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生活中你永远无法预料,意外和灾难什么时候会降临在你的身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十六日前,西安疫情已成为人们议论的重点。政府和各社区早已发了停止大型会议及一切聚集性活动的通知,可早市和菜市依然热闹。城管们不停用喇叭宣传防疫不聚集,菜贩仍跟他们打“游击”,你来我走,你走我照卖。直到二十一日仍有零零星星在小区外摆摊设点的。街心公园旁仍有人在溜狗,聊天、买东西。也许经过长时间的抗疫人们早已产生了思维疲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二日上午,儿媳丹丹在网上买了米面油让快递送到大门外,打电话让我拉上车子去取。我见这么多,心想:这娃也是,咱不还有米面吗。再说有疫情也不致于连这些都买不到吧!</p><p class="ql-block"> 下班回家,我见她大包小包给孩子买了零食,还给我买了一大堆药(平常吃治心脑血管的药她比我儿子还细心)。说最近工作很忙,西安可能要“封”,我们要做些准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这才开始担心了。见过武汉“封城”的报道、视频,但毕竟自己没有“封城”的经历。我有些慌乱,只是随大流,赶紧出去买些菜吧(我没有大量屯菜的习惯)买多了储藏也是个问题。可出去一看,外面超市、菜店,货架上早已所剩无几。我只买了一些白菜、土豆和精装的一包豆王、三四个西红柿。好在冰霜冷藏室还有些菜。</p> <p class="ql-block"> 其实那两天 ,比没屯菜更令我担心的是儿子休满了年假准备上班时却感冒发烧了。这个时候的发烧比以往任何时候的发烧更让人紧张。他吃了些我们家自备的药,喝了姜汤想发发汗就没事了。哪想到天黑时体温没降反而升了。敏感的他立即把自己封在书房里不让我们靠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上,他独自驾车去医学院发热门诊排队做核检,排了大半夜队等核检结果出来,又排队看医生——开单做其它检查——结果出来再排队看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半夜一点我见他还没回来,打电话问他说还在排队。告诉我发热门诊只有一名医生,他的号排到五百名以后。直到第二天早上六点,他拖着沉重的步子到家。回来后又把自己隔离起来,饭也不吃倒头就睡,直到傍晚我再次敲门问体温,还是38.9度。问他医生开什么药时,他讲医生说目前根据核酸检测和各种化验显示是感冒,但最好也别乱吃药。(言下之意,万一是新冠吃了感冒药会掩盖症状)。医生说“有人第七次核酸才查出来”呢!此话让我的心象被人攥了一把似的缩成一团。报告社区,他又是绿码。他又把自己隔离,不停强迫性喝水,到天黑了还是不降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没有药,我要给物理降温他怕传染我又不开门,我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明白了,平时就很注意防护的他,此刻心里也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染了新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挨到天黑,我做了点汤面让他吃,他说吃不下。又把自己“全副武张”防护后又去了国际医学中心排队看病。结果又是直到凌晨五点多才回来。这次的医生说他确实只是感冒,给开了点药。此时由于连续两宿熬夜加之担心着急他嗓子和整个口腔起泡溃疡了。滴水难咽更别说吃饭了。</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三日零时,西安“封城”了。小区四十八小时给每个人做--次核酸检测。队伍排得有两公里多长,后面的人聚集在一起,没有起码的安全距离,人挨着人,也没有专人维持秩序。排队等待核酸检测的人,抽烟的抽烟,聊天的聊天,插队的插队。有人甚至都把口罩拿在手里,场面堪称杂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做完核酸后每户固定一人领张通行证两天可出门采购生活物资(因为检测结果二十四小时后才出来)。就象有人戏谑“排队队,做酸酸。做了酸酸,等单单,拿到单单再做酸酸”。通行证就是物业就给每人出示的那张小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笫一次做核酸排队等了三小时,第二次排了一小时快到时,系统崩了。人们只得鸟兽散了。</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儿子终于退烧了。可仍然吃不了东西。