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元旦假期,我第三次走进平阳鸣山村,前两次,是参加平阳乡村越野半程马拉松经过。如诗如画的鸣山村,可谓是美丽乡村梦里老家,整个村庄依山傍水,塘河潺潺,亭台楼阁,黑瓦白墙,充满浓郁着江南水乡安静质朴的独特神韵。一路上翩跹白鹭,还不时传来几声鸡鸣犬吠,令我仿佛闯入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小桥,流水,人家;榕树,水车,白鹭。“百鸟齐鸣山,塘河第一湾。”鸣山,这座凤凰山下小小的千年古村,已安然走过1700多年岁月。虽历经过千年风霜淘洗,依然赓续厚重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根脉,展现着和谐自然古朴纯净的独特姿身,静静地守候着昆阳北大门,守望、泽福着一方的子民,传承着一方净土的沉静与悠然。明陈傅良曾有诗云:“横阳五里是鸣山,水到桥头第一湾。重叠山山藏古寺,苍槎远村蔽前间。”</p> <p class="ql-block"> 一大早,我和超哥便漫步在鸣山村头的莲花池畔,池四周触目是古宅古树古桥古庙古石板路,池中央有一个巨大的水车在缓缓地转动,仿佛岁月的时钟在静静流转,在这不动声色的时光里,吟唱着一座千年古村慢生活的节奏。水车喷洒的水雾,溅起的水花,氤氲迷离,如梦似幻,让人如痴如醉。</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半边暗影的小巷里,冬日的暖阳铺洒在布满沧桑的屋脊,斑斑驳驳的光影忽明忽暗地洒在我们身上。超哥拿着小相机去捕捉瞬息即逝的梦幻光影,我便一个人慵懒地徜徉在街巷里,左顾顾,右盼盼,任思绪在飞扬,臆想着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不觉间,我走进了东岳殿,其前身是一座千年道观,而今兼具村文化礼堂,墙壁四周里面陈列着鸣山古村风物人情、历史文脉与文化名人的布展。从中我对鸣山村有了初略的印象,鸣山有三多,古屋多、名人多、古树多。在平瑞塘河两岸和巷陌,这里有陈宣墓石雕造像、蔡必胜纪念馆、马九娘娘宫、蔡心谷故居“小隐庐”、鸣山陶院、百年榕树……这是一切,浓缩了鸣山千年的时光,传颂了鸣山千年的传奇,也跨越了鸣山千年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当我参观完准备出来时,发现殿门已被人从外面闩上,我在里面敲了半天也无人应答,正准备打电话向超哥求救,这时刚好看门的老大爷听到了敲门声,把大门打开,才把我放出来。他连忙向我说对不起,说自己刚才没有看见我在里面,以为里面没有人,就把门给锁上了。虚惊一场,若脱笼之鹄,在莲花池四周转一圈后,在村口的大榕树边遇见了蔡必胜纪念馆。蔡必胜,字直之,原籍福建莆田,后徙居温州府平阳县万全乡步廊村。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武科进士,授江东将领副东南十一将,曾知邵州,知合门事,知池州,徒楚州、庐州,嘉泰三年卒,年六十四。其居官清正廉明,他体察民情,为百姓兴利除弊,从未为自己沽名钓誉,敛财图富。每到年终岁末,必亲自到民间访贫问苦,用自己的俸禄接济贫民渡过难关。因其后裔一支迁居鸣山,故这里建起了蔡必胜纪念馆,宋代名臣叶适为其撰写墓志铭,感召鸣山子弟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耕读传家,积健为雄。</p> <p class="ql-block"> 从蔡必胜纪念馆出来,家住鸣山附近的吴君赶来做我们向导,她建议我们一定要去蔡心谷故居“小隐庐”看看,我一路跟着她在小巷里七拐八拐,在古民居前,老人们在自家门口悠然静坐闭眼怀着暧阳安享,母鸡在门前的寒树下悠然觅食,黄狗门堂前的台阶上呆然张望,不时一两声鸡鸣犬吠,静谧而安详,让我无端生发王维在《过李揖宅》“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鸣山出名人,鸣山出名居。鸣山有八大古屋,大部分建于清代和民国时期,属合院式建筑,青砖构造,造型精美,木雕精细,建筑古朴,属于典型的浙南传统民居,有黄世界宅、陈发明宅、蔡云祥宅和蔡振堂宅等,这其中蔡心谷先生故居“小隐庐”是最有代表性的。