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由来【珍藏版】

奇彩蓉言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一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春节,中华民族第一大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最受重视的传统佳节,春节已经陪伴世代中国人走过了3000年。在古代,这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曾经被称为岁首、元旦、元日等,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才被叫做春节。春节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与中国先民对时间的感受和认知密不可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远古以来,天文、武侯和社会生产活动等通常被中国人当作时间变化的重要参照。早在夏以前的先民就已经产生并掌握了时间周期“年”的概念。《尔雅•释天》称: “夏日岁,商日祀,周日年,唐虞日载。”“年”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时间概念,是对农耕生活规律的系统总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秦汉时期,因为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岁时观念也随之改变,除农耕参考之外,岁时更多的与社会生活关联起来,使之具有明显的社会意义。在象征一年开始的岁首,朝廷会借机真是和加强君臣之义,民间则将之作为家族家庭聚会的良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秦到汉代中期,岁首在夏历十月,十月初一即为新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夏历正月正式被确定为岁首。尽管此后历法不断修正改变,正月岁首的原则始终不变,年节因此得以固定,各种祭祀、庆祝活动也得以传承发展。汉中期以后,岁首正月初一被称为正月旦,正旦等,是皇家举行大规模朝会的重要庆祝日。受此影响,民间也将年节民俗活动由传统的腊日、腊月日移到“正日”。东汉《四民月令》载,正日礼信的主要内容为祭祀祖先、礼敬尊长,其次是宗亲乡党互相拜贺。后世百年的传统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仍然沿袭岁首朝贺大典,民间的元日活动则越发丰富多彩,先是在门前燃放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然后再给尊长拜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节有法定假日,却是从唐代开始的,通常是年前3天年后3天,加上正日,刚好与今天的春节黄金周长度一样。同样,朝廷举行朝贺大典,而民间阖家团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唐代以后的宋、元、明、清各代,春节的叫法时有变化,或元日,或元旦,或新年,但朝野的庆祝活动大同小异,只是朝廷更重规模和场面,还会举办各种节日灯火和杂艺表演,摆出与民同乐的姿态。而民间的年俗活动则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丰富,更为有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宣布以公历为标准纪年,被称为公历或阳历,而传统历法则被称为农历或阴历。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而元旦、新年的叫法被公历1月1日占用。民国政府后来一度尝试将传统节日习俗合并到公历系统中,废除农历春节,将相应庆祝活动搬到公历新年,效果很不理想。1934年初,废除农历传统节日的做法宣告失败,“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农历春节在民间名正言顺地传承下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历法上继承了民国时期的传统,在采用公元纪年的同时,对传统年节也给予了特别关注,“春节”成为社会上下对农历新年的叫法。</p> <p class="ql-block">作为迄今历史最久、流传地域最广、过节人数最多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确堪称中华民族第一大节,其存续和发展对中国人,甚至全世界产生着日益深远的影响。【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第二章:【春节的起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