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曾经的辉煌(2023.05.04修订)

陈洪元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亦即“陆军军官学校”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军校,后虽多次易名,因校址初设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故通称“黄埔军校”。</p><p class="ql-block">军校吸取苏联红军建军经验,实行军事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强化军事政治训练,培养了大批安邦治国的军事政治人才,成为国共两党的将帅摇篮。</p><p class="ql-block">黄埔师生英勇奋战,不怕牺牲,在统一广东、建立广东革命根据地、北代、抗日战争中立下了彪炳青史的赫赫战功,在我国近代史尤其是军事史上有着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旧址”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p class="ql-block">陆军军官学校:</p><p class="ql-block">“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横批:“革命者来”。这副经孙中山批准张贴在校门上的对联,旗帜鲜明地打出了军校的办学宗旨。 ↑</p> <p class="ql-block">主校舍入口处 ↑</p> <p class="ql-block">主校舍内部 ↑</p> <p class="ql-block">主校舍内部 ↑</p> <p class="ql-block">总理室:</p><p class="ql-block">校总理孙中山常到军校视察和演讲,有时太晚了便在军校过夜,翌晨才返回广州。这是他办公和小憇的地方,卧室在黄埔海关分关办公楼2楼。 ↑ ↓</p> <p class="ql-block">校长室:</p><p class="ql-block">1924年5月,孙中山任命蒋中正为校长,廖仲恺为驻校国民党代表。此为校长办公和小憇之处。 ↑ </p> <p class="ql-block">校长办公厅、校本部办公厅:</p><p class="ql-block">军校建校伊始,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驻校国民党代表。校总理为最高领导人。后因在潮州、南宁、长沙、武汉等地开设分校,故把设在黄埔的军校称为校本部。</p><p class="ql-block">校长负责统辖全校人员,总理一切事宜,有关政治训练事,要与党代表协力进行。校党代表负责监察校行政,指导校务进行,主持政治训练。</p><p class="ql-block">1924年12月起增设教育长,胡谦、王柏龄、何应钦、邓演达先后任职。教育长禀承校长或副校长督率各部,整理校务。</p><p class="ql-block">1925年任命李济深为副校长。同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校本部成为校长、副校长、教育长处事机关,内设秘书长、顾问、随从副官及总务、人事、军法三科和秘书处,下辖教授、政治、管理、军需、军医等部,以后设置略有变动。↑ ↓</p> <p class="ql-block">校长会客厅(官长集合室):这里是校长接见宾客的地方,又是官长集合场所。室内悬挂的 “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对联,是于右任赠蒋中正的。↑</p> <p class="ql-block">教授部:</p><p class="ql-block">专司教授学生事宜,设学科及各科主任教官若干名,负责计划教育、审订教案、课程编审、教材征集、教授实施、成绩考核等。1925年1月,教授、教练二部合并为教育部。</p><p class="ql-block">主任一一一王柏龄</p><p class="ql-block">副主任一一一叶剑英</p><p class="ql-block">战术总教官一一一何应钦 ↑</p> <p class="ql-block">管理部:</p><p class="ql-block">负责庶务、交通、交际、卫戌等事务,管理陆军、监狱、军乐队、消防队、电信队、风纪、军纪、清洁等。规定主任必须早晚巡视学校四周,发现问题立即会同军需处整理。军校创办初期,林振雄任管理部主任,陈适任副主任。 ↑</p> <p class="ql-block">官长饭厅(大会议室):</p><p class="ql-block">这是军校教职员、官长、教官、指挥官用膳的地方。蒋中正等校领导也在此与大家一起共进饭餐。由于学校经费欠缺,这里也是军校的会议室,许多重要的会议都在这里召开。↑ ↓</p> <p class="ql-block">入伍生总队部:</p><p class="ql-block">1926年3月8日,陆军军官学校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蒋介石仍任校长,同时增设入伍生部,专司入伍生军事政治教育及训练事,统辖入伍生各团、营及附属部队,设主任教官,王懋功任入伍生队总队长,张治中任副总队长,后改任代理总队长。 ↑</p> <p class="ql-block">学生宿舍:</p><p class="ql-block">学生宿舍是利用原广东陆军学校和海军学校旧址略加修葺,披荆斩棘,除秽去污而成。住的房子比较简陋,只有一部分学生能住在这样的宿舍,其余住在临时用芦席搭成的棚子,睡的是用竹子担起的床。</p><p class="ql-block">早晨5时起床,晚上9时半熄灯就寝。并制定学生遵守规则,计分11章72条。学生聚散以号为凭,无论广东人、蒙古人、高丽人均讲普通话。 ↑ ↓ ↓</p> <p class="ql-block">自习室: 每天晚上7时至9时为学生自习时间。学校专门开辟自习室,购置各种书籍及出版物供学生自习参考。同时,除军校所发书籍之外,未经准许的私置书籍不得带入阅读。但在学校训令中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书籍,学生皆可阅读。 ↑ ↓</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 ↑</p> <p class="ql-block">徐向前元帅为“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题名。(原稿)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五年元月四日 </p><p class="ql-block">注:徐向前元帅为黄埔一期学生。 ↑</p> <p class="ql-block">1963年12月6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张治中、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陪同下视察黄埔军校旧址,指示要保护好旧址。 ↑</p> <p class="ql-block">1924年6月16日,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黄埔岛上正式开学,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阐明办学宗旨,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图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领导。</p><p class="ql-block">校总理一一孙中山</p><p class="ql-block">校长一一一蒋介石</p><p class="ql-block">党代表一一廖仲恺 ↑</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亲自担任校总理,并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组成军校最高领导机构一一校本部,图为孙中山、廖仲恺、蒋介石等人合影。 ↑</p> <p class="ql-block">校总理一一孙中山 ↑</p> <p class="ql-block">校长一一蒋介石 ↑</p> <p class="ql-block">党代表一一廖仲恺 ↑</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官学校训词:</p><p class="ql-block">三民主义 吾党所宗</p><p class="ql-block">以建民国 以进大同</p><p class="ql-block">咨尔多士 为民前锋</p><p class="ql-block">夙夜匪懈 主义是从</p><p class="ql-block">矢勤矢勇 必信必忠</p><p class="ql-block">一心一德 贯彻始终</p><p class="ql-block"> 孙文</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十三年六月十六日 ↑</p> <p class="ql-block">总理、校长、党代表。 ↑</p> <p class="ql-block">总理、校长、党代表</p><p class="ql-block">教练部、教授部、战术总教官、管理部、军需部、持别官佐。 ↑</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继戴季陶、邵元冲之后担任政治部主任。他锐意整顿,健全部制,开创了政治工作新局面。图为政治部办公室和1924年任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 ↑</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重要教职员</p><p class="ql-block">李济深:</p><p class="ql-block">教育部负责学生训练、教练、射击等计划实施及考核事宜,统辖各学生队。图为黄埔军校第一期教练部主任李济深,1926年3月擢升为副校长。 个</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重要教职员</p><p class="ql-block">邓演达:</p><p class="ql-block">广东归善(今惠阳)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教练部副主任,黄埔军校教育长,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代校长。 ↑</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重要教职员</p><p class="ql-block">王柏龄:</p><p class="ql-block">教授部设学科及各课主任教官若干名,负责军校教授学生事宜。图为黄埔军校教授部主任王柏龄。 ↑</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重要教职员</p><p class="ql-block">何应钦:</p><p class="ql-block">1924年10月,军校增设教导团,任命何应钦为团长,并仿照苏联红军制度,在连以上设立党代表。图为何应钦。 ↑</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重要教职员</p><p class="ql-block">叶剑英:广东梅县人,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二期,黄埔军校第一期教授部副主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重要教职员</p><p class="ql-block">聶荣臻:</p><p class="ql-block">1925年7月,聶荣臻奉命从苏联回国,9月中旬到达广州,被任命为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协助主任、副主任领导政治部的组织和宣传工作,还兼任政治教官。 ↑</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重要教职员,张治中: 1929年7月至抗战前夕,张治中将军一直担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教育长,实际负责军校教育、校务等一切事宜。图为張治中和南京本校的教育长办公室。 ↑</p> <p class="ql-block">委任鲍罗庭为国民党组织教练员此状</p><p class="ql-block"> 孙文</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二年十月十八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1923年5月,苏联政府派遣他任中国国民党的首席政治顾问,不久被孙中山聘任为国民党组织教练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21年12月,孙中山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桂林举行会谈,明确了改组国民党,创办军官学校的重要性。