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李晓群摄影月记</p> <p class="ql-block"> 2021年,如此五味杂陈,实在是没有料到,疫情变幻莫测,打乱了人类的正常生活节奏,无奈、焦虑、丧母、病痛、获奖成了我这一年的主旋律!</p><p class="ql-block"> 还是以图文并茂方式记录比2020年还跌宕起伏的2021年吧,时间长了会忘记……</p> <p class="ql-block"> 一月</p> <p class="ql-block"> 牛年春节虽然是二月,但国家一早就发出就地过年的通知,作为单位人,只好早早收起回家过年的念想,下班休息之余、在邻近的山山水水流浪,不大敢拍人文题材。</p> <p class="ql-block"> 因为岭南气温高,每年一月水杉才逐渐呈红黄色,无人机在中山阜沙镇水乡飞翔,在小舟衬托下,这片水杉林显得有点气势。</p> <p class="ql-block"> 还是因为岭南气温高,中山崖口村此时已经开始灌水浸田,找了好久才发现这个机位有点意思,守株待兔等了这趟高铁驰过,个人认为岭南风景被我拍出内地“早春二月”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二月</p> <p class="ql-block"> 两年一届单位摄影展作品评选如期举办,单位摄协成立6年以来,会员们创作的作品数量、质量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在中山摄影圈有了一定的影响力,首次评为“优秀摄影基层协会”,作为负责人有理由感到欣慰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 因为左肾小结石绞痛第一次住院,好在是本院职工,从住院到主刀医生、同事照顾都享受了许多便利,但那种持续几天的绞痛刻骨铭心,同时隐约感到随着年龄变老,以后的日子不会轻松。</p> <p class="ql-block"> 《“疫”后的春节》</p><p class="ql-block"> 初六去广东省首例重症新冠肺炎ECMO术后康复患者彭女士家拜年,得知我要来拍牛年全家福,全家人兴致蛮高,丈夫也第一次着上红装……</p><p class="ql-block"> 去年春节因为彭女士病重生死未卜,家人隔离没有在一起,牛年的春节团聚尤显珍贵。</p><p class="ql-block"> 因为疫情,我们已经成了好朋友,常有联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月</p> <p class="ql-block"> 过完年,国家的管控措施有所松动,乡愁泛起,思念在养老院的98岁老母亲和亲朋好友,找个周末直奔长沙。</p> <p class="ql-block"> 定期探望97岁导师湘雅医院肖剑秋教授,每次的交谈都很开心,嫌时间不够,只有在老师面前,才能找到日见稀缺的晚辈感觉。</p> <p class="ql-block"> 应资深摄友浏阳市人民医院梁院长、放射科罗主任邀请,小灰机在开满油菜花浏阳大地潇洒地飞了一把,梁院长早巳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底蕴厚实。</p> <p class="ql-block"> 到了浏阳,不可能放过正宗的“浏阳蒸菜” ,罗主任自信地告诉我,外地的浏阳蒸菜都不好呷。</p> <p class="ql-block"> 四月</p> <p class="ql-block"> 《“百里杜鹃”铺画布》</p><p class="ql-block"> 春光明媚的日子终于来到了久违的“世界最大花园、地球彩带”,贵州毕节“百里杜鹃”,满山遍野、琳琅满目各种野杜鹃尽相开放……</p><p class="ql-block"> 真的是妒忌上帝为何如此惠顾黔西大地………?</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突然接到湖南省艺术摄影委员会主席彭丹老师的电话:经过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副主席柳军等多位金像奖获得者豪华评委阵容评选,本人作品《初吻》从数万幅参赛作品脱颖而出,拟入选“第18届湖南省摄影艺术展”纪录类唯一金奖,因为作品是经过彭老师推荐名额参选的,他也感到很有面子,我更是受宠若惊,按家乡话来说就是“经不起这一补”!因为此作品之前连广东省摄影展都没有入围,可见评委的重要性之大!</p><p class="ql-block"> 多谢家乡湖南省摄影家协会大气,让我们在外省工作的湘藉摄影爱好者也能参与这一权威摄影大赛。</p> <p class="ql-block"> 四月好消息不少,号称史上最严格、一年一度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评选(仅16%的通过率)揭晓,本人终于如愿以偿,一次越过了“国协”门槛!当在广东省名单中见到自己的名字时,内心的激动似乎可与当年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相比,这几年付出的努力乃至艰辛只有自己知道。</p><p class="ql-block"> 谢谢一路上数不清摄影名家、老师们的长期指导,更要佩服自己源于骨子里的喜爱、孜孜不倦的努力和那么一点点天分。</p><p class="ql-block"> 现在大概可以说本人除了是医生,也是一位摄影师了。</p> <p class="ql-block"> 五月</p> <p class="ql-block"> 五月份节日多,但相对平静,又是广东天空绚丽多彩的季节,深中通道是中山难得闻名世界的“世纪工程”,作为本土摄影师,五一期间去工地记录了劳动者的工作场景,希望以后能出一组专题摄影。</p> <p class="ql-block"> 六月</p> <p class="ql-block"> 疫情又开始抬头,广州及毗邻深中通道的南沙均出现病例,炎炎夏日,整个珠三角紧急动员全员核酸,我拎着相机记录了工地核酸场景,相信对专题摄影是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 七月</p> <p class="ql-block"> 七月是因祸得福的时光,月中去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介入医师年会,还“超级服役”又领了个全国委员证书。