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寒冬腊月,呼吸道疾患发病率明显增高,近来门诊经常会有患者提出关于雾化治疗的疑问,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雾化祛痰治疗及其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 痰量增多、痰液粘稠痰量增多、 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是下呼吸道感染、 慢性气道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也可见于围手术期、神经肌肉疾病等患者。痰液潴留会造成咳嗽、咳痰、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重者可阻塞气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重视痰液管理有利于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改善预后。目前,痰液管理的主要措施为物理排痰(如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胸背部叩击、体位排痰、呼气末正压、胸壁高频震荡等)及药物祛痰(口服、静脉输注及雾化)。其中,雾化给药具有可以直达气道、起效迅速、局部药物浓度高而全身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已被广泛应用!</p><p class="ql-block">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祛痰药物按机制可分为祛痰剂、黏液溶解剂、黏液调节剂、黏液动力药4类。目前常用于雾化吸入的药物包括:N-乙酰半胱氨酸(NAC)、氨溴索、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如布地奈德、倍氯米松、氟替卡松)、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保持痰液引流通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雾化祛痰药物使用时可降低分泌物黏稠度、引起分泌物量增加, 应注意引导患者通过正确咳痰方式将其排出。如果患者不能恰当排痰,应做体位引流或通过吸痰将分泌物排出,以避免分泌物潴留阻塞气道。由于镇咳药对咳嗽反射的抑制作用可能会导致支气管分泌物的积聚,因此雾化祛痰药物与中枢类镇咳药不建议合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警惕支气管痉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当雾化产生的气溶胶温度过低、浓度过高、单位时间释雾量过大时,有可能诱发患者出现支气管痉挛。对有肺部基础疾病或存在气道高反应的患者,应谨慎实施雾化治疗,在雾化过程应密切观察并做好支气管痉挛的治疗准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警惕其他可能的不良反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雾化吸入祛痰治疗一般安全性良好,常见问题为吸入引起的咳嗽和轻度鼻咽、胃肠道刺激,通常可以耐受。由于吸气过深易导致咳嗽,建议吸入期间正常呼吸。此外鼻咽和胃肠道的刺激性,可能导致口腔炎、恶心、呕吐情况出现,一旦出现可采用间歇雾化或停止雾化治疗。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后应嗽口和洗脸,避免残留药物通过皮肤吸入。</span></p> <p class="ql-block"> ➤雾化吸入装置的消毒与保存:</p><p class="ql-block"> 雾化吸入装置使用后,面罩或咬嘴内壁可附着细菌。为避免交叉感染,可选择一次性使用管路、面罩或口含器,如需重复使用,应做到专人专用。每次使用后对储药池、管路、面罩彻底清洗消毒,晾干后封闭存放,避免雾化吸入装置成为新的感染源。</p><p class="ql-block">➤药物保存和使用要点:</p><p class="ql-block">(1)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①安瓿开启后应立即使用,若不能及时使用,应放置冰箱,并在24 h内使用;②开启安瓿时闻到硫磺味,是药物本身气味,不影响使用;③本品与橡胶、铁、铜等可发生反应,雾化吸入时应采用塑料和玻璃容器。</p><p class="ql-block">(2)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①如需和其他药物混合雾化,应避免混合溶液pH值高于6.3,以防止pH升高导致游离氨溴索失效或溶液浑浊;②可与生理盐水以相同的比例(1∶1)混合在一起,从而使吸入器里喷出的药液达到最佳湿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雾化祛痰药物在临床疾病中常见的应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下呼吸道感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对于痰多且黏稠或不易咳出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建议雾化吸入祛痰药帮助及时清除痰液、 提高抗感染治疗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支气管扩张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对于咳痰困难、生活质量差以及标准气道清除技术无法控制症状的患者,推荐长期口服或雾化黏液溶解剂(≥3个月)治疗]。物理祛痰前依次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生理盐水、祛痰药物,可提高疗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慢阻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对于痰多或黏稠难咳出的慢阻肺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黏液溶解剂雾化吸入有利于促进痰液排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支气管哮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如哮喘患者痰量较多或黏稠难咳出,可加用雾化吸入祛痰药物。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增高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避免药液温度过低、释雾量过大以及流速过高,并全程密切观察,防止气道痉挛的发生。哮喘急性发作期可雾化吸入速效β2 受体激动剂(SABA)和ICS,慎用其他祛痰药物。</span></p> <p class="ql-block"> 目前我院内科医师资源丰富,涉及多个学科,在孙永刚主任带领下每位医师都有了夯实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附近居民的一致认可!每日我院内科在门诊二楼都会如时出诊,节假日无休,若有相关内科疾患等健康问题,可来我院进一步诊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