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路,小路!”——连云港市塔山中心幼儿园中一班课程故事

冷暖自知

<p class="ql-block">活动缘起:</p><p class="ql-block"> 一天上午,孩子们在户外游戏活动后排队回班级的路上对他们脚下的鹅卵石小路产生了兴趣。他们最先是发现脚下踩的石头有的拼成了小动物的形状,通过看、摸、踩等方式对小路的石头形状进行观察、猜测。进而探索、讨论小路的形状、颜色、材质等的不同。而后对幼儿园里各种不同的路进行观察、发现,再用积木建构、绘画设计等方式表征小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收获了快乐也有了许多新奇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小路初探~</p> <p class="ql-block">户外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被回班路上的“新发现”所吸引,于是我们围绕着“幼儿园里的小路”这个话题展开讨论:</p><p class="ql-block">(片段一)......</p><p class="ql-block">张彤彤:“诶,看,这里是小狗。”</p><p class="ql-block">张书方:“是我先看到的小狗,还有小兔。</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王心悦:“那个小熊耳朵上是白白的,还有一点粉的。”</p><p class="ql-block">张沛妍:“才不是呢,那个是小狗。”</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小路再探~</p><p class="ql-block">师:诶?那这个是真的小猴子吗?</p><p class="ql-block">张铭杰:“不对,那是石头,那个是用那种石头...拼起来,粘到地上的。”</p><p class="ql-block">邵 骞:“不是的,那是石头按到地上,踩下去的。”</p><p class="ql-block">张书方:“摸起来滑滑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孩子们通过的集体讨论后,由于谈话分享时有的幼儿意见发生分歧,最终我们决定再重新去“石头小路”上看一看,于是新一轮的观察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  经过再一次的细致观察探索,孩子们不仅解决了集体讨论时产生争议的问题,还对幼儿园里其他各种外形、颜色、长短、“胖瘦”的小路进行了观察探索。在新一轮的观察探究过后,孩子们更加喜爱在幼儿园里寻找各种各样的小路,并请老师帮忙把他们找到的“独特的小路”拍成照片。</p> <p class="ql-block">绘画小路:“我给小路画个像!”</p><p class="ql-block">最终,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找到了包括石头小路(鹅卵石小路)、木头小路、长方形小路、水泥小路、竹子小路、梯形小路等6种不同的小路,回到班里孩子们坐在一起根据外出观察时老师拍到的照片一起给幼儿园里的小路“找不同”,幼儿根据小路的外形、材质、颜色等特点给他们分别取了名字:“石头小路、圆形小路、长木头小路、梯形小路、小小路、点点小路...”对于小路的取名,不同孩子有不同的看法。这时王译墨小朋友又提出来:</p><p class="ql-block">王译墨:“可是小路名字好多,我都快分不清它们谁是谁了”</p><p class="ql-block">宋智夏:“把它给画出来,不就行了嘛。” </p><p class="ql-block">刘晨希:“我会画!”</p><p class="ql-block">王千月:“我也会!”</p><p class="ql-block">王宸轩:“我也会。”</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于是孩子们开始用画笔给他们找到的小路画“像”。</p> <p class="ql-block">各种各样的路~</p><p class="ql-block">看到孩子们对他们的“新发现”—小路兴趣十足,于是准备了各类具有其它特征的小路图片,让孩子们领略各种各样的小路的美。</p> <p class="ql-block">我设计的小路!</p><p class="ql-block">在观赏认识了各类小路以及它们的特征后,孩子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画笔,迫不及待地想要扮演设计师,设计出独属于自己的“小路”。</p> <p class="ql-block">小路大拼搭!</p><p class="ql-block">下午,孩子们在室内自主游戏时,王心悦兴奋地跑上来:“老师,你看我们组拼的石头小路!”我被拉过去的同时,又有其他组幼儿也一起围了过去表示想一同加入,于是孩子们便开始纷纷加入小路的搭建中来。一开始,孩子们只是各自在自己小组的桌子上自由地选择各类形状、颜色的雪花片、半球形积木、环形积木等积木搭建,很快,搭的最快的5组幼儿发现一个小组的桌子长度有限搭出来的小路不够放了,随后孩子们集体商量决定,把张桌子拼到一起,大家一起搭一个“长长的、彩色的、石头”小路,在拼搭小路的过程中不断的有其他小组幼儿加入、拼桌......直到桌子排不开了。</p> <p class="ql-block">虽然桌子排不开了,但孩子们对拼搭小路的兴趣却不减,我们的男孩子们首先想到:“老师,我们可以用那种大的积木!”、“可以直接放地上”、“对,我会搭!”......于是,新一轮的搭建又开始了!经过小组讨论后孩子们开始分工合作,用班级建构区里所提供的木制积木块和奶粉罐拼搭,终于搭建出了孩子们满意的小路。(地面建构)</p> <p class="ql-block">来比一比谁的长?!(桌面建构)</p> <p class="ql-block">小路拓一拓~</p> <p class="ql-block">彩泥粘贴小路~</p> <p class="ql-block">线条装饰小路~</p> <p class="ql-block">“小路大闯关”!</p> <p class="ql-block">我会玩~</p> <p class="ql-block">在本次“小路,小路”!的活动中,主要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表达、合作探索能力和想象、艺术表现能力,以及对材料、空间的建构和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次观察、讨论分享时(观察、讨论区别、取名),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表达能力;在绘画小路时(我给小路画个像、彩泥粘贴小路、线条装饰小路、拓印小路),锻炼幼儿的想象、艺术表现能力;在桌面拼搭小路时,幼儿对材料的选择、小路的搭建、小路长短的比、量锻炼了幼儿的观察、空间建构及数学比较能力;在地面建构环节,孩子们积极思考、讨论合作,不断尝试,使合作探索、空间建构、发现并解决问题等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在最后的“小路大闯关”的游戏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练习模仿、相互合作、监督,使肢体协调能力得到发展。</p><p class="ql-block">在接下来的活动设计中,我们将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探索、操作等需求,抛出更多的问题,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操作材料,开展“小路的四季”、“小路大丈量”、“小路解密”等与“小路”相关的活动。</p>

小路

孩子

幼儿

建构

观察

石头

积木

幼儿园

搭建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