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从敏(南丰)的美篇

趙从敏(南丰)

<p class="ql-block">  会 昌 战 役</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八一起义军南征首次大捷</p> <p class="ql-block">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中国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左派,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八一起义胜利后,遵照党中央的指示,“规取广东为革命根据地”的方针【注1】。起义部队决定打到广东去,开辟革命根据地,八月三日,起义军从南昌出发,沿南昌——临川——宜黄——南丰——广昌——瑞金——会昌——寻乌路线向广东进发【注2】,一路上栉风沭雨,边行军边整改。二十五日起义军到达瑞金,随即击溃国民党钱大均一部;二十六日占领瑞金。</p> <p class="ql-block">  起义军占领瑞金后,从缴获敌人的文件中,得知敌兵力布防情况:敌南路总指挥钱大钧部第二十师、第二十八师、新编第一师及补充团共十个团(约9000余人),集结于会昌一带,以会昌城为中心,在城东北地区、城西北之南山岭【注3】、城西之寨崠【注4】一带构筑工事防守,环绕会昌城的贡水沿岸也构筑了工事;桂军黄绍竑部先头部队(约2000余人)【注5】,集结于白鹅墟附近,与会昌形成犄角之势,企图阻止起义军往广东进发。起义军总兵力共约一万三千人,经过南昌起义、临川整改后士气高昂,将星如云,战斗力强悍,特别是叶挺率领的十一军,配备了直属炮菅,团以上单位配备了重机枪连。而且,在此前攻克瑞金的战斗中,起义军对钱大钧部的战斗力已有初步了解。</p> <p class="ql-block">  起义军前敌委员会在瑞金对敌我双方的军事形势仔细分析后决定:国民党钱大钧率部虎视眈眈,时刻威胁着起义军安全,必须迅速击败会昌的敌军,拔掉钱大钧这个钉子,以解起义军后顾之忧,然后折回瑞金,再转道汀、杭达潮汕,实现进军广东的战略意图。</p> <p class="ql-block">  攻击会昌的方案是:朱德指挥教导团和二十军的一部分,向会昌东北之敌进攻;叶挺指挥的十一军二十四师和二十五师,向会昌西北之敌进攻。贺龙率领第二十军由瑞金向会昌进发,主要是策应各方。全军定于八月三十日早上进行总攻击。</p> <p class="ql-block">  前委指示各部,必须进行深入的战斗动员,讲明这次战斗的重要性,一定要把敌人打垮,占领会昌。</p><p class="ql-block"> 从瑞金到会昌行程80华里,朱德率领部队经一夜急行军,30日拂晓就到达会昌城东北前沿阵地。这时,晨雾逐渐散去,太阳缓缓升起,防守的敌人就在对面,看得一清二楚。随着朱德一声令下,对敌开火,几挺重机枪喷着火焰,向敌人发起了攻击。</p><p class="ql-block"> 会昌城西北的叶挺、阳翰笙等率十一军二十四师也与敌人交上火了,但二十四师力量比较薄弱,进展不大,战斗力强悍的二十五师又没赶来,在十一军指挥部的周恩来、叶挺心里十分焦急,盼望着二十五师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原来,二十五师从南昌出发,一直担任起义军后卫,刚赶到瑞金,就接到进攻会昌的命令。指战员们几乎马不停蹄,连夜踏上征途。出了瑞金,本应往西南方向走,没想到黑夜之中走错了路,拐往偏西方向,到了洛口附近,才发觉走错路了,再重新折向会昌方向。</p><p class="ql-block"> 鉴于走错了一段路,怕耽搁时间贻误战机,师党代表李硕勋站在队列边,对行军的队伍作简短动员,鼓动部队卯足精神,尽最大努力把走错路耽搁的时间抢回来!直至部队都走过后,他才带警卫员去追赶走在队伍前面的周士第。</p> <p class="ql-block">  部队很快就赶到会昌城边,能听到会昌方面传来了枪炮声,越往前走,枪声、炮声就越激烈。当周士第、李硕勋带领部队进到南山岭西侧,叶挺军长、聂荣臻党代表早已派了一名参谋在路旁等候他们,并带领周、李二人去指挥部接受战斗任务。</p><p class="ql-block"> 周士第立刻叫来师参谋处长游步仁,通知部队就地稍作休息。并要求各团团长、党代表到师部等候接受任务。</p><p class="ql-block"> 随后,周士第和李硕勋随参谋到达总指挥部,周士第、李硕勋向周恩来、叶挺、刘伯承、聂荣臻等同志敬礼,周士第报告说明来晚了是因为夜间走错了路,发觉以后才由洛口附近转回来的。</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并没有责备周士第,并立即请叶挺部署二十五师的战斗任务。</p><p class="ql-block"> 叶挺介绍当前敌情:城东北朱德同志指挥的部队在那边与敌鏖战,南山岭南面北面那一带高地都还在敌人之手,靠西面二十四师的部队,正同敌人对峙着。