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方进入腊月,已是岁尾,数九寒冬,除了温度直线下降,时间也总是快得叫人不敢数算,元旦刚过,北方就进入小寒天气,走进千山天地间,更是万木萧疏怯岁寒。我总是觉得年终岁尾的腊月,更像是新一年的开篇,而千山的季节深处,每一帧光阴似乎都有我们“八会村”全体村民的岁月清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公元2022年1月9日(腊月初七),“八会村”全体村民,在张村长、曲副村长的带领下,我们迎着温暖的冬日阳光,走在千山一片简约的风景里,远山幽谷,松涛荡漾,清澈的天穹,灰濛濛的山坡,温暖的腊月冬风,点化着原生态的真山真水,自然纯朴纤尘不染。我们沿着曲折的山间小路,向千山中部的“中会寺”前行。</p> <p class="ql-block"> 座落于千山中沟深处的“中会寺”,其地理位置恰好是千山五大禅林的中心,是千山最为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中会寺”四面环山,在群峰中深藏不露,唯有香烟袅袅,钟磬声声,从林中悠然传出,颇有隐隐仙风。千山“中会寺”最显著的标志是,旁边一座山峰上面有一座小小的砖塔,从远处看,就像一个小瓶子,所以也被称为“净瓶峰”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千山的北沟“龙泉寺”旁边,也有个“净瓶峰”,名字与“中会寺”这里是重复的。可能是因为原来山里信息比较闭塞,也没有人专门对千山的这些景观名称进行统计,所以,各个沟里都在各行其是,这座山、那座峰的,都是当地老百姓或是“驴友”做主,只要叫着上口,好记,也就流传下来了。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朋友们可别当真。</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走进一座寺庙的山门的时候,首先要看什么呢?无论是从游览角度还是从学术研究角度,我们都必须首先要看石碑,因为碑刻是寺庙历史比较可信的史料,只有通过前人留下的碑刻,我们才能了解这座寺庙的真实的前世今生,在“中会寺”里,前人共计给我们留下了八块碑刻,通过这些碑刻,我们可以了解“中会寺”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走进“中会寺”时,看到的第一块碑刻是明朝万历八年《重修中会寺记》,据这块碑刻记载:中会寺“历经汉唐宋元中经水火不知几变矣”。就是説汉唐就有“中会寺”,我们认为显然掺杂了很多前代的传说,但根据碑刻说到明朝初年就有“中会寺”了,那应该是可信的。我们知道在明朝隆庆三年(1569)三月的时候,“中会寺”发生了一场大火,把很多建筑都烧毁了。着火之后,有一个和尚叫惠涌,还有位寺僧叫惠良,下决心要重修l“中会寺”,经过七年的准备,募集到了一些善款,在明万历四年(1576)开工重建,经过惠涌这些僧侣们的艰苦努力,到明万历八年(1580)十月,将已经烧毁的“中会寺”重新得以恢复。因此,惠涌的功劳很大,他死后,弟子们在现在的“中会寺”山门东边大约500米,给他修了一个塔,也是对他恢复“中会寺”功绩的纪念。可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红卫兵砸毁了。1989年,重修这个塔,施工人员清理墓塔地基时发现塔下有一个地宫,地宫中有一个明朝万历五彩将军罐,里边装着惠涌和尚的骨灰,后来,重建惠涌和尚墓塔时,僧侣们又把骨灰罐重新放在地宫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朝康熙年间,“中会寺”逐渐衰落,当时有个住持叫现住,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离开了“中会寺”,十多年后回到寺中,建筑已经破烂的不成样子。在他的主持下,开始重修,到乾隆十四年(1749)修缮基本结束,并刻石立碑。根据碑文记载,我们知道这次主要重修了大殿、韦驮殿、禅堂和山门。到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当时的住持是来宽,先期他到北京学习佛法,数年后返回寺中,由于管理不善,古庙损毁严重,可以说是满目萧条了。住持来宽来到盛京(沈阳)找汉军首领尚奎,在他的帮助下,得以再次重修。但是,由于资金问题,没有完全修好。在此时来宽觉得自己年岁已高,就把住持这个位置让给了徒弟少兴,少兴牢记师傅的嘱托,继续四处化缘,不断维修,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终于使庙宇焕然一新。经过几次大修,到清朝后期基本奠定了“中会寺”的建筑格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经过长期历史变迁的“中会寺”,在历代寺僧的重修维护下,依然保留它独有的特色建筑,高低错落有致,与山和谷浑为一体,不仅成为僧侣们诵经念佛的佳境,也是世俗凡人修闲赏景的胜地。</p> <p class="ql-block"> 关于“中会寺”的名称,据说有三种说法:一是因为“中会寺”地理位置正处于千山的五大禅林——龙泉寺、祖越寺、大安寺和香岩寺的中间而得名;二是龙泉寺、祖越寺、大安寺、香岩寺五寺众僧,集会多集于此,所以称“中会寺”;三是取自佛教中的中道,认为佛法不偏不倚,依此意乃称“中会”。那么什么叫“中道”呢?“中道”有两层意思,第一就是释迦牟尼在修炼的时候,他反对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就像世俗那样追求物欲,追求物质生活,他反对这一点,但同时他还反对另一个极端,他说你在修佛的时候,残酷地对待自己。