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张家湾

临窗听雨

<p class="ql-block">从元朝起,张家湾就是漕运的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通运桥及张家湾镇城墙遗迹</b></p> <p class="ql-block">通运桥始建于明万历年(1603年)间,至今三百八十余年,位于大运河北端水路要津张家湾城南门外码头。因横跨辽萧太后运粮河上,俗称“萧太后桥”。石桥南北向,三孔联拱式,中券较高,内嵌碑记﹣一块。石桥栏板内外浮雕“莲叶形宝瓶”图案,别致罕见。</p> <p class="ql-block">桥北为张家湾镇城墙遗迹。镇城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四面设门。现古城尚存南面城墙遗迹。通运桥与城墙遗迹是研究北京通惠河水利工程以及张家湾古镇民风民俗的篌物。1995年公布为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北京是漂来的城市”,可在通州有一句谚语说:“没有张家湾,漂不来北京城。”可见张家湾在古代漕运中的地位之重要——地处北运河的咽喉,明清时期曾作为京杭大运河北端起点上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集散中心,以商贾云集、漕运重镇而闻名天下,有“大运河第一码头”之称。</p> <p class="ql-block">漕运:</p><p class="ql-block">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p><p class="ql-block">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而言。</p> <p class="ql-block">碑文“西则卢沟,东则潞湾”,将通运桥与卢沟桥并提。可见通运桥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这段城墙是张家湾城的南城门,眼前的这段是后来修复的。当年的城墙只有一小段残存。</p> <p class="ql-block">张家湾城墙及通运桥</p><p class="ql-block">张家湾最早发展繁盛,始于元代,其名称也正是始于当时。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保障“卫京护漕”修筑张家湾城。张家湾自元至明清均为京师东部重要漕运重地,至清朝后期,由于运河改道,漕运衰败,张家湾城也一并衰落。</p> <p class="ql-block">通运桥横跨在萧太后河上,原是一座木桥,俗称萧太后桥。因这里邻近运河码头,南北商客云集,商贸繁荣,木桥不堪重负,明神宗万历下旨修建石桥,万历三十一年(1603)正月动工,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月告竣,赐名“通运桥”。在干旱的季节里,下到桥中间桥洞里,能见到水线下有碑刻,清晰地刻着“大明万历三十三年建清源陈进儒监造”字迹。</p> <p class="ql-block">桥呈南北走向,三孔拱券,长39米、宽10米。其镇水兽、戗栏兽、望柱石狮造型丰满,形象生动,尤其是桥栏板两面浮雕花纹,更是北京地区石桥一绝,与桥北侧保留下来的部分老墙相互呼应、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是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建筑、通惠河水利工程、张家湾古城以及当地民风民俗的实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张家湾三桥:位于土桥村至张湾村旧址之间。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春,著名科学家郭守敬设计督修,次年秋竣工。在此段通惠河故道上尚存三座明代所建独券石桥,分别为通运桥、东门桥和虹桥。此遗址乃是通惠河转运京杭大运河所运各种货物的开始河段,是元及明前期大运河北端之一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下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东门桥建于明代,在旧城东原运河故道上,现只剩残桥跨在河岸上。据当地百姓讲:东门桥原有两个石拱券,近年因改造河道工程,把古石桥的一石拱券及半个桥体给拆掉了。从拆掉的桥断面能看到,桥外侧是方花岗岩石砌,中间是青砖加白泥浆砌成,使桥体十分坚固,桥边沿条石上刻有浮雕蔓藤花纹,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下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另一座石桥在东便门外,桥名虹桥,也称东便门桥。古石桥单孔拱券全石结构,因没有得到很好的维修和保护,旧桥残破,桥体两侧崩塌,石块散落在桥的周围及河中,石拱券只有中间部分勉强在使用,人们也只能小心过桥,赶上雨雪天气桥面路滑,过这桥是件危险的事。