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人物】印象中的肖红教授

杞县人爱杞县

九十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牵动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心,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举国上下欢声雷动。在这段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一个名字如雷贯耳刷爆媒体。值得荣幸和骄傲的是,这位设计香港和澳门区旗、区徽图案的艺术家肖红是我们河南开封老乡。这个令人心花怒放的消息瞬间拨动我的心弦。他居城墙里,我住城墙外,老家相距数百步,激动之余,我更是格外关注这位走红世界级的明星人物。<div><br>  翻阅资料,带着金色光环的他一下子呈现我的眼前——肖红,1960年9月生于开封,满族。曾任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青联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河南省政协委员、河南省青联常委、北京石景山区人大常委。曾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现为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二级教授、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div><div><br> 1990年,肖红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设计征集评选中获得优秀奖(最高奖)。1993年又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设计中获得区旗设计一等奖(唯一的一等奖)、区徽设计获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成为海内外唯一在港澳区旗区徽设计中皆获最高奖的设计者。</div><div><br> 1997年在香港回归祖国庆典前,肖红主持设计了河南省人民政府迎香港回归赠送香港特区政府大型钧瓷精品《豫象送宝》,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给予了高度赞扬并颁发了嘉奖证书。</div><div><br> 1999年肖红调入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任教,参与了国庆50周年游行教育部花车的设计与表演策划工作。为迎接澳门回归所精心设计的《99澳门回归祖国纪念卡》,由上海造币厂制作,被澳门特区特首办指定为澳门回归庆典赠送中外国家级贵宾礼品。肖红应邀创意设计并全程督造了由十几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发起铸造的“中华世纪钟”,这口世界钟已永久悬挂于北京“中华世纪坛”东侧的“中华世纪钟广场”,成为中华民族迎接新千年、跨入新世纪的象征。2006年肖红应邀参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07式军服服饰的设计工作。2008年肖红应列支敦士登公国邮票局邀请,为其设计的“2008北京奥运会特种邮票”一套两枚在世界范围发行。这套邮票,是中国艺术家唯一为外国所发行的北京奥运会特种邮票进行的设计。</div><div><br> 近年来,肖红为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院校、机构、团体、企业及国家、省部级大型文体、经贸、会展活动设计了标徽200余件。为各地设计制作雕塑30余尊。肖红的多幅国画、书法作品参加了多场慈善拍卖、慈善捐赠,在书报杂志发表作品70余件。</div><div><br> 2019年肖红为在郑州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设计了会徽、吉祥物与宣传画。2020年为在郑州举办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设计了吉祥物。</div><div><br> 肖红教授先后出版的著作有《花卉装饰图案》《广告点子库》《中国历代壁画艺术》《肖红艺术设计作品集》《香山大悲菩萨传》《重修香山观音大士塔碑记》《抗战版画》等。</div><div><br> 此后,阔别老家的我因故回到故里,突然发现焦裕禄干部学院的院徽、开封高中的校徽、中国收藏文化开封论坛徽标、第27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会徽、开封文化奖章都是由肖红教授为家乡设计的。</div><div><br> 更为巧合的是,一次应杞县万都大酒店董事长侯彦立邀请,席间,他骄傲地说:“我们酒店的徽标还是慕名请肖红老乡设计的。”谈起肖红,他竖起大拇指,由衷地称赞道:“肖红教授平易近人,为人低调随和,没有官架子。当时,肖红把设计好的徽标发给我时,还谦虚地说‘老伙计,有不合适的地方,尽管告诉我’。”他对老乡亲切的称谓足以让乡亲们感到欣慰。从此,这位值得家乡人骄傲的著名设计家肖红更是被百姓津津乐道、口碑相传。</div><div><br> 去年,肖红教授得知老家杞县一位无公害种植的果农尚文棒的产品滞销,想托人请他帮助设计商标并助力推广,肖红二话没说就爽快答应免费帮他设计包装和商标。肖红教授说:“是家乡父老养育了我,老家是我的根,回报家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注册新的商标,有了新的包装,这位果农的产品供不应求,很快畅销国内外,精美的包装,货真价实的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尚文棒一家人高兴地说:“多亏肖红教授给予无私的帮助,才助推我的良心产品远近扬名。”</div><div><br> 肖红教授虽说名声很大,可是,他骨子里却从未忘本,他感恩中原的举动和反哺家乡的事迹,在乡里被传为佳话。常言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1993年,肖红教授还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被授予“人民教师”奖章,在他的身上闪烁着众多耀人的光环。让我更加崇拜有加的是肖红教授的修为和人品,他是邻里间交口称赞的大孝子。</div><div><br> 在开封老家,已近百岁的父母双亲,悠闲自得的享受着晚年的幸福时光。肖红的姐姐说:“尽管我们姊妹几个都生活在父母身边,可我弟弟仍然牵挂老人,有空就从北京专程赶回来看望爸妈。”邻居夸赞说:“肖红工作那么忙,还经常抽空回来看望父母,真不愧是一位让人敬佩的大孝子。”今年国庆三天的假期,他特意回家探望父母,路上堵车就用了二十多个小时,熬了通宵的肖红一身疲惫地回到家里,看到安然无恙的慈祥老人,他困乏的状态瞬间消失,随后开心地陪父母和家人吃个团圆饭,下午又驾车匆忙返回北京。得知此事,我内心里感到由衷的敬佩。</div><div><br> 用肖红教授的话说:“孝是做人的根本,乌鸦有反哺之恩,羊羔有跪乳之情,我们何尝不感恩父母的恩惠呢?除此之外,我们不但要关爱家人,还要有宽阔的胸襟和仁爱之心去帮助别人,其实,善待他人,惠泽自身。不仅如此,我们更要怀着一颗虔诚的敬畏之心去感恩世间万物和大自然的恩赐。”</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作者:侯俊杰)</div> 作者简介:<br>  侯俊杰,号游仙,河南开封人,定居北京,从事新闻撰稿工作,多篇散文、报告文学、古诗和现代诗歌见诸报端、杂志、网络媒体。文章相继发表在:《开封日报》《汴梁晚报》《河南日报》《北京日报》《新疆准格尔时报》《中国社区报》《财经类期刊》《中国宝玉石周刊》《作文周刊》《中国城市周刊》《中国信息年鉴》《人民日报》等媒体。其中,《古寨春秋》《开明地主张学勤》《医者仁心郑宗颜》《父亲的老屋》《村头那棵老柿树》《善良细碎在时光里》《开荒造林二十载,只为漫山一片绿》《端午时节“粽”伤情》《威海风云》《布衣校长赵宪章》《一代清官侯于赵》等被《河南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央视国际传媒》以及头条和华人头条刊载。另外,《草原上的爱》《北京的秋》和《赞美你,我心中的太阳》等作品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当代文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