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石岭穿越

赫达

<p class="ql-block">  火石岭,又名伊玛图山,位于阜新市西北二十公里处,阜蒙县七家子镇宝珠营子村东侧。北起七家子镇火石岭村,南至海四台村。岭上盛产玛瑙石,当地人把玛瑙称为火石,所以又名火石岭。</p> <p class="ql-block">  火石岭,是一座石头山,海拔568.5米,呈西北东南走向,连绵七、八公里。</p> <p class="ql-block">  火石岭东北多山峰,山陡直,有的地方可达80度,山不是很高,但一座连着一座,走着走着就走到数十米的悬崖边,陡立的山崖阻挡了登山人的脚步,只能调头折返。</p> <p class="ql-block">  火石岭往南,坡稍缓,以零碎鼓包状的断块为主,山体的顶部坚硬岩石受侵蚀作用形成的墙状山脊。</p> <p class="ql-block">  火石岭最南端是高山平地,山顶平坦、宽阔,每到夏季绿草如茵,是一座空中草原,牛羊在这里吃草,呈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火石岭,山体坚硬,经过上亿年的地质变化,火山岩的地层中孕育有玛瑙,所以这里多玛瑙石。玛瑙是二氧化硅的胶体凝聚物,与水晶宝石一样是一种石英矿石,它的硬度超过水晶。由于玛瑙质密细腻,光洁度高,美观且色彩丰富,是雕琢工艺品的上等材料。</p> <p class="ql-block">  18年前,重66吨的“玛瑙王”在宝珠营子村东边的山上挖出,至今还以最原始的状态,伫立在市中心解放广场上。</p> <p class="ql-block">  火石岭是由于地壳的变动,地下岩浆大量喷出而形成的山体,是火山岩地貌,岩石呈红褐色,这种红褐色的山体也有别于其它。</p> <p class="ql-block">  红褐色的山体。</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徒步线路是绕开山体陡峭的北段,从西面宝珠营子村五家子屯东侧,挖出“玛瑙王”的地方上山,沿山脊向东、往南,从“空中草原”北面沿山脊下山。即在火石岭的中段徒步。</p> <p class="ql-block">  刚登上山坡,向东北面望去,山峰林立,笔直陡峭,像一把把宝剑直插云天。</p> <p class="ql-block">  队友们一会在低矮的树丛中行走,一会在松林中穿行,在松林中,踩着松软的松针,低头弯腰唯恐松枝刮头刮脸,有的地方是坡路,踩在厚厚的松枝落叶上,上一步滑下半步,我带的两只登山杖派上用场了,否则就得用树枝树干借力。松树林茂密,我们绕了一个大弯才走出去。</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阴面,积雪很厚,我们踩着积雪,脚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有的地方雪不瓷实,一脚踩下去雪没了小腿。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听着踏雪的声音,伴着风吹过松林发出的声响行进。</p> <p class="ql-block">  今天大多是沿山脊行走,有的地方在岩石上行走;有的地方在石缝中行进;有的地方两边是直立的岩石,中间是窄窄的路;有的地方站在下面看根本无法攀登,只能试探着向上爬行,爬上一个陡坎又一个陡坎,到达山上时回头看下去,自己都佩服自己。</p> <p class="ql-block">  下山时走过一片荆条林,山坡上的齐肩高的荆条很硬,行走时要扒开树丛,还要保持一定距离,有的地方还有积雪,所以行进中既要顾上又要顾下,很艰难。</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是从山脊上直接下山,坡度很大,山坡上满是积雪,大家侧着身子,重心下移,踩着积雪一步一步走下山,惊险刺激。</p> <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登山,喜欢一个人在雪上行走,脚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耳边传来悦耳动听的松涛声。累了,坐在山顶,举目四望,连绵的山脉,整齐的田埂,远处风车旋转……,此时你什么都可以想又什么都可以不想,那种愉悦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感受。</p> <p class="ql-block">  火石岭,山不高,但怪石林立,峰峰相连;山不险,但悬崖峭壁,随处可见。没有黄山之云海,没有华山之险峻,但是那红褐色的石头足以让你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登上火石岭,才知道家乡有多美!重达66吨的玛瑙石足以撑起“玛瑙之都”的盛誉,期待美丽的家乡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附:感谢野人户外的领队小贝的摄影,感谢他一直以来为野人户外挑选线路!感谢一路同行的队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