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岁月中的一段美好时光

关关

<h5>十七岁的花季 到北大荒拍的第一张照片</h5> <br><br>一.初到蜂场<br> 记得大概是在下乡第三个年头的初夏,连队为了创收,决定在旗下的三个蜂场试做蜂王浆。因为是比较精细的工作,连队为每个蜂场增配了两位女同志,而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我被新奇神秘的蜂场工作强烈吸引着,心中激动与兴奋无以言表。<br> 出发去蜂场的当日清晨,一辆牛车载着我们一行六人和行李口粮,也承载着每人的期待与忐忑,悠哉游哉的在山路上走了三四小时后,我和同学李桂兰在老邱的蜂场下了车。这个蜂场由老邱和老赵两人看护,他们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两人。收拾好行李和住所,我们迫不及待出了门,想熟悉一下周围环境。<div><br>  蜂场位于一座山的半山腰处,门口十几米处是一排排蜂箱,蜂箱左侧有一片菜地,而右侧,在树木杂草的掩映下,是一个带门的山洞,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个山洞就是蜜蜂过冬的地方-蜂窑。蜂场往前不远处的山脚下,是一片七八十米宽草甸,望过这片草甸,就又是另一座遍布高低错落树木的山丘。山的左侧与群山相连,绵延起伏,而草甸随着山势渐次开阔平坦起来,一眼望去广阔辽远,一马平川,我们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br>  熟悉一圈下来,已近傍晚。晚饭是老赵做的馒头,搭配一盘炒菜和一碗汤。终归是小锅炒成,比食堂的大锅饭要好吃得多,再加上刚刚看过那般宜人景色,这顿简单的饭食,我们倒是吃的很香很满足。饭后天色彻底暗下来,外面出去不得,我俩在屋里也无事可做,又不好意思点灯熬油,便索性早早睡下,结束了这兴奋开心的一天。</div> <h5>图片来自网络</h5> <div>二· 震撼</div><div> 清晨, 我俩被屋外婉转清脆的鸟叫声唤醒。初来乍到,可不敢怠慢,我们赶紧起床穿衣,一推开门,天呐!眼前好一副壮美的画面。只见太阳刚刚从对面山后升起,热情的挥洒着金色的光芒,一望无际的草甸上,漂浮着如烟似的薄雾,好似美人轻柔的面纱。一团团一簇簇红、黄、蓝、白的野花肆意怒放,争相展示着它们的绚烂。这些姹紫嫣红点缀在浅绿色的草甸上,与周围树木的翠绿和更远处山林的深幽浓绿,形成一幅浓淡相宜,静远而缤纷的美好画卷。</div><div><br></div> <h5>图片来自网络</h5> 我被眼前这番景象深深震撼着,对于我们这些城市生城市长的青年来说,下乡前从未看到过外面的世界,更没有见过如此般山野美景。而今后,我每天都可以在这美景之中生活、工作,心中难抑愉悦之情,哈哈!生活竟有如此美好。 三 · 爱上小精灵<div>  我们取蜂王浆的工作,就是用蜂蜡做成比一般蜂巢大三四倍的蜂王巢,将它沾到蜂巢框上,然后再用鹅毛管做成的工具,从蜂巢中取出比米粒还小的蜂卵放到蜂王巢中,最后将蜂巢框放到蜂箱中。蜂王与工蜂的幼虫相同,不同之处是工蜂的食物是蜂蜜,而蜂王的食物是从工蜂嘴中分泌出的蜂王浆。工蜂只要看到蜂王巢中有幼虫,就会不停的给它喂食蜂王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再把被喂得肥肥胖胖的幼虫同蜂王浆取出。只因食物的不同,工蜂一生忙忙碌碌、辛勤劳作,蜂王则养尊处优,只负责繁衍后代,其寿还要比工蜂长三四倍。所以蜂王浆的营养价值非常高。</div> 对于蜜蜂,我并不讨厌,但是多少有些害怕它。第一天看到蜜蜂落到身上,吓得我马上挥手想把它赶走,没成想反倒被蛰,一天下来我俩都被蛰了三四次,我的脑门挨了一下,不一会的功夫就肿的老高,连眼睛都睁不开,心里真是懊恼极了。老邱告诉我们说;“蜜蜂落到身上不要动,任他爬一会自然就飞了。”果然,之后我们再也没有被蛰,渐渐地竟喜欢上了蜜蜂。每天看到蜂道上成千上万只蜜蜂忙忙碌碌的飞来飞去,发出嗡嗡声响甚是壮观。飞回来的蜜蜂,时常拖着两条因沾满花粉而变得粗粗的后腿,活像穿着一双嫩黄靴子的小精灵,分外俏皮可爱,心里对它们的爱则更深了一分。 <div>四· 对峙</div><div> 就这样,每天,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邱性格随和,待人和蔼可亲,老赵则整天嘻嘻哈哈,常常语出惊人,令人忍俊不禁。我们相处的十分和谐融洽,两位师傅更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予了我们很大帮助。为了照顾我们的饮食习惯,他们让我俩负责做饭,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困难,只是一开始不会烧火,也掌握不好火候,尝试几次之后也就慢慢上手了,不仅可以按照自己喜好调整饭食的软硬咸淡,也摸索出了他们的喜好,渐渐达成统一。</div><div> 一天晚上,我和李桂兰睡得正酣,突然“砰”的一声枪响把我俩从梦中惊醒,“怎么回事?”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接着听到外面有人说话,哦!