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马民康</b></h3> <p class="ql-block"><b> 古人云:岁寒三友松竹梅,用来比喻人间像松竹梅一样品行高雅的朋友。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的同学中,就有这样三位,像松竹梅一样品性高雅的岁寒三友。</b></p><p class="ql-block"><b> 他们就是:松——吕康,竹——段珩,梅——陈孔达。这是我对他们三人的评价,也是我对这三个人的人生感悟。</b></p><p class="ql-block"><b> 2019年5月10日—11日,上海华宇拍卖有限公司(上海肇嘉浜路333号亚太企业大楼12楼1204室)2019年春季拍卖会上,展出了三张1940年代的老照片,他们分别是:《孔达学长吾兄惠存弟吕康敬赠全身像》、《孔达吾兄存念弟段珩敬赠二九、九、卅全身像》、《1945年11月與其他接收軍政人員在馬公港合影》。尺寸:(合影)15×10.9cm、(吕康照片)12.3×19.8cm、(段珩照片)9.5×14.3cm。这些照片应该是陈孔达将军收藏,在他去世多年后流出参加拍卖的。起拍价:CNY5,000,最后结果没有公开。</b></p> <p class="ql-block"><b> 拍卖的第三张照片是1945年11月初,陈孔达与海军少将李世甲、第70军第107师师长黄华国、台湾省党部主任委员李翼中与其他接收军政人员在马公港的合影。照片左下角空白處有"馬公ARIMURA"等字樣。</b></p><p class="ql-block"><b> 第一张照片的主人公是吕康中将,他是在徐州会战滕县保卫战头部负重伤、九死一生的抗日英雄,从照片上还能隐约看出额头和脸颊上的伤疤。</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吕康中将证件照</b></p><p class="ql-block"><b> 吕康中将,字永钊,号立南,四川华阳人,1893年2月8日(民国前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出生于四川成都华阳(今属双流)新兴乡。成都省立联合中学毕业、日本早稻田大学肄业、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毕业。</b></p><p class="ql-block"><b> 1911年8月,成都省立联合中学毕业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b></p><p class="ql-block"><b> 1914年10月,回国投笔从戎,参加护国护法战争。入护国川军(总司令刘存厚)第3支队(支队长田颂尧)第2营(营长孙震)任少尉副官。</b></p><p class="ql-block"><b> 1918年8月,护国战争失败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第八期第一队(年二十六,通信地址:成都东门外柏合寺张洪兴转)学习。</b></p><p class="ql-block"><b> 1922年7月,保定军校毕业后,初任四川陆军第6师(师长余际唐)第13旅(旅长向康衢)第21团(团长范绍增)中尉参谋。</b></p><p class="ql-block"><b> 1923年,任川北边防军(司令向康衢)第1团 (团长税梯青)上尉连长。</b></p><p class="ql-block"><b> 1924年,任北洋陆军第21师(师长田颂尧)第41旅(旅长孙震)第81团(团长董宋珩)少校营长。</b></p><p class="ql-block"><b> 1925年2月10日,升任中央陆军第21师(师长田颂尧/孙震)第41旅(旅长孙震/董宋珩)第82团上校团长。</b></p><p class="ql-block"><b> 1927年3月,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田颂尧)第1路(司令孙震)第1混成旅(旅长董宋珩)第2团,仍任上校团长。</b></p><p class="ql-block"><b> 1928年10月,升任第29军(军长田颂尧、副军长孙震)第1路(司令董宋珩、副司令税梯青)第1旅(旅长税梯青兼)上校副旅长兼第1团团长。</b></p><p class="ql-block"><b> 1931年9月,所部改称第29军(军长田颂尧、副军长孙震)第1师(师长董宋珩、副师长税梯青)第1旅(旅长税梯青兼)第1团,仍任上校副旅长兼第1团团长。</b></p><p class="ql-block"><b> 1932年12月,升任第29军(军长田颂尧、副军长孙震)第1师(师长董宋珩、副师长税梯青)第1旅(辖三团)少将旅长。</b></p><p class="ql-block"><b> 1935年8月,所部改编为第41军(军长孙震)第124师(师长孙震兼)第6旅(辖两团),仍任少将旅长。</b></p><p class="ql-block"><b> 1936年3月10日,铨叙任官陆军步兵上校。11月12日,获颁五等云麾勋章。</b></p><p class="ql-block"><b> 1937年5月7日,晋任陆军少将。8月,所部改称第二路预备军(总司令刘湘)第二纵队(司令邓锡侯、副司令孙震)第41军(军长孙震兼)第124师(曾甦元)第370旅(辖两团),仍任少将旅长。10月,所部改称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副总司令孙震)第41军(军长孙震兼)第124师(曾甦元)第370旅(辖两团),仍任少将旅长。出川参加太原会战。</b></p><p class="ql-block"><b> 1938年初,参加徐州会战。3月,在滕县保卫战负重伤。5月,调升第22集团军(总司令孙震)新编第5师(辖两旅)中将师长,因伤未痊愈而未到职。</b></p><p class="ql-block"><b> 1939年9月,调任川北师管区中将司令。</b></p><p class="ql-block"><b> 1940年3月1日,调任第11补充兵训练处(驻西昌)中将处长。</b></p><p class="ql-block"><b> 1942年3月16日,调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中将高级参谋。</b></p><p class="ql-block"><b> 1945年9月13日,调任万梁警备司令部中将司令。