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顶上有仙气儿

容君

<h1>  小时候,我曾对着远山好奇,想知道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长大后,即使曾经置身于绝美的仙境胜地,我也不再相信,那云雾飘渺的地方,会有神仙的府邸。可是,在海阳市的菩萨顶——市区东南的一座小山上,史书上却真真切切记载着,有位明朝的张真子道长在那里得道成仙!这让我如何不好奇?后来,又偶然得知清乾隆时期的“海阳十景”,位于十景之首的“高顶仙踪”说的竟然就是菩萨顶和张真子。这让我愈发想去寻访这位神仙大哥的仙踪了。</h1> (此图片来自网络) <h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那不高的菩萨顶是因为张神仙才有名气的吗?《海阳县志》有关菩萨顶和张真子的记载中,没提到这座小山因此而命名菩萨顶,那么,我猜测张真子来此之前菩萨顶就是这座山的名字。既然叫菩萨顶,那要么菩萨来过,要么早就有人在此修道隐居,只是没有记载而已吧。毕竟,崂山、昆嵛山和蓬莱那些仙山距离这里并不遥远。想来菩萨顶早就有名气,而张真子在此成仙让它更加声名远播了,仙与山互相成全,相得益彰。</h1> <h1>  菩萨顶不高也不远,虽然心里种了草,但因种种原因,直到这个初冬的周日才成行,而且,因为是与老同学管总及其夫君赵老师相约同去,心情格外愉悦。要知道,和我一起看风景的这夫妻俩本身就是好风景,管总,当年那个爱画画的才女,如今是我欣赏的才华横溢的设计师;赵老师是海阳市书法家协会的副主席,擅长书法,也擅长写意花鸟。他俩年轻时就喜欢游山玩水,对海阳山水可谓了然于心,这菩萨顶,他们不仅多次登临过,赵老师还画过呢。</h1> <h1>  我们一路谈笑风生,轻车熟路直达菩萨顶东面的小滩村附近,只在从何处登山费了一点周折。原以为这座仙山是一个半成熟的景区,谁知依然是原汁原味的荒山野岭,虽然喜欢,只是登山要格外辛苦了。管总说,我们选的东边这条路上山相对好走一些,西边前望海村的路更难走。行前她让我只带水上山即可,幸好我有备无患地准备了护膝和登山杖,这一路上上下下,感觉这条命真是登山杖给的,要不然,我那不争气的腰啊腿啊,可能只好望山兴叹了。菩萨顶的确不高,主峰海拔才313.7米,从山下看去,寻常的荒草、野树和山岩,很低调的样子,不过既然是神仙的风水宝地,相信山上必然有不寻常的景观。走,上山!</h1> <h1>  走过最初的一点山路,我们就只能在野草中穿行,在山石上攀爬了,因为登山杖和登山鞋的加持,只要小心一点,却也并不太难走。这座小山近山下植被丰富,荒草丛生,我一边走,一边胡思乱想,如果不小心踩到一个兔子窝,我会不会像爱丽丝那样跌入仙境呢?在仙境能否遇见张神仙?他知道爱丽丝是谁吗?请问博学的管总和赵老师,可知道东西方的仙境是否相通?咱们约个时间探访一下可好?哈哈,博君一笑,继续登山。</h1> <h1>  赵老师一直在前方带路,远远地见他坐下来等待,我俩紧赶慢赶追了过去。站在那里,只觉山风猎猎,直透衣衫,管总赶紧叮嘱我穿上此前嫌热脱下的羽绒服,即使是仙风,也不能受凉感冒啊。环顾四周,只见菩萨顶在此水平上三峰分立,风光陡然从普通山坡切换成了山水国画,山峰的造型真是漂亮,令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如果涂抹上几笔云雾,也许可以算缩微版的太虚仙境吧?与名山相比,菩萨顶的确太袖珍了,但也因为小,平添几分可爱,难怪张道长要选择这里潜心修炼了。近在眼前的主峰峭壁林立,岩石堆叠间,隐约可见两堵矮墙的残影。南面的山峰更为挺拔险峻,如果说它像一位玉树临风的冷峻少侠,那主峰就是成熟稳重的掌门了。我们的位置恰在主峰和南峰之间,距离北峰有点远,貌似北峰比较逊色,就当它是憨厚的小师弟吧。南峰的形象着实帅气,以至于我们差点把它当成主峰投奔过去。幸好我和管总不想错过眼前的风景,往主峰方向走了没多远,她就率先看到了菩萨顶的标志——矗立山巅的挂钟石柱。</h1> <h1> 远远望去,挂钟石柱旁边的确有一座小小的庙,据说那里就是张真子卜居三年,最终得道升仙的地方。