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长沙府湘乡荷叶塘,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地理位置,对于“湖湘文化”的爱好者,这里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坐标,亦或也可以称为“湖湘文化”的一方精神高地。这里是曾国藩的故乡,现在行政区划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他的故居“富厚堂”就坐落在这里,门前恰有一方堪称辽阔的荷塘。时维农历七月,荷叶碧绿如翡翠,荷花盛开,香氛四溢。</p><p class="ql-block"> 来到荷叶塘,走进“富厚堂”,关于曾文正公的知识积累,瞬间被激活。作为从小受正统政治教科书熏陶的六十年代初生人,对于曾国藩的认知是复杂甚至是矛盾对立的。一方面,他是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刽子手,“太平天国”政治中心天京陷落之时,他与弟弟曾国荃,纵容湘军士兵对天京(今南京)进行了残酷的掠夺与烧杀,一座不失繁华的都市,顷刻之间沦为废墟。他与弟弟曾国荃因此被南京市民奉上“曾剃头”与“曾屠户”的恶名,成为屠杀义军与贫民的刽子手!另一方面,他又是影响近代中国最为深远的“湖湘文化”之集大成者,是满清“四大中兴名臣”之首。其“经世致用”之学尤其是治军带兵思想,深得后世诸如蔡锷、蒋介石、毛泽东的推崇。毛泽东甚至说出“于近人,吾独服曾文正公”这样的话,甚至在创立红军之初,还在湘军《爱民歌》的基础上,制订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谱曲传唱至今。在某种程度上,曾文正公对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起到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与李鸿章,胡林翼,张之洞等共同推动的派子弟留洋,选幼童留美这样的重大开放举措,堪称“洋务运动”的发轫之举,为打破清朝闭关自守的落后局面,促进国家现代化起到重大的甚至是决定性作用。作为先后担任湘军领袖和“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的朝廷重臣,曾国藩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几乎无人可以撼动。这也带来对这个历史人物作出客观评价的难度,如何结论,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p> <p class="ql-block"> 我徜徉在曾国藩故居“富厚堂”的每条走廊和各个房间里,端详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让自己的思绪由理性转到感性。我感叹曾国藩祖父曾玉屏公,由乡里闻名的“浪荡子”“败家子“而痛改前非,成为奠定曾家得以“耕读传家”坚实物质基础的乡贤。也为其父曾麟书17次乡试终成秀才的忍耐与坚持,还有曾家父子同场考试又同时落榜,屡败屡战 终成正果的经历击节赞叹。这样的故事,恐也只能发生在“湖湘文化”的土壤里。笔者以为,经世致用,耕读传家,这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数千年的文化密码,也是中国传统社会实现乡村自治的重要途径。“富厚堂”正堂两侧的两座藏书楼以及藏书楼下的私塾课堂,都在无声宣示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中国自秦制建立以来,何以能经历若干次改朝换代,经历惨烈的兴亡交替,总是能在废墟里迅速恢复,并迅速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原因。如果历史可以假设,这样的发展如果能像“光荣革命”后的英国,如“独立战争”后的美利坚,国家与民族会赢得数百年和平发展的宝贵时间,又会有怎样的发展与繁荣?这样的问题,也许不止一次出现在像王阳明、魏源、曾国藩、毛泽东等许多历史伟人的思绪里吧?只是历史已经反复证明,要找到彻底打破“治乱循环”历史周期律的新路,不是那么容易的。毛泽东与黄炎培“窑洞对”里的宣示,为咱们指明了方向,但这条“民主的新路”遍布荆棘,不反复探索,不经历“螺旋式”“波浪式”前进的磨练,不长期坚持自我革命,恐难有光明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离开“富厚堂”的时候,正值正午,大暑天阳光炽烈 。出门之时,看到猎猎在薰风里的湘军“帅”字大旗,心里突然一凛。耳边恍惚响起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大炮声,还有湘军战士与太平军、捻军的厮杀声。也想起了湘军的两次惨败经历。湘军成军之后,岳州战事不利,在靖港水战中被太平军石祥贞部击败,曾国藩愤而投河自尽,幸得幕僚章寿麟所救,才避免了悲剧发生。及至湖口水战,太平军石达开部总攻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百余艘,主帅座舟亦被俘,曾国藩跳水逃走 ,后欲策马赴敌阵拼命,幸被部下拉住才得以全身而退。强悍智慧如曾文正公,尚且有狼狈不堪的时候,何况我等凡夫俗子?思及此处,忽然觉得自己何其有幸,一生已过大半,生活在难得的和平年代,充分享受了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带来的发展红利,至少还没有如曾文正公那么狼狈过,自然应该好好感恩为自己,为咱们这代人的岁月静好,奉献了一切的先贤先烈们!谨以至诚,对以曾文正公为代表的近代先贤们,对为国家与民族的振兴献出了鲜血与生命的先烈们,致以最最崇高的敬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