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第一章 烽火岁月

黄建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好的生活总是离不开奋斗与牺牲,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老一辈革命家在枪口和刀尖上打下来的。革命先辈们从不避难求易、贪图安逸,而是始终做到心中有责、全力以赴,用行动诠释了他们的奉献和追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忆峥嵘岁月,我们的父辈们用热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这个和平的环境是来之不易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他们是我们心中最伟大的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致敬祖国的第一代军人!</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鲁中南军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7年下半年,我的父亲参了军, 参军后的父亲,虽然 十六七岁了,但个子不高,因为长期在家里干农活的原因,所以长的又黑又瘦,参军后来到了沂南县集训,在这里集训后编入山东军区鲁中南军区警备十四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鲁中南军区是1948年7月底由鲁中军区、鲁南军区合并组成的军区,隶属华东军区。军区组成后,所属部队配合野战军进行济南战役、淮海战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9年2月,鲁中南军区划归新成立的山东军区建制。山东军区管辖的范围较大,部队也较多。下辖有三个二级军区(胶东、渤海、鲁中南)、两个警备区(济南、徐州)、一个昌潍特区,32军也归属山东军区指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鲁中南军区下辖六个军分区(泰山、沂蒙、尼山、台枣、滨海、泰西),司令员为钱钧,政委为高克亭 。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战争年代,战争残酷,战场上形势更是瞬息万变,为了保卫部队首长们的安全,部队都会选择一些精干的年轻士兵作为首长身边的警卫人员,他们军事素质过硬,行事机敏。我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个,在警备团集训后没多久,父亲就被抽调到团首长身边,当了一名警卫员,跟着部队东奔西跑,惊险无数,但都化险为夷,无数次的磨练,让父亲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9年5月上旬,山东军区召开了剿匪工作会议,要求各地迅速肃清匪特、巩固治安、保护交通,消灭一切阴谋破坏活动。军区根据山东军区指示,专门成立了剿匪指挥部,统一指挥尼山、泰西、台枣、济宁等地区的剿匪部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鲁中人民听说要打老蒋,情绪高涨,他们宁肯自己吃糠咽菜,决不让战士挨饿,都纷纷把自己家的粮食拿出来,有了粮食还要加工成面粉、小米和熟食,劳动量大,但难不到鲁中人民,各县区、村村户户、男女老少都行动起来,他们把所有的碾子、磨子都转动起来,把所有的锅灶、鏊子都利用起来,日夜不停地给部队赶做给养。很多大嫂甚至五六十岁的老太太,都几天几夜不眠,在锅台前、鏊子旁忙的不可开交,有的眼睛熬的通红,有的竟累得困倒在鏊子旁边,十二三岁的娃娃、年逾花甲的老大爷,也都抱起磨(碾)棍转个不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5月中旬,鲁中南军区调集警备十三、十四、十六团全部和十七团、滨海军区一团一部,在武装民兵配合下,先后对郑城以南地区、临沐县沂东区、临沂县寨山、艾山区、日照县丝山、奎山区等地进行了数次大规模清剿,共消灭散匪、特务954人,查获匪特、逃亡地主恶霸分子1334人,剿匪获得重大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9年下半年,鲁中南境内的匪特大部分被歼,剩下的少数残匪钻入微山湖地区,与当地的匪特勾结在一起负隅顽抗。为了取得剿匪斗争的彻底胜利,加强了对微山湖一带匪特的清剿,经过1949年一年的反复清剿,共破获特务、土匪及抢劫杀人等案犯2299人,缴获各种枪支1270支,小炮5门,电台7部及大批其它物质,获得了重大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摘自高克亭回忆录《难忘鲁中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几天,沂蒙专区党、政、军民纷纷举行盛大集会和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在坦埠村边的河岸上设了会场,用松柏枝扎起了松门,上面贴满了红红的标语,一连三天举行集会庆祝。当时南方还在打仗,谁也不知道部队要去哪,虽然也有“升级”到前线的可能,但传说更多的是去北京,说是北京成立了铁路警察部队,去了当铁路警察,当时还不知道解放军有支铁道兵部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十月中旬的一天,一大早接到命令,干部战士清点物品,整理行装,出发了。