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语文教师怎样引导学生进行《<a href="https://j.youzan.com/I3ANjB"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论语</a>》整本书阅读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p><p class="ql-block">第一,理解书名的含义及来历。《论语》作为书名,始见于《礼记·坊记》,其中有“《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由此可见王充在《论衡·正说》中说“孔子孙孔安国……始曰《论语》”的观点有问题。“论”读lún,是“编纂”的意思。为何读平声,长期以来,少有明确透彻的解说,以至于杨伯峻先生曾写文说:“为什么叫‘论语’,其说不同,都不一定可靠,可以不去管它。”[1]</p><p class="ql-block">“论”通“仑”,现有出土文物为证。在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篇中有这样一段:</p> <p class="ql-block">牛鸿恩解释说,内中有个排比句,“顺逆”“出入”由反义词组合,“仑会”“节文”是近义词连用。“观其先后而顺逆之”就是观察竹简的先后顺序,或往前移,或向后放,使各得其所。“理其情而出入之”是区分不同情况或删除或添加。这都是说孔子编集《诗》《书》《礼》《乐》的情况。[2]</p><p class="ql-block">这段史料中的“圣人”指孔子。“比其类而仑会之”,就是排比其类别,有伦次、有条理地编集简册,也就是汉人普遍讲的“论次”“论纂”“编次”的意思。汉代孔安国整理秘府书时就提出了“以事类相次”,后来刘向整理秘府书时称作“以类相从”。这是古人发明创造的书籍编辑方式,对世界书籍编辑是一大贡献。许慎《说文解字》训“论”为“从言,仑声”。“仑”的繁体为“侖”,下部指编排典册。“仑会”之“仑”与“论语”之“论”相通,取其声符以定读音,所以“论”应读作平声。</p><p class="ql-block">其实,章炳麟在《国故论衡·文学总论》就说过:“论者,古但作仑。”顾颉刚也指出:“《论语》这个名词也由竹简来。‘论’字古但作‘仑’,就是把竹简排比为一册的意思。”[3]但是长期以来没有引起研究《论语》的学者足够的重视,加之没有出土文物为证,所以人们一直在“论”字的读音上缺少有底气的解说。至于“论语”之“语”,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早就讲得很清楚,那就是:</p> <p class="ql-block">第二,帮助学生做好整体规划。读《论语》整本书花费的时间比读单篇文章要多得多,所以要做好整体规划。《论语》全书共20篇,512章(注:杨伯峻《论语译注》分为512章,其他版本分章定数各有不同)。学生从前往后依次阅读,每天读5章,用100天即可读完一遍。一个学期是20周,共140天。高中生建议至少完整读三遍,用三个学期的时间。最好在高一或高二完成。初中阶段,我建议初中生挑选《论语》中50章左右的内容来读,不必读整本书。也就是说,《论语》整本书阅读主要在高中阶段完成。当然,欢迎初中生也阅读《论语》整本书。</p><p class="ql-block">第三,学会使用序号来检索。如果学生选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来读,会发现原文每一章的前面标有两个序号,中间放一个间隔号(其他版本有用连接号“-”的),前面的序号代表篇数,后面的代表章数。比如,10·25,指的是第十篇《乡党》中第25章。后来出版的各种注译《论语》的版本,大都沿用了这个体例,这让阅读《论语》十分方便,我们要充分利用它。如果看到序号即能说出篇名,那就说明你初步了解了全书的篇数;如果看到序号就能说出某一章的内容,那说明你对《论语》已经非常熟悉了。请看下面的统计表:</p> <p class="ql-block">(注:本表数据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计算机室编著的《论语数据库》一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p><p class="ql-block">第四,要确切把握《论语》中的重要概念。读《论语》不像读小说那样引人入胜,很可能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论语》是一部思想文化著作,有很多概念,学习这些概念是理解《论语》的基本途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孔子词典》收录400多个概念,核心概念也有数十个,如“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耻”“道”“德”“命”“勇”“知”“成人”“君子”“小人”“士”“敬”“学”“习”“政”“知”“智”“文”“恕”“立”“言”“利”“佞”“性”“美”“善”“乐”“忧”“野”“史”“简”“直”“中庸”“艺”“敏”“明”“友”,等等。这些概念有的属于核心概念,有的属于外围概念,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有人说《论语》篇与篇之间、章与章之间没有逻辑关系,这是没有进入《论语》内里的表现。这些概念大都围绕“政”“仁”“礼”“知”而展开。如果学生能够整理出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明白了《论语》整本书的内部结构。</p><p class="ql-block">第五,学会运用“内证法”。《论语》中不光有概念,还有很多格言,学生容易把它们误作“概论”或“真理”。这些概念或格言大都有一定背景,有其针对性。所以,把特殊性误以为普遍性,是阅读《论语》须警惕的。不能孤立地解读《论语》中的格言与概念,更不能绝对化。清代经学家王引之说过:“揆之本文而协,验之他卷而通”,就是强调遵循“触类旁通”“比例而知”的方法,我们不妨叫作“内证法”。比如《子罕》中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一般翻译成“天气寒冷了,而后知道松柏最后凋落”。这虽然不能算错,但不精准,没有传达出原意,松柏是不凋落的;若联系《八佾》中“绘事后素”,“后素”即“后于素”,理解就顺了,可以翻译成“天气寒冷了,而后知道松柏最经得起严寒的考验”。这就把这句格言的确切含义讲出来了。又如《论语》有“三十而立”,理解“立”可以参照《季氏》中“不学礼,无以立”,《泰伯》中“立于礼”,以及《尧曰》“不知礼,无以立也”。再如《雍也》中“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若结合《子罕》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以及《泰伯》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来分析,就发现“可……不可……”句式在《论语》中大量存在。通常的翻译译 成“可以……不可以……”,虽不能算错,但不够精确,若翻译成“不难……难于……”就更好。于是可以将《雍也》中那几句翻译成:“对于君子,你摧折他容易,但让他进入你的圈套很难;你欺凌他容易,但愚弄他很难。”后两句翻译为:“对于军队来说,改换它的主帅容易,然而要使普通人改变自己的意志就难了。”“对百姓来讲,让他们遵循有关规定去做事并不难,难的是让他们理解那样做的原因。”