</p> <p class="ql-block"> 从南京回来不到五天,媒体突然传出南京机场有疫情,所有那个时间段航班进出人员必须“居家隔离”,消息一传出,我当天就接到社区、公安等五个部门的电话,告诉我不能外出,当天晚上还享受上门检测核酸的待遇并留照本人在家的取证,亲身体验了大数据的威力</p> <p class="ql-block"> 不能上班貌似“祸”,殊不知东京奥运已经开锣,往年要专门休假追过十届奥运的资深体育迷,居然赚到堂堂正正的“福”气,饱享了整整9天精彩赛事!</p> <p class="ql-block"> 作品《岭南水乡交响乐》在《中国摄影报》第二版中山专题刊登。</p> <p class="ql-block"> 八月</p> <p class="ql-block"> 8月7日,我亲爱的老母亲,终因风烛残年、长期卧床、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老人家享年98岁,感恩母亲修给我们儿女的福气! </p><p class="ql-block">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余归途。”这个现实终于降临到我的头上。</p> <p class="ql-block"> 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大众摄影》“我遇见最美的光”组委会特刊号以署名方式采用了俺两幅作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九月</p> <p class="ql-block"> 中秋之夜,我来到深中通道工地,和来自河北的建设者一起赏月品尝广东的莲蓉大月饼。</p> <p class="ql-block"> 建设中的南沙港铁路</p><p class="ql-block"> 这是途径中山的第二条铁路,也是本人经常放飞心情之处,一年下来,拍了不少片子,希望全程通车之后,也能拿出一组专题图片。</p> <p class="ql-block"> 十月</p> <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历来是收获季节。</p><p class="ql-block"> 本人作品【初吻】,继获湖南省18届摄影艺术展(省展)纪实类金类之后,首次投稿即入选两年一届的第28届中国摄影艺术展(国展)这个中国影响力最大、最权威的摄影比赛。</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作品能够入选我曾经认为遥不可及、淘汰率高达99.7%国展,这辈子对摄影爱好算是有个交代了,在此万分感谢摄影路上各位老师的指导,亲们的鼓励与关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继2017年首次参加并入选《大众摄影》主办第三届全国医务人员“我遇见最美的光”摄影大赛以来,第六届有二幅作品分别入选单幅组和组照组,保持连续4次入选的佳绩并结交了中国医务界众多摄影精英,实在是三生有幸。</p> <p class="ql-block"> 十一月</p> <p class="ql-block"> 经过每年1次连续6年的“培育”,“广州介入论坛附属摄影展”已经渐入佳境,本届影展无论从数量还是艺术内涵,已经有了明显提升,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广东介入医学嘉年华”特色节目之一,本人作为历次策展人,由于成绩“卓越”,据说有望荣升“摄影坛终身艺术总监”。</p> <p class="ql-block"> 继《中山影像》发表对我的个人专访之后,“今日头条”登载了由《大众摄影》杂志举办的每年一届全国医务人员摄影大赛“我遇见最美的光”组委会对我的专访,谢谢一路走来指导、关注鼓励我的各位老师和亲朋好友们[抱拳][抱拳][抱拳]</p> <p class="ql-block"> 医学会议分享摄影创作</p><p class="ql-block"> 应邀在学术会议上分享自己的摄影心得,感觉是给平时严肃的讲座吹去一股轻松、和谐艺术之风,受欢迎程度超出想像!医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医务人员懂点艺术会让内心更加柔软,只会让医患关系受益。</p> <p class="ql-block"> 好作品总是受人青眯,屡次获奖作品《战胜死亡的微笑》、《初吻》这次又获得《第五届世界华人华侨摄影展》,且奖金很快兑现。</p> <p class="ql-block"> 十二月</p> <p class="ql-block"> 2021年最后一个月,虽然天寒地冻,但没有让我失望。</p><p class="ql-block"> 借开会讲课之机,主动逮到再访潮汕的机会,国家级历史名城果然名不虚传,長达1.8公里的牌坊街,国家级历史文物开元寺,广济桥、南澳岛都是相当的抓眼球。</p> <p class="ql-block"> 今年虽然屡屡获奖,终因疫情没有一次线下领奖机会,失望之余,没料到作为《精准定位》第一名获奖者,全国影像技师会议首届“隐性天使”摄影展组委会问我能否去重庆现场领奖?当然求之不得,早就想再访这几年与家乡齐名的网红城市了。</p> <p class="ql-block"> 山城领奖是理由,拍摄才是主要目的,在北京摄导吴生热情引导下,饥寒交迫地在某私家机位守候数小时,在阴霾中算是逮到了一两张还可以的片子,不逛重庆之行。</p> <p class="ql-block"> 虽然摄影在生活中的份量越来越重,但医生始终是主业,尽管疫影让我们失去了多次外出参与学术会议良机,但本人不会轻易放过任何可行的学习机会。</p> <p class="ql-block"> 2021年最后一天,收到了本人2019年5月本土旧作《放龙》入选这个全国摄影展的消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希望《放龙》能送走2021所有的不快。</p> <p class="ql-block"> 2021已经远去,一年前的今天曾经表达拎着相机走出国门的愿望没有实现……</p><p class="ql-block"> 2022会怎样?不敢有太多期望,个人最希望能与太平洋彼岸,三个年头没有见面的儿子线下相聚,疫情对世界、社会和家庭改变实在是太多太多了!</p><p class="ql-block"> 卸载了为入国协四处打积分的压力,希望以后可以遵循内心想法去拍一点有内容厚度和时间长度的专题摄影。</p><p class="ql-block"> 更重要的身体要健康,这是一切一切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谢谢各位亲朋好友的关注。</p><p class="ql-block"> 李晓群 2022.1.7</p>