连续走了三天,到了新泰县一个叫东都的地方,南下的部队都在那里集结,部队编号是十四团(不知是新编的十四团还是鲁中南军区警备十四团)住了三天,接兵的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摘自载几《父亲的铁旅岁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 急行军到泰安升级到铁道兵第二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9年十月下旬,中央军委决定将山东老革命根据地沂蒙山的警备十四团(父亲所在的团)升级到铁道兵团,兵团党委决定将十四团(因这个团有一部分回族干部、战士)编入铁道兵团二师。10月25日,二师政治部主任李子华带领司、政、后几名干部去济南迎接新编入的十四团,铁道兵副司令员吕正操同志在济南与山东军区的首长会见,吕副司令员向十四团团长崔镇同志交待了全团指战员的具体去向和任务,当日下午首长们在崔镇团长的陪同下,去泰安南面的南驿火车站同全团同志会面,次日上午召开了全团动员大会,崔团长作了军事动员,他讲:“我们将要南下,过长江,吃大米,修铁路,学技术……”战士们听后都很兴奋,各连队做好行军前的准备工作,每连都准备好几百斤金黄色的山东大煎饼,下午全团乘火车开往广西柳州。就这样,父亲所在的警备十四团被编入到了铁道兵部队,铁道兵二师的兵力又得到了充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挑选警卫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任何进入警卫部队的新兵培训的第一个内容便是保密教育。警卫员执行自己任务的同时,必须做到对制度保密、对命令保密、对外保密。知道的不说,不知道的更不说,做好自身份内工作,所以对警卫员要保护的高级军官必须做到严格保密,小到生活琐事,大到行程计划都不能泄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思想觉悟方面,警卫员要敢于牺牲,无限忠于党、忠于军队、忠于国家、忠于自己的工作。另外必须保证家庭背景没有任何污点,政治立场坚定,绝不动摇。除了日常的工作外,还要负责各种杂碎的事物,比如对衣物的缝缝补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除了以上的要求,还有一些基本的硬性要求。比如身体要健康,五官要端正,最起码在遇到危急情况时,自己不会因身体问题导致任务失败。做事情勤快、积极主动。别看警卫员平时没啥事情,但是不管是战时还是和平时期,警卫员一定是除了政委外最忙的人。有什么事情必须做到24小时随时待命。到了战时,警卫员必须做到以死相抵,尽最大可能保证首长安全。这也是警卫员最值得尊敬的地方,牺牲自我,成全他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去广西的火车上,政治部主任李子华等几位师领导来车厢挑人,以充实师部警卫力量,他们挨个看人、询问,当走到有点书生气的父亲面前时,看到干干净净的父亲,打量了一下问“你是干什么的?”“报告首长,警备团警卫员”父亲答道,“你出来!”父亲立刻站起来,又陆续挑选的几名战士,就这样十八岁的父亲,进入了师部警卫通信排,成了一名警卫员,这也是人生最大的转折点,随后跟随师长刘震寰南下修铁路,北上跨过鸭绿江,入朝参加保家卫国战争,朝鲜一年多后被刘震寰带回国,进入石家庄铁道兵学院学习三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0年1月22日——4月15日担负粤汉铁路复旧工程,(父亲曾被派去武汉买过盐,那时盐很紧缺)。之后担负南岭支线、彬县、坪石、韶关大中修,武昌——衡阳股道扩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衡阳,父亲在师部警通排里,人本份又勤快,特别是枪法准,那是小时候在老家打鸟打野兔子练就的本领,所以被安排在师长刘震寰跟前,站岗放哨,拿牛奶,洗衣服,洗鞋子,送信等等,虽然都是细小的事情,但是不能有任何疏忽,有一次在二楼站岗放哨,肖春先副师长悄悄买了几个猪肉包子在一边吃,结果被刘震寰师长看到了,他不高兴了,一把抓起还没有吃下去的几个包子随手仍了出去,还说了几句严厉的话,因为部队有少量回民,回民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吃猪肉是对回民的大不敬,所以,大家都不吃猪肉,父亲站岗看到了这一幕,知道在有回民的部队里是最忌讳吃猪肉的,所以父亲谨记在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教认字的高干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衡阳的大山里经常有野兽出沒,特别是还有凶猛的豹子,豹子经常出没田间地头,损害老百姓的庄稼,老百姓害怕,家畜也遭殃,部队知道这个情况后,师部的高干事约了几个枪法准的人,包括父亲在内,商量着怎么来消灭它,他们在豹子经常出没的地方轮流守候着,几天几夜过去了,第三天的傍晚,终于看到了豹子的身影,它蹑手蹑脚,警惕性很高,但是战士们警惕性更高,豹子一出现,时间刻不容缓,瞄准开枪射击,豹子应声踉踉跄跄歪倒在一边,后挣扎爬起来蹒跚走了几步,一下子倒下了地,大家静静的等待了一会儿后,确定没有了生息才敢慢慢的进前,豹子不小,但是很瘦,虽然感觉它凶狠,但身上的皮纹却好看又柔软,高干事他们把皮慢慢的剥下来后,把皮处理了一下,晒干后,交给了父亲,让父亲帮他保管,高干事平时没事的时候,经常教父亲认字、写字,对父亲帮助很大,父亲也特别想学习文化,父亲在干好自己的份内事的同时,又格外小心地保管好高干事的豹皮,那时一张豹皮价值不菲,白天背在身上,到了晚上睡觉父亲都不敢大意,把豹皮叠好包好放在枕头下面,时时刻刻寸步不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朝鲜战争爆发后 ,铁道兵二师受命参加抗美援朝之时,父亲把豹子皮从湖南背到了安东,上朝鲜之前,把豹子皮给了高干事,高干事对父亲说“我岁数大了,不去朝鲜了,谢谢你小黄同志”!