</p> <p class="ql-block">凹凸的车辙,刻下了历史的年轮与沧桑</p><p class="ql-block">守望的石狮,见证了湾区的繁盛与衰亡</p> <p class="ql-block">“一切生命体都会衰老,尤其是那些曾经有过强劲勃发的生命,衰老得更加彻底。”(余秋雨)</p><p class="ql-block">时代变迁,六百年的漕运在清朝末年逐渐衰亡。曾经繁忙的码头再也无人问津!</p> <p class="ql-block">敕建通运桥福德庙碑</p> <p class="ql-block">福德庙</p><p class="ql-block">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为便于京杭大运河北端码头之一张家湾至北京之间交通运输,于张家湾城南门外萧太后运粮河上修建石桥一座,为保护此桥坚固安全,又在石桥北侧城内建筑一座福德庙,供奉“三官”(天、地、水三官),乃由李太后出钱捐建,即以此为自己祈福,又施德于往来商旅,故名福德庙。同时立碑于庙前,记述修庙之事。</p><p class="ql-block">1958年张家湾粮库扩建,拆除福德庙。</p> <p class="ql-block">福德庙碑</p><p class="ql-block">此碑身艾叶青石制,螭首高134、宽116、厚42厘米,方额内纵篆题额4行,行3字。</p><p class="ql-block">“敕建通运桥福德庙碑记”,身高230、宽108、厚38厘米。周围浮雕赶珠龙并海波纹,内纵刻楷书铭文9行,因碑下部完全凿蚀,不明每行字数。首题尚清,内文如额,开头有“京师之路,西则卢沟,东则潞湾,为水陆绾毂”之句,将张家湾与卢沟桥相提并论,主要记述慈圣李太后出帑捐建石桥与福德庙之事。</p> <p class="ql-block">此碑形制高大,携刻精美,文字清秀。铭文中“潞湾”二字是明时张家湾的别称,并将流经张家湾的大运河与穿过卢沟河的京南大道相提并论,是研究古代入京交通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漕运古镇——张家湾城</p> <p class="ql-block">有着“大运河第一码头”之称的张家湾,曾经“商贾流民,四方云集,官船客舫,骈集于此,弦唱相闻,最称繁盛”,场景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据专家考证,建造北京城所用的大批石料、木材以及南方出产的商品货物大都是由运河水路经张家湾运送,民间一直流传“先有张家湾,后有北京城”的说法,当时在中外,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巨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张家湾与《红楼梦》</p> <p class="ql-block">1992年媒体报道张家湾出土了曹雪芹墓石,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著名红学家冯其庸认为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很有研究价值,这块墓碑可信的程度比较大”,先后撰写了《曹雪芹墓石目见记》和《重论曹雪芹卒于“壬午除夕”》等研究文章,还作诗曰:“迷离扑朔假还真,踏遍西山费逡巡。黄土一抔埋骨处,伤心却在潞河滨。”</p> <p class="ql-block">通州文物专家、曾任通州区文物管理所所长的周庆良撰文说:“说到小花枝巷,应该先交代清楚花枝巷。此巷在张家湾城南门内以西,与城墙平行,东西走向,约有400米,曹家当铺就在巷内路南。巷内南北两侧古时居住的都是豪门富户。就在花枝巷腰部,向北有一条小胡同,直通西门内大街,它就是小花枝巷。从北方来张家湾码头乘船南下的,或从南方来张家湾码头登陆入京的,有时不走西门内大街和南门内大街,而是走小花枝巷和花枝巷。”(《漕运古镇张家湾》)</p> <p class="ql-block">《红楼梦》里的“小花枝巷”在何处,不止此一种,那是红学研究者争论的事。而张家湾的花枝巷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从此可看出张家湾往昔的繁盛情景。</p> <p class="ql-block">“小花枝巷”这个地名出现在《红楼梦》第六十四回里:“不过几日,早将诸事办妥,已于宁荣街后二里远近小花枝巷内买定一所房子,共二十余间。”(贾链给尤二姐买房)</p> <p class="ql-block">不管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描写的十里街、花枝巷的原型是不是出自张家湾,张家湾都应该是运河文化、漕运文化、红学文化的汇集地。因为“花枝巷”与曹家当铺都曾在此,是个不争的事实啦!</p> <p class="ql-block">漕运是指在大一统国家下,因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分离,借用水运的形式跨区域调度粮食,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京师的供应,即军队和官员的俸饷问题。