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碛口古镇位于黄河晋陕大峡谷的中部,山西省临县城南四十八公里处,南临著名的孟门古镇。</p><p class="ql-block">黄河因“碛”而生险,碛口因“险”而成镇。</p><p class="ql-block">碛,在汉语词典中是沙石积成的浅滩。</p><p class="ql-block">黄河之水由北而来,且来势汹涌,滔滔不绝,但到了碛口上游,河道变宽,水流比较平静。没想到,碛口东面一条湫水河斜刺过来,裹挟着大量泥沙巨石,入黄河时堆积在河道里,形成当地人称“碛”的激流险滩,船伐难以通行,碛口遂成为黄河干流上水运航道的中转站。鼎盛时,碛口码头,每天来往的船就有150艘之多,碛口镇各类相关服务配套店商三百多家。碛口便以“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美名传遍南北。</p> <p class="ql-block">碛口古时为军事要冲,它西接陕西的吴堡县,北通陕北的佳县、榆林和内蒙,东可通往山西汾阳、榆次和太原,顺河而下,可达永济、禹口,逆水而上,可达包头。水路四通八达,交通如此便利,为东西南北省的经济、文化枢纽,为古时经商,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p> <p class="ql-block">在明清时期,西北各省的物资由河运到达碛口后,转陆路运到太原、京津等地,回程时,再把当地的物资经碛口运到西北。当年黄河上,船伐穿梭,山谷间驼铃回荡,古镇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好一派繁荣景象。</p><p class="ql-block">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碛口是华北通往延安的主要运输口岸,为繁荣边区经济和解决八路军、解放军的物资,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东渡黄河,夜宿于碛口,后转到西柏坡。</p> <p class="ql-block">一、碛口古镇</p><p class="ql-block">繁花落尽,商贾离散,“九曲黄河第一镇”的喧闹终归宁静,并略显萧瑟与颓废。但走进碛口,步行老街,仍然能感受到昔日强烈的商业气息。</p><p class="ql-block">古镇依山而建,三条主街和十一条呈陡坡状的山巷,使各个窑院相通相连,错落有致,楼上有楼,层层相叠。</p> <p class="ql-block">紧挨黄河边上的西市街上,大多是一些码头和大型粮油货栈,极大方便了往来船只装卸货物。如今,许多都改造成宾馆、客栈,为游人在领略古镇风情之余,休息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中市街是一条以服务为主的商业街,设有票号、当局、药店、百货铺等。解放前,也曾有烟馆、赌场和妓院,可惜五十多年前的一场洪水将这条街冲毁了一半,现在的街景只是凭想象复古当年的车水马龙,人流熙攘了。据说,当年古镇,每当夜幕降临,满街都是噼里啪啦的算盘声,那是商家的账房正在清点一天的收成。</p> <p class="ql-block">靠山的东市街上,以大大小小的歇马驿站居多,建筑大多简陋,但街面比较宽阔,为的是能让大牲口通行,这里自然成了驼帮、马队穿越吕梁沟壑的旱路起点。</p> <p class="ql-block">二、黑龙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与黄河相望的黑龙庙,像一块宝石镶嵌在碛口卧龙山上。</p><p class="ql-block">据清朝乾隆二十一年碑记:黑龙庙最早建于明代,到清雍正年间增建乐楼,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明清建筑。</p> <p class="ql-block">里面供奉着龙王、河伯、风伯、关圣帝,意在保佑黄河上往来船只平安。庙宇以中轴线排列,山门、乐楼、正殿、东西鼓钟楼、东西看台、东西厢房和东西耳殿,整体是单进四合院布局,建筑结构严谨合理。</p> <p class="ql-block">整个庙宇叠于石崖之险,雕梁画栋,古朴典雅。仰望山门,三重飞檐,高低错落,叠势凌空,古庙远望宛如仙阁,与山、镇在黄河之间相映成趣,形成呼应,被誉为碛口古建筑之首。</p> <p class="ql-block">除建筑特色外,乐楼的设计别具匠心,不用扩音设备,庙里唱戏,黄河西岸听得清晰明耳,故有“山西唱戏陕西听”之说。它和北京天坛回音壁、大钟寺大钟有着同等音韵效果。估计,除了建筑结构外,与黑龙庙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温度、湿度、风力和水的传播环境有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黑龙庙山门上方的匾额为“神宫宝界”,两边镶嵌着石刻对联:“物数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这是对昔日碛口繁荣历史的精辟总结。