高干事是参加过长征的红军,四十多岁了,教过父亲认了不少字,什么“李团长,张营长,几个首长的姓名,父亲自己的姓名等等”,大字不识的父亲勤奋好学,努力补习文化课,保管了几天的豹子皮又算什么呢,分别之时父亲很难过,但也没办法,朝鲜战争爆发,保家卫国,义不容辞,每个人上朝鲜都生死未卜,国家大事为重,人民利益为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高干事可以说是父亲的启蒙老师,父亲从“男”、“女”都不识,上厕所在门口等着,看看从厕所出来的什么人才敢进去,实实在在的文盲,到后来入朝,在师首长的关心和帮助下,基本上已掌握了小学文化和朝鲜语,并又于1952年年底送回国进入石家庄铁道兵学校,所有的这些成绩,离不开党的教育和身边的人的帮助还有自己的刻苦努力!</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伟大的抗美援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花朵在春晖里绽放美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果实在秋风中馨香甜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滴血的刺刀化剑为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喷火的枪口长出橄榄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胜利的战旗辉映旭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和平的白兰鸽飞翔天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牡丹峰上红艳艳的金达莱 倾吐岁月的感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鸭绿江畔黄灿灿的报春花 讲述昨天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是谁 站出来 保家卫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是谁 剑在手 亮剑强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是谁 勇冲锋 前仆后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是谁 扬军威 雄风万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是谁 精忠报国 赤胆忠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是谁 抗美援朝 大爱无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是谁 把一腔热血倾洒火红的战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是谁 把一身忠骨融进深情的大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火红的战旗 只为勇士飞扬诗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嘹亮的军号 只为英雄骄傲呼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霞明剑照霜 饮冰餐雪是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雪满弓刀 千里追敌是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铁马渡冰河 穿越枪林弹雨是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风云飞扬 踏破烽火硝烟是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的祖国》 最热爱的人是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英雄赞歌》 最可爱的人是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听着你的故事 我的脸上挂满了泪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唱着你的赞歌 我的心里激荡着敬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一种永远叫民族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是三千里江山血与火锻造的中国军人荣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一种永恒是国家的铭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是24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0多万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英雄群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可歌可泣的故事和永垂不朽的名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是你们 