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武汉已是春寒料峭,但硚口区教育局团委“阅青春 传薪火”青年读书班却暖意浓浓。读书班第五组的小伙伴们,通过线上分享,从书中找寻教育的智慧,聆听丁香花开的声音。<div><br></div> 荣格说过“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就像《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中所讲到的故事一样。64中顺道校区的吴婧老师看完本书后,极力推荐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父母都可以看一看这本心理学入门书籍,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帮助身边的人。本书没有很复杂的理论知识、心理流派,只是单纯的从每一个人都有过的经历,引领每一位读者去寻找自我的发展根源,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不再苛责自己。 我们生活在一个激情的时代,每一刻都可能创造奇迹,成就伟业,但需要让我们自己的心灵更加明澈,指引我们向更遥远的目标投入激情的目光;就像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切皆有可能》这本书里写的一样:当我们呼吸时,我们有希望;在我们面对讥笑、怀疑以及别人对我们说我们不能的时候,我们将会用凝聚了人类精神的永恒信条做出回应:是的,我们可以!64中居仁校区魏俊娴老师读完这本书后,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书,帮助我们更深的理解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如果我们被现实和困难所限制,那么最终只会不甘于此生,为了我们的梦想,我们应该尽早扬帆起航,让自己的梦想变为现实!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青年教师是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对教育教学工作总是倾注了全部的爱与热情,以蓬勃的姿态对待每一天。正如著名教师朱永新在他的《致教师》中所言:在这时光洪流中的一瞬,在这崭新的黎明里,爱是教育的底色,热爱每一个到来的日子,热爱每一个相遇的人。星火小学黄雅莹老师将这本充满教育智慧的著作分享给大家,期待大家通过阅读关注到身边的小事,找到职业使命感、幸福感,点燃教育的激情,成为教育路上的追梦人! 透过读《学学孔子怎样当老师》这本书,南阳村小学的姚馨老师觉得在今后生活、教学工作中就应像孔子一样诚实守信、以身作则、像孔子一样约之以礼、重视自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像孔子一样诲人不倦,对待学生一视同仁,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像孔子一样学思并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样教学相长、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用心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简单愉快的学习中学到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教育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唤醒人们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汉正街小学吕老师为我们分享了《教育就是唤醒》一书,这本书的很多句子都值得我们仔细阅读,深深思考。启发我们找寻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唤醒学生们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br> 读《教师行为的50个细节》,在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时,二十九中周一敏老师不禁有了感触。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发挥理想的效果,必须摆脱枯燥与乏味的单一说教,关注自身行为的细节,从细小之处来影响学生。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不仅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也体现了教师个人的基本素养。我们抓住各种学习机会,不断充实知识,提高素养的同时也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细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br> 如果把古代中国比作一个像人体一样精密庞大的协作系统,那么土地就是它的骨架,人就是它的血肉,而朝堂、政治就是它的神经中枢。漫长的中国历史就是在它们互相影响、互相磨合的过程中延续和发展,生生不息,成就了我们今日的中国。64汉正校区赵婷老师为我们分享了葛剑雄的《不变与万变》,这本书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分享了很多葛老师自己治学几十年来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中了解更多真相。 “阅青春 传薪火”青年读书班是一个载体,一个平台,让老师们在切实的阅读中汲取智慧提升自我,在阅读中坚守教育初心,永葆教育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