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瓷村全景</p> <p class="ql-block">古瓷村民房</p> <p class="ql-block"> 在距江山城约四十公里的峡口东南方向有个村,由于历代专门烧制青花瓷器,而得名称“三卿口古瓷村”,当地人叫“碗厂”。古瓷村全村都姓黄,黄氏家族以烧制青花瓷为生,产品大多销往福建、江西、浙江等偏远山区。黄氏家族烧制青花瓷由于采取的都是原始传统工艺,作坊的规模又遍及整个村落,故而后来这里又被专家命名为:“原始制瓷作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氏家族祖宅</p> <p class="ql-block">黄氏祠堂</p> <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的青花瓷,其实质量不是很好,从外型看显得有点粗糙,彩绘钴色较为暗黑,亮泽不够。而在现场看到青花瓷传统烧制工艺时,不管是收藏家,还是考古专家,人人都被它的文化厚重力而垂涎欲滴。几十年来,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上海复旦大学、南宋官窑博物馆、杭州电视台纷至沓来拍摄科教片;上海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衢州博物馆先后还开辟了三卿口青花瓷制瓷展区;德国、日本、韩国、新加波、台湾、香港考古专家慕名而来。2014年,香港考古学会副主席刘佩蓉等携20人专程前来考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瓷土矿</p> <p class="ql-block">水碓</p> <p class="ql-block">古道</p> <p class="ql-block">古瓷村龙窑</p> <p class="ql-block">龙窑</p> <p class="ql-block">龙窑窑汗</p> <p class="ql-block">榨泥房</p> <p class="ql-block">匣钵</p> <p class="ql-block">碗的模型</p> <p class="ql-block">拉坯</p> <p class="ql-block">废品堆积层</p> <p class="ql-block">青花瓷碎片</p> <p class="ql-block"> 三卿口青花瓷烧制历史较短,《须江窑村黄氏宗谱》有记载,是乾隆十一年(1746)黄氏叔侄从福建连城到江西吉安发展后迁徙到江山传教过来的一种青花瓷烧制工艺,至今约才260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然小溪</p> <p class="ql-block"> 三卿口青花瓷,虽然在胎质密度、彩绘钴料、釉层质感方面不敌景德镇青花瓷,但拉坯成型等技能并不逊色,件件可与其颇美。三卿口青花瓷的烧制,从挖取瓷土开始,先后进行粉碎、淘洗、榨(捣)泥、拉坯和旋坯、晾坯、彩绘、施釉、上架、装窑、焙烧、出窑等过程,前后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完成。现在此地已经很少有人能掌握烧制青花瓷技术了。</p><p class="ql-block"> 瓷土在淘洗过程中程序很复杂。瓷土淘洗看似粗活,其实粗中有细,如果淘洗不细心,胎坯含砂量就高,烧制出来的器件不但气孔多,而且很容易爆胎、裂变。瓷土淘洗也就是将粉碎后的粗瓷土,进行不断地水洗、沉淀,洗出细腻的浆泥来。淘洗瓷土有专用的沉泥池,每组沉泥池分为小、中、大三种类型。先将粗瓷土倒入小型池淘洗后,经过搅拌,然后将飘浮在表层的泥浆水用水勺,人工一勺一勺向中型池沉淀倾泄;中型沉泥池分上、下两池,净洁的溪水直接入池内,沉淀一天后的上池泥浆水,再经注水、搅拌泄流下池;中型下池采用同样的程序,将泥浆水向下端的大型池泄流,这样经过反反复复多次沉淀淘洗,最终池中沉淀的泥浆经晾干后成为坯泥,坯泥细腻如水。</p><p class="ql-block"> 拉坯、旋坯是器物成型的关键。拉坯,顾名思义是用手工将可塑泥料拉制成各种形状坯体。这是一种古老的瓷器制作技术和工艺,要求手工技术水平非常高,劳动强度极大。三卿口制作青花瓷拉坯使用的是手搅慢轮(现在已难觅踪迹)。手工拉坯的操作过程是,先把泥团放在慢轮盘上,用手抱正抱顺,然后在泥团上部的中间部位扣出一个窝来,并上提把窝拔高。再把左手放在窝(胎壁)里边,右手放在窝(胎壁)外,两手四指里外相对挤拉窝(胎壁)泥,向上边或外边扩展,使窝(胎壁)泥变薄成适当厚度的坯体,同时使坯体成为预定的各种形状。最后在坯体的底部以下用一细线把坯体割下,即成毛坯。旋坯,就是修整毛坯,毛坯干燥到一定程度时,再在转轮上进行旋削修整使其达到精坯的要求。旋坯的标准是: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表面光洁,厚薄适中。有的坯旋好后,还要进行黏结饰件的操作,如壶类黏结嘴和把,瓶类黏结耳饰、粘贴花朵等。手拉坯产品一般手感较重,个别的胎体较薄而分量较轻。