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驻姜家洼子时的往事

成群 康喜鹏

<p class="ql-block">  石岭镇(人民公社)属于吉林省犁树县,姜家洼子是辽宁省西丰县天德人民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虽然是两省两县,却山水相连,唇齿相依。</p><p class="ql-block"> 姜家洼子距离石岭镇8公里,位于石岭镇正南,从地图上看,姜家洼子和天德公社是辽宁版图延伸到吉林省的一个骑角。</p> <p class="ql-block">  大概是1977年12月份,好象是四平仪表厂民兵到担克十团集训,为了给民兵倒房子,团作训处命令高炮连离开营房,到姜家洼子驻训。</p><p class="ql-block"> 那时四人帮已经被粉粹,但拨乱反正还沒正式开始,平反冤假错案也没步入正轨,算是黎明的前夜吧。</p><p class="ql-block"> 姜家洼子是个很偏辟而且很穷的生产大队,各生产小队分值低的可怜,全村人也都很穷。</p><p class="ql-block"> 我们四班住在一个姓姜的人家,姜家虽然很穷,可男主人却很乐观,虽然这男主人整天穿着破棉妖破棉鞋,却天天哼着革命歌曲,脸上阳光灿烂,仿沸他的生活充满了阳光。</p><p class="ql-block"> 高炮连的战友们驻进姜家洼子生产大队后,除了帮生产队助民劳动外,再就是帮老百姓家上山弄柴火,老百姓对军民关系也十分友好。</p><p class="ql-block"> 我们四班住的姜家东院住着一户特殊邻居,户主是个三十多岁的妇女,这妇女带着一个八、九的小女孩,还有年尽七十的公婆。</p><p class="ql-block"> 这个妇女的丈夫曾经是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一九七一年),这个大队长被造反派给打死了,理由是他追随刘少奇的资本产阶级反动路线,由于那时是造反派执政说了算,因此她一家有理无处伸,她含着冤和女儿及公婆过日子。</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我和几个战友上山帮老乡家弄柴火,回来的路上我们碰到了一个老大爷把一爬犁柴火翻到了山沟里,老大爷正满头大汗往外弄。</p><p class="ql-block"> 我们停下爬犁帮大爷把爬犁和柴火捣腾出来,然后我们又帮大爷把柴火捞回家,熟料这个大爷竟是我们房东姜家的东院,就这样,我和我们班的战友们与东院认识了,并且知道了东院大爷姓张,他的儿媳妇姓王,名字叫王丽美。</p><p class="ql-block"> 王丽美十分善良,她除了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外,还把自家的小院收拾的干干净净,尽管丈夫被打死了,她却坚强的话了下来,善待着自己的公婆。</p><p class="ql-block"> 也有人为她介绍对像,可她却不看也不找,把心思全顷注在了女儿和公婆身上,由于王丽姜长的十分漂亮,特别有气质,还有点文化,因此社员们都在暗中叫她“王光美”。</p><p class="ql-block"> 接触的时间长了,我们四班的战友们都管“王光美”叫大嫂,“王光美”曾告诉我和战友们,她男人是执行刘少奇反动路线的阶级异己分子,人多和有场面的时候,就不要与她说话了,别沾上路线是非不清的包。</p><p class="ql-block"> 我和战友们都为“王光美”家挽惜,可那时我们也都是爱模能助,因为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气候在此时还没过去,同情也不是我们在情感上能左右了的,我们只在暗中给她家弄些柴火。</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看得出“王光美”是那时农村生产队里少有的有教养有文化的女人,我和几个战友也分析过,也可能是她的秀美引起了造反派头目对她家的愤恨,是的,一切都是有可能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姜家洼子生产大队驻了近两个月,我们四班全班战友与“王光美”家相处的很好。</p><p class="ql-block"> 临离开姜家洼子时,“王光美”从杖子蓬隙给我们端来鸡蛋和小米面发糕。她告诉我们说:你们走,我就不送出去了,你们都多保重自己吧,”其实我们知道他是怕连累我们沾包。</p><p class="ql-block"> 现在这事近50年过去了,我仍然为“王光美”的遭遇而感慨,但我相信,王光美家的冤案定会在不久后党的拨乱反正中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彻底平反诏血。</p><p class="ql-block"> 只可惜,我退伍后,就没有了“王光美”一家的消息。愿她家能沐浴改革开放给她家带来的和谐与幸福。愿好人永远平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