让世界头号军事强国损兵折将颜面扫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祖国和人民永志不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你们是英雄 你们是传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祖国和人民永志不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你们是英雄 你们是传奇!</span></p> <p class="ql-block"> 父亲(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侵略者越过朝鲜“三八线”以北,美国总统杜鲁门派空军曾多次侵入我东北领空进行轰炸,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安全,为此,中国派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打退了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但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司令麦克阿瑟不甘失败,孤注一掷,又派出了大量飞机,对朝鲜各主要城镇、铁路桥梁进行疯狂轰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入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入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于1950年9月转隶中央军委直接领导。同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的名义陆续开赴朝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铁道兵简史》记载:“鉴于敌机疯狂轰炸后方江桥,铁道兵团于3月30日电令二师兼程北上,抢修安东鸭绿江便桥。二师4月19日接到抢修命令后,投入全部兵力,昼夜轮流作业,克服每天两次涨潮和敌机骚扰造成的困难,历时19天建成通车,受到东北军区通令嘉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1年4月8日,铁道兵二师全师六个专列经由广西柳州出发,当地政府和铁路职工热烈欢送,师机关乘座的列车路经衡阳车站时,衡阳铁路局长郭维成带领全局干部职工在火车站隆重欢迎,并带来了大量的慰问品:毛巾、杯子、钢笔,九列(赴朝)专列经珠州、南昌、杭州、上海、南京、徐州、济南、天津,师直列车到达山海关时,接到东北军区司令部的电令,命令我二师到沈阳皇姑屯待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师到达皇姑屯车站后,师首长去东北军区请示任务,东北军区司令员根据志愿军司令部的意见,在丹东鸭绿江修建一座铁路便桥。师长刘震寰,总工程师陈兆舟,参谋长张峰铭,根据东东军区的指示,向师党委做了简要汇报,布置了修建鸭绿江大桥的任务,会后立即派材料处长韩志鸿同志带领同志们调运桩木、钢轨、枕木等铁路材料;技术处到鸭绿江勘测绘图;通讯连架电灯、电话线路。</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1年4月22日、23日立即投入抢修4月12日被炸的安东鸭绿江大桥,历时19天抢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师抢修鸭绿江铁路便桥后,5月19日在丹东召开誓师动员大会,五千八百多人,由师长刘震寰带领全师宣誓,“一切行动听指挥,进朝后尊重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爱护朝鲜人民的生命财产,搞好军民团结,遵守朝鲜党和人民政府法令,打不垮美帝,决不回国”。为了和朝鲜人民搞好军民关系,东北军区从延边调来了部分朝鲜族到每个连队当翻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誓死捍卫祖国的尊严。要求身上不能带任何私人物品,自己的任何物品都要寄回家去,战争年代,上战场就没有想着活着回来,父亲把仅有的一元钱也寄回了老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入朝前身上三个地方写名字,书包、口袋、水壶、或腰带上,如牺牲了好找,知道是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5月21日下午五点,趁着夜幕降临,分两批入朝 ,奔赴朝鲜平安南道清川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当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曲的时候,心潮彭拜,热血沸腾,志愿军每一名战士愿将青春献给党,献给祖国,到朝鲜战场上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经受最残酷、最严峻的考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路有多宽, 部队就有多宽,部队都是急行军,过桥时更是要快速的飞跑过去,不跑敌机来了一轰炸,会伤害多少人啊,有些女兵跑不动了,两个战士驾着跑,还有个别女同志,解放前裹过小脚刚刚放开没多久,实在走不动了往地上坐说“你们先走吧”,“不行!