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次雾凇观赏记

老江郎

<p class="ql-block"> 咏 雾 凇 </p><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4日)</p><p class="ql-block"> 吉林雾凇,遐迩闻名。</p><p class="ql-block"> 琼花玉树,天适地应。</p><p class="ql-block"> 大坝飞架,湖阔江平。</p><p class="ql-block"> 寒江不冻,奇景频生。</p><p class="ql-block"> 仪态万方,剔透晶莹。</p><p class="ql-block"> 四大奇观,有我雾凇。</p><p class="ql-block"> (注: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并称四大自然奇观)</p> <p class="ql-block">  从外县迁吉定居已三十余年,对雾凇这一吉市独特的产物却熟视无睹、一知半解。也许因养家糊口疲于奔命无暇顾及,也许认为自己熟悉生活环境无兴趣了解。如今退休了,进入老年了,闲起来了,对家乡环境开始感兴趣了,而雾凇就是自己想探究的事。</p> <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4日清晨,元旦小长假后第一天,在吉市万科居住的儿媳,早早就如约微信留言“今天雾凇还不错,可以去看”。我马上与几天前就约好的同事朋友佐夫联系,要去看雾凇。7时30分,他开车如约而至,我们开始观赏雾凇之旅,目的地是最佳雾凇观赏带——阿什哈达雾凇观赏带。</p> <p class="ql-block">  阿什哈达雾凇观赏带距市区11公里,沿着美丽的吉丰东线景观路一路驰行,一边欣赏冬日清晨松花江景色,一边观察雾凇“情报”是否准确。路旁枯木裸枝快速向后倒去,却不见丝毫雾凇的迹象,我心里开始犯嘀咕,今天可别白来呀!</p> <p class="ql-block"> 正在心里祈祷“千万可别白来呀,大冷天的”,江边景观路旁树上开始出现薄薄的白霜,“啊,有门,雾凇”,我几乎喊出声来,再往前行,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厚,几乎倾刻之间,我们便进入了雾的世界。原来阿什哈达雾凇观赏带到了。</p> <p class="ql-block">  往前看,观赏带左侧,也就是吉丰景观路东侧停了一长排小客车足有几十辆。右侧,男男女女、三五成群的人们在挂满雾凇的江边树林中穿行,其中有一家人来的,有看似情侣的,像我们这样两个小老头结伴而来的真就不多。他们有把相机搭在三角架上瞄准的,有举着手机随处拍照的,好不热闹。从中看出雾凇在人们心目中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我和佐夫走下江堤,来到江边,只见江面雾气蒸腾,遮天蔽日。观赏雾凇的人们一边拍照,一边翘首企盼着太阳驱散迷雾,尽展雾凇风采时刻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我们开始感到江边寒气袭人,戴手套拿手机照不了相,不戴手套一会功夫手就冻得受不了,我俩几乎异口同声、埋怨天气预报不准,“这哪是零下17度,肯定有20多度”。</p> <p class="ql-block">  太阳开始穿透迷雾,阳光开始渐行渐近,被浓雾笼罩的雾凇开始露出“笑脸”,婀娜多姿的雾凇真容开始显现。</p> <p class="ql-block">  我俩几乎忘了冻手,频频举起手机,互相留下各自想留下的观赏瞬间。</p> <p class="ql-block">  雾凇景观,让人留连忘返;吉林树挂,令人心旷神怡。我的手机几乎没闲着,在给朋友拍照同时,留下了许多雾凇装点后的,角角落落的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一个多小时的观赏,仍感觉意犹未尽。观赏带内及周边,该看看了,该照照了。上午9时许,我们上了车,开始打道回府。</p> <p class="ql-block">  新年吉林首场三星级雾凇,惊艳朋友圈!</p><p class="ql-block"> 2022年元月4日,我市阿什哈达雾凇观赏景区迎来新年首场三星级雾凇。</p><p class="ql-block"> 当日江畔晨雾弥漫,一场美丽的雾凇伴随新一年的到来,呈现给每一位前来观赏的游客。无论行走在江畔还是登高远望,美轮美奂的雾凇奇观无不给进入新年的江城带来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 这条消息报道是吉林市行网2022年1月5日上午7时24分发布的,并附有以下照片。昨天早上我发现的,我感觉挺幸运,真巧,这一报道内容与我和佐夫有关,因为我俩恰好在那时身临其境。