我急得网上查百度,查小红书,打电话问同学、问亲友看能否推荐些土方或特效药。儿子自己他在网上远程问诊。我拿着记着药名的单子凭两天一次的出门证去小区外面买药,药店老板却说“接上面通知,消炎类药最近是不能卖的“。远在北京的闺蜜闻讯后急得要给我快递。我说,门口的快递早已停运。就这样跑了几家药店就拿回一瓶维C、一盒维生素B2、一盒外贴的药。我还买了盒萄糖静脉注射液想给他补充点能量。</p> <p class="ql-block"> 第四天,新闻里疫情通报的病例不停增加,小区检测已由48小时变为24小时一次。儿媳单位因为忙,天天加班很晚,单位不允许回家了;小孙子学校停课改为每天在家上网课,晚上睡觉也不踏实,半夜起来喊妈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带病的儿子戴着囗罩要陪他儿子,我又心疼我儿子几天没吃饭。就这样我们娘俩干脆轮流陪小孙子睡。</p><p class="ql-block"> 哪些天,我忙得象陀螺也就算了,儿子四天不能进食只靠喝些水续命让我更揪心。他嘴上内外是泡,眼晴凹陷,平时喊着要减肥的小肚腩早不见了。想着区区一次着凉感冒把个壮实的儿子折磨成这般模样,我心疼、焦急、无助!</p><p class="ql-block"> 安顿好孙子后,我寻思着一会儿给儿子打些蔬菜水果汁、一会打点五谷豆浆或者给弄些面糊…………可他说“食物进嘴如刀割般疼痛”摇头表示吃不了。看着灶台上我为他做的一碗碗汤饭纹丝未动地摆了一行,我只有暗自心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躺在床上尽管觉得很累很累,但还是睡不着觉。我担心儿子的身体,担心孙子饮食不好会不会瘦了、担心隔在单位的儿媳能否吃好住好、更担心八十多岁老婆婆独自住在我老家的房子里挨冻受饿……</p><p class="ql-block"> 本来每年冬天我们几乎都是接她来西安过冬。(前年和去年分别在新疆的小弟家和宝鸡的大弟家过的冬,今年大弟也被困咸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庆假期,我回去参加同事女儿的婚礼。那天一早只报了个到、饭没吃一口就急着去买肉,买菜还买了一堆早餐吃的奶品、糕点坐车赶回去看她。说好放暖气后就接她来西安,她说老家好、不想去西安。好说歹说才答应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暖气后一我们一次次叫她总是找借口不愿走,她把住楼房称为“坐监狱”般难受。 听说我们要回去接她了。竞自做主张拌上了醋,借口醋不热(没发酵好)她不走。</p><p class="ql-block"> 这下“封城”了,想来也接不了她了。尽管给她卧室装了空调,可年迈不识字的婆婆只学会了夏天开空调制冷,恐怕她根本就不懂空调还能制热吧!戴着助听器的耳朵也听不见中分贝的说话声,更别说接打了。不下雪还好,下点雪她可咋过呢……我失眠了。</p> <p class="ql-block"> 网上调侃西安“封城”后各种各样的事,有抱怨政府机关防控措施不到位倒致人们排大队、做核酸,“一码通”打不开,核酸检测网络系统瘫痪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谓“铁人三项”的文章、段子、视频也很多,说的是西安封城后三名城内人员出逃的事儿:徒步越秦岭、单车赴淳化、寒冬渡渭河。褒贬不一,各有说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那个徒步越秦岭的小伙子,有人说他是租住在咸阳机场附近的城中村,以摆摊买衣服为业。今年因为疫情生意特别差,没有积蓄。12月16日听说要封城,考虑到自己在西安无房无钱,隔离费据说要5000元。感觉还是回老家隔离好一点。于是从西安咸阳机场徒步经鄠邑区步行进入秦岭山区,多次躲避沿途镇、村疫情监测卡点。在12月24日进入宁陕县被发现。 </p><p class="ql-block"> 网民有人赞扬他坚强勇敢,有人批评他愚昧自私。丨</p> <p class="ql-block"> 笫六天、笫七天、笫八天……我们除了每天一次的核酸检测几乎全天呆在家里,陪孙子上网课,剧朋友圈看各种信息。偶尔抽时间看书,码文字。不时有外地、本市的亲戚,同学打电话发微信询问疫情和生活情况。‘物业给小区每栋楼上的每个单元指定了管家。管家把同一单元的业主都拉进一个群里。大家有事可以在微信群里交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网上各种各样的文章,图片。发牢骚的、喊加油的!</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西安——一个12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封城”后出现一些乱象,甚至出现一些荒唐的局面事件也不奇怪。