起来快跑”,被战士们连拖带驾地往前赶,部队不允许随便掉队。父亲也是其中光荣的一员,身上背有被包,波波沙冲锋枪,水壶,一圈炒面等。</span></p> <p class="ql-block"> 父亲(右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6.修建铁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入朝后,感受到朝鲜人民的热情。铁道兵二师担负京义线西浦——孟中里段和价川支线107.73公里铁路的护路。8月28日奉命移交价川以北线路,接管满浦线价Ill——顺川段与平元线,顺川——西浦段著名的“三角地区”。8月中旬开始,迎击敌空中的“绞杀战”,到10月7日打通了敌人对“三角地区”的封锁。10月中旬——12月9日,抗击敌人是自己对317公路段的重点封锁,最终打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52年4月开始迎接夏季洪水,正桥修复,便桥加固,9月8日开始抢通京义线黑桥——新幕段86公里并承担保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7.警卫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50年冬——1952年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朝鲜战场上,父亲做为师首长刘震寰的警卫员,什么杂事情都要干,而且要勤快,主动干,找事干,喊了就要立刻跑去“到!”,打饭、送信、做卫生、守电话台、开会了搞招待等等,给首长洗衣服也要动脑筋,洗衣服都是利用晚上空闲时洗,没有肥皂就用灶灰洗,去炊事班灶台下弄来灶灰反复搓洗揉泡,洗完了使劲拧干,再用手臂撑着去火堆上烤干,因为白天要穿;鞋子边缘都是泥巴找个小木棒把泥巴刮下来,洗了也要烤干,有时烤到下半夜,人都快烤秧了,困的眼睛睁不开也要坚持。父亲时时刻刻不忘学习,有空的时候又学习朝鲜语,找房东借被子或其它什么东西都是父亲去借,在朝鲜不到一年的时间,父亲天生聪慧,基本上掌握了朝鲜语,“甜嘎记”——辣椒,等等,若干年后父亲想起来还会说上几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师警通排里,有什么特长,干些什么都分工负责,不管干什么必须无条件去执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为了工作方便,警通排里给父亲发了个手电筒,手电筒晚上照亮很方便,就是没地方放,父亲就去找朝鲜老乡要了块小布和针线,自己慢慢缝小布袋,缝的时候有人看见,说这个小战士不简单,还会针线活,缝好后斜挎在肩上,走到哪都可以随身带着也不会丢失了。房东阿玛尼也喜欢父亲这个勤快的战士,所以借东西非常爽快。在朝鲜男人少,女人多,死了很多男人,有的男人找几个女人,男人70%上前线,60多岁了还在前线打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特等英雄相铭,也教过爸爸认字,父亲干什么都很认真,进步很快,认为父亲忠诚老实,勤快,是个难得的人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还是个闲不住的人,炊事班人手少,没事去帮炊事班的忙,那时沒有煤烧,烧的都是柴禾,每天都要砍柴,父亲去帮忙之前先给首长打招呼再去,然后去附近树林砍柴,树林里被燃烧弹烧的没有了叶子和细枝,只剩下粗糙的树杆,黑漆漆的,砍回来了身上都是黑灰,拍打拍打几下了事。洗菜、摘菜、烧火,父亲样样都帮着忙,后来祖国慰问团送了一些吃的小零食,有花生米、牛肉干什么的都是用很小的袋子装着,放在饮事班里,父亲去帮忙了,饮事班班长往父亲兜里塞,父亲不好意思的用手推,“拿着,拿着”他们硬是塞进父亲的兜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枪法准,有一次师领导在开会,父亲几个人担任警戒任务,突然发现不远处的树林子里有动静,父亲眼疾手快提枪就是一枪,树林一下子没有动静了,父亲悄悄的过去一看,原来是只松鼠,父亲提着一个毛绒绒的大尾巴回来了,那时周边经常有特务出没,提高警惕,不放过一个可疑现象是警卫员的职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朝鲜战争很残酷,牺牲了很多战士,那是不堪回首的一幕,1956年父亲与母亲结婚后谈心时说,在朝鲜的时候,山沟里死的人看不出来谁是谁了,把人垛成好高,脸上全是血,都不认识了,山沟里路都走不成了,河沟里的水都染成了红色,鲜血流成了河,“你不害怕吗?”母亲紧张的问,“顾不得了,随时随地都有牺牲的可能”父亲轻轻地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很多农村出来的穷孩子当兵,生活差,吃不饱,有馒头干、炒面就是最好的食物了,但是也很少吃到,经常没有吃的,饿的啃树皮,渴了抓几把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8.负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朝鲜一年多的时间里,父亲跟着师首长们在后方,相比前方冲锋陷阵的战士较安全一些,但周边也经常有特务出没,要时刻提高警惕,站岗放哨一点也不能马虎,经常二十四小时不睡觉,实在是困了就打个盹。