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周总理与新疆和田新玉歌舞团》

潇潇雨(王世杰)

<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寒冬时,今天,不仅是三九的第一天,更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忌日。四十六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举国上下齐哀痛,泪飞如雨。在那个乌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刻,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震撼场面,永远刻在了人民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我是1964年到达新疆和田的,在和田师专学习维吾尔语言文学专业,后来参加了当地农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就是“四清运动”,紧接着文&化&大&革命烽火燃起,拉开了十年动乱的序幕。正是此刻,我被分配到了和田文化宫(后称群众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对我们的围困,在新疆和田,这片西北边陲的荒远之地修建了可以起降大型飞机的国际机场,机场设施很是简陋,确使和田成为了中国西部通往世界的孔道。和田的西南方,不足一千公里就是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和京畿重镇拉瓦尔品第。</p><p class="ql-block"> 当时,周恩来总理和其他几位国家领导人多次出访,都是经过和田,并在和田休息。还有诸多外宾来访,也必经过和田。和田机场从此成为了中国的西北大门,成为了西部的重要驿站。</p> <p class="ql-block">  来自北京的首长到和田,或是外宾来和田,每次都能看到和田地区文工团的演出。印巴战争期间,经常有巴基斯坦的飞行员来和田,可想而知,演出任务还是挺繁重的。有时候,和田地委礼堂主办舞会,则大多邀请来文工团的帅男靓女演员们前来伴舞。</p><p class="ql-block"> 周总理也多次赞扬文工团的艺术水平,总理曾说:你们的演出水平很高,甚至比一些小国家的国家级演出团体还要好。</p> <p class="ql-block">  1965年秋天,周恩来总理责成解放军总政治部邀请和田文工团去北京等地演出,并受到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同时周总理为我团命名为“新玉",就是新疆的玉石之意。周总理接见过不少文艺团体,但亲自命名的,我团是惟一。这个团从内地巡回演出归来,已是“文&化&大&革命"前夜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文工团在北京的时候,那天在中南海的怀仁堂演出,演出过后,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接见了他们。周总理嘱咐大家说:你们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农牧民的孩子,走出家门,可不要忘记家门,不要忘记广大贫下中农,要多为他们演出,为他们服务……。</p> <p class="ql-block">  吃饭的时候,总理好像突然想起什么,说我在和田时,看了你们的演出,那个唱过《南泥湾》的小姑娘来了没有?当时,带队的司马义·艾买提马上回答说,来了,来了。司马义·艾买提当时是和田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是那次去北京演出的领队。他向坐在旁边另一桌的苏迪也招手,叫她过去。苏迪也那年十五、六岁,又紧张又激动地走到总理跟前。</p><p class="ql-block"> 总理微笑着问她叫什么名字,又问她十几岁了,家里还有什么人。总理说,我在和田听过你唱的《南泥湾》,唱得很好吗!今天我俩一起再唱一次好吗?</p><p class="ql-block"> 总理亲切地拉着苏迪也的手,一起唱了起来,总理还挥动着那只受过伤的胳膊,打起了拍节……</p><p class="ql-block"> (下图,我团演员苏迪也年轻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苏迪也 · 马合木提,出生在新疆和田县,那是昆仑山脚下一个地肥水美的村庄。每年春风吹过的时候,那里的村里村外,房前屋后,地角田边就会铺天盖地开满了杏花,一片粉粉白白的世界,冬麦也开始返青,风儿习习,落英缤纷,绿油油的麦田上,就会飘落下一场杏花雨。随着布谷鸟的啼鸣,早起的村民们开始了农忙,远处,不时地传来姑娘们的阵阵歌声……,当地人都叫那片土地为“春花”。</p><p class="ql-block"> 苏迪也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还长着一双美丽动人的大眼睛。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只有十二、三岁,就被当时的和田县文工团戴荣辉团长选中,从此夸进了专业文艺表演团体的大门。学员成绩非常优秀,三年后的1965年7月,又被调入和田地区文工团(和田新玉歌舞团的前身)。</p><p class="ql-block"> 苏迪也,是国家一级演员,如今已退休。他的先生吐鲁甫,也是新玉歌舞团的演员,我团学演芭蕾舞剧《白毛女》时,吐鲁甫出演大春一角,英俊潇洒。他们的小女儿祖丽比亚,曾出国深造,现在是新疆歌舞团的导演。