由于是手工拉坯制作,即使是同样的产品,其高低、大小、轻重和形状不可能完全相同,就像千人千面一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14年,香港考古学会副主席刘佩蓉等携20人专程前来三卿口考察青花瓷窑址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现场考察</p> <p class="ql-block">现场考察</p> <p class="ql-block">现场考察</p> <p class="ql-block"> 胎坯彩绘至关重要。彩绘是技工用毛笔极其自然地将颜料(钴料)绘画在坯胎之上的一种工艺。三卿口的青花瓷彩绘以花草为主题,彩绘的颜料叫“钴”,是一种矿物质颜料。古代使用的颜料种类较多:有苏泥麻青、平等青、石子青、回青、浙料、珠明料、化学青料。而三卿口青花瓷使用的是石子青,石子青,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石子青黑。彩绘有二类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类是在器物胎体上直接彩绘,然后再施釉,高温窑焙烧而成,烧成后彩绘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显得晶莹透亮的,叫“釉下彩”。第二类是在已烧成的白釉或涩胎瓷器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再于700℃—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低温固化彩料而成的,叫“釉上彩”。三卿口青花瓷用的全是釉下彩,没有发现有釉上彩青花瓷。</p><p class="ql-block"> 三卿口青花瓷釉料,使用的是黄氏家族自己的配方。早期的配方主材是石灰、谷糠灰、高岭土,三种材料按比例配置,混合在一起通过长时间搅拌,即成为釉料;晚期的配方,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才开始使用,主材料是长石、石英、滑石、高岭土,多种材料放入磨石机练磨成瓷浆,成为釉料,这类配方与景德镇二元配方相似,釉层质感好,晶莹剔透。</p><p class="ql-block"> 三卿口青花瓷施的是通体釉,内外都及底,很少有施半釉。内壁施釉时:先将一小酌釉料倒入碗内,然后不停的摇动,使釉料在碗内壁釉层施展均匀到位,再将碗内釉料倒出,即完成;片刻,即可开始施外壁釉,施外壁釉时:内壁釉层已渐渐缩水,外壁施釉同样需要得到内壁的配合,即时,技工用一种喇叭形器具将内壁吸住,再把器物外壁沉溺于釉池中,待外壁完全粘釉将其提出池缸,施釉完成。</p><p class="ql-block"> 焙烧青花瓷是经验活,普工难以做到。坯胎通过彩绘、内外壁施釉后,马上可以装进匣钵、装窑,开始焙烧。三卿口焙烧青花瓷的窑为龙窑,龙窑由火膛、窑床、窑室组成,长约35米,窑床每室左右两侧设一投柴孔。焙烧前各家各户分室、逐室装窑。火膛点火后,每室各自投放柴料,待瓷器熟烧后,逐室递进封闭投柴孔,直到最后一室。三卿口青花瓷焙烧技术都是长辈主宰,子孙旁边观瞻,而且传男不传女。焙烧青花瓷关键是火候的把握,因此,我们会发现长辈们时常在窑室内用铁钩钩出一块碎瓷片,看看火候,这种碎瓷片,专家们称谓“火标”,即相当于温度计。火标决定窑内烧成温度与瓷器是否焙烧定型。一般青花瓷焙烧温度都在1200度以上,故焙烧燃料材质要好,否则达不到如此高的温度,半生半熟,将前功尽弃。</p><p class="ql-block"> 烧制青花瓷之难、程序之多、工艺之复杂,了解的人并不多。烧制青花瓷,除了技艺上能过关外,还要具备各种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一是此地要有瓷土,烧制青花瓷,瓷土必须是高岭土;二是要有燃料,燃料必须充足;三是要有水源,周边必须有自上而下流落的小溪,便于瓷土粉碎、淘洗;四是交通方便,在特定的地理位置中,交通要便捷,产品方便出运销售;五是要具备设立龙窑窑床的位置,必须有特定的斜坡山,山坡还不能太陡。三卿口是融天时、地理、人和之地,恰恰都具备了这些条件。</p><p class="ql-block"> 青花瓷极其珍贵。青花瓷起源较晚,元代青花瓷出现在景德镇,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而又走向了衰落。现在人们所知道最早的青花瓷,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扬州出土的20余块唐代残青花瓷片;1957年在浙江龙泉县宋代金沙塔塔基出土的13片青花碗残片; 1970年在浙江绍兴市宋代环翠塔塔基出土的一片青花碗腹部残片。</p><p class="ql-block"> 江山青花瓷烧制,可上追溯到明代晚期。1992年在配合碗窑水库建设工程中,发现一处烧制青花瓷的窑址,从出土的青花瓷片看,其造型硕大,胎质粗糙,彩绘色泽灰暗,属于釉下彩,釉层较薄,这是在江山瓷窑址中第一次出土的明代青花瓷,极其少见。</p><p class="ql-block"> 在江山,发现的三处青花瓷窑址都处于仙霞古道旁,希望能与众多有识之士共同努力,做好青花瓷保护工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