图为马林。 ↑</p> <p class="ql-block">1923年1月,苏联全权代表越飞与孙中山在上海秘密会谈。1月26日,公开发表《孙文越飞宣言》,正式确定联俄“政策。图为越飞。 ↑</p> <p class="ql-block">毕业证书</p><p class="ql-block">茲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一期 砲 </p><p class="ql-block">兵 科学生曾会奇 年二三岁 湖南省益阳县人 修业期满成绩合格 特给此证</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 ↑</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旧照 ↑</p> <p class="ql-block">黄埔创校:孙中山在革命运动中,屡遭失败,毫不气馁,愈挫愈奋。在总结经验教训后,他接受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在黄埔长洲岛创办陆军军官学校,培养革命军。 </p><p class="ql-block">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以总理身份担任大会主席。大会决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行国共合作。 ↑</p> <p class="ql-block">黄埔岁月</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为培养革命军人、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先生在长洲岛创力了黄埔军校。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军校迅速发展成为体制健全、组织严密、规模庞大的综合性军事院校。从1924至1930年间,军校在长洲岛共举办了7期,毕业学生约3.3万人。军校学生作为革命的生力军,在平定商团、统一广东、北代战争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声威远播,成为了广东革命政府的坚实后盾。 ↑</p> <p class="ql-block">陆海军大元帅</p><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窃取后,孙中山积极开展讨袁、护法和北伐斗争,但都因各派军阀的阻挠和破坏而失败。</p><p class="ql-block">1917年孙中山第一次在广州建立政权,就任陆海军大元帅。图为中山先生元帅府前立像。 ↑ </p> <p class="ql-block">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继续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进行了讨袁、护法和北代战争,但都因为各派军阀的阻挠和破坏而失败。正当孙中山在失败中徘徊,探索革命新道路之际,中国共产党和苏联伸出援手,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和创办军官学校,1924年6月16日,陆军军官学校在广州东郊黄埔长洲岛上正式成立。 ↑</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与日本友人梅屋庄吉</p><p class="ql-block">孙梅结盟</p><p class="ql-block">《上李鸿章书》的失败,使孙中山改变了改良政治的想法,认识到在中国只有走武装革命之路。1895年1月初,孙中山在恩师康德黎的引荐下,在香港认识了梅屋庄吉,两人一见如故,酣谈天下事,所见全同。当即两人约定:梅屋庄吉作孙中山“武装革命”的“经济后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17年4月2日,宋庆龄代孙中山致梅屋庄吉书信,阐述孙中山反对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立场。图为宋庆龄致梅屋庄吉的书信。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给日本友人</p><p class="ql-block">祝贺新年</p><p class="ql-block"> 宋庆龄</p> <p class="ql-block">誓遵总理遗嘱 ↑</p> <p class="ql-block">国共第二次合作一一抗日:1937年10月开始的忻口战役是华北地区抵抗时间最长,战绩最显著的战役之一。图为指挥战役的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左二),第十四军军长李默庵(黄埔一期生)等人的合影。 ↑</p> <p class="ql-block">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蒋中正即着手筹建陆军军官学校南京本校。图为1927年5月被任命为南京本校筹备主任的陈铭枢。 ↑</p> <p class="ql-block">1928年3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在南京正式开学(校址在现东部战区司令部内)。</p> <p class="ql-block">1928年5月,广州的黄埔本校被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两校同时并存。↑ </p> <p class="ql-block">1930年9月,黄埔本校停办,北迁南京。图为南京本校校园。(现东部战区司令部内) </p> <p class="ql-block">军校变迁:</p><p class="ql-block">1927年4月,蒋中正在上海发动“4.12”政变,国共合作破裂,中国革命开始进入以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的新时期。此后,国民党将军校迁往南京继续开办。</p><p class="ql-block">杭日战争爆发后,军校迁往成都、并在洛阳、武昌等地开办分校。1949年随着国民党政府撤往台湾,黄埔军校在大陆结束办学。 ↑</p> <p class="ql-block">情系黄埔:黄埔同学时时以民族、国家为已任。 抗 日战争期间,黄埔师生二次携手,抗击日军。参加抗战的黄埔师生,从战区司令到军、师、旅、团长等各级指挥人员,约近30万人,担任师、旅以上高级职务的,也有数百人之多。