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构

…(陆川县实验中学)

广西实行新高考模式,把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推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人生阶段,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iv> 2022年1月4日,我校特邀请高级职业指导师、自治区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考试命题指导专委会主任委员、自治区考试院命题与科研处处长肖强同志,给我校全体教师作《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构》的专题培训。<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陆川县实验中学党总支部书记、校长丘英江同志介绍了主讲人肖强处长,以及出席本次培训会的陆川县教育局于利臣副局长。</b></h5><div><b><br></b></div><div><b><br></b></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培训开始前,于利臣副局长指出新高考背景下,全体老师要利用这次培训的机遇,更新理念,适应新高考。</b></h5><div><b><br></b></div><div><b><br></b></div> 肖强处长的培训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如何做生涯规划;三、以生涯教育应对高考改革挑战;四、如何选科。<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h1><b>一、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b></h1> 《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阶段的学生,其生理、心理正经历从少年期向成人初期的转变,还未能对自己形成相对客观而稳定的评价和认识,此时,亟需通过生涯教育帮助学生“唤醒自我”,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以面对学业和成长的诸多压力。<br> 同时,高中阶段是学生大学准备和职场适应前的黄金十年的开端,历经高中、大学,迈向职场,需提升“生涯适应力”以应对多种环境、事件和人生角色的 挑战;需要在与环境的交互中,不断提升自我的认知、理解及社会参与能力,逐渐构建清晰、丰满且真实的 自我形象。伴随知识经济而来的无边界职业生涯发展现状,加大了青年把握环境的难度,需要青年从高中阶段开始即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高中学校需要加强生涯教育,引导高中生由关注学科知识的学习到注重综合素养的提升,引导高中生不仅关注当下具体的学习任务更能关注周围世界的变化,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br><br> 2014 年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考模式逐渐形成。新高考通过“增加学生选择权”,使青年的自我探索和对未来的思考决策前置;选择空间的加大及选择时间的前置,为高中生铸就了个性化发展的机缘。但是也使得原本缺乏选择教育和选择能力的高中生更加迷茫和困惑;新高考需要高中学校和教师加强反思并重新定位,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如何对学生的选择和发展进行指导;新高考需要高中学校跳出文理分科和文理合科的争论,回归高中教育人才培养的本质,思考如何通过专业分化引领学生进行专业选择,从而拓宽其发展路径使其适性扬才。这些都迫使高中学校强化生涯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涯教育整体规划,挖掘一切可能的资源为学生发展创造可能。<div><br></div> <h1><b>二、如何做生涯规划</b></h1> 《庄子·养生主》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此话意喻知识是无限的,而我们的生命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学习,而应该抓住重点去学习,这样才能有所成就。这提示我们人生要对自己人生有规划,做出合适的选择。而前提是知己知彼。<br> 职业生涯规划不一定会让你成功, 但没有规划的人生很难成功!人生需要设计,职业需要规划,有规划的人生就会精彩、辉煌,有规划的职业就会做大做强,创造一番事业。<div> <br></div> <div><br></div><div><br></div> 学生们要从知己、知彼、抉择、目标、行动五个方面去认识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规划。按照高中生生涯规划的七个基本步骤:自我评价——自我管理——环境评价——职业定位——确立目标——付诸行动——评价反馈。在了解自己兴趣、爱好的前提下,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规划技巧,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要选择的专业和从事的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在走向社会前,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 给自己的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1><b>三、以生涯教育应对高考改革挑战</b></h1> 生涯教育是什么?<br> 生涯教育就是贯穿人生整个历程的全程教育;是覆盖学校、家庭、社会、工作场所的全方位教育;是以让个体过上适合自己的、满意的生活为目标的全人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简而言之,就是要培养学生一些能力、一些素养、一些品质,让学生可以更容易搞清楚自己这辈子最想要的是什么,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更容易在社会赢得一席之地,更容易过上有价值感的、满意的人生。 <div><br></div><div><br></div> <h1><b>四、如何选科</b></h1> 新高考改革采用打破文理分科的“3+1+2”模式。那么什么是“3+1+2”模式呢?“3”代表语文、数学、外语3门高考核心科目,而1则是由学生从物理和历史二门中选一科,2是指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选择的2科。相较于以往“3+X”的考试形式,“3+1+2”形式打破了文理科的壁垒, 可以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从“享用” 文综、理综“套餐”,过渡到3科自主搭配“自助餐”的转变。<div><br></div> <div><br></div><div><br></div>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应该要从高一开始适应高中生活,探索自身特点,夯实科目基础,认知专业大类;在高二的时候顺利完成学考,进行背景提升,学好所选科目,认知细分专业;在高三探索自主招生,备战选考科目,冲刺高考考试,学习志愿填报,从而让学生在今后社会竞争中目标清晰,行动果断。 <div><br></div><div><br></div> 最后,丘英江校长对肖强处长切合当下新高考改革实际的培训以及一直关心家乡的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强调,高中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我们教师要引导他们尝试初步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其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奠定良好的基础!

生涯规划

高考

教育

高中

生涯

学生

高中生

人生

肖强

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