</p> <p class="ql-block">三、李家山</p> <p class="ql-block">在碛口古镇对面上山,一条蛇蜒的黄土小路直通李家山。站在半山腰回眸远眺,黄河尽收眼底。正如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所形容:“从外面看是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明清建筑群体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p> <p class="ql-block">“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这是许多艺术家的共识。</p><p class="ql-block">李家山是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殊村落孤例。在这里,贫瘠的黄土与干旱气候不易发展传统农业,李家山的先辈们,依靠碛口得天独厚的条件,经商输液终成一方巨富,回到故乡又大兴土木,为今天的画家和摄影师们,留下令人叹为观止的民居建筑画卷。</p> <p class="ql-block">李家山面南背北,“两沟四面坡”,在风水先生眼里,就是一只展翅翼飞的凤凰。山峁为凤头,两沟为凤翼。村里百户人家,顺应地形与地势,合理的利用每一寸土地,使得大小百十个窑洞院落,叠加有序,丝毫不显拥挤。民居呈阶梯状分布,下一层窑洞就是上一层窑洞的前庭,窑洞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层叠直至坡顶,多达七、八层的窑洞看似随意布局,但完美地结合了山脉的坡度与走向,凝成一副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四、西湾村</p> <p class="ql-block">吕梁山脉中,流淌着一条古老的河—湫水河。西湾村就坐落在小河边,西湾人依山傍水,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世世代代的幸福。</p><p class="ql-block">西湾村,是中国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p> <p class="ql-block">据传,西湾人祖先,曾于明洪年间从“大槐树”迁移,故今日的西湾村还有“槐树街”之名。</p><p class="ql-block">碛口古镇最显赫的家族,就是西湾村陈氏家族。老人们回忆说:鼎盛时期,陈氏家族拥有碛口半条街。</p> <p class="ql-block">走进西湾,是一座始建于明未,占地三万多平方的城堡式民居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民居建筑规模宏大合理,建筑思想深邃,院落串联有序,院院相连,户户相通,进一院可以串遍全村。三座大门五条巷道,将四十余座宅院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城堡式封闭空间,创造了独具风格的“立体交融式”乡土建筑。</p> <p class="ql-block">一位中国著名建筑学家,考察西湾后激动说:“这批民居完好地保护下来,可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今天西湾村古风、古韵犹在,给人们留下了神秘的建筑色彩和历史传说。</p> <p class="ql-block">五、黄河水蚀浮雕</p> <p class="ql-block">从碛口古镇出发,沿黄河一路往北约四十公里,在曲峪镇开阳村附近,有一段长约二公里的河岸崖壁上,有着黄河最集中、最壮丽精彩的风蚀、水蚀浮雕。这种以黄河中生代砂岩为壁的摩崖画廊和水蚀浮雕,构成一幅幅依岩造型,自然雕琢的百里画卷,是世界上珍贵的自然遗产。</p> <p class="ql-block">这种浮雕形成于三叠纪,千万年来的地下水溶蚀与河流冲蚀作用加之风沙的吹蚀,使黄河岸边崖面凸凹不平并连成一片,形成了如今的天然崖壁浮雕。</p> <p class="ql-block">在河中乘船远观,可见浮雕气势恢宏,极具水墨写意及抽象浮雕意味的画廊长卷效果。上岸近看,浮雕其以石雕、浮雕、镂雕为主,兼有平面线刻与透雕、圆雕等,形状各异,视觉生动,可以说,它是集古今中外绘画艺术、建筑艺术、雕刻艺术、书法艺术于一体的黄河百里画廊,其规模之宏达,形象之生动离奇,堪称国内奇景一绝。</p> <p class="ql-block">黄河把仙姿风貌交给人类,黄土把亘古豪气留给人间。</p><p class="ql-block">1948年,毛泽东率部东渡黄河时,曾用浓厚的乡音,袒露了一个伟人的博大胸襟:“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的感叹!这个声音,伴随着黄河奔腾不息的巨浪,穿越世纪,一直响彻到今天。</p><p class="ql-block">这是巨人的声音,也是民族的强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