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梅名师工作室2021年12月读书分享

Piu ~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五年级组老师读书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br></p> 书常读常新 <p class="ql-block">大文豪朱熹曾挥毫泼墨写下这样的名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半亩方塘一鉴开,&nbsp;</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光云影共徘徊。&nbsp;</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问渠那得清如许?&nbsp;</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有源头活水来。&nbsp;</p><p class="ql-block"> 这是《观书有感》(其一),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nbsp;池塘并非一泓死水的原因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疏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知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的那种灵气流动和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这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读书感受。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p><p class="ql-block"> </p> 初心与信任 <p class="ql-block">郭阳老师向大家分享的书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第56号教室的奇迹》</span>。</p><p class="ql-block"> 书中这样写道:“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何而出发。”郭老师讲,作为班主任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在你的课上表现的特别乖巧,听话,遵守纪律。但是你一旦离开教室,或者外出离校,孩子们就像脱了缰绳的野马,教室乱成一锅粥,其它代班老师无法制止住这样的场面。或者孩子们总会出现一些你无法预料的问题,显得自己的教育有些无能为力,其实究其原因还在于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的规矩是建立在害怕的基础上,而不是信任。</p><p class="ql-block"> 很多时候,我们想得太多,考虑的太复杂, 追求的太浮夸,往往忘记了自己当初那最简单的初衷,身为一名小学老师,面对一群纯真无邪的孩子,我们竟然想方设法,绞尽脑汁的和她们“战斗”,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如此危机的边缘。</p><p class="ql-block"> 信任之于教育的重要性,是雷夫慢慢悟出来的。 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我非常感动,其实这个教室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也没有什么奇迹,雷夫老师所做的事情就是我们当初想要成为教师时心里的那些最美好设想。在作者雷夫·艾斯奎斯看来,这个人与人之间最美好最基础的东西就是信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良好行为表现是应该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或者得到奖赏才去做。”这本书没有晦涩难懂的教育理论,也没有特别振奋人心的案例,其实就是一位优秀教师与读者的朴实对话,但却能让让读者感受到一位教师的平凡与伟大。作者一直在强调的是,他教会了学生三样东西“信任、言出必行和终身阅读”,而且他教给孩子们的很多都是“终身受用”的东西。这四个字特别特别让人感动,因为现在有多少教师甚至父母,仅仅以眼前的成绩或者成功来教育孩子,而忽略了让孩子拥有“终身受用”的技能。教育任重道远,我想只要我们回归初心,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终究可以实现最初的梦想。</p> 感知与感悟 <p class="ql-block">魏艳老师读《追风筝的人》有感:</p><p class="ql-block"> 翻开书,我被跳动的文字深深吸引住了。</p><p class="ql-block"> 读完小说,我的脑子里回荡着一个词:救赎。阿米尔为他的过失救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他对哈桑的背叛,让他的心灵经受了强烈的谴责,而为了弥补这份友情,弥补当时的不仗义,弥补那份懦弱,也为了弥补哈桑昔日对他的友爱、照顾,他选择了救赎。救赎,这个词汇听起来令人心惊,听起来,似乎没有平常生活中的“改正错误”这么简单, 它还需要付出自己的代价。就如小说中的阿米尔,他为了救赎,受到日日夜夜良心的谴责,心如刀割,也不知经过了几个失眠的夜晚。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时也需要救赎。特别是我们不小心或者出于各种原因做了违反原则的事,如伤害了伙伴与你之间的友情、出于一时的懦弱而导致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需要为自己性格中所缺少的品质救赎,使自己成为一个健全的人,不一定要因为缺少这种品质而犯下过失后才去发现,然后弥补。我们是否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发现自己不具备的品质,然后积极培养。别让这个看似简单的小问题酿成大祸。如果我们犯下了令自己无法原谅的过失,也不要灰心,要积极为自己的过失救赎,我们也许不会像阿米尔这样轰轰烈烈,但至少要让自己能原谅自己。</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一个都是追风筝的人,我们都在追逐着……</p> 循序与渐进 <p class="ql-block">王子伟老师阅读分享:《<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生命,因与名师为友而精彩!