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2022年1月7日,中山公园唐花坞。<br></b><b>年前去公园问过,年底重新布展;今年1月1日开展。于是像往年一样去拍照。<br></b><b>去年的菊花撤掉,换成各种鲜花。早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花朵鲜艳欲滴。假期已过,来看花的以老年人居多。<br></b><b>唐花坞在北京中山公园南门内西北。平面呈燕翅形,是一座温室花房。<br></b><b>唐花坞始建于1915年,当时为砖木结构,建房14间,整体为飞燕展翅形式。1936年、1964年先后多次修缮,1970年因园内重点工程拆除了其前面的山石,1992年5月进行了全面修缮。修缮后的唐花坞保持了原有的飞燕展翅造型,两翼屋面加高,方便采光,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整组建筑具有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屋面脊吻、蹲兽皆全,下饰红柱、红门窗,盝顶中间和重檐之间镶彩色玻璃。南面为正门,悬挂着董寿平手书“唐花坞”匾额。门内中央有涵水石1座,产自易县西陵山中,石上长有绿苔,池内蓄养金鱼。<br></b><b>取名唐花坞的原由是:“唐”与“煻”通,“煻”是用火烘焙的意思。“唐花”,即是在暖房里培育的花,亦叫“堂花”。《燕台口号一百首》有句云:“最是唐花偏烂漫,却烘地窖借春开”。唐花坞是公园内常年展览花卉的地方,多年来公园运用花期控制技术,使牡丹、梅花、迎春花在腊月同时开放,成为京城花事一景。</b></h1><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