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浅笑回眸

<p class="ql-block">  由于疫情形式严峻,我们省级骨干教师培育项目的集中培训于元月6号结束,从元月7日开始转为线上培训。元月8号上午,驻马店市实验小学的郝秀丽老师给我们带来专题报告《且行且思且研》,早闻郝老师大名,今天终于透过屏幕看到和蔼可亲、知性高雅的郝老师了。</p><p class="ql-block"> 报告伊始,郝老师为我们分享了一则短视频,一位平凡老师不平凡的一天,是啊,做教师这么累,为何我们一直在坚持?孩子们一个跟你亲昵的动作,在你的教导下获得成功的喜悦等等,是信念,是追求。接着植入朱永新教授的一份保险广告,新颖而又特别,稳赚不赔的保险,岂能不买?两则导入,已经深深地吸引了我,就像我们上数学课,我们的情境导入怎么样才能吸引学生而又与教材紧密联系呢,这不无形中就给我们上了一课么?我一直跟同事调侃,如果把一节课看成是一个相亲对象的话,那么好的情境设置相当于颜值,教学效果相当于人品,有句话说,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终于人品,一节课,何尝不是一样呢?</p><p class="ql-block"> 郝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她的成长蜕变之路,也是分三个阶段,第一部分就是读书——向下扎根。关于读书对教师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家、特级教师说过:"教师摆在第一位的应该是扎实的学识,而扎实的学识与读书密切联系。”朱永新教授在《我的阅读观》一书中反复告诉我们:一流的教师应该是一流的读书人,只有一流的读书人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郝老师建议我们先精读专业的书——打好底子,毕竟学科专业书籍的阅读决定一个教师是否有前瞻性;能否站得高,看得远。教师要把功夫下在课外,正如叶显发教授说的,课前多“折磨”自己,课中少“折磨”学生,课前如履薄冰,课堂入境忘我。郝老师还建议我们多读教育类书籍,滋养我们教育的灵气,例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书中的一百条建议,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深入浅出,对一线教师的实践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一个人的眼界有多高,就看他脚下垫了多少书,一个教师的专业之路能走多远,就看他用多少书做支撑。</p><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就是写作——向上生长,毕竟我们都是数学老师,天生对写作有一种惧怕的心理,郝老师安慰我们不要害怕,要大胆写,及时写,坚持写,老师们写作的形式可以是随笔、案例、论文、教学反思等。那为什么要写呢?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过:“如果一位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模式。</p><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是研究——向阳花开,郝老师是研究性教师,她对计算教学这一板块有着自己研究,并且成果斐然。她撰写的多篇论文在不同数学权威刊物上进行发表;她的“计算好玩”课堂颇受欢迎,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范式;她的口算双色计算棋益智好玩,并作为学校的教本课程进行开发。</p><p class="ql-block"> 最后,引用郑立平校长的一句话:“这个世界,没有神人。所有真正优秀的教师,都是一边忍受着繁忙工作带给的紧张、枯燥、压力边保持着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然后,一步步突破了消极与倦息,在旧我里新生,在伤痛处成长,在花丛中绽放!”</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