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记述:我的父亲,【作者:赵芙蓉】

大山-宋承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我心里一直都是最亲切最温暖的人。父亲的一生极其平凡,但他的品格却影响了我一生。</p><p class="ql-block"> 父亲1949年出生,长得高大帅气,年轻时喜欢穿白衬衣,喜欢戴一块手表,喜欢简单干净,永远利利索索的,这种形象保持了一辈子。他三岁的时候没了母亲,经历过饥荒、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老牌中专生,写得一手好字,他刻意学习了楷书和小篆,重要的时候他会拼命写出像印刷出来一样的字,我家的电话本初一翻开感觉像古董局的档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爱干净,年轻时被妈妈笑称为我家的“清洁球”。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他,每天都会早早去单位,把办公室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那时候都是水泥地板,扫干净后的地面在我印象中总是很好看,可以穿着裙子在上面不停地转圈。我家住家属楼的一楼,多年来从屋里到屋外到楼道的清洁工作几乎被父亲包揽了。尤其是春节过年,父亲只默许大年三十这一天大家任意在楼下屋外放爆竹堆积起厚厚一层他不去扫,一到大年初一他保准去把那些炮皮扫成一堆,让地面恢复干净。然后正月初五、初六,每一天各家都下来放爆竹,次日一早父亲就躬着腰在外面扫着,日复一日的扫着,从无例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很勤劳。父亲和母亲是白手起家的,结婚时向村子申请了两间房基,从一砖一瓦都是自已挣、自已垒,然后从后屋檐向后院拓展了100多平米,终于盖起了自己的一个小院子。那些地都是父亲利用周末时间一铁锹一铁锹挖出来的,有点像“愚公移山”的劲头,印象中好像挖了很多年。妈妈是农民,我们家除了父亲的工资外,都是以种菜、卖菜为主要经济来源。父亲下班吃完饭就下地,地里农活都是以他为主完成的。也因此在我们石镇三村,父亲也是出了名的老黄牛,别名“牛娃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很孝顺,他三岁便没了母亲,从小自立。和妈妈结婚后,妈妈是独生女,外公和外婆年老的时候,父亲便把他们接到一起住。父亲对外公外婆像对待自已亲生父母一样,下班回家不管多累,吃饭都先给外公端一碗去,外公开始吃了他才开始吃。妈妈经常说:“前檐水不往后檐流,你们俩长大了要像你爸孝顺外公一样孝顺你爸”,我和姐姐就甜甜地点点头,那时候,觉得父亲更帅气了。父亲对外公、外婆恭敬奉养直到病老送终,记得外公外婆去世,父亲就像别人家独子一样“顶筛子、跪盘子”(老家风俗)一夜一夜,隔壁邻居都说“牛娃子”忠厚、孝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对待工作很踏实很认真,他学的是会计,他对待工作特别认真,有板有眼认死理。在父亲眼里,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一五一十都需异常准确。因为他属相是牛,又特别耿直没有心眼,在单位人家都把他叫“犟牛”。父亲从小就教我们不能说谎,是啥就是啥,教育我和姐姐一生都为人诚实,不会走捷径,踏实工作,认真生活。父亲爱管钱,在单位最早就干的管钱的活。在我家,从我很小记事起,妈妈每天卖菜的钱都要在晚上收工回来交由父亲掌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辈子喜欢记帐,我家大大小小有无数个帐本,大到我家红白喜事的礼薄他都会认真收藏,小到每一年我家的收支明细帐。他还分门别类记专帐,到年底会给全家通报年度收支,例如全年大帐收入多少,送礼随份子多少,很是细致和周全。他和母亲是极致的互补,母亲生平爱折腾,因为父亲爱管钱也限制了母亲部分的财务自由,让我们家不致在风雨飘摇中失去活命的根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直到长大后,我还是很喜欢看父亲认真数钱的样子,工作中有涉及数钱记帐的活我会请求他帮忙,看他高兴的那个劲,比给他买再贵再好的东西都能让他兴奋。最有意思的是去年父亲脑梗住院,严重的时候脑子糊涂了,什么都不记得,问什么就零星的回答什么,但就是问家里有多少钱,他很严谨的闭口不答。后来听母亲说,出院回家后家里存折密码不记得了,去银行重新激活后写到小本本上,父亲也要锁到他的抽屉里。妈妈说,父亲只要有一口气在,她都别想当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很慈祥,从小管教我们最多的都是妈妈,打我们最多的也是妈妈。长大后很多次就见父亲站在那笑呵呵地说:“从小长大,我可是一巴掌没打过你们啊”,这一点让母亲气愤了一辈子。小时候挨完打被罚跪的时候,父亲就貌似无意进到房间里,有一句没一句地开始做思想教育工作,说得最多的是:“你妈那么凶,你们一定要听话”,现在回想起来,他们还真是一对黄金搭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去年生病后,父亲说话明显变少,声音也很低,走路也慢下来。但只要听说我和姐姐谁要回家,他会一早就去路口等着,一等就几个小时,妈妈劝也没用,再冷再热,刮风下雨他都等。每次我开车一到路口,就会远远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就忍不住泪目。他成了我们家的“大熊猫”,每次和妈妈视频通话,都要让她把镜头转到父亲那,亲眼看到他乐呵呵的笑才会放心。他不会玩手机不会打字,告诉他很多次微信里可以发语音,但他还是不用。偶尔,家里微信群里会蹦出几个怪异字体,这就是父亲发的信号,代表他想我们了,我和姐姐就会打电话或视频回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纪的增长,父亲总是回忆他的父亲。确实,父亲现在的样子和当年爷爷的样子很像,头发胡子花白,一脸慈祥的笑容。他们喜欢住在老家柞水,我和姐姐都不在家,每每电话响起,我的心就会跟着提起,直到听到他们一声不紧不慢的“喂”,心才会放下。真的希望时光慢一点再慢一点,无论您们多么苍老无力,您们的怀抱永远是我内心最坚强的堡垒。我想对父亲说,有您们的家,就是女儿们再苦再累总想着要回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