自明永乐十三年(1415)取消海运,直至1850年前后,河运几乎是漕运的惟一形式。</p> <p class="ql-block">为挽运岁额400余万石之漕粮,官民需付出高昂的成本。除运输经费外,还包括修浚运道、设置专官、修造漕船、安置旗丁等一系列支出。且漕运一旦成为国家运作的一部分,背后便会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与权力格局,导致成本不断攀高,经制极难变革。</p> <p class="ql-block">进入民国,各省漕粮才完全折银征解,漕粮仅作为税目长期存续,昔日的“天庾正供”与地丁钱粮已无区别。运河的史命就此完结。</p> <p class="ql-block">此二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二、里二泗村</b></p> <p class="ql-block">里二泗“佑民观”位于北京通州张家湾镇里二泗村。</p> <p class="ql-block">此道观原名李二寺,供奉妈祖,又称天妃宫,明嘉靖时改今名,明清两代曾多次修缮。</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28年,康熙皇帝御书“保障漕河”四字,书于观前牌坊之上。</p> <p class="ql-block">“西有白云观,东有佑民观”</p> <p class="ql-block">道观解放后全部被毁,现在看到的建筑为2009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三、大辛庄村</b></p> <p class="ql-block">大辛庄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位于大辛庄村东口,明建清修,民国间再修,民国间己始作小学校。1987年后作糕点车间。1993年后作铝合金制品厂。南向二进院落,今仅存第二进。勾抹。正殿面阔三间,前后廊,大式作法,硬山筒瓦调大脊,五架梁,彻上明造,后改玻璃门窗。东西配殿各三间,小式作法,硬山仰合瓦,鞍子脊,五架梁,彻上明造,后改玻璃门窗。庙前有古井一口。是研究乡间建庙习俗的重要实物资料,有一定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四、姚辛庄村</b></p> <p class="ql-block">姚辛庄村地处京津公路西侧,三间房机场东北侧,是战略要地,遂于村中构筑较大工事。为麻痹敌人,于工事顶上设有塔形构筑物,形似自来水塔。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直径3米,高30米。北侧有门,高70、宽50厘米,塔内有旋梯可登塔顶。塔下为巨大直角防空洞,面向公路与机场方向,设有望孔暨枪眼处。当地人称之为瞭望塔。</p> <p class="ql-block">瞭望塔</p> <p class="ql-block">此处国防工事及瞭望塔,是上世纪60年代末我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时期的产物,是全国上下拥护党中央,听从党中央号令而准备齐心卫国的历史见证,是军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颇具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五、皇木厂村</b></p> <p class="ql-block">皇木厂村已扩建为皇家新村</p> <p class="ql-block">皇木厂村旧址是大运河北端建材与食盐码头和货场。</p> <p class="ql-block">花斑石</p><p class="ql-block">花斑石现在学名称竹叶纹石灰岩,古代红丝砚即此石所制。永乐间建北京自山东采办之花斑石,沿运河运到此处存放、加工,再运往北京各皇家建筑工地使用。据载,明嘉皇帝陵寝地宫完全为此石所砌。</p> <p class="ql-block">此处花斑石厂遗址及出土的众多巨大方石,是一次重要发现,是建设北京的重要历史见证,是明代工部花斑石厂所设位置的可靠依据,是不可多得的运河文化载体,历史价值颇高。</p> <p class="ql-block">皇木厂古槐</p> <p class="ql-block">这株国槐位于明代朝廷所设皇木厂的东南角外,胸径1.8米,铁干虬劲,堂枝拂地,为特色景观。永乐四年(1406年)至嘉靖七年(1528年),北京皇家建筑所用的珍貴木材沿大运河到此存储,管理官吏在木厂周围植槐,今仅余此槐,是建设北京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花板石厂遗石</p> <p class="ql-block">明永乐间建宫廷殿宇,自山东开采精美石材由大运河到北端码头张家湾存储并且开成板材供用,称花板石厂。后被洪水所携,泥沙淤掩。1998年在旧村改造中,于村南部位出土数十块巨大红丝方石,最大者重有20吨。建设北京的历史和劳动人民的智慧俱蕴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明永乐五年(1407)五月,朝廷在张家湾码头北侧设皇木厂,存储大木以备皇家调用,村落由此名。