10月10日,获颁胜利勋章。抗战期间获颁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光华甲种一等奖章、干城甲种一等奖章。</b></p><p class="ql-block"><b> 1946年7月11日,获颁忠勤勋章。8月,入中央训练团兵役班受训。8月28日,派任湘西师管区中将司令。</b></p><p class="ql-block"><b> 1948年1月1日,晋颁四等云麾勋章。</b></p><p class="ql-block"><b> 1949年1月,调任川东师管区中将司令。12月,所部改编为川鄂绥靖公署(主任孙震)第三预备兵团,任中将司令官。22日,在四川什邡率部随第16兵团(司令董宋珩)起义。后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西南军政大学学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吕康将军起义后的军装照</b></p><p class="ql-block"><b> 1952年,转业后在家赋闲。</b></p><p class="ql-block"><b> 1956年,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行政16级。</b></p><p class="ql-block"><b> 1969年7月底,在重庆病逝,享年77岁。著有:《中条山战役的经过(附图)》1941年《农村妇女》第2卷第5期,第17-18页。为《西康青年》1940年第2卷第1-2期第30页,題詞:青年典筏。为《鸡鸣月刊》1929年创刊号第4-8页,祝詞:東方炊白,此為先聲……作者: 稅梯青 敬祝 呂康 恭祝 金鏞 謹祝。</b></p><p class="ql-block"><b> 吕康中将与陈孔达中将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步兵第一队的同学。吕康比陈孔达长四岁,曾经出国留学,参加过护国护法战争,是陈孔达的拜兄,老成庄重,非常有老大哥的样子,受到很多同学的敬重,特别是与陈诚交情也很深厚。在滕县保卫战负重伤后,头肿的像笆斗一样大,送到武汉后,没有医院接收,是陈诚(保定军校第八期炮兵科同学)亲自帮助安排住上的医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湖北省主席、武汉卫戍司令和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b></p><p class="ql-block"><b> 伤逾后部分失忆,不能正常工作,也是靠这些老同学的帮助照顾,安排做补充兵训练、征兵工作。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我的感觉中,吕康将军就像一颗挺拔的青松,具有极高的人格魅力和非常好的人缘,受到许多保定军校同学的关怀、照顾和爱戴。</b></p><p class="ql-block"><b> 第二张照片的主人公是段珩中将。曾任第70军中将副军长、福建军管区中将司令</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段珩中将戎装照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inherit;"> 段珩中将,别号楚尚,江西九江人,1895年9月19日(民国前十七年八月初一)生。江西陆军小学堂、南京陆军第四中学(陆军第二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骑兵科毕业。</b></p><p class="ql-block"><b> 1917年初,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骑兵科第二连学习。</b></p><p class="ql-block"><b> 1919年3月,保定军校毕业,初任江西省防军少尉排长。继任上尉连长、少校营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26年春,升任湖南陆军第4旅(旅长刘建绪)第1团上校团长,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唐生智)第4旅(旅长刘建绪)第2团上校团长,率部参加湘鄂豫皖等省北伐战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27年秋,唐生智反蒋(介石)战争失败后,随部转隶桂系集团。</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28年1月,任第4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第6军(军长程潜)第19师(师长胡文斗)独立旅少将旅长。9月,部队编遣,任缩编后的陆军第19师(师长何键、刘建绪)第16旅少将旅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30年春,任湖南岳阳警备司令部司令。擅杀耒阳县长罗澄。追剿红军方志敏、邵式平、孔荷宠、李明瑞、贺龙、蕭克等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33年12月23日,任陆军第19师(师长李觉)步兵第55旅少将旅长兼湘南警备司令部司令。</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35年7月24日,任湖南省第五区(驻衡阳地区)保安司令部少将司令。率部参加对湘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围剿”作战。</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36年2月1日,铨叙任官陆军少将。4月,任第4路军总指挥(刘建绪)部少将高级参谋、少将副参谋长兼第4路军干部训练处少将处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36年6月,任湖南陆军干部学校(第八期)少将教育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仍任刘建绪办公处少将高级参谋,湖南全省干部训练处少将处长兼训练处少将教育长。后随军参加淞沪会战。