刘伯承补充说明,会昌西面寨崠方向之敌时刻威胁着总指挥部的安全,要迅速消灭此处敌人,保障总指挥部安全。</p><p class="ql-block"> 叶挺同志接着向周士第、李硕勋下达作战任务:二十五师七十五团进攻寨崠,要尽快抢占制高点,消灭敌人;二十五师七十三团进攻南山岭高地以及其北面一带的敌人;二十五师七十四团靠七十三团左翼进攻,得手以后向北面进攻会昌城。并要求一天之內一定要占领会昌城。在进攻的同时要派人与朱德那边的部队保持联系,协同作战。</p> <p class="ql-block">  最后,考虑到部队长途行军已经很疲劳,周恩来问周、李二人,是否有把握一天之内打下会昌?周士第、李硕勋都表态:向党保证,坚决打下会昌。</p><p class="ql-block"> 回到师部,周士第根据总指挥部的命令分别向各团下达战斗任务,布置好各部门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李硕勋考虑到目前集合部队进行战斗动员是不可能了。部队连日赶路,一到瑞金就接到了战斗任务,已经有二十多个小时没有休息了,同志们急行军很辛苦了。于是要求部队各级领导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特别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要起模范先锋作用,保证上级下达的战斗任务按时完成。</p><p class="ql-block"> 二十五师各团接受任务后,都很快地行动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七十五团首先向寨崠之敌发起进攻,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夺取了一个山头,占领了有利阵地。</p><p class="ql-block"> 七十四团迅速进到七十三团左翼南山岭北端,向敌人展开进攻,占领了敌人的一个阵地;并按到上级指示,派了一个参谋带一排人去与朱德同志那面的部队取得联系,彼此呼应,联合杀敌。</p><p class="ql-block"> 七十三团连续攻占了几个山头后,就向南山岭高地的其他山头发动猛攻。这些山头是会昌城西北的屏障,是敌人的主阵地,他们在这里构筑了许多坚固的防御工事,配有重兵把守和很强的火力。七十三团先后发起了几次强攻,都未得手。</p><p class="ql-block"> 漫山遍野到处是纷飞的炮火、弥漫的硝烟。在师指挥部指挥的李硕勋从望远镜看到七十三团攻击受阻,心急如焚。这时,担架队又抬下了几位伤亡的官兵,李硕勋走出师指挥部,迎着担架走去。躺在担架上的一位战士胸前多处中弹,满身鲜血,已经停止了呼吸,好面熟啊!李硕勋近前仔细辨认:原来是前不久刚提拔为排长的张越!忙叫担架停下,用手轻轻地为他合上双眼,然后从裤袋里掏出手帕,小心地为张越擦去脸上的血渍、硝烟、泥土……</p><p class="ql-block"> 李硕勋回到师指挥部,向周士第建议:把师指挥部搬到七十三团指挥所,靠前便于指挥,周士第立即同意【注6】。师指挥部很快转移到七十三团指挥所上来,周士第、李硕勋马上同团长黄浩声、党代表陈毅等一起研究作战方案。</p><p class="ql-block"> 战斗在激烈地进行。师部副官见他们还没有吃饭,便来问是否送饭来指挥部,大家先吃点饭,李硕勋同周士第考虑到七十三团的战斗部队都没吃饭,便提出官兵一致,打下会昌一起再吃饭!</p><p class="ql-block"> 二十五师的全体指战员参战,大大增强了起义军整体进攻的实力。激战到下午一时许,寨崠方面的敌人已开始松动,有的还渡河逃窜,二十五师指挥部据此判断七十五团已取得了初步战果。</p><p class="ql-block"> 面对新情况,怎样加速打败七十三团的当面之敌呢?周士第、李硕勋、黄浩声、陈毅再次研究敌情,决定采取“迂回包围,两面夹击”的战术。</p><p class="ql-block"> 七十三团分出部分兵力涉水绕道,转到敌人背后,截断敌人后路。渡河后架起十几挺机关枪朝敌军扫射。正面战场,七十三团六挺机关枪集中火力,掩护部队向前冲锋。敌人看到后路被抄,前后夹击,大势已去,已无心恋战了。</p><p class="ql-block"> 战事已对我军极其有利,周士第、李硕勋商量后认为应该迅速发动最后攻击了,于是下令师司号兵吹起二十五师的冲锋号。师冲锋号一响,各团、营、连冲锋号也迅速响起,一时间,嘹亮的军号声响彻山岗,我七十三团的勇士们随着号声反复向敌人勇猛冲杀,终于攻下会昌城西敌人主阵地,敌两团人马大部被歼,剩下的狼奔豕突,向会昌城溃逃。</p><p class="ql-block"> 七十三团、七十四团迅速沿后追击,本来部队一天没吃东西,又饥又渴,过河时,有人想喝水,还有人想往行军壶中灌水,就有战友在旁催促:不要喝水,赶快追击敌人。勇士们忍饥挨饿,奋起直追!杀得敌军大败而逃。</p><p class="ql-block"> 二十五师发动总攻的同时,会昌城东北朱德指挥的部队也吹响了总攻的号声;二十四师也由城西面向会昌城发起了进攻。