</p><p class="ql-block"> (下图,苏迪也下乡演出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也就是在那天,总理说:你们新疆和田自古以来就是盛产美玉的宝地,你们以后就叫“新玉”文工团吧,是新疆的美玉,更是我们新中国的美玉吗!大家顿时高兴地鼓掌欢笑起来。 </p><p class="ql-block"> (下图,苏迪也下乡演出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和田文工团,荣幸地获得了周总理的亲自命名,这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个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他们命名的专业表演团体,这该是多么大的幸福和荣誉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面照片,新华社记者拍于北京。二、三、四排,皆为当时和田文工团演员。前排左一:贺龙副总理。左二:司马义 · 艾买提~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左三:沙拉买提~和田文工团著名歌唱家。左四:周恩来总理。左五:国家一级演员苏迪也 · 马合木提。站立在总理后边的是,和田文工团导演:古丽娜尔 · 玉素甫。)</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京演出结束后,又安排他们到十几个城市去巡演,有天津、上海、广州、武汉、长沙、韶山、西安、延安等等,一直到1966年8月才回到和田。</span></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在北京怀仁堂演出后,周总理走上舞台,与演员们见面。图中与总理握手的是和田文工团导演:古丽娜尔 · 玉素甫。她与母亲及女儿祖孙三代都曾在和田文工团工作。她的母亲:艾吉尔汗,也曾是本团的导演。)</p> <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很快使全国陷入了混乱,那么多的各级干部被游街,示众,打倒。甚至后来出现了“批林批孔,批周公”的口号,乌云翻滚,山雨欲来,我们茫茫不可终日。</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七十年代时的和田,左为百货大楼,右为文化宫。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1970年时,全国各地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国家开始努力回复秩序。和田文工团也开始调整人员,补充专业力量,我正是在这个时候,由和田文化宫(后来的群众艺术馆)调入文工团工作。负责舞台设计,创作节目,偶尔也登上舞台,那真是,全身心地进入了角色。</p><p class="ql-block"> (下图,新疆南疆农村的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1975年底,寒冬腊月,我团全团被 下到距离和田100多公里的策勒县一个沙漠腹地的村落,去参加什么“路线教育",其实大家心里明白,就是全团下放劳动锻炼。</p><p class="ql-block"> (下图,新疆南疆农村的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其间的1976年1月,传来了周总理去世的噩耗,全团演职员悲痛欲绝,哭成一团,我们从策勒县挂长途电话请示询问和田地委宣传部,我们能否戴黑纱?他们无法回答,说要请示……。忘记是第二天还是第三天了,终于答复可以戴黑纱了。</p> <p class="ql-block"> 十年动乱,终于过去,祖国迎来了百花盛开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  大约总理逝世一周年后的1977年,著名诗人柯岩,发表了她的著名的抒情诗作《周总理,你在哪里?》,这首诗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我团安排了钢琴伴奏诗歌朗诵,由我一人朗诵这篇脍炙人口的诗作。每一场演出,观众席里,热泪滚滚,掌声雷动,并且总是多次翻场。此情此景,足可见人心,周总理是多么地深受人民的爱戴。</p><p class="ql-block"> (下图,柯岩老师的证件照。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周总理,你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作者:柯岩</p><p class="ql-block">(片段节选)</p><p class="ql-block">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p><p class="ql-block">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p><p class="ql-block">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p><p class="ql-block">———你的人民想念你!</p><p class="ql-block">我们对着高山喊:</p><p class="ql-block">周总理———</p><p class="ql-block">山谷回音:</p><p class="ql-block">“他刚离去,他刚离去,</p><p class="ql-block">革命征途千万里,</p><p class="ql-block">他大步前进不停息。”