</p> <p class="ql-block">  这次近距离观赏雾凇,并且是2022年阿什哈达雾凇观赏带第一场雾凇,不仅是看奇观、看热闹,更主要的是走近了雾凇,了解了雾凇,涨了见识和知识。我上网搜索关键词“吉林雾凇”,系统了解了“吉林雾凇”。</p> <p class="ql-block">  吉林雾凇,由于具备得天独厚的关键气候条件,构成了超越常规的物理机制的独特成因。雾凇通称“树挂”,是雾气和水汽遇冷凝华在枝叶上的冰晶。足够的低温和高湿度,是形成雾凇的基本条件。</p> <p class="ql-block">  吉林雾凇仪态万方,婀娜多姿,独具丰韵的奇观,让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赞不绝口,同时吉林雾凇对自然环境、人类健康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和长江三峡同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而吉林雾凇却是这四处自然景观中最为特别的一个。</p> <p class="ql-block"> 每当雾凇来临,吉林松花江岸十里长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江泽民同志1991年在吉林视察期间恰逢雾凇奇景,欣然秉笔,写下"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之句。1998年他又赋诗曰:"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p> <p class="ql-block">  在吉林,每到冬季,尽管松花湖上一抹如镜、冰冻如铁,但冰层下面几十米深的水里仍能保持4℃的水温,水温和地面温差常在30℃左右,于是就形成了市区以下几十里不封冻的江面。温差使江水产生雾气,江面上白雾袅袅,久不消散。沿江那十里长堤,苍松林立,杨柳抚江,就在一定的气压、风向、温度等条件的作用下,江面的大量雾气遇冷后便以霜的形式凝结在周围粗细不同的树枝上,形成大面积的雾凇奇观。 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以吉林雾凇又具有持续时间长、厚度大、出现频率高的特点。每年从12月下旬到翌年2月底,都是在吉林市观赏雾凇的最佳时节,最多时一年可出现60余次。</p> <p class="ql-block">  冬季的吉林气温在-20℃以下的天数长达六七十天,奇妙的是穿城而过的松花江水,居然可在冬日严寒时同样奔流不息。原来,从吉林市溯流而上十五公里就是著名的丰满水电站。水电站大坝将江水拦腰截断,形成了巨大的人工湖泊--松花湖,近百亿立方米的水容量使得冬季的松花湖表面结冰,但水下的温度却仍然保持在0℃以上。特别是湖水通过水电站发电机组后温度有所升高,江水载着巨大的热能顺流而下,于是就形成了几十公里江面严寒不冻的奇特景观,同时也具备了形成雾凇的两个必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条件:足够的低温和充分的水汽。</p> <p class="ql-block">  江水与空气之间产生了巨大的温差,松花江源源不断释放出的水蒸气凝结在两岸的树木和草丛之间,形成厚度达到40至60毫米的"雾凇"现象,远远超过国内北方一些地方偶尔出现的普通雾凇的厚度(多为5至10毫米),而"吉林雾凇"又是雾凇中厚度最大、密度最小和结构最疏松的雾凇品种--毛茸形晶状雾凇,没有危害,而且还对人类有很多益处,观赏起来格外晶莹剔透,所以吉林雾凇更堪称为雾凇极品中的极品。</p><p class="ql-block"> "一江寒水清,两岸琼花凝",是吉林雾凇奇观仪态妖娆、独具丰韵的典型概括。雾凇奇景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之中,让许多有幸身临其境的中外游客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  至友慕君兄阅《新年首次雾凇观赏记》后,深夜赋诗相赠:</p><p class="ql-block"> 晶莹玉树舞江风,</p><p class="ql-block"> 岸柳悬花胜碎琼。</p><p class="ql-block"> 游客笑迎冷气骤,</p><p class="ql-block"> 万千碧丽醉卢翁。</p><p class="ql-block">——赞兄弟观雾凇.2022.1.7.午夜11时22分</p> <p class="ql-block">撰稿:老江郎</p><p class="ql-block">设计:老江郎</p><p class="ql-block">摄影:剑客、老江郎</p><p class="ql-block">制作时间:2022年1月5日</p><p class="ql-block">完成时间:2022年1月6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