢!参赛者们创造了许多项世界记录。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折一架鸭翼纸飞机。 🔷 实验用品:A4纸 🔷 实验过程:<div> 1、“米”字折法,像图中那样折出折痕,这个简单吧!</div><div> </div> 2、沿着米字折痕压平,然后将右边一角翻向左边,再像图中那样,往右边折叠,注意顶部那个边有个水平关系; 3、如图所示:沿着飞机中轴线,将左边部分折到右边,这样,右边的鸭翼就做好了,左边的同样处理; 4、沿着中轴线对折; 5、再往外折,折出机翼,这跟普通纸飞机一样,另一边对称处理; 6、整理成图中那样,前面鸭翼调节一点点迎风角度,这个角度在试飞过程中,再调节几次,直到飞行姿态与性能满意。 🔷 你知道吗?<div> 飞机在机身前部有一些小机翼,这些前翼被称为“鸭翼”。鸭翼会影响主翼上方空气流动。我国歼-20战斗机就采用鸭式布局,具有比较高的气动收益,可以极大地改善战斗机的机动能力。</div> <b>2、竹签陀螺</b> 陀螺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玩具,在山西夏县西阴遗址中,就发掘出了最早的陶制陀螺。许多小朋友也玩过陀螺,但是用竹签制成的陀螺你们见过吗?竹签陀螺因材料易得、制作简单、趣味十足而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一起来试试吧! <p class="ql-block">🔷 制作材料: 4根竹签 棉线 橡皮泥 </p> 🔷 制作步骤:<div> 1、如图,取4根竹签,用棉线捆扎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支架。(支架中间竖直的竹签位于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上)</div> 2、把橡皮泥分成相等的两份,搓成圆球,插入支架两侧的竹签尾端。竹签陀螺就做好了。 🔷 你知道吗?<div> 竹签陀螺能稳定地立在一个支点上,是因为竹签和橡皮泥组成了一个整体,它的重心在中间那根竹签所在的直线上,所以无须手扶,竹签陀螺就能竖立。即使让竹签陀螺稍微倾斜,它自己也会马上竖立起来。</div> <b>3、制作空气炮</b> <p class="ql-block"> 如果把空气关闭起来,然后挤压它、再挤压它,它的体积会变化吗?</p><p class="ql-block">🔷 制作材料:纸杯、橡胶皮(橡胶手套或者气球都可以)、透明胶带以及剪刀</p> <p class="ql-block">🔷 制作步骤:</p><p class="ql-block"> 1.用剪刀将纸杯的底部减掉,注意不要伤到自己的手指,剪切面可以不剪得很齐;</p> <p class="ql-block"> 2.将橡胶皮蒙在杯子的底部,用透明胶带固定好。这步一定要固定好,要足够结实;</p><p class="ql-block"> 3.在盖子上开一个小口,用作炮口,直径要小于杯底。将盖子扣在杯子上扣紧,如果扣不牢靠的话可以用透明胶带加固,这点很重要。这样一个小型的空气炮就做好啦!</p> 🔷 你知道吗?<div> 拉动橡胶皮然后突然松开,空气炮会发射出一团看不见的压缩空气,如果“炮”里有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空气被弹射多远了。生活中,利用压缩空气原理做事的例子很多。比如:修路工人用的空气钻,就是利用压缩空气来推动重锤凿击路面;气枪利用压缩空气推动子弹飞出,可以打碎10米外的啤酒瓶。</div> <b>4、甩纸炮</b> <p class="ql-block">用一张纸就可以制造出很响亮的声音,你想试一试吗?让我们来做一个甩纸炮吧!</p><p class="ql-block">🔷 制作材料:报纸或打印纸</p><p class="ql-block">🔷 制作步骤:</p><p class="ql-block">1、取1张纸,沿着长边对折再打开。(图1)</p><p class="ql-block"> 2、将4个角沿着折痕往内折。(图2)</p><p class="ql-block"> 3、沿着折痕上下对折。(图3)</p><p class="ql-block"> 4、左右对折再打开。((图4)</p><p class="ql-block"> 5、把左右2个角沿着折痕往下折。(图5)</p><p class="ql-block"> 6、向反面对折,形成1个三角形,甩纸炮就好了。(图6)</p> 🔷 使用方法:抓紧2个尖角,用力往下甩,甩炮就会发出响亮的声音。 <b>5、小小潜望镜</b> 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其构造与普通地上望远镜相同,唯另加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潜望镜常用于潜水艇,坑道和坦克内用以观察敌情。 <p class="ql-block">🔷 制作步骤:</p><p class="ql-block"> 1、准备材料:一个空盒子、两面小镜子、剪刀或小刀、强力胶带、 PVA 胶水、装饰用的彩笔、颜料。</p><p class="ql-block"> 2、用剪子把纸盒多余的边剪掉。</p><p class="ql-block"> 3、在盒子相对的俩个面上,一上一下,沿着镜子的边画出轮廓。沿着画好的轮廓剪开其中三个边,靠近盒子顶部和底部的边不要剪,这样就做好了两个可视孔。</p><p class="ql-block"> 4、将两面镜子以一定的角度放在纸盒中,并使之平行。把镜子黏到刚才剪下三个边的纸板上,但不要黏太紧,这样你还可以稍作调整。一般情况下,会将镜子按45度角摆放。</p><p class="ql-block"> 5、调整镜子的角度。一边调整镜子的角度,一边从底部的视孔观看,是否能看到潜望镜外的风景。</p><p class="ql-block">6、用胶枪固定镜子的位置。在镜子的边缘喷上胶水,将其固定在纸盒中。</p><p class="ql-block">7、盖上纸盒的盖子。用胶带把纸盒密封,如果愿意的话还可以用彩笔或材质装饰一下。简易潜望镜大功告成!</p> 🔷 你知道吗?<br> 外界景物反射的阳光通过上面的平面镜反射到下面的平面镜,下面的平面镜再将光反射到人的眼睛,人就能从低处看见高处的物体,或从水下看到水面的情况。是不是很 神奇呢? <p class="ql-block"> 科学是创新的课堂,科学是梦想的舞台,科学是成长的摇篮,科学是腾飞的翅膀。本次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希望不仅能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同时又能拓展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丰富假期的文化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学二部社科电组</p><p class="ql-block"> 2022.1</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