至嘉靖七年(1528),历时120余年,京城官民乃至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所用漕粮、海盐、茶叶、建材等物资,抑或北方牲畜、皮毛、山货等大宗商品,皆用舟船或驼队运抵皇木厂一带集散。此后至清嘉庆十三年(1808)北运河改道,形成居住点,自然村组成皇木厂村。</p> <p class="ql-block">京杭大运河古道遗址</p> <p class="ql-block">在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以前,京杭大运河流经此地。秦称沽水,又名潞水,唐曰潞河。金天德三年(1726年)才谓北运河。元至明中期此处为大运河北端张家湾码头区域。舳舻蔽水,帆墙林立,景象壮观。</p> <p class="ql-block">京杭大运河贯通之后以其特有的沟通功能将全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连接在一起,将不同江河流域的生产区域联系在一起。封建王朝当权者以它为基础建立了将各地物资输往都城的历时千年的漕运体系,维持着王朝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六、漕运之张家湾与京都段的钩联</b></p><p class="ql-block">漕运之中围绕运河的水运,相关的漕粮调配、收缴、发送、押运、下卸、进仓储备等方面,在实际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不断因地制宜更新发展,使得漕运体系发展起来,几经变化。每一变化都是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实事求是解决问题发展而来。如唐朝宰相裴耀卿改“直达运输法”为“分段运输法”,即水通则漕运,水浅则储仓,设粮仓于运河沿岸。这样,漕船既不停滞,漕粮也无损耗,极大提高漕运量。唐后期在“分段运输法”的基础上创“转搬法”分段接运,改民运为官运,改散运为标准麻袋盛装,船只编组等等,集装化系统化运输。建立漕运奖励制度,以盐利为漕佣,解决漕运经费问题。这些创新切实促进漕运的发展。宋、元、明、清在漕运方面根据运河的实际状况也不断革新方法,以便更好地发挥运河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张家湾是京杭大运河北端,是物资集散地。来后南方的货物均要在此卸船分装,然后再运往京城。由于地势的问题,河水由西向东,货物运抵京城,水运只能采取分段逐级设闸提升水位,通惠河水利工程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如上图所示,张家湾至通惠河段,河道有所变化。今天我们看到的通州大运河已经是改道后的运河。</p><p class="ql-block">张家湾码头货物运抵京城,曾有三条水道。萧太河运粮河,坝河,通惠河。</p> <p class="ql-block">萧太后运粮河故道</p><p class="ql-block">箫太后河位于张家湾镇,是因当时辽萧太后主持开挖此河而得名,开挖此河道始于辽统和六年(公元988年),是北京成为国都以来最早的漕运河,最初是为运送军粮所用,后成为皇家漕运的重要航道。它比元代漕运的坝河早280多年,比元明清漕运的通惠河早300多年,而今依然是北京东部的主要河流之一。</p> <p class="ql-block">坝河是元代开凿的运粮河,西起元大都的光熙门,东至温榆河,于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年)开浚,筑拦河坝7座,分成梯级水面,分段行船。后被通惠河取代,元末逐渐荒废停航,明、清也未再利用,现为首都市区东部的重要排水河道。</p> <p class="ql-block">通惠河是元代挖建的漕运河道,由郭守敬主持修建。自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开工,至元三十年(1293年)完工,全长82千米。元世祖将此河命名为通惠河。(又名御河,玉河)</p><p class="ql-block">通惠河开挖后,通过京杭大运河运来的粮食可以直接运抵元大都。行船漕运可以到达积水潭,因此积水潭,包括现今的什刹海、后海一带,成为大运河的终点,商船百船聚泊,千帆竟泊,热闹繁华。在元朝中后期,每年最高有二三百万石粮食从南方经通惠河运到大都。这条河道在明朝和清朝一直得到维护,一直沿用到20世纪初叶。</p> <p class="ql-block">后来在元末明初,由于战乱和山洪的原因,通惠河上段从白浮村神山泉至瓮山泊的一段(称为白浮堰)废弃了。</p><p class="ql-block">现在的通惠河,指从东便门大通桥至通州区入北运河这段河道,全长20千米。</p> <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张家湾探胜</p> <p class="ql-block">@临窗听雨🌻 有清晰的史料,有光影和谐的画面,有引领观者回眸思考那段历史,运河,漕运的旁白。特别棒👍🏻。世界文章一大抄,独创,发明是诺贝尔得主的专利。你这叫第三商搜商高。智商,情商都高的人,才会拥有高搜商。期待下一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