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七日早晨十一点半,看着同行们的反馈,看着大家对我的真心鼓励,我的心里泛起一个个幸福的泡泡。 昨晚十点,我还在不停地审阅自己与张爱萍老师反复交流与修改的教学课件。今天,当怀着忐忑之心,在腾讯视频上上完这节课,内心感慨良多,这其间有劳累、有欣喜,更有感动与有成长。<br> 时隔两年,再次重操旧业,又做起了网络主播,已经没有当初的忐忑与惶恐,不过几天就驾轻就熟,但在网络上,上一节公开课,还是第一次。所以,起初接到任务,是欣喜的。 <br> 选什么内容呢?因为是初三毕业班,又刚好讲到第六单元古诗词部分,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讲诗词这一主题。<br>针对诗词鉴赏,我首先想到的是单元主题式讲解。但很快又被自己否定了,因为隔着网络,从起始课到预习课,再到正式课,都没法监督学生,也无法把握他们的学习情况,要是前两步走不扎实,那公开课就是作秀。斟酌再三,我放弃了这个想法。最终确定课题,是周二晚上,一个学生突然私信我,说,老师,练习册上有几道比较题,太难了。我翻开练习册一看,果真有五六道题是比较鉴赏类的,对学生来说,难在选择比较角度。于是,在那一刻,我决定了这节课的主题——《古诗词鉴赏之——比较阅读》。<br> 定好讲课内容,结合曾经实践过的方法,以及最初的教学设想,我开始整理教学设计,编写课件。课件第一步,背景模版。坦言,就一个小小的模版,我便把所有能下载的,相对特近的模版,全部下载下来了。一个个比对,哪一个与所讲主题贴切,不会跳脱,又吸引学生。最终敲定了带有古风气质的模版。 <br> 第一版,是作业的点评。我针对学生的实际学情,布置一道作业题,用双气泡图来比较五首诗,自选角度。第一稿是直接用学生的纸质图。第二稿觉得这样的问题设计太直接,没有趣味性,必须增加语言的活泼性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于是,让选中展示的同学录制了解说视频。第三稿,选择的角度太多,一节课完成不了,再删。第四稿,和张爱萍老师交流商量后,将鉴赏的角度和内容又进行了改变。于是,删掉再来。第五稿,问题要相对明确,但要有思考价值,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给学生留思考空间。于是有了第六稿。与张老师讨论学习的这段时间,深刻体会到了好的教师“眼中有学生”的教学理念。不论问题的设计,还是问题思考。既给学生留时间,也有了问题梯度。定稿中,既突出了学情,也渗透着鉴赏的角度的选择与方法的讲解的教学目标。张老师指导的教学目标始终与教学环节紧贴,鉴赏的角度与方法在教学流程逐步落实。<div> 万事俱备,准备上课。前一晚,第一次在腾讯会议上和学生先试了试,怎么开麦,怎么和学生交流,半个小时后,对我这个菜鸟来说,终于松了一口气。上课前一个小时,为了每一句措辞,每一个环节,都要衔接得自然流畅,我又对着课件将自己所要说的话,或者写,或者说,又过了两遍。 <br> 课堂推进基本顺利。除了半途中全体开麦,有个学生和家长大声聊天的声音有些影响外。课程推出顺利,也获得了同行老师们的认可,那一刻,作为教师的我幸福感爆棚。<br> 公开课结束了,但我的成长不会就此停歇!我知道我的教学中,还有诸多不足。不论是情绪的感染,还是讲授的节奏,亦或者作业的设计,都不那么完美。但是我进步的心与努力,一直在路上,会虚心向全区的各位语文大师们不断学习。<br> 课后,我在反思的时候,又收到张爱萍老师的反馈,看着张老师的文字,我的心里满是感动,满是感激。</div> 2022年,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在与疫情抗争,用语文人的方式教育孩子们,如何看待生活。我们愿意用我们自己最简单的付出与坚持,告诉网络那端的孩子:学习不止眼前地枯燥与艰难,还有语文教学的诗意和远方!我们愿意和我们灞桥的与文人一起,将诗意和美好,传递给彼此。 <br> 回头看看走过的这段特殊历程,谁不是这场抗击疫情的逆行者,只是岗位不同,站位不同,工作不同,奉献不同,但是我坚信,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就是不负此生心跳的每一下!<div> 2022年1月7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