然而,意料之外的是,南面的山崖上,竟然还有两座小小的庙!我从没见过那么小的庙,一座位于山崖中间,另一座靠近山崖底部,两座庙都很小很小,紧紧依偎着崖壁,仿佛嵌在岩石上,不过一看就是近人所建的简陋石屋,不像年代久远的样子。最下方的小庙好像是山洞改建而成,只在外面简单砌了墙壁留了门,门口上方刻着“群仙洞”,里面供奉两尊金色神像,不知道是哪路神仙,相传每年农历三月三,群仙聚会于此,故名群仙洞。中间的小庙上则刻着“张真子之洞府”,他们说是升仙亭,里面供奉的自然就是张神仙本仙了。</h1><p class="ql-block"><br></p> <h1>  就是在那儿,赵老师给我背诵了那首诗,据说是张真子升仙前留下的:“孤峰云隐旧山堂,远寄萍踪到此乡。不愿高车云节拥,可堪风盖晚风凉。南官行满三千箓,北院蒲团六月长。今夜乘鸾归海峤,碧桃开处姓名芳。”才子就是才子,这还不算,赵老师又背了一首《高顶仙踪》——“旧日堂前壁有诗,风风雨雨迹迷离。碧桃开处花多老,瑶岛归来鹤可骑。草笠有时寻象迹,棕鞋无意觅胡萋。孤峰缈缈银津冷,剩得丹崖一二芝。”这首诗是清乾隆年间时任海阳知县的包桂写的,就是他主持纂修了第一部《海阳县志》,并在县志上诗配画介绍了“海阳十景”,这首诗就是高顶仙踪的题诗。《海阳县志》上还记载:“邑东北四十里有山,名菩萨顶,张真人所居。飞升时以碳书诗八句于石,风雨不坏,至今尚在。”赵老师刚才背诵的那首诗便是。据清康熙《莱阳县志》记载,诗末书‘龙飞甲辰(注:应为甲申)二月上旬,二百五十一岁松笔道人张真子题’。由此推断张真子的这首诗题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农历甲申年,也就是大明王朝灭亡的那一年。再看落款,张道长成仙时竟然已经251岁了,这到底是真的还是传说呢?还有还有,“北院蒲团六月长”什么意思?他老人家是坐着蒲团御风而去的吗?哎呀,那我从此对蒲团也要刮目相看了。西方的巫婆骑着扫把来去,我们这位老老老爷爷坐着蒲团升天,想想就好亲切好可爱呢。</h1> <h1>  那么,张真子到底何许人也?网络上搜寻一下,是这样的:清康熙《莱阳县志》载,“张真子,不知何许人,常往来灰村(原属莱阳,今海阳徽村)诸山,后卜静菩萨顶石室中,凡三年。”相传,张真子,号松笔道人,是山西省的一个进士,做了一任知县。明朝天启年间考中进士后,官至司马,但因为性情刚直,触犯巡抚,被参革职。后看破红尘,出家为道,云游天下。明末,张真子途经海阳,见这里山清水秀、物阜民丰,于是留在了“徽村”,并在不远处的菩萨顶修炼,精读经书,在道教上自成一家。</h1> <h1>  作为我们当地有名的神仙,张真子的传说故事至今流传,在此摘录一二: 一日,张真子正在徽村三士殿与道友下棋,乡人请其帮忙捻豆种。张真子问道:“一墩捻几个?”乡人答:“四五六个都行。”张真子不以为然地说:“四就四,五就五,六就六,何必四五六。”乡人无奈,“四个吧。”当乡人们都在山中捻豆种时,张真子仍在三士殿下棋。但豆子长出时,墩墩都是四棵。秋后,豆子空前丰收。张真子还精通医术。一年,天花流行,他日夜为孩子们浑身摸抚,全都免除生天花的病痛,只是孩子们的“尾巴根上”(臀部),都留下了一颗天花,结成了疤。乡人们好奇地问是什么缘故,张真子风趣地说:“出家人清净为本,不能脏了翻经、击罄的指掌,所以没摸尾巴根!”哈哈,这位老人家真是率性耿直、幽默风趣啊!</h1><h1> (注:有关张真子生平、题诗及故事均引自《今日海阳》微信公众号,在此感谢)</h1><p class="ql-block"><br></p> <h1> 好了,故事讲完了,走,再去山顶看看菩萨庙。在刀削斧劈一般陡峭地近乎垂直的山岩上,有前人凿砌的石阶,人称步云阶,沿阶而上,攀爬登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著名的挂钟石柱,造型简单而古朴,不知道见证过什么。石柱西北,就是小小的菩萨庙,背倚巨石,安然向南。这座菩萨庙也是一座简陋的石屋,相传明天启年间张真子在此亲建菩萨庙,这里显然就是当年的遗址所在了。不知道庙里供奉何方神圣,一张西方三圣的画像斜在供台上。