所以,释迦牟尼就强调一种修佛方式,这种方式就是不苦不乐,说不苦不乐就是“中道”。那么“中道”的第二层意思,就是佛教所讲的核心,叫“八正道”。第一个是“正见”,就是正直地观察;第二是“正思”,就是正直地思考;第三是“正语”,就是正直地説话;第四是“正业”,就是正直的行动;第五是“正命”,就是正直地生活;第六是“正进”,就是正直地努力;第七是“正念”,就是正直地奔向目标;第八是“正定”,就是正直地沉思。这八个正道是修佛的基本原则。那么“会”是什么?“会”,就是学习,就是领会其精神实质,把“中”和“会”结合在一起,“中会寺”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学习的地方,学习佛法的地方,学习佛教最基本精神的地方。关于“中会寺”这个名称,源自于中道,前人有很多涉及,如“中会寺”有两幅非常著名的楹联,其中一付楹联是这样写的“中峰顶园妙孤高,从不许商量第二。会机原光明透彻,是什么弥满大千”。这付楹联最高妙的地方是前边有两字是嵌进去的,就是上联是“中”,下联是“会”,叫“中会”。“中会寺”还有一付楹联是这样写的“中立不倚地脉独钟千嶂秀,会心不远天机静悟五宗禅”。就是说中立不移,这幅楹联前还嵌了一个“中”字,下联嵌了一个“会”字,也是讲“中会”,那么中会的基本原则也是最高原则,就是不偏不倚,走中道。“中会寺”的名字取自中道,中会就是领会中道的意思,作为佛教的核心概念之一,中道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理论,是一种不走极端,不偏不倚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种中道的人生观不论是对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中会寺”是长期历史变迁的结果,在如今的“中会寺”建筑中,除了大殿和禅堂之外有两个建筑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个是山门,一个是天地楼。“中会寺”的山门,碑刻记载多次加以重修,如乾隆十四年(1749)碑刻记载:“山门左旋而居于下”,就是山门冲东,在这个寺院下方。道光二年(1822)再次重修山门。现在的“中会寺”山门,修建于1934年,庑殿顶形式,中间的部分还做出了仿木的斗拱,门洞上面都嵌有匾额,正面中间部分是“中会古刹”,两侧还有对联,写的是:“为涤尘襟寻古刹,愿新庙貌换灵光”。这也是中会一景,这副对联意思是说人们远离尘世的喧哗与烦恼,来到了僻静的古寺,希望崭新的庙宇能焕发出神灵的光茫,庇佑着虔诚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正门,两边各一个小门,结构坚固,工艺精美。原来山门两边可能有墙,只是为了车辆出入,连接两边山体的墙被拆除了,才成今天的样子。在千山五大禅林中,唯有“中会寺”的山门是比较标准的,其它四个寺庙山门都是一个门洞,而中会寺是三个门洞,三个门洞分别代表着佛教的空门(中门)、无相门(西门)、无作门(东门),合起来称三解脱门。空门的意思是:佛教以空为极致,所謂四大皆空,所以空门就是佛门。有关三门,佛教与世俗都有不同的说法,一般来说,和尚是走中间大门的。山门前面门楣上有“中会古刹”四个大字,右门门楣是“纥哩”,左门门楣是“部林”。“中会古刹”:是说“中会寺”是一座古老的寺院;“纥哩”:梵文,阿弥陀佛的种子;“部林”:佛经按部,部就是佛经,林是多的意思。在山门背面门楣上写着:“妙证悟门”;右门门楣是“祇垣”;左门门楣是“觉场”。“妙证悟门”:就是通过你的修炼、你的思考体验佛法;“祇垣”:就是释迦牟尼修行的竹林精舍。我们说这是最早的寺院形式,所以“祇垣”就是佛教徒练功的地方,修养的地方,读书的地方,学佛的地方;“觉场”:觉悟的地方。总的来说,山门前后的题刻都说明了一个概念,“中会寺”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就是学佛的地方,修炼的地方,成佛的地方。山门前的“尚礼松”如一位忠诚的哨兵守卫在山门前,又有如彬彬有礼的门童在欢迎诸位的到来,它已经在这里守卫有400年多年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会寺”还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建筑叫天地楼,所谓天地楼,就是两层建筑,下边一层为地,上边一层为天,故称天地楼。“中会寺”的天地楼修建于清代,它是千山唯一一座庑殿顶式寺院建筑,建筑面积只有20多平方米,砖木结构,楼前是数米高的石墙,东西各有小门楼,筒瓦列脊,小巧玲珑。再加上角门的卷棚顶,和谐地突出在青砖的围墙之上,已经组合成了流畅和谐的韵律。天地楼里供奉天地神。天地神是一种民间信仰,一般佛教寺院并不供奉。那么“中会寺”出现了天地楼,出现了天地神供奉,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佛教中出现了民间信仰,这很重要。第二是我们的祖先大多数是从山东迁移过来的,当他们从山东老家迁移东北的时候,同时,也把原来的信仰带到了东北,体现在千山“中会寺”里,就是现在的天地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寺院的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柏树,据说有500多年了,此树有淡淡的香气,也被称为古香柏。硕大的树荫掩着寺院,春夏遮阳蔽日,秋冬接风挡雪,也庇佑着前来拜谒的芸芸众生。