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军”同行 未来可期

浅笑回眸

<p class="ql-block">  元月9号下午,河南师范大学李怀军教授为我们带来专题报告《提问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任务设计与策略指导》。当李教授对两个命题进行调查时,我们毫不犹豫选择了1,因为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堂提问的效率,确实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瓶颈。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提问能力,李教授从四个方面展开了分享。</p><p class="ql-block">一、提问现状</p><p class="ql-block"> 目前学生课堂提问困境表现在四个方面“不知问、不想问、不敢问、不会问。”而老师指导课堂提问遇到困境也凸显出来了,那就是“放手不得、预测不全、应接不上、追问不佳。”</p><p class="ql-block">二、提问价值</p><p class="ql-block"> 李教授在他的著作《问题提出融入课堂教学的困境与突破》一文中提到,从“分析和解决问题”到“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被看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课程目标”论述的重大进展,尤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发现和提出问题”&nbsp;作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这都凸显了“问题提出”的重要性。问题提出有助于深化学生的概念理解,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改善情感态度等。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所提问题程式化的较多,缺少思维变通性与可逆性,教师也并未将问题提出视作常规活动,现实中缺少融入课堂教学的成功范例。不难发现,问题提出融入课堂教学任重道远。探究问题提出融入课堂教学的现实之困,挖掘其深层之因,以期发现突破之径,是所有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p><p class="ql-block">三、任务设计</p><p class="ql-block"> 小学生提问能力发展的任务设计应该面向具体目标、知识逻辑和学生情况。在提到设计路径时,李教授给出一个算式“14+8”,并让大家思考,如果你是学生,你会提出怎样一个用这个算式来解决的问题,当老师们在在群里提交了自己的想法以后,李教授又追问,你觉得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记得我当时在群里回复了这样一段话:“我觉得这体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他们把枯燥的算式与生动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在思维的碰撞中感悟数学思想,领会数学精神。”我想,关于这个问题,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教学梯度都在从“二能”往“四能”迈进。李教授还鼓励老师们要恰当改造教材资源,例如人教版教材有这样一道例题:“用0,0,0,2,3,4,7组成一个七位数”,追问老师,如果让你来设计,你会怎样设计?我积极参与,跟李教授进行了互动,把自己的设计方案与群里的小伙伴们进行了分享,并得到了李教授和同学们的一致肯定,学习不止,追问不止,收获肯定也不止。</p><p class="ql-block">四、教学策略</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要营造鼓励学生提问的课堂文化,例如师生做好约定、讨论提问的价值、鼓励学生思考、实践和分享、对学生的问题充满期待用等。然后用问题本讲问题固化下来,记录自己在学习前、课堂中、学习后产生的想要(继续)研究的问题。收集其他同学提出的精彩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把思考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将全班讨论中有启发的想法也记录下来,对解决完的问题用“√”表示。最后通过问题角促进生生交流,设计不一样的作业等来促进小学生提问能力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三个多小时的报告,李教授始终与老师们进行互动,不是所谓的“满堂灌”,通过不同的案例,聆听我们的想法,出示示范案例,让我们从开始的不敢表达、被迫表达,到最后的主动表达,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我们的专业性理论程度不够,但李教授一直在激励我们,感谢李教授的谆谆教导,也期待在与名家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能砥砺前行,再度攀升。</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