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初晴,共贺生朝”——记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出生的一位”小老虎“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钱雨菲

曙色浮丹栱,微风暖禁街。前一日的雨淅淅沥沥了一整天,雨停后的一整天阴霾笼罩在人们的头顶,1月7日晨间第一缕阳光照进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室的大厅,让人暂时忘却冬日的严寒。<div>就在这时,一名孕妇捧着肚子,跌跌撞撞地走进急诊大厅,表情痛苦,预检分诊台的护士赶忙上前,在了解到她是已怀孕37周且是一名二胎妈妈时,护士心中警铃大作,当机立断将她安置到抢救室的单间内,并立即通知妇产科与儿科医生,要知道,二胎妈妈的产程一般情况下比头胎妈妈生产的时间要短上许多。</div><div>此时,这位妈妈已经出现规律的宫缩阵痛,羊水已破,妈妈自我感觉腹部下坠感十分明显。这位妈妈生产在即,急诊科护士长任玉琴当机立断,让人准备好接生用物,抢救用物,将房间内空调温度调高,做好保暖措施,安置孕妇体位。而就在一切都紧而有序地进行时,孕妇地宫缩阵痛突然加剧,宫口已经全开,胎儿头部肉眼可见,经验告诉我们,经产妇的第二产程有的仅有数分钟,眼见着孩子就要娩出,任玉琴护士长立即和正在急诊进修的妇产科护士施念一边做好妈妈的会阴保护,避免因急产导致母体会阴撕裂引发大出血,一边检查胎儿体位是否可以顺利娩出,此时我们都知道,必须要立即协助母体将胎儿娩出,避免胎儿窒息。</div> 而就在电光火石之间,胎儿成功娩出,但也发生了让人最为担心的一幕,孩子出生全身发紫,没有哭声,没有呼吸心跳。护士长与沈玉红老师立即开始新生儿复苏,一人按压一人进行通气,“1,2,3”,“通气1次”,循环往复,她们之间不需要其他的语言沟通,是配合了二十多年的默契,是战友间最真挚的信任。两分钟后一声细微的啼哭,肱动脉触之清晰的搏动,所有人悬着的心放了下来。随即清理新生儿气道,予以保暖,孩子那一声声越来越高的啼哭,却让所有人感到欣慰。 当这个孩子睁开眼睛看向我们的时候,大概每个人的心都要被融化了~ 在抢救室外等待着哥哥,看着自己的弟弟,这是两兄弟的第一次会晤~ 随着国家生育政策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有二胎、三胎的计划,很多人妈妈会觉得自己有多生产经验而“放松警惕”,但妈妈们在生产时出现的情况是瞬息万变不可估计的。就在一个月前的急诊室,我们在同样情况下的接生了一个同样急产的二胎妈妈,95后的小伙子龚天雨成功“晋级”。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新生命的诞生带来了希望与慰藉。对每天穿梭在生死边缘的急诊人来说,我们见到了太多的死亡、失望、无措与无力。迎接新生命,那充满生命力量的哭声,也是浇灌你我心田的一冽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