</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38年4月15日,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第10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第28军(军长陶广)第107师中将师长。6月24日,晋任陆军中将。7月,兼任第三战区温(州)台(州)防守司令部中将司令,先后率部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诸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39年11月22日,升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杨森)第70军(军长李觉)中将副军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40年10月,所部改隶第三战区第32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仍任第70军(军长李觉)中将副军长。获颁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42年7月3日,免除第70军副军长职务,转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刘建绪)部中将高级参谋。8月10日,调升福建军管区中将司令。</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45年10月10日,获颁忠勤勋章。</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46年5月5日,获颁胜利勋章。</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49年8月,从福建去台湾。后退役,晚年移居美国旧金山。去世时间不详。</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段珩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骑兵科毕业的,比吕康和陈孔达早三年毕业,年龄介与吕康和陈孔达之间。性情耿直、行为冲动,像竹子一样干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36年2月1日,段珩与陈孔达同时铨叙任官陆军少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38年6月24日及10月30日,又先后不久,晋任陆军中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1940年9月,陈孔达调任中央训练团教育委员会军事组组长,中央训练团办公厅主任,驻重庆浮图关中央训练团。</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吕康时任第11补充兵训练处中将处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段珩时任第70军中将副军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span><b style="color:inherit;">三人在陪都重庆因公相遇,兄弟重逢,倍感亲切,相互赠送照片留念。所以就有了吕康、段珩着中将领章的这两张全身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陈孔达中将,原名陈颖,别字孔达,号光夏,后以字行,浙江嵊县人,1897年10月11日(民国前十五年九月十六日)生于浙江嵊县大王庙镇。杭州安定中学、青年会专门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毕业。</b></p><p class="ql-block"><b> 陈氏为嵊县望族,世代书香。公幼承庭训端庄诚厚,及长入杭州安定中学读书。时淸政不纲,民生凋困,公奋勉向学,励志靑云,旋进靑年会专校并与同邑谢冠生赵雪泉(观涛)两先生组勤学社习时代新知。慨军阀割据,愤国事日艰,毅然投笔从戎。</b></p><p class="ql-block"><b> 1918年8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步兵科第一队学习。</b></p><p class="ql-block"><b> 1922年7月毕业,初任浙江陆军第二师(师长张载阳)步兵连少尉连附。</b></p><p class="ql-block"><b> 1926年春,南下广东。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军长唐生智)第1师(师长何键)第4团(团长刘建绪)第8营上尉连长、少校营长,参加北伐战争。12月,升任第8军第2师(师长何键)第4旅(旅长刘建绪)第8团上校团长,率部参加湘鄂皖地区北伐战事。</b></p><p class="ql-block"><b> 1927年4月,任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总司令唐生智)第35军(军长何键)第2师(师长刘建绪)司令部上校参谋长。</b></p><p class="ql-block"><b> 1928年12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参谋本部上校参谋,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中正)部参谋处上校参谋。</b></p><p class="ql-block"><b> 1929年2月,保送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b></p><p class="ql-block"><b> 1931年10月,陆军大学毕业后,返回湖南,任第4路军总指挥(何键)部干部教导总队少将大队长.</b></p><p class="ql-block"><b> 1932年,任第28军(军长刘建绪)司令部参谋处少将处长。</b></p><p class="ql-block"><b> 1933年6月8日,任陆军第28军(军长刘建绪)第15师(师长王东原)少将参谋长。