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宣传员 魏民 审校 李新章</p> <p class="ql-block"> 转瞬间我们第20批青海援布医疗队在布隆迪已经生活了9月余,2021也随之画上句号。回首这9个月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布琼布拉让.查理王子医院的普外科执行任务的康金科主任医师的故事总是在我的脑海里时时涌现,无法拭去。</p><p class="ql-block"> 4月12日,我们一行8人正式进驻医院开始了援非医疗工作,4月16日我(妇科专业)的首台手术就面临不小的挑战。患者67岁,系子宫Ⅱ度脱垂、阴道前壁Ⅲ度脱垂,考虑患者年龄较大,阴式手术利用自然腔道,创伤小,术后无切口疼痛、恢复快,是最佳的术式。但是相对阴道手术术野暴露困难,操作难度较大,术者需要良好的手术基础和经验,术中需要手术床提供良好的体位,也需要一定的专用器械,然而当地医院的医疗条件极其有限,手术床陈旧生锈,腿架都是临时拼凑的,手术器械短缺,几乎连一把趁手的艾丽斯钳都难觅,更没有器械护士,手术助手毫无经验,语言沟通困难,在国内轻车熟路的微创手术,在这里开展举步维艰。术前讨论病例时大家对术式的选择一直犹豫不决。康主任耐心细致的帮我分析研判病情、手术风险及并发症,说道:“相信自己,胆大心细去做,困难一定可以克服,术中有任何问题随时叫我,我虽然是外行,但,一定能帮得上你,保驾护航,没问题!” 我深知他在国内已工作20余载,外科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是一位有想法、善思考的老急诊外科和胃肠外科专家,而且常常是外科系列各科室术中出现问题时的“救火队员”。正是他的坚毅笃定和对团队实力的信心,似一股暖流充满我的全身,形成无穷的力量,支持我顺利完成了援布的首台妇科微创手术,而这次手术也成为该院首例。</p> <p class="ql-block"> 4月23日,更大的挑战接踵而至,这是一位左下肢巨大肿物患者,该院没有核磁、CT、彩超和病理检查,无法确定肿物性质,但患者长期患病,行动障碍,迫切需要解决痛苦。记得我们刚到医院时,院长开门见山的告诉我们:“我是在中国学习医学9年的医生,我知道你们那里条件好,在这里,你们不要想着什么检查都做好了,患者的情况基本上都明确了,再进行治疗和手术,我们没有这个条件,可能很多时候,你们只能边做边看了或者不得不做……”眼下,院长说的那种情况就出现了,这将是一台不知道是什么病,也没有趁手器械的手术,为了很好应对术中一切可能出现的意外,康主任自告奋勇给骨科李医生配台,当皮肤被切开的瞬间,一个巨大的血管肉瘤出现了,术中出血1000ml,但在两位外科专家的通力合作下,他们有惊无险、成功顺利完成了手术,创造了医疗队第一个“奇迹”,为我们的援非医疗工作写下了一个完美的开篇。</p><p class="ql-block"> 5月25日晚,首都布琼布拉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恐袭爆炸事件,这是我们抵布后的首次恐怖袭击事件。对于我们这些成长在祖国和平环境下的医生来说,暴徒在多点当街扔手榴弹,造成群死群伤,简直是不可思议、让人惊恐的事情。那一周正好是我们中国外科医生值急诊班,爆炸前一天,外科组就像捅了马蜂窝一般,格外忙碌,康主任和李医生、马医生在医院已经连续做了三台急诊大手术,今天又做了两台,准备开始下一台手术时,突然得知有50余名爆炸伤员被紧急送到我们所在医院急诊救治,他们第一时间迅速赶往急诊部,康主任是资深急诊医生,身经百战,但是面对如此血腥的场面也震惊了,急诊科里已嘈杂不堪,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和军警乱作一团,他凭借着自己丰富的急救和应对突发紧急事件的能力,迅速处理和分流患者,并将生命垂危的几名重症患者带往手术室,争分夺秒的实施手术,积极抢救了患者的生命,他们在医院整整奋战了30多个小时,从驻地、急诊科和手术室走马灯似的往返数次,不休不眠,只为了践行援外医疗队的誓言,而康主任再一次展现了他超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素养。</p> <p class="ql-block"> 11月16日,让.