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心向党,努力工作”这是我父亲对我的要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父亲曾经是一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他跟随着部队走南闯北地打仗、打游击,父亲打仗很勇敢,在一次战斗中,一排排长牺牲了,连长命令我父亲:“二排长"、“到",“一排剩下的战士并到你二排,由你统一指挥"、“是",父亲又冲入战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场战斗又艰难地坚持了六个小时。他们连队中一位小个子战士,象极了父亲的相貌,人又机灵,父亲很是喜欢他,连队的战友们都称他为小弟,这次战斗中,小弟身负重伤,父亲抱着他,小弟说:二排长,上个月我刚刚入党,这个月的党费还没有交,我忱头下有七个银角子,代我交了;父亲说我背着你下去,要自己去交,你一定要活着,不要怕,我背你到医务室,小战士摇摇头,永远的闭上了眼睛。战斗结束后父亲硬是把他背了下来,可是父亲在他的枕头下只找到了三角钱,父亲为了实现他的心愿,自己又垫上了四角钱,其他的战友说,可能小弟是说几角钱,而不是七角钱,肯定是小弟说的模糊了。父亲说不管是不是他说的几角还是七角,我答应他的就一定要交七角,不能少交党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自己总是节省开支,平时从不多花一分钱,可是,当战友们有困难时总是资助战友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苦大的孩子在部队里觉得很幸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1958年8月,母亲随军刚到部队,正赶上8.23的金门炮击战。她放下带着的包裹,父亲急匆匆跑来说,这几天你就跟着炊事班吧,他们到哪你也到哪,我带你去看一下炊事班在哪里。母亲象一只受惊的小鸟,紧紧地跟着父亲去炊事班。他们刚刚出门,一个弹片飞来,把包裹和红鸡蛋、红花生都打烂了,母亲吓的大声哭喊起来:女人再也不要嫁给当兵的了,太可怕了。可是,26年后,母亲还是把女儿嫁给一个当兵的人,让女儿也传承了母亲“军嫂"的身份。</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作为代理连长的父亲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带头要求转业回乡务农。回乡后,他积极投身家乡的建设,总是默默地工作着。</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从战火里走出来的父亲,有着耿直的性格。1962年转业回到家乡,在老家儒源村务农。三年后,他又参加了梅城城防大坝的建设。梅城大坝建成后,他在水利电力工程队当了一名“船老大",他服从分配,工作中从不挑挑拣拣,也从未显摆过在部队里立过功的资格,把所得的军功章和肩章、帽徽用布包裹着锁在抽屉里。</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 时光荏苒,年复一年,从寒冬腊月到夏日酷暑,他开着机板船忙碌地穿行于三都、三河、三江口岸,繁忙地往返新安江,那时候没有桥梁,只有靠船运输物资。父亲在新安江母亲河上繁忙地穿梭着拉货运输、快乐地工作着。那时候尽管家里生活条件紧张,但他从不向组织提要求,只知道自己埋头苦干。我和弟弟每次到爸爸的船上去玩,总是看到爸爸拿着大大的拖把在拖船甲板,船甲板被爸擦的光光亮亮的。</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父亲参加渡江战役的纪念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父亲参加淮海战役纪念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父亲参加解放华中南战斗纪念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刚参加工作时,父亲就叮嘱我:“干工作做事情要一心向党,多努力,就一定会越来越好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父亲病重时,已经成为边防军嫂的我,和丈夫从遥远的新疆南疆边防部队赶回来看望父亲。五天后,部队发来电报,要求担任指导员的丈夫上昆仑山执行任务。刚回来就要返回部队,我们泪流满面。对此,父亲坚决要求我们速回部队,他对女婿说:“你也是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人,要坚强,人生百年终有一别,要以工作事业为重,只要你们努力工作一心向党,我就放心了”。当父亲得知女婿在部队也多次荣立战功、优秀党员、民族团结模范等十几次奖项的时候很是欣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个月后,父亲在他67岁的时候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而我们在遥远的地方再也没能赶回来,让我们真正的尝到了“忠孝两难全"的艰辛。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我发现了他锁在抽屉里的军功章、纪念章、肩章、帽徽。父亲参加过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参加过解放上海的战斗,参加过炮击金门的战斗,他是一位从战火里走出来的英雄。他一辈子跟着党,感受着党带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他以“一心向党,努力工作”为座右铭,默默无闻地为祖国的建设无私奉献着,并以此言传身教地感染着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已经有20多年党龄的我,也以“一心向党,努力工作”为座右铭,像父亲一样热爱祖国热爱党,踏实工作、为人诚恳,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等各种奖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退休后,我积极参加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会、三国水浒文化研究会、作家协会、老干部诗书画协会、浙江省诗词协会等十几个协会,继续为党和国家发挥余热,为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作出绵薄之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家第二代军人(女婿)在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三等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祖国的新疆南疆从军二十六年,在部队多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民族团结劳动模范等二十多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心向党,努力工作”,我跟随着父亲的脚步,用言传身教传递信仰,再教给下一代。如今,我的女儿也以“一心向党,努力工作"为座右铭。已经有12年党龄的女儿在工作中积极努力,她也获得了单位里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并多次获得奖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让红色血脉赓续相传,我们时刻以传承“不忘初心、一心向党、努力工作”为家里的家风。让我们代代相传好家风,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一代代接续奋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