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年河南卫视《中国节日·奇妙游系列》横空出世,圈粉无数。溢美之词不再过多叙述。今天我将借助《端午奇妙游》一段演绎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医圣传人》节目,并结合时代背景和人物经历,通过金末元初时期金元四大家之一,著名医学家李东垣和一代文宗元好问之间的人生平行与交集,来展现两位医儒大家高尚品德和济世情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节目通过成功塑造的医圣传人医药达人唐小竹的经典形象,演绎了以“望闻问切”为特点的诸多中医诊疗内容和徜徉于山水之间的采集加工中草药场景,展现了中医药文化之美,体现了中医学“以人为本”,中医人刻苦学习,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特点,蕴含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以我从事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很早就想把这个节目以美篇的形式创作出来。可每每执笔之时,却又觉得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很难简单的说的全面,患得患失,无法下笔。思来想去,还是避实就虚,给大家讲述“补土派”创始人李东垣和一代文学大家元好问的故事,来一番惬意的中医药奇妙游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骄阳似火,蝉声嘹亮。在一间简洁的书房里,却是凉风习习,书卷生香。只见一人正襟危坐,伏案奋笔疾书;一人在旁边站立注视。当书写者写到“往者,遭壬辰之变”这一句时,两人的神情都暗淡了下来。还是书写者先开口说“壬辰之变固然惨烈,却是我和你父亲友谊的开始”。这是公元1249年夏季的一天,“金元四大家”大医李东垣的儿子带着他编写的医书《脾胃论》,特地拜访挚友一代文宗北方文雄元好问,请其作序。大医李东垣和大儒元好问都属于他们那个时代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不解情缘?那让我们进入他们的时代一探究竟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东垣本名李杲,字明之,晚年号东垣老人。生于公元1180年(金世宗大定二十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没错,那个年代金国已经统治北方五六十年了,李东垣是金国人。他的家庭在真定是“富冠两路”,大概相当于当代的河北首富。祖上都是饱读诗书之人,书香门第。李东垣自幼天赋聪颖,沉稳安静,喜爱读书,平时喜欢结交一些名流雅士,虽生在富贵人家但生活严谨,行为敦厚。如果不出意外,他将实现父辈的愿望,科举入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李东垣20岁时,他的母亲王氏突发重病。李东垣非常孝顺,日以继夜的照顾母亲。对李家来说,钱不是问题,只要能治好女主人的病,给多少钱都行。当时李家请了很多所谓的名医看病。有的医生说王氏患的是热病,热者寒之,当用寒凉的药物以清热;有的医生说王氏患的是寒病,寒者热之,当用温热的药物以驱寒。结果王氏吃了很多药也不见好转,最后病情日益加重,竟然连什么病都没有诊断清楚,就去世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代真的很无奈,国家也不组织执业医师考试,也不设立国省市县乡各级公立医院,医生良莠不齐。当然,科技水平也有限,缺医少药,有钱也卖不到健康和生命。母亲去世对李东垣来说打击太大,后来他痛心的写到:“母王氏寝疾,命里中数医拯之,温凉寒热,其说异同,百药备尝,以水济水,竟莫知为何证而毙。”“君痛悼不知医而失其亲,有愿曰:若遇良医,当力学以志吾过。”从那时起,李东垣就立下愿望:如果能遇到很好的医生,就努力学医以弥补自己“不知医而失亲”的过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时,河北一带的名医有“金元四大家”寒凉派代表人物刘完素。但刘完素年事已高,体衰多病。相传刘完素患伤寒(不是当代西医传染病伤寒)多日,头痛脉紧,呕逆不食,自治不效。其他医生寻思着,刘老就是当今医学天花板,他自己都不能治疗,我等肯定更不行了。但有一个叫张元素的医生就不信邪,要捅一捅老刘的天花板。老刘教授见到小张医生,十分冷淡,但小张医生仔细讲解病因病机,汇报诊疗方案,结果用药一剂而愈。老刘教授心服身服口服,对小张医生葫芦里的药赞誉有加。从此张元素名震河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公子不差钱,因此他带着千金拜张元素为师学医。李东垣有优秀的文化素养,高尚的人格品质,踏实的学习态度,还有极高的天赋。张元素也被这位富家子弟身上少有的善良谦和博学的特点所折服。因此,经过短短数年,李东垣就把张元素集历代医家为大成而编撰的《医学启源》全部学完。“学数年,尽得其方法”,娴熟掌握了为医之道,而且还能行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医术很快就出类拔萃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但我们要知道,李东垣从不为温饱而发愁,因此他学医仅仅是为了了却“力学以志吾过”的心愿,而不是要把行医当成自己的职业。学医归来仍然苦读儒家经典,准备参加科举。