</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p><p class="ql-block">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宿营地上篝火红呵,</p><p class="ql-block">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p><p class="ql-block">有他亲手披上的大衣……”</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p><p class="ql-block">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找遍整个世界,</p><p class="ql-block">呵,总理,</p><p class="ql-block">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p><p class="ql-block">辽阔大地</p><p class="ql-block">到处都有你深深地足迹。</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p><p class="ql-block">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p><p class="ql-block">想念你呵, 想念你,</p><p class="ql-block">你的人民想念你。</p> <p class="ql-block">  1980年底,国家副主席王震率工作组到新疆访问、调研。负责召集和田文化教育界代表座谈的是工作组成员柯岩老师,还有一名《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年轻女士。她俩召集了我们大约有十二、三个人参加,其中汉族只有两人,一个是我,另一个是和田电影公司的夏冠洲(夏冠洲后调新疆师大,现是中文系教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散会时, 王震副主席出来接见了我们,并与大家合影留念。随后,我与夏冠洲又被柯岩老师邀请到小客厅再谈。当谈及我曾朗诵过她的《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柯岩高兴地问道,用的是汉语还是维吾尔语?我说是汉语,她说她很想听听维语朗诵这首诗是什么节奏,我说我只能用维语直译内容,把它翻译成维吾尔语的诗歌,我还做不到。于是,她叫我用维语把前面两小段,大约有十几行字,翻译给她听,这肯定无法满足她想听维语版“诗的节奏" 的要求。 </p><p class="ql-block"> (下图,国家副主席王震工作照,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诗人柯岩,曾是中国青艺、儿艺编剧,中国作协书记,多家刊物、大学的编委和客座教授,《诗刊》杂志主编……,是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夫人。柯岩祖籍广东,2001年去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往事如烟,一晃三十多年,我们仍然深刻地怀念着敬爱的周总理,我对与柯岩老师的座谈、聊天也深深地牢记心间。</p><p class="ql-block"> (下图,柯岩老师的生活照。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和田文工团,自从被周总理命名后,改为了“新玉文工团”,再后来,大约在九十年代,又更名为“新玉歌舞团”。</p><p class="ql-block"> 我在团里时,负责设计和制作了芭蕾舞剧《白毛女》,京剧《红灯记》,歌剧《阿达尔古丽》,歌剧《卖布郎(货郎与小姐)》等几部大型舞台剧的布景。创作和参演的小歌剧,小话剧,歌舞等就不一一赘述了。值得一提的是,我创作的歌舞《花帽献给党》,被当时的文化部部长黄镇选中,选调此节目进京,也就是说,这个节目为新玉文工团创造了第二次去北京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下图,新玉歌舞团演员向国家领导人敬献花帽。根据原件翻拍。)</p> <p class="ql-block">  后来,八十年代初,我离开了新疆,辗转回到了上海,至今已经四十年。这多年来,我一直还和新玉歌舞团保持着合作关系,与他们的几任领导,与新老演员们,一直维系着亲密无间的友谊。不但仍在为他们创作新节目,而且,他们一旦有机会来内地演出,也总是邀请我去参与其中。</p><p class="ql-block"> (下图,上海陆家嘴。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2007年,我被邀请去和田,为他们创作了歌舞《幸福生活亚克西》,这个节目为新玉歌舞团创造了辉煌。此节目,参加了2008年全国农业题材汇演,获得文化部最高奖项——金奖,并于2010年2月,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春晚舞台。同年6月,又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p><p class="ql-block"> 这个歌舞《幸福生活亚克西》,至今仍在不断地演出,十多年了,真可谓久演不衰。我作为这个歌舞的编剧、作词,深感荣幸和欣慰。这个节目的导演,是我多年的搭档:古丽娜尔 · 玉素甫。男、女主演分别是:艾海提、夏拉帕提。</p><p class="ql-block"> (下图,国家大剧院演出歌舞《幸福生活亚克西》的剧照。)</p> <p class="ql-block">  (下图,国家大剧院演出歌舞《幸福生活亚克西》的剧照。)</p> <p class="ql-block">  离开和田四十年来,几次重返和田,回望绿洲,相会当年的好朋友。