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山(心理咨询)的美篇

耿山(心理咨询)

<p class="ql-block"> 从今日开始,很少制作美篇文章,你若关注我,你若关注心理咨询、关注家庭教育,关注沙盘课,那就关注公众号“修心心理工作室”,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一、缘起</p><p class="ql-block">班主任这样说:我们班一个小孩,一到背课文之类的事情,就紧张,家长说可能一年级时候,因为背不过古诗家长训斥她导致的,再加上这个孩子平时胆子也比较小,家长想看看能不能给她做做心理辅导。</p><p class="ql-block">做过n个个案,对于这样胆小,确切说因恐惧而起的个案还是不多的。第一次先做亲子沙盘,然后交流了解生活中发生的那些事儿,决定让孩子做一段沙盘游戏。</p><p class="ql-block">二、思索</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在婴儿期、幼儿期会遇到好多的事,有的事可能让当事人感到害怕乃至恐惧,当事人通过脑将这些事记忆下来,储藏起来,也就是常说的记在心里,随着时间推移,原先的那些事儿就会发生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形成“念头”,这个念头会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自动冒出来,影响着现实生活。“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最好的诠释。</p><p class="ql-block">对于在婴儿期、幼儿期所造成的影响,单纯的靠说教是难以解决,如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这般。借助沙盘游戏对此进行干预是最好的选择。咨询师首先创设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当事人感到自己是安全的,可以自由释放内在情绪啥的,藏在心里的内容就会借助玩具隐形显现出来,到后来,心灵的花园就会投射到沙盘画面。当事人在创作沙盘画面时,咨询师会透过当事人细微的肢体语言来揣测她的内心活动,再借助沙盘画面进一步去读懂她的内心,最后围绕沙盘画面进行语言交流,咨询师会让当事人对内心里一些模糊的记忆碎片进一步明朗化或者对一些不合理念头进行引导。(以上是本人对沙盘游戏的思索)</p><p class="ql-block">三、实践</p><p class="ql-block">1. 抚摸沙子</p><p class="ql-block">当事人不停堆积沙子成为四个山头形,同时清理沙子成为“+”形。说是四个山头,想到了“哭”。本人没有进一步追问,我猜测,孩子会说“亚历山大”啥的,允许孩子有这样的情绪,释放出来就可,无须用讲道理式来说教。</p><p class="ql-block">2. 抚平沙子</p><p class="ql-block">当时人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抚平沙子,然后在“挖河”。我和孩子母亲只是静静的看着,没有任何的干涉。最后在和孩子母亲交流时,我这样说:你看到孩子在抚平沙子时,你想到了什么?孩子是不是很投入?此时孩子专注力是不是特别集中?孩子是不是在心里构建一个故事?孩子母亲这样说:我很感动,一个人在不被打扰下,专注做自己的事就是幸福的。</p><p class="ql-block">3. 构建沙盘画面</p><p class="ql-block">我只是记录当时人摆放过程,不去做任何的分析与解读——我不会解读,不主张去解读,这与其他老师可能是格格不入的。</p><p class="ql-block">4. 谈话交流</p><p class="ql-block">当事人给这幅画命名为《两个世界》,一个是古代世界,一个是现代世界。小孩驾着船和远处的钓鱼者汇合。</p><p class="ql-block">5. 触动</p><p class="ql-block">我与孩子母亲在另一办公室进行交流,让孩子在沙盘教室收拾好沙具,期间孩子没有来找母亲,等我们过去时,孩子正忙着在一列小沙盘里写着“小知识大道理!”(每个沙盘里一个字)。孩子为什么写这几个字?是这次沙盘游戏对她的触动吗?我不去探究是不是,我只是陪着孩子做沙盘,我坚信,在沙盘游戏中,孩子会得以成长的!</p><p class="ql-block">在十多年实践中,我发现孩子做一段沙盘游戏后,就会有所触动,这个触动是通过沙盘作文呈现出来的,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或者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什么,还有是通过今日沙盘游戏,我明白了什么。只要出现这样语句,也就意味着孩子内心有所触动,孩子就会开始发生变化。</p><p class="ql-block">反思</p><p class="ql-block">因为“胆小”、因为心中有恐惧而找做心理辅导,我呢,不想盯着这个问题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是静静的陪着当事人做几次沙盘游戏,也许做上几次,这些问题就会悄无声息的消失,也许其他方面还有改进。因为,我的沙盘游戏不是单纯的“治疗”,而是给心“赋能”的,“心”有了能量,问题就不再是问题,因为“心”变了,一切都会变!</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