李东垣这种不合富家纨绔子弟的行为让他那些所谓的朋友心生反感。于是他们有意在一次宴会中,让女服务员亲近李东垣,其中一人还拉了他的衣袖。中国古代讲究男女授受不亲,李东垣实在忍无可忍,当即怒斥,还把衣服脱下来烧了,以表愤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东垣的举动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吃瓜群众马上分成两派,一派说他真君子,一派说他假清高,于是坊间传的沸沸扬扬。当地令尹大人听说这件事后颇为好奇,想给李东垣来一个恶作剧。令尹趁着一个南宋使团前来真定访问,让李东垣等众贤达陪宴。席间令尹故意安排女服务员给李东垣倒酒。李东垣觉得当着宋使拒绝,有失国体,勉强把酒饮下,但马上出门吐出。众人遂感叹“(东垣)自爱如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东垣生活的时代是在金朝后期。时代大背景是此时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正在完成统一蒙古的历史进程,随后就对金国和西夏磨刀霍霍。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朝廷自顾不暇,像李东垣这样的有志青年想通过科举入仕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他走了一个当时很正常很合法的捷径,花钱捐官。随后被朝廷分配到河南济源做了一个监税官,总算成为了国家高级公务员。李东垣所不知道的是,他在济源任上,真正让他体现人生价值不是他的官职,而是他刚刚苦学掌握的高超医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公元1202年(金泰和二年四月),在济源一种俗称叫做“大头瘟”的瘟疫开始流传扩散,这种病的特点是病人嗓子疼,头部肿大,逐渐头大如斗,随后病人病情渐至危笃。当地的医生大都认为此病为热邪上攻上焦,因此多用一些攻伐泻下的药物,但基本上没有效果。于是“俗云大头天行,亲戚不相访问,如染之,多不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时医者仁心的责任感驱动着李东垣,他“废寝食,循流讨源,察标求本”,逐渐分析出大头瘟固然是邪气攻于上焦,但普通医家只知道一味泻下,结果驱邪入脾胃,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攻伐太过,伤及脾胃之本,病情只会加重。那怎么办呢?李东垣考虑可以驱动上焦邪气透过头目发散而出而病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东垣先用这个方法给一个姓张的小伙子医治,果然病情大好。于是官民大喜,大家都来找李东垣看病。李东垣索性把这个方子公开镌刻让人免费抄阅。“特寿之于木,刻揭于耳目聚集之地,用之者无不效,时以为仙人所传,而錾之于石碣。”这就是千古名方“普济消毒饮”,专治大头瘟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方中有“普济”二字,可见其分量。直到现在此方仍是中医药专业学生的必学方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东垣看到瘟疫消散,非常高兴,他觉得终于圆了“力学以志吾过”的心愿。在李东垣主业当官,副业行医十几年后的公元1214年,金国在蒙金战争中大败,包括真定在内的金国河北绝大部分郡县被蒙古占领。平庸的金宣宗率众迁都至汴梁(开封),史称“贞佑南渡”。李东垣家乡被占,官也做不成了,他悲痛的跟随金国君臣迁居汴梁,从此以行医为生。而在寓居汴梁期间,李东垣将遇到那位真挚的友人——元好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金国来说,公元1190年(金章宗明昌元年)是一个好年。在金章宗的治理下,金国国力蒸蒸日上。西夏紧紧抱着金国大腿;南宋也罕见的表达善意,频频遣使进行友好访问;北方草原蒙古部落狼烟四起,互相攻伐,听说那个叫铁木真的小子差点丢了性命。一个清凉的初秋,金章宗惬意的在中都会城门外筑台钓鱼(今北京玉渊潭钓鱼台的由来)的时候,太原忻州一个北魏皇族后裔家庭诞生了一个男婴,他的父亲给他起名元好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元好问成长于官宦书香家庭,天资聪颖好学,7岁写出人生第一首诗文惊艳乡里。如果是别的孩子早就飘飘然了,可元好问却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一心要把家里的藏书嗑完。11岁,元好问得到了翰林侍读学士路择的赏识,路择“爱其俊爽,教之为文”。14岁,慕名到陵川大山里拜大儒郝晋卿为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郝老师“博通经史、学贯百家”,名不虚传。可他常年隐居深山,琢磨的尽是些天地自然之道,对迂腐死板的科考制度嗤之以鼻。他强烈抨击应试教育的危害性,崇尚素质教育。凡是科举考试内容,一概不教;凡是教的内容,科举一律不会考。于是希望科举入仕的元好问被成功的“引入邪路”了,但他也学到了经典史籍里没有的知识,书理与自然交融相应,渐渐释放出内心的至情至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6岁,元好问前往并州参加走过场的乡试。路过汾河岸边,他看见猎户套住两只大雁,一只被揪出来当场宰杀,另一只趁机冲开网兜振翅飞向高空,在空中久久盘旋,频频悲鸣,竟然一头扎下来撞死在同伴身边。