</b></p><p class="ql-block"><b> 1934年10月5日,任第28军(军长刘建绪兼)第15师(师长王东原)第43旅少将旅长。率部参加对湘赣边区红军及根据地的“围剿”作战。12月,任第28军(军长刘建绪)第15师(师长王东原)少将副师长、代理师长,兼任国民党第15师特别党部执行委员。</b></p><p class="ql-block"><b> 1936年2月1日,铨叙任官任陆军少将。11月,获颁四等云麾勋章。</b></p><p class="ql-block"><b> 1938年2月6日,任军事委员会第4预备军(司令长官何成浚)第2军团(军团长徐源泉)第73军(军长王东原)少将副军长,率部参加徐州会战、武汉会战。</b></p><p class="ql-block"><b> 1939年2月7日,调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第2兵团(总司令张发奎)第9集团军(总司令吴奇伟)第87军(军长刘膺古)少将副军长。</b></p><p class="ql-block"><b> 1940年9月,调任中央训练团教育委员会军事组组长,中央训练团办公厅主任。</b></p><p class="ql-block"><b> 1943年8月18日,升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第32集团军(总司令上官云相)第70军中将军长。</b></p><p class="ql-block"><b>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率部(陆军第70军)赴台湾参加对日军的受降事宜。10月10日,获颁忠勤勋章。10月13日由宁波乘美国赠送的登陆艇于17日抵达台湾基隆登陆,乘火车抵达台北,,在台北参加日军受降,接收台湾北部。第62军军长黄涛中将率部由越南分批出发,于11月18日抵达高雄登陆, 接收台湾南部。</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b>第70军军长陈孔达(左)</b></p><p class="ql-block"><b> 1946年1月25日,升任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陈仪)部中将副总司令。5月5日,获颁胜利勋章。抗战时期获颁陆海空军甲种一等奖章、干城甲种一等奖章。</b></p><p class="ql-block"><b> 1948年9月,任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部第17绥靖区(司令官李默庵)中将副司令官,湘鄂川黔边区“剿匪”总指挥部中将总指挥。</b></p><p class="ql-block"><b> 1949年5月,去台湾。</b></p><p class="ql-block"><b> 1952年10月,退为备役。后任台湾交通银行常驻监察人。</b></p><p class="ql-block"><b> 1990年9月24日,在台北因病逝世,享年93岁。台湾出版有《故陆军中将陈孔达先生传略》等。</b></p><p class="ql-block"> <b>陈孔达将军仪表堂堂、性情温顺、吃苦耐劳、沉着冷静,像梅花一样在寒冬里默默开放,是为官从政的军人楷模。</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右侧为台湾交通银行常驻监察人陈孔达</b></p><p class="ql-block"> <b>第三张照片里的海军少将李世甲,时任海军台澎要港司令,负责接收马公港及左营港。</b></p> <p class="ql-block"><b> 李世甲, 字凯涛,又名渚藩、德声,福建闽侯人,1894年4月25日(民国前十八年三月二十日)生。先后毕业于烟台水师学堂(1908—1911)及南京海军军官学校(1913.1—1913.12)。曾随军参加辛亥光复南京之役。后留学美国。回国后,任第一舰队司令部副官。</b></p><p class="ql-block"> <b>1920年,任海军练习舰队教练官。</b></p><p class="ql-block"> <b>1923年,任海军练习舰队司令部参谋,兼豫章、华乙舰舰长。</b></p><p class="ql-block"> <b>1927年2月,将东征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由江西乐化乘“楚同”舰护送到上海, 获蒋青睐。4月,任蒋介石总司令部联络参谋,5月,加入中国国民党。</b></p><p class="ql-block"> <b>1928年4月,当选中国国民党海军特别党部执行委员。</b></p><p class="ql-block"> <b>1930年2月24日,任海军部总务司司长。</b></p><p class="ql-block"> <b>1932年1月12日,兼任代海军部常务次长。</b></p><p class="ql-block"> <b>1934年1月24日,任福建省政府委员。2月3日去职,调任海军部马尾要塞司令。</b></p><p class="ql-block"> <b>1935年9月6日,授海军少将衔。</b></p><p class="ql-block"> <b>1941年5月,任闽江江防司令。</b></p><p class="ql-block"> <b>1945年6月,升任海军第二舰队司令。9月,任接收厦门及台湾日本海军的海军接收专员。10月19日晚, 乘自厦门接收日军的400吨“海平”号炮艇,于20日先抵达基隆港。10月25日,与陈仪等军政人员(陈仪等人系10月24日乘美国军用飞机抵达台北松山机场)一起, 在台北接受日军受降仪式, 随即被任命为台澎要港司令。11月初,接收马公港及左营港。</b></p><p class="ql-block"> <b>1946年5月,辞职。1948年,任福州市粮食配购审核委员会主任委员。</b></p><p class="ql-block"> <b>1949年8月,受海军前辈萨镇冰、陈绍宽等影响在福建起义。</b></p><p class="ql-block"> <b>1956年,任福建省政协委员。后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b></p><p class="ql-block"> <b>1970年4月11 日,因病去世,享年77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