查理王子医院接诊了一名新生儿,患儿系早产儿,出生才24小时,体重2公斤,诊断:先天性腹裂。当地外科医生及专家束手无措,向康金科主任求助,康主任虽然是资深外科医生,但是小儿外科专业性强,在国内是完全独立的专业,尤其新生儿外科对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更是极高,同时想完成成功的新生儿疾病的手术,对麻醉、新生儿急救、检验等专业也有极高的要求。康主任以前也是偶尔涉足小儿外科疾病的诊治,并没有多少经验。但是面对当地医生的无助,望着患儿家属祈求和期盼的眼神,他深深的感受到了自己作为医者神圣的职责,他知道如果给孩子做手术,孩子尚有一线生的希望,如果不做手术,这个孩子必死无疑,此时此地,他是这个孩子唯一的希望。为了给孩子一个活下去的机会,他迅速查阅研究了国内的相关病例资料,并电话联系国内资深新生儿外科专家,一起推敲讨论病例,制定手术方案,分析可能出现的所有并发症及应对措施。经过术前认真缜密的计划,他走进了手术室,2个多小时,他从容镇定,沉着应战,那是他力挽生命的一搏,心怀仁慈,不言放弃,他成功了!……一个月后孩子康复出院了,查房时,望着孩子在母亲怀中畅快吮吸乳汁,望着母亲的幸福笑颜和久久不肯放下的大拇指,他由衷地笑了。</p> <p class="ql-block"> 康主任是首都点外科的主心骨,忙碌于大王子医院的各类外科和急诊手术,他还是我们整个医疗队大外科的灵魂人物,他常常奔波于其他驻地,进行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会诊,疑难杂症会诊,为各专业疑难复杂手术出谋划策……拿李新章队长的话说:“老康,经常办的都是大案、要案、难案!”他乐此不疲。常常对我们说:“一方面,对于这里的患者来说,我们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的未来,我们也是他们最后的希望,我们没有理由不倾尽全力;另一方面,看似我在帮助大家,实际上能够参与不同的手术,能够不断的思考、实践和总结,对我个人来说是难得的学习成长机会,在布隆迪的这段时间我也获得了一些提升,我也要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 记得曾有人借登山的故事将面对逆境的人分为三类,放弃者、扎营者和攀登者。放弃者随遇而安、贪图安逸,喜欢逃避和放弃。扎营者也曾经努力过,但是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成就后,他们便松懈下来,在原地安营扎寨。而攀登者将人生视为长跑,从不急于一时的成就,永不停止探索可能,追求卓越。尼采认为“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生活加诸他的一切苦难。”攀登者正是清楚而坚定地仰望他们的追求,忍受住诸般困难,一往无前,而康主任就是那个攀登者。</p><p class="ql-block"> 日常闲暇时间,康主任总喜欢听着悠扬的古琴乐挥毫泼墨,此时此刻队员们都知道,他看似平和淡定的面容下那对家人思念、不安的心,尤其他的儿子。他寡言少语,不苟言笑,大家偶尔围坐闲谈时,他聊得最多的就是他的儿子,虽然身在布隆迪,但是他一刻都没有停止对儿子的关注,儿子的学习和生活时时刻刻牵动着他的心,今年儿子步入初三,即将面临中考,因为各种延误,他很有可能无法在这个关键时刻在儿子身边支持和帮助了。妻子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工作非常忙碌,很多时候儿子都是自己独自面对学习和生活。都说自古家国难两全,虽然我们都懂,但难掩心痛!那份关键时刻无法陪伴儿子成长的愧疚,那份深沉宽广的父爱无法倾注的心酸,尤其在归期难测,危险重重的当下,是多么令人煎熬的事。无奈!也只能偶尔饮一杯浊酒,遥望星空,不觉间怆然涕下,对月长叹!惟愿家中的儿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p> <p class="ql-block">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感谢您!一位攀登者的无私的奉献!感谢您!一位医者的执着和坚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