正值情窦初开的年纪,元好问无限悲伤,掏钱买下两只大雁,将它们合葬在汾河岸边。他用滴血的心写下一首流传千古的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这首诗,也注定诠释了元好问一生的饱含深情的本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元好问内心情感细腻,更兼所见所闻,他终于理解呆板的科考如何禁锢人性,恩师所授如何重于情理。于是他踏踏实实求学于郝老师,于山水之间潜心苦读。“不事举业,淹贯经传百家,六年而业成。”当然还要参加科考,那是家族的殷殷期望。承蒙郝老师所赐,元好问从十几岁考到三十好几的大龄青年,数次科考毫无意外全部落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元好问考场失意,丝毫不影响蒙古人打得金国满地找牙,直至公元1214年金国皇帝老儿从中都迁都汴梁,把先帝金章宗喜欢的钓鱼台让给成吉思汗去钓鱼。直至公元1219年元好问老家太原沦陷,元好问成了失地流民。同样,元好问考场失意,丝毫不影响他满腹诗书惊艳文化圈。看到《论诗三十首》、《箕山》、《琴台》等佳作,礼部尚书赵秉文打赌说原作者早已作古,当代谁能写出如此漂亮的诗句?于是,“北方文雄”、“一代文宗”等高帽一股脑戴到元好问脑袋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金国第一文艺网红头衔所赐,元好问在32岁时终于科举中第,被分配到河南内乡县做县令。虽然金国已经苟延残喘,但史书给元好问七品芝麻官职业生涯留下的评价是“甚存威惠”。后来元好问短暂的升迁到南阳,马上就回到汴梁于尚书省任职,和京城的文官才子关系甚好,时常交流诗词曲赋,逃避时局。此时此刻,那位医生朋友与他同城而居,他们注定要共同面对一场空前浩劫而相识相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百余年的时间,金国人已经彻底舍弃马背上的生活了。于是蒙古攻金时期,金人如宋人一样据城防守,蒙古人如金人一般围城攻城。公元1232年壬辰年,蒙古人终于围了汴梁,汴梁粮尽而饿殍遍地,每天饿死的人多达两千人,并出现如同外感伤寒病(不是西医伤寒)一般的瘟疫。那位已经行医多年的李东垣出场了。他从一个医家角度解释,天灾人祸我们是不能左右的。但庸医看貌似伤寒,非用伤寒的方法又是发汗解表,又是通腑攻下,同样导致很多人因失治而亡,而没有把握住人没有饭吃而耗尽脾胃之气这个根本的原因,于是又救人无数。这也是李东垣脾胃论观点开始行成的关键时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汴梁城破,李东垣和元好问都成了亡国奴。蒙古人将部分金朝旧臣遣往山东设立的战俘营。前途未知,李元二人结伴而行,相似的高贵出身,相同的深厚文化底蕴使他们相识相知,直至生死相许。其实史书对两人交集细节描写是很少的,我们只有从后来元好问为李东垣《伤寒会要序》中窥探一二:“壬辰之兵,明之(李东垣的字)与予同出汴梁,于聊城、于东平,与之游者六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东垣和元好问结伴而行的六年,也是两人分别奠定其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崇高地位的六年。从此以后,李东垣真正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在解除芸芸众生疾苦之时,依据当时频繁饥荒的实际情况重视护卫脾胃,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为日后写下不朽的医学著作,成为“补土派”创始人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元好问得以目击时艰,悲愤填膺,文风大变,写了不少反映现实的作品。这时期的作品也是他一生艺术水准最高的作品,从而真正成就了他“一代文宗”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那种饥寒交迫的环境中,有李东垣这样的医学大家相伴,元好问的健康问题得到充分保障,并和李东垣分别交流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李东垣的指导下,元好问甚至还完成了自己的医学著作——《元氏集验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很多人将这首<span style="font-size:18px;">《摸鱼儿》当</span>作爱情词看待,其实这何尝不是李东垣和元好问这对友人之间真挚友谊的真实写照,足可照耀他们那个时代,名垂青史,百世流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再回到元好问给李东垣《脾胃论》作序的那个经典时刻。其实多年以来,我的脑海里一直浮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日,屋外北风呼号,屋内灯火摇曳,润物无声。元好问伏案而书,李东垣于一旁站立俯视。两位谦谦君子就是这样平淡如水,波澜不惊。当然,自从我去年观看《端午奇妙游·医圣传人》的节目后又想,如果秉承奇妙游节目设定一个节目主线的一贯风格,这个场景需要一个小小的变化。塑造医圣传人形象的唐小竹,以穿越者身份作为历代著名医家经典时刻的见证者,一定也会在这间简洁书房的门口掩口微笑,见证李东垣和元好问的君子之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