</p><p class="ql-block">这种“内证法”既可以证其相同,也可以证其相异。比如“仁”这个概念,究竟如何理解?我们发现,孔子的学生对此也不理解,所以《论语》中记载向孔子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很多,有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子贡、子张等人。其中樊迟问过两次,孔子每次回答都不相同。这就提醒学生,要想全面准确地把握“仁”这个概念,就要把握孔子每一次回答的侧重点,弄清孔子是从哪个角度来回答的。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就是相异点,把这些相异点合起来才是“仁”的全部内涵。这样读《论语》,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或者说已经进入研究性学习的境界,甚至比读小说还有趣。</p><p class="ql-block">当然,“内证法”的作用是有限的,还需要结合“外证法”。比如“学而不厌”“敏而好学”的“而”字是连词,但它在此处是表转折、表递进,还是表并列?不同的版本注释也不完全相同。我认为是表转折。这是与《论语》中的相同句式比较后判定的。如下列句式“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和而不同”“同而不和”“幼而不孙”“长而无述”“老而不死”“述而不作”“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等,其中的“而”字都表转折。一般的人,学一点就容易满足。孔子不是,自己学了,不会满足,不会停滞不前,这是他一贯的态度。这就把自己与一般人区别开了。孔文子虽然很聪敏,却仍然好学。《伤仲永》中的方仲永倚仗头脑聪慧就不好好学习,最后“泯然众人矣”。这是“内证法”与“外证法”相结合的一个例子。</p><p class="ql-block">第六,要了解相关的人和事。《论语》一书涉及的人物有160个左右,还有很多历史事件。要读懂这部书,需要了解这些人物和事件。否则,就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比如,孔子一生的起伏顺逆与三桓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与季氏的关系,阅读时不可绕行。知道了季氏的情况,很多章节就好理解了。再比如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在卫国停留的时间最长,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过:“鲁、卫之政,兄弟也。”(《子路》)因为鲁国和卫国都是姬姓国,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康叔是周公的弟弟,所以孔子才有此话。另外,卫灵公、卫出公、卫后庄公三人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如果搞不清楚,就读不懂《述而》中“夫子为卫君乎”一章,也读不懂《子路》中“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一章,甚至也搞不懂子路究竟为什么而死。读《论语》,不仅是学习语言,还是学习政治、哲学、历史、经济、教育,以及礼乐文化等,它是一个丰富而立体的文化宝库。所以,读《论语》时一定要认真看注释。</p><p class="ql-block">第七,要清楚《论语》中人物说话的“大语境”和“小语境”。“大语境”是历史文化背景,比如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引发了孔子很多感慨。孔子的感慨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针对性的。孔子说话往往是针对统治者提出要求,更多是对“君子”提出要求,很少对普通百姓提出要求。如果不加以区分,认为孔子所讲是针对所有人的,就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比如《里仁》中记载孔子的话:“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这就要结合“大语境”来理解,明白这是专门指向统治者而言的。除了“大语境”,还有“小语境”,就是一章之内有若干小句,章的主题往往决定了小句的用意。比如《泰伯》第一章的“小语境”是孔子盛赞泰伯“至德”,如果把“民无得而称焉”这句看作只是陈述百姓不知晓“三以天下让”这个历史事实的话,前后意思就不合了,会出现难以理解的句意转折,无法实现“小语境”内的自洽表达。如果从“小语境”的角度考虑,那就好理解了,不至于出现那么大的分歧,可以翻译成“泰伯,他称得上德行最高尚的人了,三次把天下让给季历,百姓不知道该怎样来称赞他”。结合语境理解,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策略,也是阅读《<a href="https://j.youzan.com/ge8aXB"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论语</a>》的基本思路。</p><p class="ql-block">第八,也是最后一点,读《论语》整本书可以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论语》一书几乎囊括了所有常用虚词、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还有一些常见实词和通假字。这可以为学生阅读文言文打下坚实基础。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一定要注意圈点勾画,写出阅读感受和疑问,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p><p class="ql-block">当然,《论语》这部书不管怎么读,都会有一些问题是难以彻底解决的。杨伯峻先生说,古今中外关于《<a href="https://j.youzan.com/Vf8NjB"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论语</a>》的著作达三千多种。它们都没有完全彻底解决,师生在读《论语》时解决不了一些问题,太正常了。存下疑惑,留待后来。</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8.cn/3oe90fi9?share_from=others&share_to=copy_link&user_id=14546204&uuid=bfec75fda2f42ceb917a630f4b4eabd4&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4546204&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share_user_mpuuid=a9807404fab631c82174d74b2ee60f66&um_rtc=c239f7495a989e9c1146c2f486fe0bfa" target="_blank">阅读原文</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