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镇义庄,吴韵千年臻荡口

杨时彦

<p class="ql-block">荡口古镇位于无锡锡山区东南鹅湖镇境内,东与苏州、常熟接壤。古名丁舍,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故里,因位于鹅肫荡口而得名。</p><p class="ql-block">荡口古镇,素有“小苏州”、“银荡口”之美誉,河道纵横、湖荡密布,小桥流水、环境幽雅。古镇内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屋檐、白墙、门门,还是装饰、门头、座椅,细节里都尽显出古色古香的年代质感。</p> 进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高大的大理石牌楼,二层翘顶四柱三门,高约三丈,宽四丈有余,正中镌刻“荡口”二个金光闪闪大字,是唐寅(唐伯虎)的手迹。 两侧石柱镌刻楹联:<br data-filtered="filtered">“孝镇义庄吴韵千年臻荡口,高才绝技群贤一脉出鹅湖”。<div>  外侧石柱镌刻嵌名楹联:<br data-filtered="filtered">“荡润延祥德水泱泱连伯渎,口衔丁舍仁心晔晔照濠湖”。</div> 内侧石柱楹联为:“人文名镇人才济济人杰俊髦闻四海,义善福邦义誉昭昭义行仁德式千年”。 跨过“千虑桥”可见“一得榭”<div>  “一得榭”,与大门牌楼遥相对应,成为荡口古镇的地标。“一得”两字,是元朝末年为躲避战乱至荡口定居,并开创华氏在荡口发展繁荣的先驱华贞固所书写。取自“智者干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句名言。 </div> 一得榭后有片水域,名曰“花笑池”。唐伯虎化名华安进华府点秋香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北新河和北仓河一南一北合围了古镇,在古镇西头汇成一个小湖一花笑池;镇内又有会通河、水龙浜、鳗骊浜、庙浜等诸多小河沟通两河,编织成一张水网。纵横交错的河道上,各种造型的石桥星罗棋布,实为经典的江南水乡图。 荡口古镇的主街道就像一个“川’字,中间是北仓河,两边的街道沿河而设,北侧是仓河北街,南侧是仓河南街。名人故居和各式商铺大多集中在这两条街上,或者离街边不远。 <p class="ql-block">江南一绝,走油肉</p> 我站的位置是文昌桥。此桥是三亭廊桥,站在桥上往西北看,会不由人一呆:尽头处有一幅巨大的屏画,画中的河、河边的楼,分别与实景一一对接,稍不注意,就会看成是实景的延续 河流是江南古镇的灵魂。北仓河在荡口古镇景区内全长约1200多米,围绕着河道的两边,就是古诗中描写的“人家尽枕河”的民居,粉墙黛瓦,雕梁画栋,耸檐翘角,镂花门窗,具有明清建筑的独特风格。 古镇共有大小石桥、木桥、石拱桥、平板桥、廊桥等共二十八座桥。它们造型各异,姿态玲珑秀美,是古镇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p class="ql-block">有水,就有船。江南水乡,过去船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现在,伴随着欸乃的桨声,船娘悠扬的吴音在水面荡漾</p> 漫步在古镇青砖铺筑的街巷小道,徜徉在历史与现实的时空交错中,体味着古镇的独特魅力。 荡口古镇,清静、古朴、美艳,江南多古镇,但要找一个够“古”而又没有过度开发、商业气息尚不浓厚的古镇实属不易。这就是《荡口古镇》。 <p class="ql-block">千年荡口现今完好保存着明清时建筑。家家枕水而居,户户开门见水。如诗如画的小镇让人叹为观止。</p> 放慢脚步,跨过精巧古朴的石桥。 小镇中四通八达的河道,玲珑古朴的小桥映衬出瑰丽的水乡景色。 小桥流水,清亮恬静。 灰墙、黛瓦,绿柳,碧水 荡口古镇以“孝、义”为本,是有名的孝义之乡。元朝末年时,华幼武搬到此地,将侍奉母亲的“春草轩”搬了过来并加以扩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家庭养老院。发展到后来,孝义文化更体现在修建义庄,赈灾同族上。其中“华氏义庄”规模最大,由乾隆时期的华太师后人捐田所建,还得到了皇帝的赞扬。 华氏义庄,是江南地区至今保存完整,规模较大、存续时间较长的义庄之一。 鹅湖之灵秀,荡口之富庶,造就了大批历史名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物古迹。 数学天才华蘅芳华世芳兄弟,民族实业家华绎之,刺绣大师华图珊,漫画家华君武,国学大师钱穆、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叔侄,《歌唱祖国》的作者音乐家王莘。“譬如傍晚之星,初见一点,旋见数点,又见数十点、数百点,以至灿然布满天空。”(华芳语)。一百多年前的这段话,成为了荡口人才辈出的最有力的注脚。 夕阳下水中《荡口》询丽多彩。 夜幕降临,古镇觅红灯映在河道与街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