我刚参加工作时,就认识了古丽娜尔 · 玉素甫,她也刚从新疆艺术学校民族舞蹈专业毕业,分配回到家乡和田,在和田县文工团从事导演工作。后来,我们又共同在和田地区新玉歌舞团工作,两个老搭档,多年的默契合作,创作出了不少的好节目。</p><p class="ql-block"> 每次回到和田,除了互相配合工作外,少不了要叫上几个老战友,品尝美味佳肴,对饮小酌。古丽娜尔 · 玉素甫更是热情有加,多次把我们夫妻俩请到她家里做客,边吃边喝,一边聊着家常,还有人即兴弹起都塔尔,吟唱着维吾尔族的民歌小调,或者踏着音乐节奏跳起民族舞来……</p><p class="ql-block"> (下图,2021年3月,在古丽娜尔 · 玉素甫的家里,她在盛情地接待我们。)</p> <p class="ql-block">  下图,2007年,我在和田时与歌舞团小分队下乡到墨玉县,为某乡政府的敬老院慰问演出。(后排,右起第一人,为本作者。)</p> <p class="ql-block">  下图,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新玉歌舞团小分队在新疆馆,每日数场演出。(后排右四,为本文作者。)</p> <p class="ql-block">  2010年5月,新玉歌舞团去安徽合肥慰问演出,并参加安徽电视台新台剪彩仪式。(下图,演员们在合肥市游玩。第二排,左一为本文作者。)</p> <p class="ql-block">  2010年5月,新玉歌舞团去安徽合肥慰问演出,并参加安徽电视台新台剪彩仪式。此图,是演出结束后的大合影。(第二排,左一为本文作者。)</p> <p class="ql-block">  (下图,2015年6月,我应邀去北京参加和田新玉歌舞团的进京交流演出。我拍此照片的地点是,北京民族文化宫门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图,2015年6月,我参加新玉歌舞团的进京交流演出的新闻发布会。</p> <p class="ql-block">  下图,2015年6月,我夫妻俩在北京与新玉歌舞团部分女演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下图,2015年6月,作者本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  下图,2015年6月,在北京与歌舞《幸福生活亚克西》的两位主演艾海提、夏拉帕提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满山遍野杏花盛开的时节,我又被邀去和田,参加大型歌舞晚会的策划与创作。</p><p class="ql-block"> (下图,北京援建的新玉歌舞团的新址,有了自己剧场,有了四层高的办公、排练场所,真是换了新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图,剧场的前厅,高大宽敞,具有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  下图,剧场观众厅。</p> <p class="ql-block">  下图,剧场的舞台,演员们正在联排。</p> <p class="ql-block">  下图,剧场的舞台,演员们正在联排。</p> <p class="ql-block">  下图,歌舞团一号排练厅。</p> <p class="ql-block">  下图,歌舞团一号排练厅。正在赶排建党100周年的节目。</p> <p class="ql-block">  我这次2021年3月去和田,共呆了三个半月的时间。演员们仍是经常回忆起周总理,甚至眼圈湿润。老演员的家里,还都悬挂着与周总理合影的照片。我也就同比同心,悉心倾听他们回忆那段温馨的历史。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周总理对他们关怀。甚至有一年,他们邀请了电影里扮演周总理的演员刘劲,跟他们一起参演节目。</p><p class="ql-block"> (下图,我家小区儿童乐园四周的西府海棠。)</p> <p class="ql-block">  在和田工作和生活了17年,回到内地后,仍对那段峥嵘岁月无限地思念。我也为自己曾在周总理亲自命名的新玉歌舞团工作了12年,而感到欣慰和自豪。</p><p class="ql-block"> 在上海,我家的小区里有个儿童乐园,那里种植了一圈西府海棠,每年春暖花开,便是一片粉白的世界。见物思人,马上就会想起周总理,他的故居西花厅门前,不也是有两排西府海棠么?</p><p class="ql-block"> 伟人离去久矣,不知怎的,心里总是惦记着,西花厅前的西府海棠,如今还在盛开么?我们的总理每年春天还会回来赏花么?</p><p class="ql-block"> (下图,我家小区儿童乐园四周的西府海棠。)</p> <p class="ql-block">  (下图,我家小区儿童乐园四周的西府海棠。)</p> <p class="ql-block">  (下图,我家小区儿童乐园四周的西府海棠。)</p> <p class="ql-block">  敬爱的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p><p class="ql-block"> 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p><p class="ql-block"> ———你的人民想念你!</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i>欢迎探讨,评论,</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i> 如果喜欢,欢迎转发。</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