</span>》</p><p class="ql-block"> 初次拿到教育家成长丛书,封面赫然写着“生命,因与名师为友而精彩!”这句话,顿时心里有种不期而遇的温暖。在每个宁静的夜晚,这本书变成了我案头的最爱,前言中有这样的几句话使我心潮澎湃:当你翻开“丛书”每一部著作,都讲述着一位教育家成长的故事。这些著作主要从“成长历程”“思想概况”“课堂实录”和“社会反响”等方面全景式反映其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和专业人格的形成与教学实践过程,这是教育家成长的基本素质所在。</p><p class="ql-block"> 每每读到精彩之处,都好像沿着教育家成长的足迹行走了一遍,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动。心中肃然起敬,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的教育理念坚定的扎根在我的心里。品读着名师的感人故事,如沐浴着和风细雨,在充满芳香的田野中汲取营养。这些名师将他们的爱化作教育行为,让爱充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滋润每一个孩子,触动每一个生命,让爱产生智慧,让爱与智慧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刻满美好的记忆,让驾驭感受到幸福,他们努力学习,不断实践,不断超越自我的探索精神令我折服,也让我受益匪浅,我愿意追寻她们的足迹,一路披荆斩棘,逐步向他们靠拢!</p> <p class="ql-block">  在读到建刚老师笔下的“我居然也成了名师”一文中,他用平实的语言勉励我们,如何从不喜欢做到很出色。据心理学家艾尔森博士采访100位人们眼里的成功人士,一大半的成功人士说,目前所做的,并不是自己喜欢的,那么多的人,做着自己当初不喜欢的事,却成了人们眼中的成功人士。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师抱怨,谈得最少的是工作的乐趣,听得多的是抱怨和无奈,入行以后不喜欢这份职业,觉得自己不合适做,辞职吧,没有其他选择,下不了狠心,只好得过且过。日本实业家稻盛和夫在著作《干法》中说:“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机率非常小,与其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让自己喜欢现有的工作,从这里开始,从现在开始,从此刻开始。有很多时候我们喜欢做的事情未必都能做好,可当我们坚持去做一件事情之后,会发现我们已经在坚持中慢慢的喜欢上了它。</p> 成长与童真 <p class="ql-block">陈旭老师读《小王子》有感:</p><p class="ql-block"> 一直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我,忽然很想知道,这本书会不会让我找到身体里那个曾经的孩子,会不会带我寻找到童心。带着这个念头,我走进了《小王子》。</p><p class="ql-block"> 一句句的话语,教会了小王子什么是爱,也告诉了我们爱就是责任,就是在驯养之后建立起的独一无二的联系。我们生活在这个万丈红尘中,是一个个孤独的个体,所以许多时候我们需要爱和被爱,可是我们往往不懂得如何去爱,怎么被爱。而孩子们知道自己要什么,所以只有孩子们能够做到最简单的快乐。作家圣绪克·艾佩里这样写道:“小孩子应该原谅大人,不要过分地苛求他们,因为苛求也没有用,没有童心的大人永远不会懂孩子的世界,尽管他们也有过童年,但他们早就忘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去发现爱,感受爱,珍惜爱,保持孩子般的童心与单纯,相信这时间仍有温暖的美好。&nbsp;</p> 温故与知新 <p class="ql-block">彭裕雯老师读《故乡》有感:</p><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在开篇写道:“我冒着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p><p class="ql-block">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p><p class="ql-block">我这次是专为了别他而来的……”</p> <p class="ql-block">  1921年1月,鲁迅写就了短篇小说《故乡》。最后一次返乡时的情景:苍黄的天、萧瑟的荒村,一片破败、缺少温情的故乡,久久盘桓在鲁迅的心头。</p><p class="ql-block"> 绍兴,是鲁迅度过孩童和少年时光的故乡,他对江南古城不乏美好的记忆:“百草园”里的鸣蝉和窜向云霄的云雀、社戏台上拂袖长舞的女吊、氤氲豆麦水草之香的乌篷船夜航……但在他笔下,百年前绍兴的色调是灰暗的,景象是凋敝的,人民是卑苦的。父亲去世两年后,18岁的鲁迅出门远行,“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从南京到日本,学成后的鲁迅曾回过故乡,但最终还是坚定选择了“异路”。</p><p class="ql-block"> “梦魂常向故乡驰,始信人间苦别离”,于家、于国、于民族都心怀大爱的鲁迅,为疗救故乡疗救中国负戟独行,弃医从文,唤醒同胞。他塑造的不朽文学形象,从少年闰土的明亮到中年闰土的悲凉,从革命者夏瑜的牺牲到麻木者华老栓的愚昧,从可怜的落魄文人孔乙己到历尽人间凄惨的祥林嫂,再到可笑可叹的阿Q……鲁迅笔下这些深深刻上故乡烙印的人物群像,正是旧中国底层人民的写照。尽管在那时的故乡那时的中国,苦难似乎看不到尽头,但在《故乡》的最后,鲁迅发出了“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预言。</p><p class="ql-block"> 历史已经证明,中国的脊梁挺立,作者对于旧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已经实现,<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新的时代翩至而来</span>!</p> <p class="ql-block">  书籍具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的最长久的果实。书籍是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书籍是人们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p><p class="ql-block"> 与书相伴,学思结合,我们才能携手前进,历久弥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