西方三圣是佛家的,张真子是道家的,在乡人心里,也许供奉谁不重要,只要所求能如愿就行吧。然而,这世上又有什么是仅仅求佛求仙就能够求来的呢?世人忙忙碌碌慌慌张张,或为碎银几两,或为儿女情长,功名利禄又如何,诗酒田园又怎样,谁不在六道轮回里浮沉来往?站在小庙前的空地上,游目骋怀,左边是苍茫大海,右边是阡陌桑田,念天地悠悠,叹人生促促,不觉怆然。何必问大地谁主沉浮,问世间情为何物,一切都是因果,一切都是无常,一切都是烟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何以解脱?在我看来,答案应该在佛学里。</h1> <h1>  在菩萨庙东面的岩石中,就像我们在山下看到的,果真立着一堵短墙,不知道是否张道长所留,墙下一个圆形的凹槽积满了雨水,也无从得知原来的用途,若仔细寻找,还有其他遗迹可见。一切都无声地告诉我们,这里,的确曾经有人修行过。记得我的大学老师曾经趣解过“儒仙佛”,这三个字都是人字旁,按结构释义,儒,便是做人之需,仙,就是在山里修炼且飞升的人,佛呢,普度众生,非一般人可为。听起来好有道理是吧?看来,要想位列仙班,就要远离红尘的纷纷扰扰,在山里潜心修炼才行呢。</h1><p class="ql-block"><br></p> <h1>  张道长,隔着近四百年的时光,我登过您卜居的山,吹过的却不是您吹过的风,走过的也不是您走过的路,我这般尘缘未了的凡夫俗子,也不能像您那样万般放下一心向道,今日菩萨顶一游,且沾点仙气儿,回山下红尘中继续历事炼心去也。希望日后还有机会,来此看山花烂漫,白云舒卷,最好,能逢着一位白胡子老爷爷,坐在蒲团上,把仙境的故事讲给我听……</h1><p class="ql-block"><br></p> <h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5pt; mso-ascii-font-family: 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 minor-latin; mso-fareast-theme-font: 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 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 minor-latin; mso-bidi-font-size: 11.0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 minor-bidi;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font color="#000000"></font></span><br></h1> <h1><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0.5pt; mso-ascii-font-family: 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 minor-latin; mso-fareast-theme-font: 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 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 minor-latin; mso-bidi-font-size: 11.0pt;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 minor-bidi;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bidi-language: AR-SA;"><font color="#000000"></font></span><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