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海南岛,落地美兰机场,到了海口市,想要了解 海口 的历史、风土人情、吃到传统 海口 美食,请你去骑楼老街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口老街的骑楼,一般</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楼层都不太高,两三层的居多,</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进深约30米,分为廊部、楼部、楼顶三个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记载,上个世纪30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如“梁安记”、“远东公司”和“广德堂”等等。著名旅店或综合性娱乐场所,如“五层楼”、“大亚旅店”、“泰昌隆”等等许多大商号都在老街的骑楼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口骑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海口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700多年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9年6月10日,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在北京揭晓,骑楼老街建筑保留规模大、保存完好,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9年7月20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揭牌仪式在海口骑楼老街举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初建于1849年的海口骑楼老街是现今国内骑楼建筑保留规模较大、保存基本完好、极富中西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集中分布在海口市龙华区和美兰区的中山路、得胜沙路、新华路等。柱廊相连、骑楼相依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骑楼式建筑达600余座,中山路沿街两旁保留的骑楼样式最多,约有39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骑楼,或中国传统式,或欧亚混合的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或独特的海口南洋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骑楼建筑最早建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近代才流行于南欧及地中海一带,并传至东南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口的骑楼老街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20年代至1940年代,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距今有600多年历史。骑楼的历史与海口早期的对外开放息息相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晚清时期,海口是当时全国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全岛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南洋谋生的人开始回家乡投资建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849年,最早的骑楼在水巷口、博爱北路一带的四牌楼街区建成,整片骑楼街区就是从这里延伸开来,形成了规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口骑楼街区的发展源于海上贸易与航运的发展,当时海口海运航线可到达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西贡、海防以及香港、厦门、台湾、广州、北海等,因而活跃于东南亚与大陆沿海区域的商户和劳工成为传播南洋文化的载体,也将各地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带到海口,形成了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欧亚混合的城市风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骑楼建筑作为一种外廊式的建筑艺术源远流长,海口白色骑楼建筑既有浓厚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色,又有对西方建筑的模仿,还有南洋文化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文化的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口得胜沙路、文明东路、中山路、博爱路、解放路,两侧都是一幢幢始建于十九世纪末的南洋风格柱廊式骑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海南具有多雨气候,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海口“外沙”一带(即博爱路,得胜沙路)建造市场街时,已出现了能遮雨防晒的长廊式“排店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0年之后,海南人开始闯南洋,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终究要“叶落归根”,便带着毕生血汗钱回乡建屋,安老终生。海南随之出现不少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几座或十余座骑楼参差错落毗连一起,店屋前连廊连柱的长廊连接起整个街区,即可为往来的行人撑起一片遮挡烈日暴雨的天地,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又可成为商家谋业招徕顾客的开放交流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骑楼,成为了当时的商业文化与社会由于海南独特的强晒多雨气候条件,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海口“外沙”一带(即博爱路,得胜沙路)建造市场街时,已出现了能遮雨防晒的长廊式“排店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0年之后,一股闯南洋风潮在海南刮开,在异乡打出一片天地后,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叶落归根”,携带着毕生血汗钱回乡建屋,安老终生。祖辈们在带回了南洋思想的同时,海南也由此出现不少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几座或十余座骑楼参差错落毗连一起,店屋前连廊连柱的长廊连接起整个街区,即可为往来的行人撑起一片遮挡烈日暴雨的天地,营造出相对凉爽的环境,又可成为商家谋业招徕顾客的开放交流场所。骑楼成为当时的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历史上有十三个国家在这里开设了领事馆、教堂、邮局、银行、商会、中国共产党琼崖一大会址、中山纪念堂,西天庙、还有华侨富商为家乡建起的家族式连排骑楼,邱氏祖屋、饶园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偶遇冯小刚剧组,在骑楼老街拍摄电视剧。</span></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zjxcro3?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海口骑楼老街的海鲜市场</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