想起来以前听老邱说过,蜂场时常会有黑瞎子来偷蜂蜜,今天,可能就是来黑瞎子来了吧,仗着有两位师傅壮胆,我们丝毫没觉得害怕,反而是新奇兴奋地很,想看看到底是怎样打黑瞎子。我俩急忙穿上衣服出门,看到两位师傅的房门敞着,在透出的灯光映射下,看到老邱和老赵正站在离门口十多米的柴垛后面,老邱端着枪,注视着对面山上。我俩赶紧走过去,皎洁的月光下看不出山林里有什么,只是黑乎乎一片,老邱开口说;“你们仔细看,”我定睛一看,果然,漆黑中,有一双绿幽幽的眼睛正与我们对视着,顿时,我的心提到嗓子眼,“它会不会一下子扑过来?”“它不敢”’老邱笃定的说,“刚才那一枪把它吓跑了,可还是眼馋蜂蜜舍不得走,它还等待机会呢,看来,咱们还得再给它一枪。”说着,老邱瞄准对面,‘砰’的一枪过去,那双绿幽幽的眼睛消失了,等了一会,也没再有什么动静。老邱说;“最近几天这只黑瞎子怕是不敢再来了,咱们也可以安生几天。”蜂场最大的天敌就是黑瞎子,只要它‘光顾’一次,连吃带糟蹋,能毁好几箱蜂。所以,养蜂人要经常与它斗智斗勇。我心琢磨,也不知道刚刚是把它吓跑了还是打伤了。幸好两位师傅警醒,我们并没有太大损失。</div> <h5>图片来自网络</h5> 五 · 傻狍子<div>  连续工作几日,突然发现蜂箱口死掉的蜜蜂比往日见多,蜂道下的地面上也有不少累死的蜜蜂,看着令人十分心疼。老邱说;“这么多天连着取王浆,蜜蜂太累了,让它们休息几天吧,你们也放个假,去别的蜂场看看其他同伴。”我俩一听很是高兴,可转念一想,这山深林密的路上,万一碰上黑瞎子和狼可咋办?老邱看出我俩的担心,安慰说;“大白天黑瞎子和狼一般不敢出来,你们要是害怕就带上枪。”老赵也走过来说;“给,我这有个哨子,你们一边走一边吹,黑瞎子听到声音就早早躲开了。”我俩一听,带着枪,那还有什么害怕的,遇到黑瞎子和狼,开一枪,就算打不着,也能给它吓跑啊。于是,我背着枪,李桂兰吹着哨子就出发了。</div><div> 沿着山间小路走入林中,漫山绿树浓荫,碧色浮空。阳光透过树叶倾洒下来,路上摇晃着斑驳的光影。清凉的空气中偶尔传来一两声清脆的鸟鸣。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林中的静谧安详使我们暂时忘却了心中的不安,漫步其中真是舒适惬意极了。</div><div> </div> <h5>自拍 伊春森林公园</h5> <h5></h5> 我俩边走边聊,隐隐约约听到几声狗叫,想着应该离相邻的蜂场不远了。突然,路边草丛中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我心头一紧‘不好’赶紧停下脚步,我俩不知所措的对望着。紧接着,声音越来越大,好像动物跑动的声音。我急忙把枪从肩上取下来端在手上。以前虽然也打过枪,但这时我慌了,突然就忘了怎么打开抢的保险,枪在我手里摇摇晃晃不知从哪下手。瞬间,跑动的声音渐渐远了,我俩大大松了一口气,心脏却还在怦怦乱跳。终于,周围又归于宁静,赶紧走吧,还好有惊无险。到了相邻的蜂场,我俩把刚才的事情描述了一遍,老师傅笑着说;“你们肯定是碰上儍狍子了,要是你俩敢在原地等一会,傻狍子一定还回来,要是能打中,咱们就有狍子肉吃啦。”听他这么一说,惭愧的想起刚才自己惊慌失措的样子,唉,还打狍子呢?我怕比傻狍子也强不了多少吧……<div>  下午回到自己的蜂场,一路平安无事。至此一行,领略了山中美景,更深刻体会到要做到临危不惧,平时真要多历练才行。</div> <h5>图片来自网络</h5> <p class="ql-block">六 · 无尽留恋</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中,我们到蜂场已近一个月时间,由于蜂王浆取出后需要低温保存,最初是把蜂王浆放到蜂窖中,但由于温度还不够低,那时也没有类似冰箱的容器,无法解决保存问题,我们的工作只好终止了。知道我俩要回连队,两位师傅特意给我们每人做了一个板凳和一个搓衣板。我们亲眼目睹了赵师傅把一段树桩劈成几块木板,又用刨子把木板刨平,再用凿子在板子上凿出一道道棱,最后用砂纸打磨光滑完成。起初我们不知道他是给我们做的,直到临走那天,邱师傅才告诉我们,这是送给我们的礼物,算是一点心意。我和李桂兰拿着板凳和搓板,真是又惊又喜,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短短数日,我们与两位师傅一起工作,一锅吃饭,想到他们对我们的关怀和照应心里满是感激和留恋。在蜂场的这段日子,是我在兵团生活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也是我并不多彩的青春岁月中的一抹亮色。在这里,我平生第一次领略到那般绚烂的山野美景。也感受到两位老职工,给予我们知青的温暖和真情。</p><p class="ql-block"> 转瞬间,我们离开那片黑土地已四十多年,但那情那景,仍历历在目,令我难以忘怀。我已将它珍藏入“回忆”这本相册,时而拿出,翻看,摩挲……而这本满怀情感的相册,愿与你们-我的同伴,一同分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0年5月10日为纪念下乡五十一周年而作 2022年1月7日制作成美篇</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