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未来可期。十小人,一条心,心怀感恩所遇皆美好。 寒假到了,孩子们准备怎么过呢?在此,学校有一些寒假攻略,希望同学们过个安全、充实、有意义的寒假吧! 随着假期临近,人员流动性大,疫情防控形式严峻。为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有效控制新冠疫情传播风险。严格做到“早、快、准、严、细、实”要求,继续坚持“八个严禁、八个必须”,现提出如下要求: 严格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坚持非必要不出巴彦淖尔市的原则。近期不得前往中高风险地区。<br> (一)对入境人员严格行“14+7”(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管控措施。7天居家健康监测在解除集中离后的次日和第7日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最后一次核酸检测采取采集鼻咽拭子“双采检”方式进行。居家健康监测期满后,不参加聚集活动。<br> (二)对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要在12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对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者一律采取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在隔离期间的第1、4、7、10、14天分别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第14天酸检测采取采集咽拭子“双采双检”方式进行。集中隔离期满后,继续执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不参加聚集活动。<br> (三)对中、高险地区旅居史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5次核酸检测”的管控措施,在隔离期间的第1、4、7、10、14天各进行一次核酸检测。第14天核酸检测采取采集鼻咽拭子“双采双检”方式进行,集中隔离期后,继续执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不参加聚集活动。<br> (四)对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含直辖市)的其它县(市、区、县)来(返)我区人员,一律需持健康码、行程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阴性证明方可进入我区,无法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要进行集中隔离,尽快完成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后可有序流动。<br> (五)对边境口岸及所在城市来(返)人员,离开边境口岸时,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达我区后进行1次核酸检测。做好7天居家健康监测,不参加聚集活动。<br> (六)由非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我区人员,进入我区后24小时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假期继续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好晨起自检,若出现“十大症状”(发热、干咳、乏力、咽痛、腹泻、鼻塞流涕、嗅觉减退或丧失、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应立即到正规医院的发热门诊就医。向班主任报告。 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牢固树立人人都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坚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一米社交安全距离,避免与人聚集、扎堆,节假日尽量不要让学生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冬季气温低,新冠病毒存活时间更长。慎食进口冷冻肉品,非必需不要从境外、高风险地区邮购商品,谨慎邮购国内有本土疫情报告所在地区的商品,收发快递做好消毒和手卫生。 所有适龄无禁忌症的学生和家长均应密切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尽快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已完成全程接种的,根据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则可主动接种加强针。 1.注意劳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每天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培养热爱运动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br><br> 2.不信谣、不传谣,不随意转发和评论,关注主流媒体声音,共同营造科学防控、理性应对的良好社会氛围。 全校师生及家长朋友们,做好疫情防控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让我们共同做落实防疫要求的“示范者”、个人防护的“自律者”和抗击疫情正能量的“传播者”,共筑疫情防控严密防线,守护好我们的家园和校园,欢度平安快乐的春节。 1. 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使用家用电器。<div> 2. 不要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div> 3. 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br></div></div> 1.告诉孩子不要玩火、焚烧杂物、使用酒精灯、煤气灶等器具。<div> 2.教孩子简单起火原理、认识逃生通道标识、火警电话。</div><div> 3.教孩子面对衣服着火、家中起火、建筑物起火或公共场所发生火灾要如何逃生。 </div><div> 4.家中要消除火情隐患,易起火的杂物不要密集摆放,火机、火柴要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div><div> 5.规范使用燃气设备并注意开窗通风。</div><div> 6. 不玩火,发现火情,及时拨打119。<br></div> 1. 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传染病的发生。<div> 2. 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一定不要购买食用。</div><div> 3. 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净后才可食用,不吃腐烂、变质的瓜果。严禁吸烟、喝酒。</div><div> 4. 不暴饮暴食,防止消化不良。<div><br></div></div> 我国每年有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确保儿童出行、乘车安全,应当做到:<div> 1.尽量让孩子穿颜色亮丽的衣服。<div> 2.教育孩子不在马路边或车辆盲区内玩耍打闹。</div><div> 3.培养孩子对交通安全的意识,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自觉遵守轨道交通、公交车乘车规范。</div><div> 4.对于幼儿,则要控制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以内。</div><div> 5.如果驾车,应让幼儿坐在后座,使用安全座椅。</div><div> 6.12岁以下的儿童不宜坐副驾驶,即便有家长抱着。<br> 7.不能把孩子独自留在车内,夏日温度高,孩子容易因车内缺氧等问题而窒息甚至死亡。</div><div> 8.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不使用成人手机开启并骑行共享单车。</div><div> 9.教育孩子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div><div><br></div></div> 1.上网时不把个人和家庭信息告诉他人。保护自己的密码口令安全。<div> 2. 注意信息安全,不将本人、家人及他人的姓名、肖像等信息在网上发送。 </div><div> 3.慎交网友,慎见网友,防范电信、网络诈骗。</div><div> 4. 控制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不沉迷网络或电子游戏。</div><div> 5. 聊天交友要谨慎,不与网友见面。不去网吧、酒吧、电子游艺厅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div><div> 6. 上网要有节制,文明健康上网。不玩渲染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网络游戏,不制造与传播虚假信息。 </div><div> 7.不在工地、轨道、高压线等危险区域玩耍。</div><div> 8.远离拥挤场所,避免拥挤踩踏。<br></div> 各位家长,请您切实依法行使法律监护人的责任,履行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为我们的学生-你的孩子能安全、健康成长而共同努力。祝您的孩子度过一个轻松,愉快而充实的假期!<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