小隐庐,即温籍著名书法家蔡心谷故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二进二层建筑,坐东北朝西南,主屋为木结构,木雕精致,风格古朴。青砖是其一大特色,高宽的大门台、外墙面、走道和坦场均系青砖砌成,靠近大门的四条青砖方柱拔地而起,主人将古宅取名为“小隐庐”,大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禅韵。在隐庐门台前,我遇到一位来自昆阳实验小学四年级的陈瀚小同学,他正在母亲的帮助下拍抖音视频直播介绍小隐庐,大概是看到我们在旁观望,有点紧张,有点忘词,后来在我的鼓励下,终于顺利完成拍摄。</p> <p class="ql-block"> 进入门台,里面挂满大红灯笼和红绸,非常喜庆,加之门台上刚刚贴上不久的“美男靓女天作之合,情深意浓同心永结”大红对联,让我非常惊奇,蔡心谷先生故居怎么这么红?吴君告诉我说,这里刚刚被打造成新时尚婚礼网红打卡地,我才恍然所悟,同时又略有惘然惜之。我坐在屋檐的长椅上安静晒着太阳,任思绪漫无边际地在老屋的角角落落里畅想,偷得浮生半日闲。</p> <p class="ql-block"> 从小隐庐出来,我们一边逛街,一边欣赏平瑞塘河风光。此时,已近中午,路上的行人渐渐增多,原本冷清的街巷也热闹起来,小摊遍地,人潮涌动,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人间烟火味,叫卖声此起彼伏,摊位上的各色美食让我垂涎三尺。在一个冰糖葫芦和“巨无霸冰淇淋”摊位前,这个中年摊主很是热情爽朗,热情介绍自己的冰糖葫芦和冰淇淋是如何的老传统、老字号、老口味,说得我和吴君垂涎欲滴,最终我们抵不过冰淇淋的诱惑,每个人买了一根尝尝。</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边尝着冰淇淋,一边向马九宫前的那株大榕树走去,这株明正德年间有500多年树龄的大榕树,根深叶茂,一如一把巨大的伞盖,郁郁葱葱,荫护着古朴老旧的马九宫,为过往的人们遮风挡雨送荫凉。古榕树,是鸣山的根脉,更是鸣山人的心灵归宿,一如一位慈爱的长者,在讲述岁月风尘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午后的阳光透过榕树枝缝,打在泛着岁月包浆的青石板上,斑驳斑驳,有一种迷幻的美,让我徘徊互徘徊。突然,大榕树的另一端传来了一阵劲爆的歌声,我们转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位扮相时尚十足的大叔在玩抖音短视频直播。只见他把手机架在三脚架上,拿着麦霸,在大榕树下对着手机镜头,又唱又跳。他的舞姿很好,只见他硕大的身躯,随着《彩蝶飞飞》富有动感劲爆的节律,一边唱歌,一边像彩蝶般飞舞着,又如像婀娜多姿的枝条般扭动着。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更妙的是,他高高翘起的兰花指尖居然还能划出令人痴迷的弧度,可谓妖娆至极,让人陶醉,无法自抑。随着一曲结束,超哥建议他把手机三脚架放远一点,并站在大榕树的台基上唱跳,这样视角更开阔,背景更美。这位大叔听从超哥建议后,一试效果果真了得,就唱着更加起劲了,一时间,不仅吸引了很多游人驻足观看,更吸引了一群大妈也加入他的队伍,快乐忘情地跳着唱着,头发与围巾在午后微弱却依旧温暖的斜阳中飘散,仿佛全世界都投入到韵律中。我听着这位大叔古怪的声音,看着这些大妈们火辣的舞步,我又想笑,又感动,眼角莫名有泪花,不知是笑出的泪点,还是感动的泪花。我想,有趣的人生就是这个样子吧,一半是尘世欢舞,一半是山川湖海。</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古村,诗画鸣山。山中无年,时光玄幻得就像一团迷雾,飘忽着就是一段岁月。漫步鸣山,不知不觉,已斜阳西沉,此刻游人渐稀,褪了喧嚣,淡了繁华,愈加古老、纯净、安静、温馨、恬淡。绿水绕村郭,古宅入画来。鸣山,一幅江南水墨丹青,一个从画里走出的古村。告别时,再回首,夕阳下,青石碧波,折射出梦幻的色彩,不觉间慢了生活,柔软了心情。</p> <p class="ql-block"> 是为记,公元二零二二年一月五日。</p><p class="ql-block"> 文字:薛思雪,浙江省作协会员。</p><p class="ql-block"> 摄影:凡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