大江南北,从正面阻击战到敌后游击战,处处留下了黄埔英杰勇猛的身影和足迹。</p><p class="ql-block">为了建立独立、民主、统一的新中国,黄埔师生再次汇集起来,为振兴中华、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而奔走呼吁,奋斗不息。 ↑</p> <p class="ql-block">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黄埔军校举行追悼大会。</p><p class="ql-block">革命尚未成功</p><p class="ql-block">同志仍须努力 ↑</p> <p class="ql-block">1933年11月11日安置在中山大学的孙中山铜像。 ↑</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先生故居</p><p class="ql-block"> 1952年1月11日重建 ↑</p> <p class="ql-block">珠江 ↑</p> <p class="ql-block">轮渡 ↑</p> <p class="ql-block">由此码头上岛 ↑</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旧址码头 ↑ ↓</p> <p class="ql-block">长洲岛中山公园 ↑ ↓</p> <p class="ql-block">总理纪念碑 ↑ ↓</p> <p class="ql-block">军校临江校园一角 ↑ ↓</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一至六期培养的国共有名将领:</p><p class="ql-block">第一期,学员645名 ,以下国共将</p><p class="ql-block"> 领最为有名:胡宗南、周士第</p><p class="ql-block"> 、徐向前、陈赓、陈明仁、黄</p><p class="ql-block"> 维、左权、杜聿明、关麟征、</p><p class="ql-block"> 宋希濂、郑洞国、李黙庵、</p><p class="ql-block"> 李仙洲、贺衷寒、许继慎、</p><p class="ql-block"> 桂永清、王尔琢、范汉杰、</p><p class="ql-block"> 宣铁吾、宣侠父、曾扩情、</p><p class="ql-block"> 俞济时、孙元良、余程万、</p><p class="ql-block"> 刘戡、霍揆彰、候镜如、蒋</p><p class="ql-block"> 先云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大家都比较熟悉,他们在国共两党都掌握重兵,还有开国元帅,陆海空军司令等。最后一个蒋先云也是名人,当年在黄埔入学和毕业孝试都拿第一,就是英年早逝了,有点可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二期,学员449人,有名将领:邱清泉</p><p class="ql-block"> 、郑介民、钟松、卢德铭、周</p><p class="ql-block"> 逸群、余洒度等</p><p class="ql-block">黄埔二期厉害的少了一点,但有一个比较持殊的是郑介民,他在戴笠走后做了军统头子,去世后被追赠陆军一级上将。</p><p class="ql-block">第三期,1225人,有名将领:吴光洁、</p><p class="ql-block"> 朱云卿、黄公略、陈奇涵、倪</p><p class="ql-block"> 志亮、王耀武、戴安澜、曾泽</p><p class="ql-block"> 生、方先觉、李天霞、郭化若</p><p class="ql-block"> 、康泽等</p><p class="ql-block">黄埔三期和一期比较起来名将也少了不少,但质量很高,王耀武、戴安澜、方先觉都是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将。黄公略也是很厉害的一个人,在共产党内评价非常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四期,2654人,有名将领:林彪、张</p><p class="ql-block"> 灵甫、谢晋元、胡琏、李弥、 </p><p class="ql-block"> 刘玉章、赖传湘、高魁元、文</p><p class="ql-block"> 强、洪水、唐天际、郭天明、</p><p class="ql-block"> 曾中生、刘志丹、伍中豪、</p><p class="ql-block"> 邱维达、段德昌等</p><p class="ql-block">黄埔四期是唯一一期可和一期相比较的,这期中的林彪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当年的战功真是不可尽数,打出了许多牛逼的战役,辽沈战役就是他指挥的。张灵甫、谢晋元也是非常牛逼的人物,还有胡琏这个人,曾经得到毛主席的赞誉,说他是“狡如狐,勇如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五期,2418人,有名将领:郑庭笈、</p><p class="ql-block"> 邱行湘、陶铸、许光达、張宗</p><p class="ql-block"> 逊、杨至成、宋时轮、谭希林</p><p class="ql-block"> 、郭汝瑰、廖运周、赵尚志等</p><p class="ql-block">第五期是比较持殊的一期,在这一期众多名将简直就是为共产党培养的,有大将许光达、上将宋时轮、杨至成,又有国务院副总经理陶铸,还有两位非常成功的间谍郭汝瑰、廖运周。唯一一位国民党名将郑庭笈,还是在解放战争中成了我军的俘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另有:巾帼英雄赵一曼,现代文</p><p class="ql-block"> 学巨匠茅盾。</p><p class="ql-block">第六期,718人,有名将领:罗瑞卿、戴</p><p class="ql-block"> 笠、张宗逊、陈伯钧、廖耀湘</p><p class="ql-block"> 、孙明瑾、程子华、臧克家</p><p class="ql-block"> 等。</p><p class="ql-block">黄埔六期与第二期相似,既出了个军统局局长戴笠,也出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大诗人臧克家,出了一位大将罗瑞卿,两位上将张宗逊、陈伯钧。还有国民党两位抗日名将廖耀湘、孙明瑾,实力都不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