大树旁边的一口古井,被称为“西湖井”,水源是来自山泉,真的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因为西湖的水在历史上就被人称道,所以这口井也就自诩为自己的水可以与西湖水相媲美,才有了这个名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会寺”里的僧侣们沐浴着大自然的清新,伴随着日出日落,饮着清冽的千山泉水,静心地学习佛经。多少高僧大德是不是除了自身的学习修炼,还有这样恬静的外部环境才能超然世外,风范永垂的,估计应该是有作用的,能让人静下心来,要不然为什么老祖宗会留下“天下名山僧占多”那句话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会寺”的主殿重建于明万历八年,面积100余平方米,里面供奉着“三世佛”,在佛教中按照空间计算的“横三世佛”,按照时间计算的“纵三世佛”之说。大殿里供奉的中央释迦牟尼、西方阿弥陀佛、东方药师佛,属于“横三世佛”。按照佛教的说法,叩拜药师佛祈求消灾、延寿、祛病,求现世安乐;叩拜阿弥陀佛祈求死后解脱,他也是引度众生到极乐世界,脱离苦难轮回的“接引佛”;至于释迦牟尼,是佛教的教主,是至高无上的。其实,对于神佛的崇拜,古往今来都在于自身,关键在于心中有佛,心佛常在。</p> <p class="ql-block"> 走到山腰上,可以看到后殿,据说原来的一幅匾额写着“祇园法戒”四个大字。在宗教寺院里,凡俗之人会遇到好多好多懵懂,要么就是深蕴历史,要么就是饱含禅机。这里的“衹园”,就是出的题目,“衹园”相传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后讲经的一座竹林精舍,他在这里广收弟子,并为“衹园”佛教徒制定了其中最重要的戒律有五戒: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p><p class="ql-block"> “祇园”等于是佛教的发源地,“法戒”就是佛门弟子必须遵守的律规。据说唐玄奘法师去印度时,“祇园”已毁,后世的人们把“衹园”引用作佛寺的代称。</p><p class="ql-block"> 匾额据说好像是清代道光年间的,现在的匾额不知道为什么写成了“祇园法界”?另外的殿宇内供奉着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好像山上的殿宇没有下面的规整。寺院建在山上,因为被树木包裹着,夏天都是绿色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那座新的建筑是“千佛殿”其实也是“毗卢殿”,里面供奉着巨大的毗卢舍那铜佛像,是中会寺最宏伟的建筑,大殿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为仿宋建筑,高16米,属三层飞檐斗拱雕建筑风格,里面供奉着亚洲第一千佛,其头高2米,身高3米,莲花座7米,总高度12米,重13.6吨,内为铜塑,外部18K金铂包裹。大殿两侧壁画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佛祖释迦牟尼从出生涅盘的过程。说起佛祖涅槃,我走过不少地方,唯觉得四川大足石刻里面的那组石雕,体量硕大,做工精细,感觉到震撼,印象特别深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位于五老峰南坡上有一白色砖塔,高2米,四棱形呈白色,远看如瓶,故名为净瓶峰,塔基甚小,仅能容五六人并肩而立,足下百丈深崖,令人毛骨悚然。从西向东望去,大殿斜脊呈八字形,两边跑兽排列有序,大尾直竖,形成尖状,远处净瓶峰上白色的宝塔与大殿斜脊前后相叠,高低错落,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又称斜脊宝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会寺”周围的山峰、巨石,也像其他沟里一样,都形成了景观,寺内有犀牛望月,寺西有“观音倒坐”、“宝剑刺鱼”、“滴水楼”、“西湖井”、“宝泉玲珑洞”、“石堆铁罗汉”、海螺峰等,被誉为中会十二景,它们各具特色,惟妙惟肖,千姿百态,变幻无穷,充满了诱惑和神秘的景观世界,惹人留连忘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2022年1月9日晚21时30分于耕讀斋)</p> <p class="ql-block"> 总编:张振举</p><p class="ql-block"> 副总编:曲德家、刘明忱、</p><p class="ql-block"> 总监: 孙冶</p><p class="ql-block"> 主编: 孙飞</p><p class="ql-block"> 编审:聂金萍</p><p class="ql-block"> 执行编辑:孟文英</p><p class="ql-block"> 责任编辑:聂金萍</p><p class="ql-block"> 美术编辑:丹青</p><p class="ql-block"> 摄影:陈红梅、李素宏、聂金萍、何玉敏、郭亚芬</p><p class="ql-block"> 校对:金萍</p><p class="ql-block"> 音乐:云飞</p><p class="ql-block"> 撰文:耕读斋</p><p class="ql-block"> 版式设计: 慎思</p><p class="ql-block"> 后期制作:辽河</p><p class="ql-block"> 地点:千山中会寺、鹰嘴崖</p><p class="ql-block"> 时间:2022年1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