父亲曾经负过一次伤,差点丢了性命,那是去给上级指挥部送信,父亲骑着一匹上了岁数的马,那时马也稀缺,出发前排长告诉爸爸走小路,小路近一些,父亲骑着马走了一段路后准备往小路上拐时,马停下来不走了,父亲怎么催促它,它就是不往小路上走,小路要翻山越岭,它可能不愿意爬山走崎岖的山路,送信是要快速送达,不能耽误时间,父亲只有改走大路了,父亲策马扬鞭,但是老马跑的总是不是很快,快要到目的地也是国内边界的时候结果“轰”的一声,马蹄踩上了地雷,瞬间马被炸的头和身子分了家,父亲也被炸的掀飞出去五米开外,失去了知觉,不省人事。因为出发时这边挂了电话给对方,什么时候出发,估计什么时候送到,指挥部这边一直在等信,等着等着却好似听到远处有爆炸的声音,顺着响声出来侦察,查找到了路边上没有头的马身子,再四周寻找,找到了躺在草丛旁己昏迷不醒的送信的警卫员——我的父亲,赶紧抢救后送到了国内医院,第二天早上才苏醒。父亲醒来第一句话是“我的腿没有了?”“没有,腿还在,掉了一块肉,没伤到骨头,休息一段时间就会好的”医生说,“哦!”父亲松了口气,放下了心。后来父亲伤好后回归队,战友们说如果是匹壮年的马,飞跑起来可以躲过地雷,也许就不会受伤了,是啊,在那个艰苦的岁月,交通工具匮乏,战争的残酷,人的生命说走就走了,还有什么可以计较呢。这个臀部上巴掌大的伤痕永留在身,成为在朝鲜战场上永久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与母亲成亲后,有一次父亲洗澡,母亲不经意间看到了父亲臀部有块巴掌大的凹陷黑記,纳闷“怎么回事?”,父亲说“别提了,差点没命了,我的肉一大块都被炸的没有了,现在慢慢长出来了”,“哦”母亲惊呀了一下。若干年后,父亲离休了,有了孙子孙女们,钓鱼回来与母亲闲聊又说“那次我如果在朝鲜战场上走了,就没有后来这些事了”,“你命大,你参军后,你的娘每年过年给你烧黄表升天,保佑你平安”。是啊,母亲与父亲结婚后在家里过了五年,虽然解放了,但是每年过年奶奶还是带着全家人给父亲烧黄表,那是沿续了多年的习惯,保佑父亲平平安安,因为父亲是奶奶全家人的顶梁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父亲经常带在身上的,一是日记本,二是钢笔,钢笔必须是两支,以防钢笔写着写着没水了。发的奖品,有毛巾,喝水缸子。</span></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中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9.庆功大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东北回民支队自成立以来,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召开了两次大会,第一次是在一九四九年七月,在河南漯河市召开,全支队出席庆功会的人民功臣220人,其中回民45人,那次大会是总结一九四六年以来回民支队在东北保卫铁路安全,抢救修吉长铁路、章武大桥、栾河大桥、滓浦铁路(德州到济南段)、信阳、漯河两座大桥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事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次庆功大会是一九五一年九月,在朝鲜平安南道长上里山沟召开的,这次表扬树立在抢修湖南、广西、广东和鸭绿江、朝鲜青川江等铁路桥梁踊现出来的先进人物,选择出席铁道兵英模大会的代表和全国铁路战线的劳动模范,出席这次庆功大会的人民功臣有320人,其中就有我的父亲,是李子华亲自为父亲带上的军功章。后来父亲与相铭一起 还出席在沈阳召开的铁道兵英模大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父亲(后排左一)与相铭(后排右一,特等功)等在沈阳参加全国铁道兵会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让我们的祖国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面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挑衅,英明的领袖们正确判断国内国际形势,以非凡气魄和胆略,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抗美援朝一战,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向全世界证明,我们的人民团结一致,我们的国家坚强如钢,中国人民被欺凌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昌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座丰碑,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们必须永远传承,世代发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谁是最可爱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梨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在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敦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