比起印度、美国的疫情局面我们不知好多少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如西安居民收到救灾物资后说的最多的句话:生于华夏,何其幸也!</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经过各种方法尝试治疗后的儿子终于可以吃东西了。我翻开冰箱蔬菜已所剩无几,才知几天来担心儿子根本没顾上补充它的内容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网购吧!我们娘俩从早上开始进被邻居好友们拉进的一个个群里接龙、接龙、到最后不是显示“告罄”就是“待货”。直到晚上十二点多,我突然看到有个群里说送货车快到门囗,要接龙买菜的群友准备到大门内接货@。我赶快提前下楼排到队伍里“蒙”抢了两箱奶和一包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疫情就像一场摸底考试,不是取决于长板有多长,而是取决于短板有多短。对一个家一个人亦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儿子单位给发来了《保税企业证明》,《复工证明》他想要去单位上班,去问物业相关人员,物业说有这些证明也不行。无奈儿子继续宅家。每天等侯管家做核酸的通知。大家共享讯息,互相提醒和鼓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p> <p class="ql-block"> 晦暗的日子里也会有天空的蓝光,凛冬过后,大地不缺暖阳。我想此时一家人与其闲居家里苦思冥想。不如“赠人玫瑰,手留余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鼓励老头子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继续去小区物业帮忙,还可利用可出入小区的便利,为家里买些东西,也为小区清洁消毒做好防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笫九次核酸做完后,我打电话问来老家村支书的电话让老公联系村委关心下婆婆的生活。他说“别做无用功了”,可我总不放心。</p><p class="ql-block"> 后来从老公忘在家的手机里翻出村主任王瑞辉的微信,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偷偷给他发了个求助信,请求组织帮忙去看看老婆婆的状况。(因为老家也在封村封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令我意外的是小伙子秒回,“行”他答应了!第二天镇村干部就上门探望了老人,还送去慰问品。老党员秀连嫂每天早晚去探望老人。左邻右舍也不时告诉我们她老人家的状况。告诉我们安心抗疫不要担心!大灾面前受党恩,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感受到乡亲们的爱心,我万分感动。</p> <p class="ql-block"> 后面的日子,一切趋势好转,确诊病例下降,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质源源不断的送达西安。我自己买的,小区发放的免费疏菜使我的冰霜装得满满的。我把蔬菜店老板、肉店老板送给我家老头子的蔬菜、肉骨分别送给了邻居共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单元群里邻居们互助互爱,亲如一家。有人主动要求为生病的老人针灸、借血压计;有人主动报名做志愿者,为全单元邻居把免费蔬菜分发。还有人提议增选楼长、层长为大家排忧解难,非常时期抱团取暖……</p> <p class="ql-block"> 这几天核酸检测情况好转,已达社会面清零。我们单元楼也在“革果”管家的号召下,大家乘电梯低层让高层:青壮年主动爬楼梯,把方便让给老人和孩子。</p><p class="ql-block">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历经磨难,方能体会世间冷暖。相信西安人很快能走出阴霾迎来春天!</p><p class="ql-block"> 感谢昨天,让我懂得怎样珍惜今天!</p><p class="ql-block"> 感谢国家,危难时为我们撑起一片天!</p><p class="ql-block"> 感谢政府,及时扭转乾坤拯救了西安!</p><p class="ql-block"> 感谢亲友、老师、同学及为支援西安抗疫做出贡献的每一个人!有你们我才不孤单,才有勇气战胜困难!</p><p class="ql-block"> 余生愿致力于扶贫济弱,回馈社会,将爱心温情撒向人间!</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