</p><p class="ql-block"> 1927年8月30日下午五时,起义军将会昌守敌大部歼灭,乘胜占领了会昌城,这是南昌“八一”起义军南下途中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大胜仗。这一仗挫败了入赣粤敌堵截起义军南下的计划,解除了南征后顾之忧【注7】!</p><p class="ql-block"> 这次战斗,共歼敌六千余人,俘敌九百余人,缴获各种枪支二千余支【注8】,以及大批军用辎重,为起义军南下提供了丰富的物资补给。</p><p class="ql-block"> 会昌战役光荣地载入党史、军史,是永远值得纪念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  补记:南昌起义军会昌战役七年后的会昌守卫战</p> <p class="ql-block">  八一起义的火种点燃了南国烽烟。1928年4月,朱德率领的八一起义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随即发展壮大为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会昌作为中央苏区的南部门户,成为国共拉锯争取的重要战略节点。</p><p class="ql-block"> 1934年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况愈下,时属粤赣省委、省苏、省军区所在地的会昌面对粤桂敌人的步步紧逼,驻守南线的红22师及地方武装,在“左”倾错误路线的军事指挥下,与数倍于我的敌军进行阵地战,虽然红军指战员英勇奋战,但因寡不敌众,4月22日,红22师退至周田、中村、战塘一带,形势异常严峻。</p> <p class="ql-block">  在此危急关头,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来到会昌,深入了解前线敌情,指示红22师放弃“分兵把口、堡垒对堡垒”的错误打法,迅速发动群众,组织地方赤卫队、游击队配合红军进行游击战,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薄弱之处,击退了国民党军的多次进攻,粉碎了其向北推进的企图。</p><p class="ql-block"> 面对“风景这边独好”的南线形势,毛泽东1934年7月23日登上会昌城南山(岚山)岭,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光辉词章《清平乐·会昌》:</p> <p class="ql-block"> 东方欲晓,</p><p class="ql-block"> 莫道君行早。</p><p class="ql-block"> 踏遍青山人未老,</p><p class="ql-block"> 风景这边独好。</p><p class="ql-block"> 会昌城外高峰,</p><p class="ql-block"> 颠连直接东溟。</p><p class="ql-block"> 战士指看南粤,</p><p class="ql-block"> 更加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  【注1】:刘伯承《南昌暴动始末记》。《南昌起义》第88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2】:《抚州党史.集萃1921-1949》,第15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3】:原名明山,会昌山,南山,岚山,俗称岚山岭。山顶有会昌山战斗遗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4】:会昌城西,又名寨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5】:会昌县党史办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6】:《周士第回忆录》,第145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7】:《江西苏区史》,第90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8】:《江西苏区史》,第90页,会昌党史办资料。</p> <p class="ql-block"> 感谢抚州红色文化研究会 </p><p class="ql-block"> 会昌县党史办 </p><p class="ql-block"> 南丰县党史办</p> <p class="ql-block"> 赵从敏 整理 2021.12.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