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思源实验学校八年级教师彭吉海的一篇线上教学札记

郭囡

“嗡嗡——啾啾——”早上7时整,闹铃嗡鸣,一声比一声大。<br> “爸爸,都放假啦,咋还设置闹铃?吵死人了!”<br> “爸爸8点半要上网课。你也别睡了,一会儿你也要上课。”<br> “我起那么早干嘛,老师也不给我一个人讲。你还是操心你自己吧,就一节课,都准备一天了,还自诩自己是语文高级老教师!”<br> ……<br> 一看表,7点半了,也不管女儿如何戏谑了,赶紧往办公室跑。<br>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线上教学,对于我这个眼看就要奔五的老教师来说一开始真有些发懵。去年春季疫情期间,我带的是历史课,以学而思网校课程为主,每天在钉钉软件上布置批阅一些作业而已。本期我可是任语文课教学,大学科,马虎不得。<br> 说实在的我还是习惯站在讲台授课,看看五十几双眼睛,我就知道谁听懂没听懂;瞅瞅五十几张脸,我就知道谁会了还是不会;随便翻翻作业本我就知道谁掌握没掌握。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多直接,多带劲。突然之间要借助“云端”引导同学们有效学习确实是一大挑战,我必须要在课前下足功夫,备足课。<br> 打开显示屏。主机不用开,微信也不用登。不是不用开,不用登。我昨晚根本就没敢关。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我害怕到时候,电脑转——转,转半天打不开,到时候一紧张,手忙脚乱影响上课。就这网上直播课,我还是提前请陈雅书记教我的,她给我说了操作程序:先按这、再按那。为了不出差错,我专门请她在我电脑上操作了一番。我又操作了一遍。<br> 第一节课讲期末试卷的积累运用和综合学习部分。讲到第2小题:“找出各组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我提前制有课件,通过录屏可以推送给大家,B项“推崇”写成“推祟”;C项“无动于衷”写成“无动于中”;我把几个错别字加粗、涂红,一目了然。第二大题综合学习,仿写“读书如揽胜,山川之雄伟,江河之绚丽……”我一连串推送了四五条。学生见这么难对的句子,老师一下子写了这么多,看来还是自己又畏难情绪,思绪没打开。<br> 这节课就这么轻松的上完了,除了师生互相看不到对方之外,与平时教学没多大差别吗!自我感觉特好。<br> 信心满满的我还是想听听学生的评价。我让语文课代表征询了一下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效果很好。可我又好像觉得课代表田毅支支吾吾有话要说。原来是我在课上只顾自己一个人讲,要和学生互动互动会更好,我一想,真是。<br> 梁校长刚好从我办公室门口经过,我叫住他:“梁校长,上网课时咋提问?”“用连麦呀。”啊,想起来了,陈雅给我说过。不便多问,我也是在教务处出来的,学技术,应该是一点就通吧!<br> 为了试试这个连麦功能,我想把老婆拉进八二班语文群,可是群主是田毅。我又不好意思给田毅说。干脆我两人建一个群,摆弄了半个小时还是不行,老婆也烦了,将手机扔到桌子上。没办法,明天讲课要用这个功能,我只好在语文群中去试试。<div> “老师,都这个时候了,您还上课?”班上调皮的李思莹盈发来信息。</div><div> “李思盈,李思盈,你能听见老师说话不?”</div><div> “能,老师。”</div><div> “可我怎样才能听到你的声音呢?我把连麦按了还是不行。”</div><div> “我按一下试试。”</div><div> “老师,老师——”耳机里传来熟悉而甜美的声音!</div><div> 成功了!我激动地摘下耳机。<br> 接下来的网课上的得心应手,录屏课件信手拈来,线上互动交流热闹非凡,作业视频检视一目了然。30分钟的课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师生恋恋不舍互道再见,再见。<div> 危机也是契机,考验必将引起蝶变。疫情导致我们不得已采用线上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也倒逼我这个即将迈进50岁门槛的中老年教师用上现代通信手段给学生授课。但在线上授课中,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线上教学具有线下教学所不具备的长处和优点。相信线上教学这种教学形式不会因疫情的结束而结束,它必将成为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与线下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br></div><div><div> <br></div></div></div>

教学

老师

田毅

线上

还是

线下

授课

学生

教师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